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
- 10
- 2
- 39
- 7
- 5
- 3
- 1
- 29
- 8
- 7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凤明 章文成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7年34卷20期 1185-11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临床上颈动脉体瘤较少见,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恶性者很罕见.本文报告15例恶性颈动脉体瘤,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讨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超 张仑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7年34卷15期 883-8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左上颈肿物6年,近1年增大明显,无其他不适.MRI检查发现肿物生长包绕颈动脉,CT检查显示肺部多个结节,诊断为恶性颈动脉体瘤.在行颈动脉压迫锻炼后,实施肿瘤连同颈动脉切除,并重建颈动脉,患者恢复顺利.讨论认为恶性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应以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英杰 刘经祖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1年28卷4期 288-2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恶性颈动脉体瘤在临床过程中的表现。方法:观察10例组织学诊断为恶性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经过,了解是否有转移发生。结果:10例中有 2例发生转移(淋巴结、骨、肺),表现为恶性,而其余8例经手术切除后未见发展。结论:长期临床经验提示组织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荣涛 郑家伟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5年3卷2期 171-174页ISTICCA
【摘要】 恶性颈动脉体瘤临床罕见,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病例仅100余例.其特征是肿瘤侵犯包膜及周围组织,颈部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组织学表现为异型性.我科1993~2004年间收治颈动脉体瘤患者28例,恶性仅1例,且为术后5年复发患者.该例恶性颈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锦花 刘素香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2年15卷3期 223-224页
【摘要】 <篇首> 颈动脉体瘤绝大多数是良性,手术后可治愈,极少发生复发或转移.恶性颈动脉体瘤十分罕见,对其诊断标准说法不一,本文报告5例恶性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巧丽 李海燕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43卷1期 118-120页ISTIC
【摘要】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肿瘤[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十万人中有1~2人患病,约占所有人体肿瘤的0. 012%[2],其中仅有5%~10%为恶性[3].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恶性颈动脉体瘤的首选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冬格 马迎春 等 《癌症进展》 2022年20卷2期 213-215页ISTIC
【摘要】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属于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其发生率不足0.03%,是一种罕见的化学感受器瘤[1].CBT主要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多为良性,恶性表现多为公认的出现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目前,CBT的相关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尤新 刘勤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1年1卷9期 143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病例报告男,44岁.左颈部渐增性肿物10 a,伴局部疼痛,头晕3 a入院.10 a前发现拇 指尖大小肿物,活动,无特别不适,肿物渐增进长大.无回吸性血痰,无声嘶及吞咽困难. 检查见:左颈动脉三角区可触及肿物,5 cm×3 cm×3...
【关键词】 恶性颈动脉体瘤/诊断;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卷5期 235-23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恶变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病理特点及影像综合诊断.方法 报道一例颈动脉体瘤恶变致双肺、L5 及颅内等多处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及影像表现,并对副神经节瘤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研究.结果 该例患者在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怡 陈其章 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2年21卷6期 436-44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颈动脉体瘤(malignant carotid body tumor,MCBT)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1例确诊MCBT的患者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颈动脉体瘤"、"肺转移"以及"caro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利珊 刘昌伟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4年94卷11期 828-8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自194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例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恶性颈动脉体瘤中,2例未行瘤体切除.5例行瘤体切除,其中瘤体切除加颈外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朋 吕国士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6卷3期 354-3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分析64排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恶性颈动脉体瘤(MCBT)的诊断优势.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9月-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MCBT患者,均进行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苏峰 杨旭东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1年27卷11期 1013-10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颈动脉体瘤(Carotidbody tumor,CBT)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外膜中化学感受器的肿瘤,也称为化学感受器瘤或副神经节瘤;良性居多,恶性极为罕见[1].我科于10年5月收治恶性颈动脉体瘤1例,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碧霞 陆建平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年27卷2期 436-436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患者男,23岁,主因"发现左侧颈部搏动性肿块6个月,肿块明显增大3个月"入院.查体: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伸舌右偏,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可见局限性隆起,大小约7.0 cm×5.0 cm,边界清楚,可移动,可触及搏动,质地略硬,无明显压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 高明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9年36卷4期 227-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总结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1979年~2002年间对颈部肿瘤固定于颈动脉的患者施行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31例的经验.方法:对颈部肿瘤固定于颈动脉的患者自1979年施行首例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成功以来,至2002年4月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荣涛 郑家伟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23卷6期 505-5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手术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993~2004年收治的26例病理证实为颈动脉体瘤的手术病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26例颈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秋航 刘剑锋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12卷10期 439-4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颈入路切除咽旁侧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咽旁侧颅底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显微镜辅助下经颈入路.病理类型恶性迷走神经鞘瘤1例,恶性颈动脉体瘤1例,神经鞘瘤2例,血管瘤1例,多形性腺瘤1例.结果 6例肿瘤均完全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竺涵光 张志愿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5年3卷2期 113-1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1995~2003年期间14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治经验,探讨颈动脉体瘤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4例颈动脉体瘤患者,13例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1例行球囊阻断试验,1例行彩超检查.2例采用单纯瘤体切除;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晋援朝 梁发启 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2年23卷4期 274-2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5例36侧颈动脉体瘤行手术治疗.其中颈动脉体瘤单纯剥离20例(21侧),颈动脉体瘤及颈外动脉切除3例,肿瘤及颈内动脉切除颈外替代颈内动脉2例,动脉对端吻合2例,血管移植6例,补片修复1例,动脉结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荣章 《医学信息》 2014年18期 101-101页
【摘要】 目的探讨64排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在恶性颈动脉体瘤(MCBT)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例MCB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诊断。结果CT动态增强扫描显示:9例患者的瘤体侵袭颈内静脉,且和颈内静脉的内侧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海丽 李谱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36卷6期 475-4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恶性颈动脉体瘤非常罕见,本研究报告1例颈动脉体瘤全切术后16年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该病例为1例老年男性,68岁,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物半年,既往16年前行颈动脉体瘤切除及左颈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查体可触及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后方多个肿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剑锋 曲乐丰 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0年25卷10期 815-8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外科诊断、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5月至2008年5月22年22收治的7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采用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明确诊断;63例患者(共72个瘤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ZHANG Wen-chao 张仑 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43卷8期 591-595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恶性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及预后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2年2月至2006年6月50年间收治的9例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9例均行超声检查,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愿 竺涵光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41卷1期 25-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35例颈动脉手术,探讨其术前评价方法、手术方式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 1999年1月-2004年12月,共进行各类颈动脉手术35例,其中颈动脉体瘤16例、恶性颈动脉体瘤1例、恶性肿瘤累及颈动脉17例、外伤性动-静脉瘘1例.手术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继东 贾乃镛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1年17卷1期 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36岁,右下颌肿物5年余伴低热1年。于1998年11月2日入院。5年前发现右下颌蚕豆大小的无痛肿块,3年前出现停经、溢乳。根据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及头颅MRI检查诊断泌乳—闭经症。口服溴隐亭治疗,月经恢复,催乳素降至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恒 王晓雷 等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年21卷5期 460-464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良恶性颈动脉体瘤的经验,探讨颈动脉体瘤手术中瘤体周围淋巴结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76年1月—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106例良、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69例;年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瑾 周长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15卷31期 3260-3261页ISTIC
【摘要】 <篇首>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外膜中化学感受器的肿瘤,也称化学感受器瘤(chemodectoma)或副神经结瘤(paragangliona).CBT临床上少见,据统计占颈部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文宇 李侠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46卷2期 224-228页ISTICCA
【摘要】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副神经节瘤,多为良性肿瘤,但均具恶性潜能,良、恶性肿瘤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需活检,因此在早期诊断中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颈动脉体瘤在早期进行手术切除能够完全治愈,术中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双华 庞绍华 等 《中国病案》 2023年24卷5期 27-29页ISTIC
【摘要】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的神经内分泌肿瘤,2017年新版WHO《内分泌器官肿瘤分类》认为所有的PPGL都具有转移潜能,并全部定性为恶性.《肿瘤学国际疾病分类》(ICD-O)将旧版分类中PPGL原有的肿瘤动态编码/0和/1都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昆 导师:邱建华 空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门跟随现代医学的不断进展同步与时俱进的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各亚专业疾病的特殊性和各自诊治技术的发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各自的快车道上迅速发展[1]。在鼻科学方面,由于鼻鼻窦外伤可导致面部骨折移位和明显的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华 刘斐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47卷6期 583-58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术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17例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神经鞘瘤组)和76例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梓蓉 杜晓霞 《护理研究》 2010年24卷7期 624-625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对于侵及颈动脉的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和颈动脉体瘤,如何处理肿瘤包绕、粘连或侵犯的颈动脉是一个比较棘手而又有争议的问题[1].颈总动脉切除及I期重建术风险高、技术难度大,术后护理也至关重要.为保证手术的安全,需做长时间术前准备以建立脑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忠祥 袁建华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年23卷4期 455-45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移位方向及肿瘤MRI信号特点对病变定位、定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累及咽旁间隙肿瘤76例,其中恶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25例.结果 扁桃体肿瘤和鼻咽癌使茎突前间隙外移,腮腺肿瘤使茎突前间隙向前内移位,或(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东 葛正津 《中国肿瘤临床》 2007年34卷2期 117-1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颈动脉体瘤属于化学感受器肿瘤,具有家族遗传倾向.颈动脉体瘤的发生与SDH基因的突变有关.多数为良性,恶性率不超过10%,诊断恶性的标准为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应根据仔细的临床检查和特征性影像学结果做出诊断,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多普勒)、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苏峰 第六次中国国际暨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恶性颈动脉体瘤临床罕见,文献报道病例仅见百余例。肿瘤侵犯浸润包膜、周围神经和血管或远处转移,病理学表现瘤体细胞异型性。我科10年5月收治1例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行肿瘤扩大切除及受累颈动脉切除,术后无脑神经并发症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春淼 陈韵彬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6卷1期 40-42,78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咽旁间隙肿瘤的MRI及病理对照研究,提高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2006年6月至2016年12月,回顾性分析33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包括4例多形性腺瘤,4例神经鞘瘤,1例颈动脉体瘤,1例副神经节瘤,血管瘤2例,癌在多形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建兰 《当代医学》 2019年25卷34期 140-142页
【摘要】 目的 探究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全景超声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肿块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全景超声成像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全景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芳芳 田建辉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7卷17期 14-16,109页
【摘要】 恶性肿瘤治疗的目的是在保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基础上延长生存期.本文介绍了田建辉教授治疗1例晚期颈动脉体瘤并发肺、骨、脑转移患者的临证经验,探讨其对“以人为本,人瘤共存”理念的应用体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虹 纪旭 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3年19卷5期 436-43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99例因单纯颈部肿块住院并经病理确诊患者(排除常规甲状腺及涎腺肿物)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以提高颈部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为正确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经验与依据.方法 99例患者中1例经颈部CT血管造影(CTA)确诊为颈动脉体瘤后放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磊 刘仁斌 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03卷3期 167-1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病理特征,讨论该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2010年手术治疗的84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BT的病理特征.结果 84例手术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示CBT,有3例为低度恶性,其余均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雪琴 李红 等 《重庆医学》 2011年40卷12期 1243-1244,后插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颈部肿瘤主要分为恶性和良性,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原发于颈部的和淋巴结转移癌,良性肿瘤多见于血管瘤、神经源性肿瘤[1]、颈动脉体瘤;发生于颈部咽后隙的恶性脂肪肉瘤比较少见,本科收治1例,结合临床、病理、影像学进行报道,希望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文 李瑰琦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27卷11期 690-691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双侧颈侧区非涎腺、非甲状腺肿块病种的临床特征及分布规律,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27例双侧颈侧区无痛性肿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恶性肿块17例(63%),其中淋巴结转移癌13例,恶性淋巴瘤4例.17例中40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晓光 雷德林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08年16卷6期 935-9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讨论不同区域颅底肿瘤的发生和组织来源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收集232例与颅底解剖区域有关的良、恶性肿瘤病例资料,分析哪些组织来源的肿瘤易接近或易侵犯颅底的哪些区域,不同区域的肿瘤选择了何种手术进路和治疗方法.结果: 达颅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辉 边聪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06年14卷2期 148-1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术前诊断选择最佳的手术进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本组29例,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18~57岁,中位年龄45.均采用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或放疗.手术进路:口腔入路、颌颈入路、颈侧高位切开下颌骨外旋入路、颌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霞 张君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04年13卷3期 225-226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颌面部神经鞘瘤误诊原因,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26例颌面部神经鞘瘤误诊病例资料,总结分析误诊原因,以及治疗过程中存在和注意的问题.结果:26例误诊病例,术前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4例,腮腺恶性肿瘤3例,颧骨骨瘤1例,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颉克蓉 周俊林 等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28卷3期 71-73页ISTIC
【摘要】 <篇首> 颈动脉体瘤(Carofid body tumor)是一种少见的发生在颈动脉化学感受器的肿瘤,常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较大时压迫颈总动脉及颈内、颈外动脉,或将血管包绕,在组织学上很难确定其良恶性[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3例颈动脉体瘤的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思国 胡慧 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4年z2期 24-25页CA
【摘要】 目的:分析在针吸细胞病理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检查中,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的8例良性疾病的细胞学特征,并总结误诊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此8例的FNAC资料及相关临床表现,观察其细胞学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红梅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年30卷6期 609-610,616页CA
【摘要】 目的 分析6例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中误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例,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2008年-2011年我科诊断的假阳性病例,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颈动脉体瘤误诊为转移癌,梭形细胞脂肪瘤误诊为肉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