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2
- 2
- 2
- 1
- 1
- 4
- 3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刚 刘士云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0年37卷17期 3216-32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及微核同步制作方法.[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60名X射线接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观察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作用不同时间后,淋巴细胞徽核检出率和中期分裂相获得情况.[结果]终止培养前8 h加入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巫波 李政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0年37卷17期 3221-3222,32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本文就放射性从业人员外周血染色体的培养、制备,关键环节中的研究、体会与同行进行分享和交流.[方法]通过长期对微量全血培养方法的摸索;进而得出染色体制备过程的体会与应用.[结果]试验方法的改进,实验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改良,使以前单瓶的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军 杨宝珍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年30卷10期 1176-11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保存家族性疾病家系成员特有的基因组资源,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物质基础.方法 应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建立永生细胞系,分别采用4种方法:(1)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法;(2)外周血淋巴细胞冻存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那向杰 王丽东 等 《职业与健康》 2019年35卷22期 3152-31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X射线对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率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离辐射引起的职业危害.方法 2018年选取1 199名沈阳市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放射组,选取435名未接触射线的健康从业人员作为对照组.使用微量全血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杰 郝世宾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17年26卷4期 453-4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的遗传损害,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对廊坊市1365名放射工作人员采用微量全血常规培养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标本,观察并记录微核,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65名放射工作人员,共检出微核621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红 方仁丽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12年21卷1期 50-5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了解辐射对遗传物质的影响,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常规微量全血培养法,分析形态清晰,数目完整,分散良好的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结果 2009年、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
【关键词】 电离辐射;染色体畸变率(dic+r);微核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美丽 谭卫国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11年20卷3期 305-306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长期接触射线的石油测井放射工作人员和医用电离辐射放射工作者细胞遗传学改变,评价X、γ、中子射线对人体细胞遗传学影响,了解长期小剂量健康的影响,为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改进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染色体培养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微核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则光 柯毓霓 等 《职业与健康》 2010年26卷4期 381-3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长期接触小剂量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为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417名放射工作人员和 135名非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均 黄建勋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10年19卷2期 182-18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对放射工作者在健康监护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按WHO建议的标准对放射组504名放射工作者(各射线组为:工业组311名、医学组170名、海关等组23名)和130名对照组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力 李其 等 《新生儿科杂志》 1987年2卷5期 216-218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有关新生儿细菌性感染问题,最确切的诊断主要靠细菌培养,尤其对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需取血1~3 ml/次,培养时间至少需要16~24小时甚至一周,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检查出结果,我们用耳血或足跟微量全血法测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性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俊丽 康耀霞 等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2年06卷8期 465-466页
【摘要】 目的 对射线接触人员进行细胞遗传学监测,为我市射线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包头市2011年旗、县、区级医院及相关单位部分进行放射治疗、从事X线工作、工业探伤、医用同位素的320名射线接触人员和60名非射线接触人员,采用微量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瑾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0年21卷5期 389,39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等方面的改变,为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放射工作者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结果 放射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