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2
- 7
- 5
- 1
- 1
- 109
- 11
- 6
- 6
- 5
- 78
- 28
- 15
- 13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池毅 钦卓辉 等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8年20卷3期 238-239,243页
【摘要】 目的:探究手传振动对打磨抛光工血浆血栓素B2 (TXB2)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体检的360名高尔夫球加工厂从事打磨抛光作业1年以上的男性手传振动作业工...
【中文期刊】 陈吉旭 张云生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8年34卷2期 100-101页 ISTICCA
【摘要】 为了解飞机铆接工具产生的振动危害,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对铆工常用的各种工具的振动加速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 表明,铆钉机的振动加速度低于顶把,在所测3种顶把中,以小顶把的振动加速度为最高,大顶把振动加速度为最低.铆手的4 h等能量...
【中文期刊】 张付昌 闫凌云 《职业与健康》 2007年23卷13期 1099-110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手部红外摄像和冷水试验检查,确定手传振动对手部周围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振动作业工人50名(接振组),非接振健康工人50名(对照组),在冷水负荷前后,用KY-333型远红外摄像仪进行手部红外摄像,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冷...
【中文期刊】 江莲娣 张云生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4年30卷5期 300-301页 ISTICCA
【摘要】 为了解工业生产中各种类型打磨工具的振动加速度,采用12种打磨机的振动测试数据,分析比较各种打磨机的振动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手持砂轮机和角向磨光机的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hw)较高,波动较大;座式砂轮机ahw较稳定,棒砂轮机ahw最低.由于工...
【中文期刊】 林立 张春之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15卷1期 27-28页 ISTICCA
【摘要】 对不同接振时间的64名煤矿掘进工进行了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各个接振时间段TXB2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并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增高更明显(P<0.01);各个接振时间段6-...
【关键词】 手传振动;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中文期刊】 张春之 林立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1年27卷2期 102-104页 ISTICCA
【摘要】 为探讨手传振动对外周循环功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关系,对39名金矿凿岩工人进行了冷水试验前后手部红外摄像及心率变异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白指组、接振组SDAN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F/HF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均以白指组变化最甚(P<0.05,P<...
【中文期刊】 肖琳 祝海洲 等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32卷1期 22-2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手传振动对凿岩工人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某煤矿60名井下凿岩工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同一环境下60名男性非接振工人(井下运输工、维修工),分别测定两组工人精浆中精子的密度、活动力、活动率、畸形率;通过去透明带仓鼠卵-精子穿透试验...
【中文期刊】 潘思玉 严茂胜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24年51卷1期 65-6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持工件打磨作业致职业性手臂振动病(OHAVD)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某运动器材生产企业的222例OHAVD患者(病例组)、275名手传振动作业工人(接触组)和同企业不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243名健康工人(对照组)为...
【中文期刊】 严茂胜 贾艳霞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36卷2期 127-130页 ISTICCA
【摘要】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otactile disease,HAVD)是长期频繁接触手传振动而导致的上肢神经和血管损伤性疾病,伴温度觉和振动觉减退,随着振动暴露时间的延长常呈不可逆发展.指端振动觉阈值(vibrotactile ...
【关键词】 手臂振动病(HAVD); 振动觉阈值(VPT); 手传振动;
【中文期刊】 谢晓霜 张敏 等 《卫生研究》 2018年47卷3期 403-405,42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气动扳手使用中手传振动测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5月,在某汽车装配厂以3名组装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手传振动测量标准ISO5349,按照正交试验方案设计这些影响因素,连续测量、记录不同因素条件下的加速度有效值(αbw)....
【中文期刊】 刘岚 于永中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0年18卷3期 140-14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手传振动对接触者早期职业损害的指标,避免发生手传振动导致的不可逆改变. 方法 对128名暴露于不同接振剂量的工人及对照者的手指皮温和一些有关的主客观症状进行调查.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随接振剂量的增强和工龄的延长,手指皮温显著下降...
【中文期刊】 林瀚生 张丹英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9年46卷3期 286-29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高尔夫球头打磨作业工人手传振动的接触情况.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某运动器材厂高尔夫球头打磨岗位为研究对象,测量66个打磨岗位作业工人手传振动接触水平,识别手传振动危害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手传振动危害分级.结果 该运动器材厂高尔...
【中文期刊】 张丹英 陈贵平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9年46卷3期 269-272,27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对精细打磨工人手指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广东省某高尔夫球具厂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57名精细打磨工人为接振组,以30名无接触手传振动作业的工人为对照组.对2组工人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 接振组工人...
【中文期刊】 刁林方 杨爱初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8年45卷6期 782-78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400名手传振动作业工人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手麻、手痛、振动性白指、感觉异常和关节变形检出率分别为15.43%、15.64%...
【中文期刊】 阎蓉 陈青松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8年45卷2期 138-14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损伤因子与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以23例男性HAVD患者为HAVD组,以61名男性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振动接触组,以64名男性非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人群...
【中文期刊】 于先坤 杨洪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年36卷6期 541-543,54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某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企业管桩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以及职业健康体检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方面防护措施,为该行业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Z 159...
【中文期刊】 肖斌 陈青松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7年44卷6期 716-720,72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振动性白指(VWF)工人冷水复温试验(CPT)的皮温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245名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VWF分为VWF组(73人)和对照组(172人).对2组工人进行试验条件为10℃、1...
【中文期刊】 肖斌 陈青松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6年43卷3期 312-315,31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手持工件打磨作业手传振动职业接触特征,为该类作业的职业危害防治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采取企业填写、个人访谈(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和现场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对4家典型手持工件打磨企业进行调查。结果...
【中文期刊】 彭明益 郑创亮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6年43卷4期 478-480,48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某高尔夫球杆生产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及其危害后果。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某高尔夫球杆生产企业1995—2013年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相关资料。结果该企业14...
【中文期刊】 郎丽 林瀚生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6年43卷3期 269-27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中4种血管调节因子与手传振动接触人群发生振动性白指( VWF)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用于筛查VWF的价值。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某金属加工厂从事金属打磨抛光作业1年以上的77名男性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主诉VWF情...
【中文期刊】 张丹英 陈贵平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6年43卷3期 296-30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对金矿凿岩工指端振动觉和痛觉阈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北方某金矿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凿岩工134人作为接振组,另选择同一矿上无接触振动作业的扒装工102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调查、指端振动觉和痛...
【中文期刊】 徐相蓉 宫曼漫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6年42卷4期 241-24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我国北方某大型煤矿暴露于手传振动的掘进工人的症状与体征,以了解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167名掘进工人进行调查,同时测量现场工人所用风锤的手传振动强度,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
【关键词】 手传振动; 掘进工人; 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
【中文期刊】 宫曼漫 周杰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5年5期 321-324,32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查找国内外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 Meta 分析,以期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结论,为预防和诊断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检索和收集截止2013年6月国内外发表的关于职业性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文献,经筛选后,应...
【中文期刊】 刘文娟 杨爱初 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4年3期 129-13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检测和评估手传振动企业的手传振动危害,初步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工人冷水复温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广东省五家企业的接振工人为研究对象,现场检测振动接触水平,测定冷水复温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岗位接振工人的一般情况。分析性别、年龄、吸烟、饮...
【中文期刊】 陈青松 肖斌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12年39卷4期 298-299,30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接触手传振动(以下简称接振)作业工人的职业接触现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接振工人作业及防护情况.使用丹麦B&K4447型人体振动分析仪,依据ISO 5349-1:2001,对7个不同行业15家工厂6种接振岗位共59个操作位进行...
【中文期刊】 黄丽蓉 曹丹燕 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9年27卷2期 69-7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手传振动对作业工人周围神经的损害情况.方法 对20名从事手传振动作业工人和30名无接触职业危害的健康成人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结果 ①MCV检测结果显示正中神经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占85.0%)、MCV减慢(占35.0%)(...
【中文期刊】 晏华 林瀚生 等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7年16卷4期 414-417页 CA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尔夫球头精细打磨作业中手传振动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打磨作业工人手传振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模拟高尔夫球头打磨作业方式,分别测量不同条件下打磨时的手传振动加速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坐垫和胶轮对振动加速度的影响.采用单因素...
【中文期刊】 李阳 郭鑫 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8卷15期 95-96页
【摘要】 目的 探究汽车制造业噪声联合手传振动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以指导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生几率.方法 按照整体抽样原则对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接诊的185名汽车制造业员工进行调查,以...
【中文期刊】 马海燕 张春之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7年24卷2期 231-23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振动性神经病一经提出就引起手臂振动病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振动性神经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诊断、发病机制和检查方法进行综述.为研究振动对中枢和外周神经损伤的机制、完善振动性神经损伤的诊断指标提供参考资料.
【中文期刊】 张付昌 闫凌云 《中国职业医学》 2007年34卷4期 336-33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振动作业人员手部红外摄像和冷水试验对手臂振动病周围循环功能的改变.方法 通过对非接触振动的健康工人50名(对照组)、尚未发生振动性白指的振动作业工人50名(接振组),在冷水负荷前后,用KY-333型远红外摄像仪进行手部红外摄像,研...
【中文期刊】 聂继池 曾晓丽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0年26卷2期 73-75页 ISTICCA
【摘要】 为探讨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手部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我们对某砂轮磨光作业进行了振动参数的现场测试,并统计了作业工人手部症状、痛觉阈值,同时进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等的测试.结果表明,白指组各项手部症状的发生率及痛...
【中文期刊】 兀光波 王延琦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年15卷11期 229-233页
【摘要】 对比分析了目前手传振动的测量评价标准及方法.以某轮式特种车辆为研究对象,选择两种路面条件,以不同车速进行实车试验;并对采集记录到的试验数据进行频域分析.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两种方法分别评价方向盘的手传振动.试验结果显示轮式特...
【中文期刊】 娄金芹 张付昌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8年19卷4期 247-248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振动作业人员手部红外摄像和冷水试验对手臂振动病周围循环功能的改变.方法 通过对非接触振动的健康工人50名(对照组)、尚无发生振动性白指的振动作业工人50名(接振组),在冷水负荷前后,用KY-333型远红外摄像仪进行手部红外摄像,研...
【中文期刊】 卜千 贾乐乐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4年42卷1期 69-7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工作场所手传振动作业实施风险管理是有效防控手传振动危害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进展,以接触评估及危害评估为例,阐述了工作场所手传振动作业风险评估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管理相关的限值管理及分级管理进行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中文期刊】 梁灿坤 梁可晴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4年37卷6期 555-558,565页
【摘要】 目的 探索振动作业工人冷水复温试验(cold water rewarming test,CWRT)的皮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58名接触手传振动中青年男工开展CWRT,收集吸烟、饮酒、年龄和工龄等资料,测量血压,检测血糖、总胆固醇...
【中文期刊】 蒋柳权 黄惠民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24年50卷6期 541-542,547页 ISTICCA
【摘要】 手传振动是我国主要的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近年来,手传振动测量已纳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中,但手传振动测量依然存在问题.本文从测量标准,测量仪器,检测机构和人员的能力等方面分析工作场所手传振动测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提高手传振...
【中文期刊】 梁灿坤 汤永翔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4年37卷5期 447-451,48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手传振动接触水平与白细胞系指标和代谢综合征(MetS)的关联性.方法 以广州市汽车制造业1 340名手传振动作业男工为调查对象,收集年龄、接振工龄、4 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hw(4)]等基本资料,检测白细胞(WBC)、中...
【关键词】 手传振动; 白细胞; 代谢综合征(MetS);
【中文期刊】 朱文杰 王谦可 等 《职业与健康》 2024年40卷11期 1549-155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为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以2018-2022年在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915名接触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工人在岗...
【中文期刊】 苏艺伟 刘移民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23年50卷3期 268-27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噪声与手传振动联合接触对男性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某汽车制造企业952名男性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对4组人群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纯音听阈测试;按照个体噪声接触水平是...
【中文期刊】 贾艳霞 吴桂冰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36卷2期 138-141页 ISTICCA
【摘要】 选取某运动器材厂208名工人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和职业健康体检,并进行指端振动觉阈值(VPT)检测,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指端VPT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接振组(92人)手指麻木、刺痛、白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116人)(P<0.05),食指...
【关键词】 振动觉阈值(VPT); 手传振动; 手臂振动病;
【中文期刊】 乔娟 王晓博 等 《职业与健康》 2023年39卷23期 3196-319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航天设备制造行业铆接及打磨作业工人手传振动(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HTV)接触水平及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occupational hand-arm vibration diseas...
【中文期刊】 郑浛君 严茂胜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36卷2期 135-138页 ISTICCA
【摘要】 选择60名健康成年男性作为对照组,30名接触手传振动(HTV)的男性工人作为接振组,进行职业健康特征以及指端收缩压(FSBP)采集,计算健康人群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比较10℃以及15℃下对照组FSBP指数(%FSBP)的差异,并分别绘制两种温...
【关键词】 指端收缩压(FSBP); 手传振动(HTV); 医学参考值;
【中文期刊】 贾艳霞 严茂胜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4期 426-43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手臂振动病是(HAVD)我国的法定职业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长期接触电动振动工具的作业人员可增加患HAVD的风险.[目的]系统评价振动作业对工人上肢神经、血管、肌肉的影响.[方法]检索和收集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关...
【中文期刊】 卜千 李静芸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11期 1237-124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手传振动是工作场所最为常见的物理性有害因素之一,其导致的手臂振动综合征缺乏有效的措施,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神经系统作为手传振动所致健康损害的重要靶点,近年关于手传振动对神经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在若干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基于国内外...
【中文期刊】 肖斌 蒋雍建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11期 1214-121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佩戴减振手套是一种简单且行之有效的预防手臂振动病的手段.由于振动作业的类型不同,对佩戴的减振手套要求存在差异.[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防护手套的减振效果和灵巧性,为振动作业人群科学佩戴减振手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典型抽样方法,选择广东...
【中文期刊】 黄惠民 白研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11期 1198-120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手臂振动病危害严重,现缺乏有效的治疗和诊断,且现行接触限值低估了高频振动造成的健康损害.[目的]比较分析接触不同频率振动作业工人末梢循环和末梢神经损伤的情况.[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山东省某矿业公司凿岩工(187人)和广东省...
【中文期刊】 卜千 李静芸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11期 1220-122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手传振动是最为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与指端末梢神经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目的]综合分析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指端末梢神经的影响.[方法]检索和收集在国内外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指端末梢神经影响的文献,结局指标为自诉手...
【中文期刊】 香映平 周伟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2年35卷4期 356-359页 ISTICCA
【摘要】 对深圳市存在喷漆工艺木质家具制造企业有机溶剂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检出率较高的分别是乙酸丁酯、乙苯、乙酸乙酯、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甲苯、乙酸仲丁酯、乙醇、乙酸甲酯和甲醇;2个喷漆岗位的二甲苯CTWA超标,木粉尘CTWA超标率达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