-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55
- 184
- 58
- 1
- 1136
- 326
- 191
- 170
- 95
- 562
- 392
- 261
- 204
- 16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宇 雷润雨 等 《中国畜牧杂志》 2023年59卷8期 160-163,206页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猪NCK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g.77886190 A>G对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基于前期GWAS数据筛选出与母猪产仔数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NCK1.选取 468 头大白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anger测序进行基因分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为民 陈文彬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34卷3期 465-467,4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鳞癌组织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FGF-BP)mRNA的表达及与癌组织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用35S标记的FGF-BP探针,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35例原发性鳞癌、8例转移性鳞癌及7例正常鳞状上皮组织FGF-BP mRNA的表达.样...
【关键词】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新生血管形成;微血管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惠莲 张学斌 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23卷3期 229-230,2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组织中微血管形成与其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PC和3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进行CD34表达并计数微血管(MV).结果 PC组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BPH组(P<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海峰 钱军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7卷5期 632-6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微血管形成在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病理表现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8例行单节段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中切取患处组织,冷冻切片后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Weidner微血管计数法统计微血管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炼 王娅兰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2年9期 1064-10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单ADP核糖基转移酶ART1的表达与VEGF、整合素αVβ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对大肠癌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癌组织中ART1、VEGF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ART1/VEGF及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乾毅 蔡文佳 等 《解剖学研究》 2008年30卷6期 435-4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皮肤深Ⅱ°烫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低剂量组(50 U/mL rHuEPO)、中剂量组(100 U/mL rHuEPO)、高剂量组(200 U/mL rHuEPO)和生理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守宏 庞光明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23卷3期 137-139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TGF-β1/透明质酸(HA)复合物在诱导成骨过程中微血管形成与成骨的关系.方法:建立兔下颌骨缺损动物模型,应用TGF-β1/HA作为实验组,单纯HA载体材料和空白组作为对照,整复下颌骨缺损.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片,骨密度检测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捷 杨晋翔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7年14卷4期 1-5页ISTIC
【摘要】 目的 从胃黏膜微血管形成以及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变化的角度探讨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非典型增生(Dys)发病机理及消痞颗粒对其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综合法复制大鼠CAG伴Dys模型,用免疫组化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笑蕾 谭齐贤 等 《华西医学》 2006年21卷2期 250-2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恶性淋巴瘤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病理组织进行免疫学分类,及测定VEGF及微血管密度.结果:(1)恶性淋巴瘤组织VEGF高表达,微血管密度增高,与...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峥嵘 钱睿哲 等 《中国微循环》 2000年4卷1期 13-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鲨鱼软骨粉对小鼠移植性SRS(淋巴瘤)生长的影响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肿瘤称重,切片用vWF免疫组化染色及微血管计算机扫描方法半定量.结果在已建立的小鼠SRS实体瘤模型上应用口服鲨鱼软骨粉治疗,发现54毫克/d治疗15d后肿瘤重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静 邵晓明 《淮海医药》 2010年28卷2期 102-104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iNOS及CD3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及MVD计数,研究iNOS的表达与宫颈癌血管形成的关系.结果 (1)宫颈癌组织中iNOS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各期之间比较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新 倪红丽 等 《黑龙江医学》 2006年30卷4期 246-249页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占龙 杨生玺 等 《青海医学院学报》 2003年24卷1期 23-25页CA
【摘要】 目的检测喉鳞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喉鳞癌肿瘤微血管形成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7例喉鳞癌石蜡包埋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同时用第Ⅷ因子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结果VEGF阳性表达率为78.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雪 李兆申 等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8卷12期 717-7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杀基因系统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微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含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 CMV-CD,与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内重组为pA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新苏雅拉图 陈小波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1年28卷4期 523-525,后插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微小血管再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单纯损伤组15只(A组),去卵巢组15只(B组)和假手术组10只(C组).8周后,在背部制成全层全损皮肤创伤愈合模型,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忠辉 池正忠 等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7年1卷10期 18-2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DPC4(deleted in pancreatic carcinoma locus 4,DPC4)、survivin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胃癌手术标本中DPC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恬 包兴勋 等 《中成药》 2024年46卷8期 2650-26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复方血栓通胶囊是由三七、丹参、黄芪、玄参 4 味中药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效.研究发现,复方血栓通胶囊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血管疾病,其治疗相关血管性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鑫妍 薛凯元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4年40卷10期 96-1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治疗难度大且易复发,给患者造成巨大困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作为维持细胞稳态的核心枢纽,与银屑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可能涉及调控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下调血管...
【关键词】 银屑病;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东晓 陈贞君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22卷8期 1409-141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微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小鼠脑血管形及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bEnd.3的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测定外泌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凯铭 陈子扬 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33卷2期 105-1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补阳还五汤(BYHW)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s)自噬影响和血管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HRCECs随机分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BYHW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除CG组外,其余...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高糖;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云云 邓展锋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29卷5期 551-557,5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核富含丰富的转录本1(nuclear-enriched abundant transcript 1,NEAT1)通过微小RNA(micro RNA,mi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黎萍 胡敏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57卷10期 1559-156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通过调控丙酮酸激酶M2(PKM2)的表达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糖酵解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HRMECs,将其分为对照组(NC)组、高葡萄糖(HG)组、HG+人参皂苷Rg1(HG+GRg...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参皂苷RG1;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华根 刘昭德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28卷19期 1446-145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家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为开展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载体和工具细胞.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家兔大脑皮质,经剪碎、过细胞筛网、牛血清白蛋白密度梯度离心、Ⅱ型胶原酶消化后接种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血管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淑敏 吴晶晶 等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37卷11期 1809-181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清晨采集空腹血,检测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分析胃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辰玮 徐大奎 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12卷1期 114-1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ontras-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 Doppler ultrasound,PDUS)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炎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蒲举 季一飞 等 《西部医学》 2021年33卷12期 1747-175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20a-5p(miR-20a-5p)是否通过下调骨形成蛋白2型受体(BMPR2)基因调控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方法 在永生化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 EC/D3)中分别转染miR-20a-5p mimic...
【关键词】 微小RNA-20a-5p;骨形成蛋白2型受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沛 宋颖平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8年34卷12期 1320-132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Nck1表达与子宫颈鳞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50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和15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Nck1蛋白的表达.采用CD34内皮标记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贤良 苏立硕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年38卷3期 260-2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复制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的动物模型,考察理气化痰活血方药对大鼠冠脉微血管血栓形成及血栓阻塞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5只[体重为(300 ±25)g]顺序编号,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对照组(n=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哲 张晓梅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233-235,2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肺纤方提取物体外干预肺纤维化微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从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分离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其等量分为空白组、氯沙坦组、泼尼松组、肺纤方大剂量组、肺纤方中剂量组、肺纤方小剂量组。对各组的迁移细胞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的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光志 艾郁葱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34卷4期 984-98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紫草萘醌组分体内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可移植性小鼠Hep-A-22肝癌皮下接种动物模型,5-氟尿嘧啶(5-FU)腹腔注射,20 mg/kg;三组紫草萘醌组分制剂灌胃(2.5、5.0、10.0m g/kg);阴性对照组予以相同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元颖 张贝贝 等 《河北医药》 2020年42卷22期 3468-3471,3476页ISTICCA
【摘要】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高的消化道肿瘤,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靶向治疗是从基因分子学结构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期望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效果.近年来,有学者发现,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通路起着重要作用,且其在癌症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百花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年28卷9期 775-7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检测子宫腺肌病痛灶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及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探讨AQP1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子宫切除或子宫腺肌病腺肌瘤切除的25例患者(子宫腺肌病组)和25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为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红 李莉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22期 181-1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蠲痛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影响和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少坤 曹亮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15期 2769-277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存活,诱导血管新生,但其促进血管新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3D体外管状形成模型中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提取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易 孙淑芳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年15卷8期 876-8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对皮肤烫伤愈合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80只,每只背部造成2处直径2.8 cm深Ⅱ度烫伤创面.将大鼠随机分为黄芪提取物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联合组)、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EGF组)、黄芪提取物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惠贤 胡永善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9年28卷5期 518-521,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密度,从而改善大脑血液循环,达到脑保护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尔杨 王姗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9年25卷5期 545-54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a)及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ity,MVD)、临床病理因素之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航 岳隧岩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8年15卷1期 36-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聚酰胺一胺型(polyamidoamine,PAMAM)树枝状高聚合物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survivin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urvivin-asODN)对肝癌裸鼠移植瘤...
【关键词】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合物;survivin;反义脱氧寡核苷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宏敏 孙宇辉 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年24卷1期 35-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种植瘤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将实验动物裸鼠分4组:Hank平衡盐溶液组(n=8)、Hela空白对照组(n=9)、Ang-2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瑞平 李健丁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年24卷1期 107-11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肠癌腹腔内转移螺旋CT征象与MVD、nm23表达的关系.方法 40例大肠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VD和nm23表达.结果 SCT判断大肠癌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7.5%,腹膜转移准确率为90%,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东林 王艳芬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7年23卷2期 178-18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胶质瘤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问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06例胶质瘤hTERT和VEGF的表达;用CD34标记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华 赵凤琴 等 《中国药房》 2007年18卷34期 2664-26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反应停对人卵巢癌细胞(OVCAR-3)及人结肠癌细胞(HCT-8)生长及肿瘤组织内新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癌裸鼠异种移植的模型,将接种肿瘤后的裸鼠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反应停,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肿瘤生长的情况;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勇 赵因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年23卷4期 29-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土槿皮总萜对于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anoic membrane,CAM)和U14移植性小鼠宫颈癌模型.结果:土槿皮总萜在CAM实验中0.4375~7mg生药/ml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钢 曾辉 等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12卷24期 1868-187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62例NSCLC组织和16例肺的良性瘤样病变组织中的VEGF和KDRmRNA的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淑珍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32卷6期 536-536页ISTICPKUCA
【摘要】 从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瘤的微循环建立,探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恶性肿瘤、转移瘤的时机及利弊.
【关键词】 恶性肿瘤及转移瘤的微血管形成;活血化瘀药物;中医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雄 孔维佳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4年2卷2期 129-1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与正常中耳黏膜和外耳道皮肤相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中耳胆脂瘤中的定位和分布.探讨VEGF与中耳胆脂瘤的血管形成以及胆脂瘤侵蚀性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VEGF的表达;使用自动影像分析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彩云 姚济芬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3年19卷2期 228-2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输卵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与原发性输卵管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二步法)检测30例原发性输卵管癌和8例对侧正常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凡青 李立 等 《中国癌症杂志》 2001年11卷5期 444-446,4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术前化疗对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36例术前化疗的乳腺癌和32例未做术前化疗的乳腺癌标本,进行VEGF、CD34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进行微血管计数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化疗组VE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萌 王晓曦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0卷6期 719-7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检测的应用价值,并对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经超声发现有颈动脉斑块的600例患者,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颖 曹洪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8期 1979-1981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影响和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 制作Wistar大鼠EMs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