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0
- 2
- 2
- 12
- 7
- 2
- 2
- 2
- 13
- 13
- 10
- 10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蓉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1期 166-170页ISTICCA
【摘要】 为了提高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分析仪校准用蔗糖溶液定值的准确性,消除影响总有机碳含量的干扰因素,配制拟商业化标准系列溶液,本研究进行了不同水质、不同储存温度、不同材质储存器皿、湿度条件下低浓度蔗糖溶液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海燕 殷青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20卷8期 181-184页ISTIC
【摘要】 分析聚酯补片经不同清洗工艺进行清洗后的试验数据,确认聚酯补片的清洗工艺参数.选用强效型医用多酶清洗剂(A洗涤剂)、低泡多酶清洗剂(B洗涤剂)和高效碱性清洗剂(C洗涤剂),使用3种清洗剂在不同超声时间(6 min、8 min和10 min)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婷 陶金 等 《中国标准化》 2023年19期 224-229页
【摘要】 为了证明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检测法可用于中药材五味子提取设备的清洁验证.采用淋洗法与擦拭法取样,并验证TOC检测法的线性、精密度与准确度、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取样回收率与稳定性,评价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旭佳 黄国强 等 《广西科学》 2023年30卷4期 653-662页
【摘要】 为探讨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滩涂养殖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采用滩涂围隔法研究方格星虫不同养殖密度(0、5、10、15、20 ind./m2)条件下围隔中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惠娟 刘爱林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8年24卷7期 782-7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MX)和总有机碳(TOC)浓度以及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致突变性在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过程中的变化,为城市给水处理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某自来水厂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过程中的源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光彩 周国逸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9期 1655-16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2年7月~2003年7月对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学过程中总有机碳(TOC)总量和浓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林外大气降水输入的TOC总量为41.80kg·hm-2·yr-1,地表径流和地下水(50 cm土壤渗透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熔红 张峥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1年17卷12期 1138-11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快速、简便、准确地确定生化需氧量(BOD5)在测定过程中的稀释倍数.方法根据有机物理论需氧量与理论需碳量的比值关系,对不同的水质建立各自的BOD5稀释倍数与总有机碳(TOC)值之间的关系式,由TOC值求得BOD5的稀释倍数.结果采用TO...
【关键词】 生化需氧量(BOD5);总有机碳(TOC);理论需氧量(TH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潇 戈玲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年44卷3期 43-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证明总有机碳( Total organic carbon,TOC)分析是适用于清洁验证的分析方法之一。方法以生产中最常用的DMEM干粉培养基代替生产过程的残留物,采用了擦拭法,并用TOC分析仪检测该法清洁验证的样品的结果。结果采用T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弋 王振洲 《医疗卫生装备》 2011年32卷9期 102-103页ISTICCA
【摘要】 介绍了医用纯水的分级概念与监测要求,按照最新中国药典的相关定义,应用电导率、总有机碳(TOC)、微生物含量等关键指标将医用纯水划分为4个等级,重点阐述了医用纯水水质的检测标准,为医院规范使用医用纯水提供了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军 徐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年17卷10期 1799-1800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高氯水样TOC的探讨.方法:与CODC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OC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结论:TOC更能够全面准确地反应污水中有机污染程度,但TOC由于受进样方式的条件限制,测定的TOC不包括全部颗粒态的TO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彦 王进宇 等 《生物技术》 2006年16卷3期 69-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强化生物活性炭在净化饮用水中的作用,采用人为补充有益微生物的办法来提高活性炭的净化水效果.方法:利用生物技术从原水中、运行的活性炭中等分离出适用于制备生物活性炭微生物菌种,将选育的菌种与要处理的水进行培养处理,然后根据测定微生物对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茜 邓道贵 等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期 47-50页
【摘要】 文章分析2012年2月至7月对巢湖总有机碳(TOC)的春夏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TOC与环境因子(包括水温(WT)、透明度(SD)、溶解氧(DO)、pH值、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 a)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悦 《天津药学》 2012年24卷1期 60-64页
【摘要】 总有机碳(TOC)是评价水体被有机物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对传统测量分析方法(如高温催化氧化、湿法氧化、紫外辅助湿法氧化等)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新颖的测量分析方法(电阻法、电导法、紫外吸收、臭氧氧化发光、超声空化声致发光等)在原理、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燕 梁毅 《机电信息》 2010年23期 25-29,48页
【摘要】 探讨在线总有机碳(TOC)分析在清洁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在线TOC分析方法经验证后,结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在线总有机碳在清洁验证中的实证研究.结论:在线TOC分析在清洁验证中应用具有可行性,能够在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秀红 张立意 等 《现代仪器》 2006年12卷6期 66-68页
【摘要】 本文介绍对饮用水中总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对环境水样中有机物指标得以很好地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燕 任烈钧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5年18卷4期 16-18页
【摘要】 利用TOC检测仪检测白猫洗洁精在清洗过的设备上的残留量,并将测得的TOC值与标准溶液的TOC值进行比较.测定的线性范围在0~20μg/mL之间,r=0.997 1(n=6),回收率为99.6%(n=5),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 总有机碳检测法(TOC);洗洁精;残留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元凤 吕景才 等 《海洋与湖沼》 2005年36卷2期 139-145页
【摘要】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海水中Cu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内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海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配体种类对铜吸收的影响及其与海水表观络合容量(ACuCC)的关系.结果表明,C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元凤 吕景才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04年20卷3期 234-238页
【摘要】 该文研究了海水中Cu、Pb、Cd浓度分别为0.5 mg/L时,总有机碳(TOC)浓度、种类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Cu、Pb、Cd蓄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水TOC种类相同时,随TOC浓度升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元凤 吴益春 等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4年19卷2期 81-86页
【摘要】 研究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对海水中Cu的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以及海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和不同种类配体对Cu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Cu浓度为0.5 mg/L时,各组织内Cu蓄积量随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雪艳 胡红艳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1年44卷4期 756-76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总有机碳(TOC)分析技术实现快速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主要原料丹参多酚酸的生产设备清洗残留.方法 对TOC法的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与中间精密度)、线性、检测限、定量限与耐用性进行验证.将不同含碳浓度的丹参多酚酸样品溶液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昕 钱浩洲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6年36卷8期 1465-14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疫苗生产企业的目标清洁产物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找到适合于疫苗生产企业制药设备清洁样品的检测方法.方法:规定残留限度10-5作为清洁验证的标准,对目标清洁产物稀释至10-5进行鉴别试验、总蛋白检测和总有机碳(total organ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忠明 吕晓东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1期 122-1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依托自2005年开始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传统平作(CT)、垄作沟灌(FRB)、固定道垄作(PRB)和固定道平作(ZT)4种耕作方式下绿洲灌区农田0~90 cm土层中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姗姗 廖丹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年30卷11期 1196-1202,1206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证明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检测法可用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生产中的清洁验证,评价清洁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对TOC检测法的线性、精密性(重复性及中间精密性)、准确性、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曼莉 梁芳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5年28卷12期 1334-1338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利用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G)分析仪建立血液制品清洁验证分析方法.方法 制备碳浓度为5、10、15 ppm的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溶液,检测TOC值,并计算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松 邓晓梅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4年30卷5期 396-3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总有机碳测定仪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并与HPLC法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总有机碳分析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含量的可行性.结果 盐酸普鲁卡因在0.1~2.0 μg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燕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第六届“圣和药业杯”研究生论坛 2010年
【摘要】 目的:探讨在线总有机碳(TOC)分析在清洁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将在线TOC分析方法应用于清洁验证中,通过对在线TOC分析方法进行验证,证明其有效性,结合具体设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与结论:在线TOC分析在清洁验证中应用具有可行性,能够为企业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燕 2010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科学发展——新医改政策与药品管理”学术论坛 2010年
【摘要】 目的:探讨在线总有机碳(TOC)分析在清洁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在线TOC分析方法经验证后,结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在线总有机碳在清洁验证中的实证研究。结果与结论:在线TOC分析在清洁验证中应用具有可行性,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传增 周文兴 等 《载人航天》 2024年30卷2期 174-182页
【摘要】 为解决在硼掺杂的金刚石电极(BDD)电催化处理冷凝废水中,由于冷凝废水电导率低而导致处理能耗较高的问题,提出了BDD电催化耦合电解析的新方法处理冷凝废水.在BDD反应器内填充吸附有无机盐的混合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电催化处理冷凝废水时吸附在树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超 潘珉 等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43卷4期 41-44页
【摘要】 水环境中总有机碳(TOC)可以反映水环境有机污染程度,是描述水环境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探讨实际生产生活废水、天然水环境中TOC组分来源,梳理TOC检测技术方法,分析了红外吸收法、紫外—可见光谱等各项技术的优势及影响因素.目前TOC指标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冕 丁立安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年42卷9期 790-7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生产设备的清洁验证是药品GMP生产控制的重要环节,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对残留物复杂多样的头孢制药设备的清洁验证尤为合适.方法 以头孢呋辛钠为例,针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生产设备,建立了淋洗法与擦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建平 梁国华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0期 6686-66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设置人工模拟酸雨实验,研究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pH值和土壤呼吸速率几个指标对不同酸处理梯度(CK:pH值4.5的天然湖水;T1:pH值4.0;T2:pH值3.5;T3:pH值3.0)的响应.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鹏 潘开文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6期 1582-15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网袋法在20℃条件下将润楠、栲、木荷凋落叶及其混合物(润楠+栲、润楠+木荷、栲+木荷、润楠+栲+木荷)进行室内培养,测定在培养第14、42和84天时凋落叶残留率及其培养下土壤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丽 李守剑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期 137-1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土壤活性有机碳可以在土壤全碳变化之前反映土壤因管理措施和环境引起的微小的变化,又直接参与土壤微生物化学转化过程,对土壤碳平衡和土壤化学、土壤肥力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采用原状土芯(intact core)法,探讨了4种退耕还林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杰 王朝晖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1年32卷1期 69-73页ISTICPKUCA
【摘要】 2008年12月在柘林湾养殖区域内采集了11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生源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硅(BSi)的质量分数为1.83%~2.98%,有机碳(TOC)质量分数为0.38%~1.28%,总氮(TN)的质量分数为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文强 陈曦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4期 3707-37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半个世纪前,中国西北干旱区人类大规模的水土开发活动使得流域下部的荒漠覆被土地转变成了人工绿洲,强烈的人类耕作活动使得人工绿洲土壤有机碳库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干旱区典型的三工河流域下部的人工绿洲为例,基于CENTURY模型,研究人工绿洲开发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能全 彭兰 《中国药业》 2011年20卷17期 24-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GE公司生产的Sievers900型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总有机碳分析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含量的可行性.结果 总有机碳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旭萍 吴彩萍 等 《中国药业》 2011年20卷20期 36-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生产设备清洁时乌苯美司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总有机碳(TOC)法测定,以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 乌苯美司质量浓度在1~1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最小检出量为0.16 μg/mL,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迪 梁毅 《中国药业》 2009年18卷16期 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药品生产企业清洁验证提供新方法 和新思路.方法 将总有机碳(TOC)检测方法 与传统分析检测方法 进行比较,引入方法 学验证实例和清洁验证实例,探讨TOC检测技术在清洁验证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结果与结论 TOC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目德 《海峡药学》 2017年29卷7期 73-75页
【摘要】 针对我公司清洁验证具体案例,建立清洁验证中TOC取样回收率测试方法.在模拟取样实验中,合理设计测试矩阵、模拟步骤、计算方法及标准.该测试显示不同设备材质的擦拭取样与淋洗取样回收率符合要求,进一步确认清洁验证中取样检测数据的可靠性.该设计合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炜 章晓春 《广州化工》 2011年39卷11期 119-121,142页
【摘要】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本文使用岛津TOC-V wp总有机碳分析仪,采用紫外线加过硫酸氧化法测定TOC,使用差减法计算结果,即统称的NDIR湿法氧化法测定TOC.该仪器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学宏 顾海东 等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年34卷1期 109-113页
【摘要】 采集阳澄湖中湖网围养殖区的下层水样,测定高锰酸指数(PI)、生化需氧量(BOD5)及总有机碳含量(TOC)等水质检测指标,对TOC分别与PI、BOD5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BOD5/TOC比值作为废水可生化性判定指标,对阳澄湖中湖的水质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东 张蕾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24期 14975-14977页
【摘要】 [目的]研究滴灌带在使用中对水质的影响.[方法]从总有机碳(TOC)迁移及其生物毒性效应2个方面研究3种市售滴灌带TOC连续3个72 h周期的释放规律和72 h浸泡液时玉米、黄瓜、小白菜种子的根芽抑制效应及其发光茵综合毒性.[结果]3种滴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强 付荣恕 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5卷1期 141-143,146页
【摘要】 从天津北运河沉积物中分离得到3株以亚硝酸氮(NO-2-N)为氮源的异养硝化菌HN4、HN5和HN6.对3菌株降解NO-2-N与总有机碳(TOC)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菌株富集培养期内降解NO-2-N与TOC效率均在60%以上,富集培养...
【关键词】 异养硝化;16S rDNA序列;ITS序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朝晖 李友富 等 《海洋环境科学》 2010年29卷1期 1-7页
【摘要】 研究了大亚湾大鹏澳海域鱼类养殖区、贝类养殖区以及核电站附近3个站位50~78 cm的柱状沉积物中生物硅(BSi)、总有机碳(TOC)、总氮(TN)等生源要素的垂直变化,以揭示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沉积记录.位于近岸海水养殖区的两个沉积柱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翠玲 刘红斌 等 《净水技术》 2009年28卷2期 11-13,27页
【摘要】 分别讨论了电导率、总有机碳(TOC)、可溶性硅、硬度及游离CO2等进水水质指标短时间恶化对于EDI膜堆产水电阻率的影响,给出了EDI膜堆相关性能的恢复能力,为EDI系统的运行提供相关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怡颖 《化工之友》 2007年1期 54-55页
【摘要】 在水体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总有机碳TOC与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对生活污水测定相关数据,进行TOC与COD、TOC与BOD的相关性分析,从而推广使用TOC自动监测仪反映水体变化,对TOC环境标准的制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88203745 辽宁 X85 应用技术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
【成果简介】 TOC-105型总有机碳分析仪应用于净化水,江河湖水,污水中总有机碳的分析及定量,该仪器具有高低温炉,分别测定总碳和无机碳,由二者差值求出水中总有机碳。首次解决了化学法除水及高效氧化剂,该仪器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化学法脱水程度相当-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900120131 辽宁 X836 应用技术 技术检测 2009年
【成果简介】 通过实验筛选合适的标准候选物;均匀性实验检测;稳定性实验检测;协作定值及误差检验;不同浓度水平不确定度估计。通过三年多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选用柠檬酸二氢钾做为配制TOC标准物质是适宜的。其稳定时间长,均匀性好,量值准确可靠。柠檬酸二氢...
【关键词】 总有机碳(TOC)标准物质 ; 柠檬酸二氢钾化学试剂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发艳 孙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11期 2581-258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川西亚高山云杉原始林及其皆伐迹地上云杉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22、47和65年)表层(0~30 cm)土壤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10、10~20和20~30 cm土层中,土壤总有机碳(TOC)储量分别由22年生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