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3
- 3
- 1
- 231
- 46
- 18
- 4
- 3
- 46
- 38
- 33
- 25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东 陈灿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38卷5期 386-388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75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5天,再发1 h入院.急诊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转窦性心律后电生理检查,结合Coumel定律和心室拖带,电生理诊断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道),心室起搏消融导管位于侧静脉开口处,...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外膜旁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姣 舒慧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38卷2期 140-143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47岁.因发作性心慌2年,再发1周入院.体表心电图示A型心室预激.经食管调搏检查发现刺激心房的激动经另一条左侧房室旁道下传心室.程序刺激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逆传P波(P波)呈2种形态及2种RP间期交替,均>...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食管调搏;显性与隐性房室双旁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双双 熊楠青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36卷1期 78-80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48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行电生理检查,心动过速发作时腔内A波激动顺序呈现由"偏心"转为"向心"的动态变化,变化过程中心动过速周长恒定,且希氏束电极上VA间期、HA间期及体表Q RS波形态均恒定不变,提示存在左侧旁道,且旁路传导与否...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良 牛思泉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36卷4期 365-367页ISTIC
【摘要】 患儿7个月20天,出生20天后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证实为隐匿性His束旁旁道伴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考虑到患儿年龄极小、消融靶点距离His束较近,本例患儿经股动脉途径逆行于无冠窦采用逐渐增加放电功率和时间的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秀玲 李忠杰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1年30卷1期 50-52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44岁.因“反复心悸10余年”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无黑曚晕厥等不适.心悸呈突发突止,持续约数分钟后好转.十余年来心悸反复发作,且发作频率逐渐增高,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现患者每月发作心悸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红霞 王充亮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34卷2期 162-164页ISTIC
【摘要】 患儿男性,6岁9个月,以"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4个月"行门诊随访,动态心电图Lorenz-RR散点图呈虾钳样图形,逆向心电图显示呈P-Q RS-P-伴P-后Q RS波脱落,形成类似于心房早搏未下传的"二联律"特征,同时有阵发性室上性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俊 丁立刚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34卷4期 360-36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率 、复发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323例AVRT患者的临床资料 、首次射频消融术资料 、随访结果和复发患者二次射频消融术资料.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录兴 张荣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0年29卷4期 291-293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38岁,因"阵发性心悸"收入院.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间期140ms,QRS波起始部有小预激波,QRS波在Ⅱ导联、Ⅲ导联呈QS型,aVF导联呈QS型,在V,导联呈QS型.胸导联移行在V1和V2之间.患者接受食管心房调...
【关键词】 房束旁道;心室预激;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浩月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年33卷5期 466-467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79岁,上腹部疼痛2月余入院.体表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频发房性早搏,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终止于房性早搏或者房室传导阻滞.排除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旁道介导的心动过速,诊断为心房下...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平 林亚洲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32卷2期 187-190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16岁,反复心悸1年,再发8h.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术中心房程序刺激呈房室结双径路特征,并诱发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且排除房性心动过速、房室旁道介导.消融前后及心动过速发作时,HV间期20~30ms,心室最早激动点位于右室...
【关键词】 电生理学;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束室旁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智平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7年26卷3期 202-204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46岁,因“阵发性心悸20余年,加重2d”于2016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慌,发作时感心慌不适,无胸闷、胸痛、头晕、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等,发作时间从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最长持续48h,呈突发突止.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素琴 李红霞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27卷4期 288-289,292页
【摘要】 预激性心动过速是指各种心动过速时,旁路或作为折返环的前传支,或作为与该心律房室之间的传导通路,它比逆向型心动过速的含义更为广泛.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预激环形运动性心动过速中十分少见,预激患者心动过速中自发性逆向型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约为...
【关键词】 双旁道;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萍 《广东医学》 2010年31卷7期 891-8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旁道部位与正常房室传导系统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经过成功消融的285例单个房室旁道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旁道及房室结的传导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285例显性旁道患者中176例(62%)为左侧游离壁旁道,其他109例(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乔华 安俊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9年18卷6期 434-43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36岁,因阵发性心动过速6年就诊.体检:血压110/80mmHg,心率80bpm,律齐,无杂音.临床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静息心电图正常.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时诱发心动过速(图1、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章强 洪浪 等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7年47卷4期 35-3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电生理检查,确定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采取左前斜位(LAO)30°~45°透视下细标消融电极沿三尖瓣环寻找靶点,即最短V-A和A-V间期,影像学证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万才 邓华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20卷2期 185-186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28岁,因发作性心悸5~6年入院.心内电生理检查发现右侧His束旁道及左侧游离壁隐匿性旁道交替性逆传参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VV(RR)间期330~350 ms,并且QRS波形态一致.导管消融成功阻断旁道传导,随访9个月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述斌 吴忠东 等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32卷4期 241-24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希氏束旁起搏鉴别间隔部隐匿性房室旁道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将61例患者分别诊断为37例慢-快AVNRT和24例间隔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再对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福兴 蒋超旦 等 《海南医学》 2004年15卷2期 5-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旁道(AP)传导性质对心动过速发作特征的影响.方法113例AVRT行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前行电生理刺激或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行电生理检查.结果113例中显性AP15例,98例均为隐匿性AP,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学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26卷2期 148-149页
【摘要】 患者男,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检查未见窦性心律,各QRS波群起始部粗钝似为δ波而酷似预激旁道心律,但患者既往体健无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史,半小时后复查心电图出现窦性心律且PR间期及QRS间期均正常,未见显性预激图形,基本上可以排除预激旁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春晖 赵玲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8卷1期 27-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10名希氏(His)束旁旁道(Ap)致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0-AⅥT)患者进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综合分析X线曝光时间、操作时间、术后复发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等因素,指出,his束电极的准确放置、尽量避免大头电极导管重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鲜玉琼 许原 等 《上海医学》 2002年25卷1期 36-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及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诊断方法和价值.方法对已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88例AVNRT和AVRT患者的窦律下与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
【关键词】 体表心电图;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华 孙仁华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25卷1期 28-3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希氏束房室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方法 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确定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前斜位45°消融电极在三尖瓣环细标确定靶点图,即在希氏束附近AV融合或最短AV间期,可记录到小H波,其振幅明显小于希氏束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影 黄织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51卷5期 31-32,3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食道心房调博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分型及定位的价值,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射频消融治疗提供指导及依据.方法 分析66例心动过速患者体表及食道心电图,研究RP'间期等数据,将所得结果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计算食道心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晓虹 吴丹 等 《心电学杂志》 2010年29卷3期 201-20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心电图进行隐匿性房室旁道定位.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射频导管消融证实为隐匿性房室旁道患者术前的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结果通过分析P-波形态与R-Pˉ间期改变,可将旁道初步分为右前、右后、左前、左后4个部位.①V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荣 陈刚 等 《青海医学院学报》 2006年27卷1期 52-54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窄QRS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逆传P波(逆P)在旁道定位中的价值.方法两位观察者独立回顾性分析经射频消融成功(RFCA)的139例窄QRS波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ECG),总结71例AVRT的逆P特点.结果(1)组间及组...
【关键词】 窄QRS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P旁道定位;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有录 刘维军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32卷3期 305-306页ISTIC
【摘要】 一名42岁男性患者,因阵发性心悸入院.心动过速未发作时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为宽QRS波心动过速、无人区电轴、Ⅰ和aVL导联呈rS型.诊断左后分支室性心动过速.腔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经左后分支逆...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左后分支逆传;房室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维军 柳茵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20卷5期 466-466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62岁,诊断为左侧游离壁隐匿性慢传导旁道伴房室结三径路(慢快型).患者的房室交界区在340~240 ms的范围内存在2条慢径,慢径虽不参与该心动过速折返环的组成.但是每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只能由心房程序刺激S2跳跃后激动沿房室结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建民 谭琛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19卷6期 460-461页ISTIC
【摘要】 报道5例射频消融后出现的房室阻滞及其临床转归和电生理特点.1 21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下位法消融慢径,208例右后间隔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行右后间隔消融,共有5例出现延迟后(>24 h)的房室阻滞.慢径消融组的患者3例分别于术后第2,3...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旁道;导管消融,射频电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丰富 贾海波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18卷2期 91-94页ISTIC
【摘要】 探讨左侧旁道(AP)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标测及射频消融(RFCA)靶点定位方法.154例左侧隐匿性AP构成的AVRT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均经股动脉逆行法进入大头电极(ABL)于二尖瓣环下RFCA.A组经大头电极以S1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建民 马坚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17卷5期 350-351页ISTIC
【摘要】 探讨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DRT)的临床特点.397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术,22(5.5%)例(包括Mahaim纤维旁道12例)诱发出ADRT,心动过速的周长为302±56(230~410) ms, 2例心...
【关键词】 电生理学;预激综合征;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浩 2014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显性旁道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的相关性.方法:40例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同步记录12导联体表心电图和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以食管导联(EB)P波呈正负双向且电压最大时为起搏部位,脉宽10ms,起搏电压8~25V.常规选用S1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欢 导师:崔炜 河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SVT)主要是由于自律性增加和触发活动以及折返激动等原因所致,其中折返激动是其发病的最主要原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环常发生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蓝耀辉 导师:姜文锡 新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旁路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例,总结年龄分布特点,房室旁路的分布特点,RFCA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实用性参考。
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强 导师:沃金善 郑方胜 青岛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02年
【摘要】 目的探讨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发作时体表心电图肢体导联和V<,1>导联上逆行P′波的极性及食管导联RP<,E>间期、P<,Vl>-P<,E>时距等指标在O-AVRT和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型AVNRT)的鉴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姣 舒慧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38卷1期 59-61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51岁,因心悸90 min人院,体表心电图:窄QRS波心动过速,229次/分,V1导联呈rSr'波,Ⅱ、Ⅲ、aVF导联无明显q波或s波.食管调搏检查发现心动过速RR间期有3种:280 ms,356 ms,456 ms,RP-间期恒...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RR间期不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思洁 《心电与循环》 2024年43卷2期 183-185页
【摘要】 平板运动试验常作为冠心病的初筛检查手段,也多用于检查运动相关的心律失常,例如用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辅助诊断等.平板运动试验中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多见.本文报道2021年11月1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例少见的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鄂 周梦桥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37卷2期 190-192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17岁,因反复心悸3年 、晕厥1次入院,动态心电图示可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1阵.行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宽窄Q RS波心动过速,食管电生理诊断:隐匿性左侧旁道,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证实该诊断.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室内差异性传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启方 黄晶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36卷4期 320-32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动过速发作过程中,心动过速周长发生变化的特征及相关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254例.所有患者术中均诱发出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发作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娜 吴辉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36卷5期 481-482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26岁.因心慌3年入院,术中考虑右侧旁道诱发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返回病房突发气促、胸闷,行肺动脉螺旋CT确诊急性肺栓塞,给予溶栓抗凝等处理后患者顺利出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超 孙彦波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2年31卷6期 452-455页
【摘要】 如果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合并功能性束支阻滞,可使原本窄QRS波心动过速变为宽QRS波心动过速.本文报道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在窄QRS波心动过速发作时,均合并了功能性左束支阻滞,但是二者心动过速时的周长变化却不相同,借助Coumel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启方 黄晶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34卷9期 913-9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经房间隔途径行左侧旁道射频消融过程中,不经意二尖瓣峡部阻滞发生的解剖机制及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单中心收治的左侧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研究纳入经房间隔途径行左侧旁道射频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顺梅 李筠 《临床儿科杂志》 2016年34卷3期 201-2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在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机制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TEAP检查且后期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50例PSVT患者的电生理资料。结果以经心内电生理检查(...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心内电生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莹 王倩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8卷10期 1106-1107页ISTICPKUCA
【摘要】 心室异位搏动或起搏时,激动沿正常房室通道或旁道从心室传到心房时所表现的心电现象称为室房传导现象[1].室房传导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等心电现象的电生理基础,也是引发起搏器综合征的主要原因[1-2].当心脏传导系及各腔室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霄燕 王靖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29卷2期 120-1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异常电位对主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ASC-IVAs)消融靶点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成功消融ASC-IVAs患者29例(ASC-IVAs组),另选我院同期成功消融的右心室流出道IVAs患者10例(IVAs对照亚组)和左侧旁道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金义 吴蕊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28卷5期 334-3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通过食管心房调搏术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对照再评价,探讨显性旁道与发作性心动过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且体表心电图显示心室预激的40例患者,依其心电图特点分为左侧旁道组19例,右侧旁道组21例,均行食管心房调搏术与心内电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蒙 陈良华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0年25卷5期 356-3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体表心电图aVL导联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09-01至2009-11因症状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我院行心脏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的连续病例112例,按心动过速类型分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
【关键词】 aVL切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亮 廖德宁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8卷8期 859-8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对人心脏正常传导系统及房室旁道的电生理作用,评价其应用于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的安全性.方法:21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静脉注射伊布利特1 mg,比较用药前、用药后即刻、15 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稳慧 席祖洋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7年27卷2期 183-18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隐匿性房室旁道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al-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常见原因,但仅凭发作AVRT时体表心电图很难确定旁路的定位.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ransesotpha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幼民 郭继鸿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版)》 2006年26卷15期 1142-11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经隐匿性旁道介导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常用心电图鉴别诊断指标,提出并评价改良的鉴别诊断方案.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54例患者窦性心律和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电图.在分...
【关键词】 心电图;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