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
- 32
- 2
- 1
- 1
- 9
- 7
- 5
- 4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小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2年31卷5期 365-367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72岁,主因"一过性晕厥反复发作6个月,加重2天",以"晕厥待查"收入院.入院后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超声心动图检查示:①左房大;②瓣膜退行性变;③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出现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曰同 单丽丽 《心电与循环》 2022年41卷1期 86-87页
【摘要】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食管电生理检查可清晰显示P波,使诊断更为准确.本文报道2021年3月商河县人民医院1例因"发作性心悸2年"就诊的双径路及旁路均参与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过临床诊治,分析和解释其心电生理现象.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跳跃现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剑玲 罗为民 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25卷6期 572-572页ISTIC
【摘要】 <篇首> 食道调搏(TEAP)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还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主要根据有无房室结传导的跳跃现象,即S-R间期≥60ms为AVNRT,S-R间期<60ms为AVRT[1]...
【关键词】 食道调搏;房室结传导的跳跃现象;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伟 李乔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2期 242-24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钙剂对房室结双径路(DAVNP)的电生理影响及其在心房调搏(TEAP)中对心动过速诱发的影响.方法:以阵发性心悸就诊行TEAP诊断为DAVNP但未诱发心动过速并除外钙剂禁忌证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予葡萄糖酸钙注射后重复TEAP,...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曙光 汤学超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7年26卷3期 199-201,20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验性慢径导管消融治疗临床疑似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98年10月~2015年10月368例接受房室结慢径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电生理检查与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比较323例电...
【关键词】 经导管射频消融;慢径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娜 何方田 《心电与循环》 2019年38卷4期 325-326页
【摘要】 例1 患者男性,51岁.高血压病、心律不齐待查.患者心电图(图1)MV1显示窦性PP间期0.84s, PR间期由0.24s→0.34s→0.37s→0.39s逐搏延长,其中R4、R8搏动QRS波群终末部出现假性r波,实为逆行P波(P-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航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28卷2期 145-146页
【摘要】 不典型文氏现象是指在文氏传导的过程中出现跳跃现象,是房室结双径路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介绍一例患者窦律时存在PR间期延长,且文氏传导中出现两次跳跃现象,并以心房回波终止文氏周期,在临床中较为罕见.动态心电图信息量大,能完整地捕捉心律失常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立群 孙小平 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年13卷4期 288-29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房性期前收缩对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 的符合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体表心电图中由房性期前收缩揭示为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并行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 9例体表心电图房性期前收缩揭示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经食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娜 潘娜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0年24卷3期 268-269页ISTIC
【摘要】 534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行慢径消融治疗,观察A型终点(彻底消融慢径)和B型终点(残留慢径有或无1~3心房回波,不能诱发AVNRT)与AVNRT复发的联系.A、B型分别复发5例(1.2%)、11例(9.4%),差...
【关键词】 电生理学;导管消融,射频电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邸成业 蔡衡 等 《临床荟萃》 2009年24卷13期 1135-113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19岁.因心悸于2008年3月4日入院.既往有心悸病史、突发突止.入院心内电生理检查:患者存在房室结双径路,可经跳跃诱发心动过速,冠状窦电极A波呈向心性传导,希氏束逆传A波最早;心动过速时冠状窦电极AA间期为1/2RR间期,...
【关键词】 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脏传导阻滞;诊断,鉴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政 蒋廷波 等 《安徽医药》 2009年13卷12期 1507-15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无跳跃现象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NNRT)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终点.方法 将75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AvNRT患者分为三组:30例程序刺激尤跳跃(A组);35例程序刺激有跳跃(B组);10例复发(C组).比较三组射频消融前后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绍明 邓金龙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7年36卷12期 1628-16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慢径路被消融后对快径路前传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成功行慢径射频消融的AVNRT患者,其中19例心房刺激均呈连续性AVNFC(甲组);对照组(乙组)19例,心房刺激均呈跳跃性AVNFC....
【关键词】 心动过速,房结折返性/治疗;激光凝固术;电生理学技术,心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成明 王旭开 等 《重庆医学》 2006年35卷13期 1197-119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相关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951例(男532例,女419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患者年龄6~78 (42.5 ±14.6)岁,心动过速发作史1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苗苗 张国强 等 《心电与循环》 2017年36卷4期 264-265页
【摘要】 患者男性,40岁,心悸1个月.体检:生命体征稳定,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患者动态心电图(图1-4):图1 MV1可见直立P波重叠在T波上,其 P-R 间期0.74~0.77s,频率 78~81 次/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昌 张清 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4卷12期 1114-11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相关临床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1(男614,女537)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患者年龄7~78(40.1±13.4)岁,心动过速发作史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应龙 陈漠水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17卷6期 428-430页ISTIC
【摘要】 为探讨小影像Koch三角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病人射频消融时应注意的问题,右前斜位30°透视下,将最大希氏束(HBE)电位记录处与冠状静脉窦口(CSo)处的影像距离容纳不下3个8F加硬大头电极者定义为小影像Koch三角,对16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仁忠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2年18卷2期 封三 页ISTIC
【摘要】 目的测定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仅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的疗养男性飞行员(8例)的窦房结功能. 方法用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用S2刺激法(自主窦性心率程序刺激法RS2和人工固定频率程序刺激法S1S2)、S1S1刺激法.结果 发现房室结双径路5例,三径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应龙 《海南医学》 2002年13卷12期 109-11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于绝大部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 tachycar-出a,AVNRT)病人,依照常规的"下位法"或"后位法"标测消融慢径,不难获得理想的消融终点,即慢径传导消除,房室传导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健球 辜和平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7卷4期 273,23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其发生机制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少,早在60-70年代电生理及解剖资料证实了房室结系统的双径路(α、β通道)的存在,并阐明了AVRNT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的快径(β通道)和传导慢,不应期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凤 陈丽娜 等 《心电与循环》 2016年35卷3期 204-206页
【摘要】 患者女性,42岁,阵发性心悸、胸闷数年,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图1采用基础周期为700ms的S1S2期前刺激,S1-S2间期450-420ms时S2-R间期逐渐延长经房室结顺传心室,P2-R间期190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建强 李则林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25卷2期 148-150页
【摘要】 患者常规体表心电图PP间期基本规则,PR间期不典型逐搏延长,随后突然出现一长RR间期,酷似二度Ⅰ型房室阻滞.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可观察到长RR间期前的QRS波终末部出现一个逆行P-波,PR间期跳跃性延长达到0.15 s,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方田 《心电与循环》 2014年3期 291-291页
【摘要】 Ⅱa显示窦性P-P间期0.94~0.99s,频率60~64次/min,P-R间期0.18s;每隔2个窦性搏动提前出现1次P′-QRS-T波群,偶联间期0.56s,P′波落在T波终末部,顺传的P′-R间期0.24s、0.38s短长两种。Ⅱb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金兰 储成华 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3期 219-220页
【摘要】 患者男,50岁,因反复发作性心前区堵塞感、气喘1年,近2 d再发就诊。动态心电图夜间记录可见规律出现P波,经历了3次房室传导跳跃现象和3次正文氏现象,2次反文氏现象,符合房室结快、慢径路的正、反文氏现象及慢-快径路蝉联现象。本例以多个心动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建飞 郑新权 等 《心电与循环》 2012年31卷2期 94-95页
【摘要】 <篇首> 房室结双径路是引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电生理基础,其电生理特征主要为当快 径路发生传导阻滞时,激动改从慢径路传导时形成 的跳跃现象.如能显示跳跃现象,就能证实双径路的 存在[1].我们注意到在临床电生理检查中,心房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忠杰 郑新权 《心电学杂志》 2011年30卷3期 270-272,278页
【摘要】 <篇首> 例3患者男性,64岁,反复胸闷心悸20余年,突发突止,每次发作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后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采用基础周长700ms的程控期前刺激,当S1-S2偶联间期360 ms时,S2-R间期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斌 张红霞 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10年07卷26期 26-27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慢径治疗不典型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分A、B、C三组,A组,18例不能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B组,15例房室结前传及逆传均无跳跃现象;C组33例,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比较三组间放电次数、放电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锋 杜日映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年17卷5期 333-334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对快径正传有效不应期及房室传导时间的影响.方法 83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者根据消融前HRA S1S2扫描刺激时房室跳跃值的不同分为:A组:<50ms;B组:50~80ms;...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心脏电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冬冬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年17卷4期 311页
【摘要】 <篇首> 例1患者男性,60岁.因头晕、心悸就诊.有高血压史15年,临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不齐,平均心率80次/分,P1-R间期为0.16s,P2-R间期呈跳跃性延长达0.30s,P3波后QRS波群脱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丰 王庆顺 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38卷10期 880-88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消融房室结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对23例住院病人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房室结双径路的病进行选择性慢径消融的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23例病人心内电生理检查心房刺激均有跳跃现象,A2H2延长均超过50ms.经...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射频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绪芬 陆恩祥 等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20卷2期 63页CA
【摘要】 <篇首> 1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房率94次/分,P-P间期0.64S,房室传导呈文氏现象,传导比例为4:3,文氏周期中第一个P-R间期0.32S,第二个P-R新间期0.60S,呈跳跃式增长,增量为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天捷 牛国栋 等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17卷3期 2109-21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后对快径传导的影响.方法 入选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42例,根据首次放电消融后结果进行分组,第一组:慢径消失组:不能再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第二组,慢径改良组:可见慢径跳跃现象;第三组:慢径...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径;射频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剑萍 杨顺清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19期 4600-46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房室结双径路(DAVNP)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3例在动态心电图直接显示DAVNP的心电图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均出现PR间期跳跃性的改变.结论 动态心电图中P-R间期的跳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娜 刘雄涛 等 《心脏杂志》 2010年22卷6期 878-8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慢径消融终点与复发的联系.方法:534个慢一快型AVNRT患者行慢径消融治疗,观察A型终点(彻底消融慢径,房室结无跳无折)和B型终点(残留慢径有或无1~3心房回波,不能诱发AVNRT)与AVNR...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残留慢径传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伟 李乔华 《中国医师杂志》 2010年12卷7期 987-9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阿托品作为诱导剂对房室结双径路(DAVNP)的电生理影响及其在心房调搏术(TEAP)中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诱发结果.方法 以阵发性心悸就诊行TEAP诊断为DAVNP但未诱发AVNRT并无阿托品禁忌的患者32例为研...
【关键词】 阿托品/诊断应用;房室结/病理生理学;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革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13卷2期 257-257页ISTIC
【摘要】 <篇首> 频繁性房性期前收缩构成短阵房性心动过速而发生隐匿传导者,颇似房室传导阻滞,常使临床误诊.鉴别二者,对于临床治疗及判断患者愈后非常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龙 曹克将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8卷5期 261-265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治疗常规消融方法困难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心内电生理证实为慢-快型AVNRT病人,均经常规中位或下位法改良慢径消融放电10次以上,但心动过速仍能诱发者;或为消融术后...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线性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为民 郝星 《中国综合临床》 2001年17卷11期 819-819页ISTIC
【摘要】 <篇首> 本文报告1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心动过速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型AVNRT),并经射频消融(RFCA)根治成功,但术前及术中的程序期前刺激(S1、S2),均未诱发出房室结传导的跳跃现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建民 张澍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1年5卷5期 293-295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慢径消融或慢径改良对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reentrant tachycardia,AVJRT)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231例AV.JRT患者进行常规慢径消融,比较慢径消融(...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术;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宏 刘欣 等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29卷4期 493-494页
【摘要】 1病例报告病例1,女,26岁,因"因阵发性心悸10年,加重2个月"就诊.心悸发作时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室S1 S1 280 ms出现文氏传导,心房S1 S2 500/400 ms出现跳跃性传导,未诱发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