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6
- 1
- 30
- 7
- 5
- 4
- 4
- 7
- 4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宝石 盖鲁粤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8年16卷3期 224-228,封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肾缺血导致心功能不全时心肌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并分析变化的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狭窄对照组(n=15)和狭窄治疗组(n=15),均采用两肾动脉之间腹主动脉缩窄术造成单侧慢性肾缺血.假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威 王川 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4年13卷2期 180-183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慢性肾缺血是一种持续性、非致死性的损伤刺激,慢性缺血的肾脏往往不立即发生整体结构破坏和急性肾衰,而有时间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提高生存机会[1].本文综述有关慢性肾缺血主要的病理改变,探讨可能导致慢性缺血性肾损伤进行性发展的机制,为指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威 杨守京 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4年13卷1期 30-3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单侧肾动脉狭窄(RAS)大鼠模型慢性肾缺血组织中肾小管-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建立Goldblatt单侧RAS大鼠模型,观察大鼠慢性缺血肾脏在90天内不同阶段的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健 刘畅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7期 1085-108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中不同时间的表达及ICG-001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IRI 7 d组、IRI 14...
【关键词】 ICG-00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肾缺血再灌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思思 颜苗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年33卷3期 301-3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核因子N rf2是调控机体内源性抗氧化信号通路的核心转录因子,其调控一系列抗氧化酶、Ⅱ相解毒酶和III相转运体的表达,维持机体氧化还原平衡.而且,N rf2还能调控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证实N rf2在肾脏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生理学作用,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亚丽 黄健 等 《重庆医学》 2016年45卷29期 4044-4046,404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IRI)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及IRI 7 d组、IRI 14 d组.分离左侧肾动脉,IRI组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侧肾...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肾缺血再灌注;慢性肾间质纤维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晓然 王满庭 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年20期 4688-4689页CA
【摘要】 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和模型对照组(IN)。采用丝线结扎法建立慢性肾缺血大鼠模型。分别在第0、4、8、12周末测体重、尾动脉血压,在12w末测24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静脉血肌酐、尿素氮,取肾脏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莹 唐赛男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4年35卷7期 1578-1581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淫羊藿苷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disease,AKI)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转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Ctrl组、UIRI组和U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冠青 张亚洲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32卷5期 637-6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 interaction protein, 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 NLRP3)通路在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纪青 导师:金建生 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肾脏病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近年来认为“慢性肾缺血”是肾纤维化的第一个信号,缺血作为一种独立因素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乃至肾间质纤维化为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资料显示肾间质纤维化RIF)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的共同途径,肾小管间(TI)病变的程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立强 张建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44卷12期 177-180页ISTIC
【摘要】 肾脏慢性缺血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发展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目前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低氧诱导因子-1(HI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皮素(ET-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缪刚刚 张俊华 《山东医药》 2014年20期 31-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小檗碱(BBR)对大鼠慢性缺血性肾损伤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BR组。模型组和BBR组大鼠均行左侧肾动脉缩窄术造成左侧肾脏慢性缺血。建模12周后,BBR组大鼠给予小檗碱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作军 陈长兵 等 《广东医学》 2013年34卷2期 191-1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犬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起作用的肾内机制.方法 首先以双肾双夹法(2K2C)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犬模型(缩窄组,n=5),与假手术犬(对照组,n=5)相对照.检测两组犬术前1 d和术后4、8及12个月外周血A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纪青 金建生 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44卷1期 40-4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慢性肾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PNS治疗组.建立肾动脉狭窄肾缺血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7,28,45,60天处死大鼠.观察肾间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纪青 金建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10卷7期 649-651页ISTIC
【摘要】 <篇首> 目前认为慢性缺血作为一种独立的因素可以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慢性肾缺血"是肾纤维化的第一个信号,缺血作为一种独立因素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乃至肾间质纤维化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1,2].慢性缺血性肾病的病因包括肾动脉狭窄、肾小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艳 高炜 等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33卷1期 73-74,76页ISTIC
【摘要】 <篇首>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是临床容易忽略的老年性疾病,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ARAS造成的慢性肾缺血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但多数ARAS患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漏诊[1].回顾性分析了42例ARAS患者就诊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巍 陈威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3年24卷4期 286-2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Goldblatt肾动脉狭窄(RAS)大鼠模型中慢性缺血肾脏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规律及意义.方法:制备RAS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Viment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冯晓然 等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0年26卷12期 930-9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慢性肾缺血是不同病因所致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一条共同通路[1],这提示减轻缺血性损害可能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一个重要靶点.罗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TZD)胰岛素增敏剂,也是一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配体.近年来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斌 盖鲁粤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9年11卷5期 594-5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肾动脉狭窄时心肌组织ET-1、CGRP和NO含量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狭窄组(n=30)和假手术组(n=10),其中狭窄组在左右肾动脉之间结扎腹主动脉(狭窄程度50%).于术后16周测定大鼠血液动力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伟 白茸 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29卷8期 149-156页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孟庸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防治提供中医方案.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0日王孟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门诊病历,运用关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丙洋 导师:陈刚 华中科技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器官移植)(博士) 2021年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利拉鲁肽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Lirag)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机制
方法:构建小鼠致死性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查宏楚 朱杰夫 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2年31卷6期 531-53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热量限制(CR)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小鼠单侧肾脏缺血再灌注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后CR组、IRI组、IRI-CR组.术后第3天,CR组小鼠限时喂食,每日饮食摄入量为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钦 李康华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8年21卷6期 599-603,插4-插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研究Flk-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损伤性疾病有效的机制.方法:建立肾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分别在建立模型后1h和10d移植分离培养的小鼠Flk-1+bMSC,作为急性期治疗组和慢性期治疗组.在移植bMSC后的不同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冯晓然 导师:陈钦开 南昌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肾脏病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orreceptory,PPARγ)、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
【关键词】 慢性肾缺血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付次双 导师:金建生 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肾脏病)(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慢性缺血性肾病(CIRD)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缺乏深入了解,有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脏固有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B)可能都是慢性缺血性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翔 景在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1年26卷9期 644-6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合并肾缺血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和处理,分析1996年1月至2000年4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9例,其中合并肾缺血3例,为急性期2例,慢性期1例.急性期1例发病后第3天死亡,另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世雪 杨定平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19卷7期 529-533页ISTIC
【摘要】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是一种涉及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钙超载以及细胞凋亡的病理过程,它发病机制复杂,是导致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和肾脏移植术后影响移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克金 蒋文艳 等 《医学新知杂志》 2017年27卷2期 160-162页ISTICCA
【摘要】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临床上导致缺血性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肾移植中影响移植肾早期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引起IRI的病因主要有心血管疾病、心肺复苏后综合征、脓毒败血症、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4年23卷5期 482-485,490页ISTICCSCDCA
【摘要】 补体级联反应是一种免疫防御机制,能够有效诱导细胞凋亡、增强细胞免疫.补体的过度活化或调节异常参与多种慢性肾脏病及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补体在肾组织内活化、沉积与肾脏病临床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亦在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和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华庆 贾树山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21卷1期 33-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活体肾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1)和对照组(n=9).观察组于受体再灌注前10min开始以0.5mg/kg速度静脉持续泵注依达拉奉注射液,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吉文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3年2卷2期 137-141页ISTIC
【摘要】 肾部分切除术(PN)与肾癌根治(RN)同样的肿瘤控制结果,却有效的保护了肾功能,减少了慢性肾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利用率仍然很低,原因可能是与开放部分切除术(OPN)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RN)相比,LPN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德胜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3年34卷5期 658-660页ISTICCA
【摘要】 对比剂肾病是院内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一般在3.3%~8%,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可能更高.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包括肾缺血及对比剂的直接毒性作用,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包括:水化、药物、血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莹 席桂华 等 《上海护理》 2013年13卷4期 41-43页ISTIC
【摘要】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肾血流减少或肾缺血,从而导致肾血管性高血压和慢性缺血性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约占全部高血压的5%[1-2].R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 王春玲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2年10卷4期 316-318页ISTICCA
【摘要】 心肾综合征(CRS)广泛定义为心肾的病理生理紊乱.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的慢性或急性功能不全可能诱发另一个器官的慢性或急性功能不全,急性(或慢性)心脏或肾脏功能不全相互影响、相互加重,导致心肾功能急剧恶化.1 CRS分型根据病理生理机制、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茉莉 武英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15卷5期 836-838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脑组织缺血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白蛋白钴结合(albumin cobalt binding,ACB)试验测定IMA的ACB值.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59例,心肌缺血组70例,脑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海霞 吴玉梅 等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3卷4期 318-321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老年人慢性缺血性肾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metalloprot...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慢性缺血性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刚 余永强 等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0年33卷4期 336-339页ISTIC
【摘要】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 MRI)可以通过测定组织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获得组织的氧含量,进而反映器官的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学的变化,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目前肾脏BOLD MRI的临床研究不断增多,主要包括高血压、急性肾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修武 阿民布和 等 《北京医学》 2008年30卷8期 525-5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中急性移植肾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27例肾移植术中急性移植肾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肾移植术中肾缺血事件病因:血管痉挛11例,其中肾外动脉痉挛5例,肾内血管痉挛6例;肾血流灌注不足6例,肾动脉狭窄1例.肾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芳 郭鹏威 《右江医学》 2017年45卷6期 736-739页
【摘要】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依赖溶酶体途径,是高度保守地对胞内蛋白和部分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进行降解的过程,对维持细胞增殖、分化,稳定细胞内环境及促进异常细胞凋亡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丽芬 李兵 等 《云南医药》 2017年38卷2期 147-149页CA
【摘要】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钠水潴留导致血容量过多,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过多使血管阻力增加进一步发展为肾性高血压,并伴有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此类患者必须要透析才能维持生命,而同种异体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病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年31期 174-175页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患者的病因,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病因及病情轻重各不相同,大多数病人病情进展到尿毒症期需行透析治疗,最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对患者行早期治疗的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显杰 梅智强 等 《医药前沿》 2014年11期 92-93页
【摘要】 目的:测量与评估大鼠慢性移植肾病中自身免疫反应的致病强度。方法:使用F344、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建立经典慢性移植肾肾病模型(CAN组)。改良CAN模型保留受体一侧自体健肾建立自体肾损害观测模型(AI组)。使用正常Lewis大鼠建立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宇 胡晓松 《西南军医》 2012年14卷2期 296-298页
【摘要】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也可能与一些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一氧化氮是一种由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可介导血管的舒张反应.体内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神经组织在一定刺激下均可产生一氧化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科 卢立琼 《海峡药学》 2010年22卷3期 37-38页
【摘要】 未芰蓉叶具有明确的抗炎镇痛作用,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还有抗滴虫,抑菌,体外抗HBV作用,急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其毒性很低,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未芙蓉叶的药理研究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振伟 陶雅非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45卷7期 11-1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肾实质性高血压在IgA肾病中的作用.方法 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IgA肾病的病理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并将IgA肾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临床表现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肾功能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佳荣 《黑龙江医药》 1996年9卷1期 42-43页CA
【摘要】 <篇首> 血液流变性变化直接影响微循环灌注和微血管变性,从而导致缺血,肾衰病人肾缺血与其有密切关系.肾小球疾病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具备高粘滞血症条件,血流阻力增加,又有代谢毒性产物蓄积、高血压、酸中毒等因素,均可加剧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昭颉 邓超雄 等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998年19卷1期 5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异体肾移植已成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项重要而普及的手段.由于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技术的成熟,因术中操作失误而导致肾脏丢失已极少发生.我们曾遇2例在术中吻合肾动脉时因操作不慎而发生供肾缺血,经再灌注处理后,重建血管通路,效果满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人体神经活动受阻引起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血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障碍;以致全身小动脉痉挛,产生的动脉血压增高,继而导致肾血管痉挛而造成肾缺血引起一系列体液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眭卫国 蓝慧娟 等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08年6卷1期 26-28页
【摘要】 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与免疫因素协同作用引起移植肾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最终导致移植物慢性功能丧失.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关于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因表达和生物标记研究,将为其机制研究、诊治和预防提供新的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