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3
- 11
- 23
- 22
- 7
- 6
- 6
- 11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智慧 郑华诚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年22卷9期 674,6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例1,男,1岁.因持续发热伴面色苍白3个月入院.3个月前无诱因发热,体温39~40 ℃,持续不退.无咳嗽、气促、吐、泻,无血尿、黑便及外耳道流脓等.面色渐苍白,精神、食欲欠佳.当地诊断雅克氏贫血,抗炎、输血治疗2个月余,病情加重,且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玲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年22卷21期 1629,16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儿,女,11个月余,因发热4 d,双眼结膜充血,疑诊咽结合膜热住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5.3×109 L-1,Hb 104 g/L,PLT 149×109 L-1,胸片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红洁 张再伟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年11卷9期 521-5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35岁.因乏力、纳差、尿黄、眼黄、腹痛3d于2002年6月6日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08次/min、呼吸 22次/min、血压 100/70mmHg.急性热病容,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全身无瘀斑瘀点.牙龈出血,全身浅表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秀琴 艾工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6期 1468-14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认识.方法:对表现为持续发热、外周血血细胞进行性下降、肝功能异常的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化疗后1例获得部分缓解,余4例均死亡.结论: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要警惕恶性组织细胞病,建议多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苹苹 赵彩彦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25卷12期 1330-133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是组织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以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MH常伴有多脏器受损,病情复杂,进展迅速,病死率、误诊率高.为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卫东 张继东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19期 4770-477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以骨关节、肌肉等风湿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恶性组织细胞瘤(MM)报道不多,如缺乏警惕,很易误诊、漏诊.现将我们收治的3例分析如下.
【关键词】 组织细胞病,恶性/诊断;关节炎.风湿性疾病/诊断;人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晓莹 曹祥山 《白血病·淋巴瘤》 2005年14卷2期 83-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单倍型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的造血重建、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例20岁男性恶组患者进行单倍型骨髓移植,供者为患者之父,HLA2个位点不合.预处理方案:采用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方案,加用抗淋巴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悦 肖志坚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4年27卷3期 210-215页ISTICCA
【摘要】 近几年来应用免疫表型、染色体、组织化学等实验检查手段,发现以往诊断的恶性组织细胞病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特别是CD30+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另外一部分为噬血细胞综合征.因此,目前认为恶性组织细胞病已经是一种"消失了"的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晓巍 许小平 《白血病·淋巴瘤》 2004年13卷1期 53-55页ISTICCA
【摘要】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侵袭性组织细胞痰病.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手段的广泛应用,对恶组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恶组免疫组化、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如何与既往误认为是恶组的一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小梅 向兵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02年11卷3期 135-1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酷似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的淋巴瘤之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曾确诊MH的6例患者临床、实验室有关指标进行分析;对尸检、活检病理标本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HE染色和EB病毒(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定华 刘国强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12卷12期 125-126页
【摘要】 报告系统性红斑狼疮31例,皮肌炎2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弥漫性支气管肺炎2例.主要从上述各种病的弥漫性表现来比较,找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的肺血管纹边缘毛糙、模糊、扭曲,粗细不均及网状纹理为特征表现;而恶性组织细胞病、弥漫性支气管肺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定华 刘国强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5卷3期 728-729页
【摘要】 肺部弥漫性疾病最难诊断,因为很多疾病都可出现肺纹增加,点、片、球形影.本文报道系统性红斑狼疮31例,皮肌炎2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弥漫性支气管肺炎2例.主要从上述各种病的弥漫性表现来比较,找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的肺血管纹边缘毛糙、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政 朱敏 《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101卷20期 1545-15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目前应用化疗及免疫治疗方法对MPM的疗效欠佳,探寻能够有效且准确地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的免疫标志物,挖掘潜在免疫治疗新靶点已成为MPM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世殊 张鸿飞 等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年12卷3期 166-1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病例资料:患儿为2岁女童,河北唐山人.因发热、尿黄11d,腹泻7d,黑便4d入院.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大便3~5次/d,黄色稀水便,尿黄,在当地卫生所按"肠道感染"予"阿苯片"退热,抗感染治疗7d病情无好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瑞芹 杨花芳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年18卷2期 119-119,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儿,女,2岁,因发热20 d入院.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为稽留热,体温最高达39.6℃,伴轻咳,为单声咳,不伴寒战、抽搐,无盗汗、乏力及腹泻、便秘、呕吐,在当地卫生所肌注"安痛定、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各1/2支,2次/d,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昭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7年38卷9期 806-8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es,MH)曾是1987年组织细胞协会提出的组织细胞疾病三分类中的第三类.后来随着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许多之前被认为是MH的病例,发现其实是一些较罕见的淋巴瘤,如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琼玉 沈志祥 《中华消化杂志》 2008年28卷2期 136-1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预后极差.异常组织细胞除累及肝、脾、淋巴结、肺、肾脏、皮肤等组织器官外,还可浸润消化道黏膜下肌层及浆膜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红 王伟卓 等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7年25卷10期 621-6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和诊断方法,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 选择128例符合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对病因及最终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通过血清学和细菌学、体液、骨髓穿刺、组织活检以及诊断性治疗反应等获得明确诊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文兰 吴湖炳 等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7年27卷6期 378-3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恶性组织细胞病(MH,简称恶组)是一种极罕见的侵袭性组织细胞病.现报道2例该病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汉英 郑邈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5年44卷2期 89-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伴脾肿大时脾切除术病理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血液内科1996年以来以不明原因发热收住院,除发热、脾肿大外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且辅助检查也不能做出病因诊断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剖腹探查加脾切除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娟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年28卷1期 14-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9年提出的"淋巴组织与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中"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iocytosis, MH)的病名已经消失[1],因为通过有关的近代实验技术已确认MH的实质为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立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年20卷6期 6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对10例IAHS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小儿IAHS主要表现为高热,肝、脾、淋巴结大,多脏器损伤及快速进展的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可见吞噬血细胞的组织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晓梅 史克倩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5年26卷11期 67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28岁.于1997年12月7日淋雨后畏寒,全身酸痛,发热,双下肢水肿.1个月后体温40℃,伴腹胀,于1998年1月19日入住我院消化科.查体:体温40.5℃,面部水肿,巩膜中度黄染,双肺闻细湿哕音,心脏无明显异常,腹部膨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怡 邓琦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4年25卷7期 4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18岁.因乏力伴排便障碍2周,于2002年4月18日入院.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双侧颈部、左锁骨上及双侧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肿大淋巴结(0.5 cm×1 cm或2 cm×2 cm大小),质中,轻压痛,活动,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玲 付四毛 《中华儿科杂志》 2004年42卷5期 397-3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儿男,1岁3个月,因反复发热伴咳嗽18 d,腹泻1 d入院.患儿于18 d前开始发热,体温38℃~40.5℃,曾外院就诊,查血常规WBC 2.1×109/L,PLT 40×109/L,Hb 115 g/L,骨髓象示异常组织细胞增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珏 张琳 等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3年23卷1期 54-54,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60岁,全身多发性骨痛2个月,伴发热、皮肤斑疹3 d就诊.入院时体格检查:贫血貌,心、肺(-),肝、脾及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入院后15 d触诊脾肋下3 cm),全身骨疼痛,活动不受限.实验室检查:WBC 3.2×109/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毅 常魏 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2年17卷3期 156-1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67岁,因间断发热、腹痛、腹泻2个月余,加重2d于2000年1月3日入院.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痛及黑便,住当地医院以"伤寒"进行治疗,有所缓解.2d前突感全腹剧痛,出汗,以急性腹膜炎转入外科.查体:体温41℃、呼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燕敏 刘德恭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2年21卷4期 277-2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性,75岁.因发热、食欲不振7 d,尿黄1 d,于2001年9月27日入院.7 d前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4℃,伴畏寒,咳嗽,咳白色痰,乏力,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非咖啡样,非喷射状,不伴头痛,无腹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永权 过宇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1年22卷6期 327-3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近来许多资料证实,染色体研究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采用显带技术研究的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病例,迄今不过30余例,分别显示下述异常:+8[1]、17p13异常[2]、t(2;5)(p23;q35)[3]和多倍体[4]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菲菲 张学美 等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年19卷4期 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例1]患者男,48岁.因畏寒发热20余日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9℃,脉搏102次/min,消瘦,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7 cm,脾肋下2 cm,质均中;血沉28 mm/h;B超示肝脾肿大;骨髓检查于网状细胞内查到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郁知非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0年21卷11期 565-5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医学界对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早是对本病的病理学认识.1939年英国两位病理学家Scott及Robb-Smith报告从一些所谓"非典型的霍奇金病”区别出4例具有特殊病理变化的病例,其病理特点为全身淋巴网状组织(主要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胜利 桂爱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年15卷6期 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病例1:熊某,女,38岁,干部,沙市市人,无外出史,无与犬接触史,1991年10月中旬感到乏力,渐有不规则发热,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入沙市市某医院,体检:体温38.5℃,血压14.7/13.1Kpa,心肺正常,肝肋下1cm,脾肋下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燕 段连宁 等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23卷2期 120-1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81例空军飞行人员所患血液系统疾病的特点,并探讨与航空医学鉴定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1982 -2010年因血液系统疾病在空军总医院住院的81例飞行人员的病历资料.按疾病诊断分组分析与医学鉴定飞行结论的关系. 结果 ①患病飞行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曦 刘耀 《中国输血杂志》 2012年25卷2期 102-104页ISTICCA
【摘要】 目前,恶性肿瘤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是继心血管疾病后的危害人类的第2大“杀手”,其中,血液肿瘤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总发病率中排第6位,居青少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1].血液肿瘤是一系列血液恶性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急性及慢性白血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海燕 吴秉毅 等 《热带医学杂志》 2011年11卷5期 596-598,6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有关核型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抽取骨髓标本2~5 ml,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24 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561例血液病患者中,常规细胞遗传学发现异常核型282例(50.3%),其中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颖 张蕾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12期 2856-28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各种恶性肿瘤患者NAP早期诊断指标.方法 应用快速偶氮偶联法对237例多种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进行NAP活性和阳性指数检测,并分组配对与正常组进行参比检测,经统计学处理,算出相关性.结果 白血病组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玲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25卷8期 810-8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非肝源性腹水的病因,以利于提高临床医师腹水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 收集近5年来以腹胀、腹水就诊于消化科门诊,检查排除肝病,以"腹水原因待查"收入院并最终获得诊断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癌性腹水49例,占5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後峰 赵谢兰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9年11卷1期 86-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构成.方法 对10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病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血常规测定Hb<100g/L,WBC<4.0×109/L,PLT<100×109/L者.结果 10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最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卫民 田陪军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08年17卷4期 303-3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1年至2006年5年中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恶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精明 陈焯文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06年15卷2期 137-1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脾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3例原发性肝脾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肝脾明显大,伴有发热、全血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受损;病理示瘤细胞弥漫浸润肝/脾脏红髓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东 朱少华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5年20卷6期 367-368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 histiocytosis,MH)也称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原发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组织细胞恶性肿瘤性增生性疾病,具有全身性,进行性和侵袭性的特征[1].受累器官主要有脾、肝、淋巴结、骨髓、中枢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云 王京华 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35卷3期 20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起病大多较急,主要临床表现发热、畏寒、多汗、乏力、衰竭,肝脾常肿大,临床上有些患者表现为不典型,常易误诊.现将1例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恶性组织细胞病报告如下.患者,女,33岁.以发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红波 周家善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01年10卷6期 367-36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临床表现复杂,常有多脏器受损的表现,病情进展迅速,临床大部分病例在短期内死亡,过去易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病(MH),我院自1997年2月-2000年10月间共收治此类患者18例,其中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蒲莉 《现代护理》 2001年7卷4期 52-53页ISTIC
【摘要】 <篇首> 恶性组织细胞病系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广泛浸润各组织器官,常伴有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以及进行性衰竭等特征[1].该病起病急骤、凶险,发热为首发及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高热.我科于1999年4月~2000年4月共收治3例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薇 李象霖 《中国综合临床》 2000年16卷4期 313页ISTIC
【摘要】 <篇首> 1 病历简介男,36岁.因间歇性发热、脐周不适1月余入院.间歇性发热原因不明,午后加剧.体温最高达39.5℃,伴中上腹不适与时间及饮食无明显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