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0
- 13
- 8
- 121
- 8
- 6
- 5
- 5
- 69
- 31
- 24
- 15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新萍 王喜梅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8年25卷1期 44-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利用红外摄像结合冷水试验了解手臂振动对手部周围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振动作业工人50名(接振组),非接振健康工人50名(对照组),在冷水负荷前后,用KY-333型远红外摄像仪进行手部红外摄像,对图像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中静 高秀芬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07年10卷21期 1776-1777,17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手臂振动作业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名砂轮磨光工分为白指组和接振组,另选取非磨光作业车工28名为对照组,对3组工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的测定.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立 张春之 等 《劳动医学》 2000年17卷1期 4-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心率变异性与外周循环功能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某金矿凿岩工人进行了心率变异性的评价指标SDANN、LF/HF分析,并测试了冷水试验前后作业工人的皮肤温度以及试验后5min、10min的复温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立 孔令斌 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6年24卷3期 131-133页ISTICCA
【摘要】 该文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振动性神经功能损伤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振动性神经损伤的研究及其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立 张强 等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3年16卷4期 210-2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手臂振动对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不同接振时间的煤矿掘进工进行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测定,并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T、AngⅡ随接振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继池 曾晓丽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0年26卷2期 73-75页ISTICCA
【摘要】 为探讨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手部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我们对某砂轮磨光作业进行了振动参数的现场测试,并统计了作业工人手部症状、痛觉阈值,同时进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等的测试.结果表明,白指组各项手部症状的发生率及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争 叶立和 等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1年10卷1期 30-32页CA
【摘要】 目的 研究砂带金属打磨作业手臂振动职业危害特征.方法 分析不同目数砂带打磨作业工人接振指标特征;检查接振工人自觉症状及进行冷水复温试验.结果 16、40、180 目砂带岗位Ahw(4)分别为5.44、5.34、5.27 m/s2,均超出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翔文 强小龙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40卷8期 1-6页ISTIC
【摘要】 本文对医用电气(Medical Electrical,ME)设备在进行手传振动检测时需要参考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研究,提出由于国内方法标准存在整合度低、适用性不明确、过度滞后等问题导致试验开展困难.同时,就手传振动检测所需检测设备、传感器的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庆凤 梁晓阳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7年33卷17期 2951-295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不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客观指标间的关系,以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临床支持.方法 筛选已经明确诊断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患者101例,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分为行痹24例、痛痹39例、着痹38例.观察患者冷水复温试验...
【关键词】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辨证分型;occupational hand arm vibration disea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海燕 张春之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7年24卷2期 231-2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振动性神经病一经提出就引起手臂振动病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振动性神经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诊断、发病机制和检查方法进行综述.为研究振动对中枢和外周神经损伤的机制、完善振动性神经损伤的诊断指标提供参考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立 张春之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5年22卷1期 83-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在职业病的防治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成熟的动物模型,可以使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发病机制的研究,并为寻找与确立用于早期识别和评价的生物标志物,为提出和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近10余年来,手臂振动病动物模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钦卓辉 司徒洁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0卷10期 16-1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措施对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HAVD)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2015-04-2016-08收治的轻度手臂振动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措施,比较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结果 所有患者正中神经DML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万康 黄丽蓉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5年38卷2期 160-163页ISTICCA
【摘要】 收集216例手臂振动病(HAVD)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采用Z分数方法,分析检测结果与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值的偏差,研究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情况.216例患者均为男性,轻度HAVD 131例、中度HAVD 85例,两组病例手指麻木、刺痛的检...
【关键词】 手臂振动病(HAVD);神经-肌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碧华 曹子文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0卷23期 119-12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中上肢骨关节X射线片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职业性手臂振动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肢骨关节X射线片检查结果、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新香 夏丽华 等 《护理学报》 2014年11期 59-6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针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6例手臂振动病住院患者的护理问题,通过计算机检索维普期刊全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德岗 赵凤芝 《中国保健营养》 2018年28卷25期 266页
【摘要】 目的:比较手臂振动病的不同冷水复温试验评价法.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手臂振动病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20人,给予15℃冷水浸手5min,B组患者20人,给予12℃冷水浸手5min,C组患者20人,给予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丹燕 范秀红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07年34卷1期 39-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报告打磨作业伴随振动所致的职业危害.方法 对患者的职业史、操作形式、打磨工具、生产环境的调查及有关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我国现行的有关标准诊断.结果 按照GB 10434-89《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打磨机的加速度严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春燕 邢威 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7年33卷3期 171-172页ISTICCA
【摘要】 振动性神经病与腕管综合征非常相似,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1例曾接触局部振动职业病危害的患者临床分析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认为在进行局部振动病诊断时应注意职业接触史的调查,诊断的关键在于接触振动因素的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和接触时间,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英 朱海龙 《职业与健康》 2006年22卷6期 413-41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振动性白指(VWF)是手臂振动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但是,手臂振动病的VWF却很难被医生捕获,实践证明采用国外一些常用的冷激惹方法也收效甚微,尽管寒冷是其诱发的必备条件.因此,研究VWF发作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对其诊断及寻找诱发VWF的最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选枝 刘瑞莲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06年33卷1期 19-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手臂振动病的X射线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重点研究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所有142例病人全部进行X射线和MRI检查, 按照工龄分为5组, 分别统计X射线及MRI征象,对各种征象进行X射线和MRI比较分析; MRI与对照组比较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立 张强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17卷2期 107-10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10年来,手臂振动病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防治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果,现行的国家标准GBZ7-2002<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是这些成果的集中反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1年27卷2期 107-109页ISTICCA
【摘要】 对不同接振时间的64名煤矿掘进工进行了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各个接振时间段内皮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并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增高更明显(P<0.05,P<0.01)。在接振时间≤5 000 h 时,一氧化氮浓度高于对照组,但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和林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33卷30期 85-86页
【摘要】 目的:对手臂振动病的X射线及MR表现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手臂振动病患者100例,首先进行X线检查,后进行MR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X线检查时主要影像显现为骨质硬化、骨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立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36卷5期 309-312页
【摘要】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振动性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病理改变、振动所致腕管综合征及听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和分析,旨在为振动病的防治及国家标准L《GB2002-Z7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标准》的修订提供一定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辉 麦其杰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0期 57-58页
【摘要】 目的?研究手臂振动病的X射线及磁共振成像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患有手臂振动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手臂振动病组,给予患者X射线以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同时选取同时期未患有手臂振动病的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缪荣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5卷5期 14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手臂振动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静脉输入16 ml丹参类药物15 d,甲钴胺(0.5 mg,肌内注射,隔日1次,疗程15~30 d 后改用片剂0.5 mg,口服,3次/d,疗程5个月)和维生素Bl(100 mg,2次/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 林立 等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6年29卷4期 7-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振动性神经病的各种早期表现的发生率与振动时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记录254名从事振动作业的工人的接振时间和手部症状及一般症状的发生率,并和28名同一作业环境下非接振作业工人组成的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接振组一般症状(记忆力下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千 贾乐乐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4年42卷1期 69-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工作场所手传振动作业实施风险管理是有效防控手传振动危害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进展,以接触评估及危害评估为例,阐述了工作场所手传振动作业风险评估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管理相关的限值管理及分级管理进行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思恒 陈青松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4年41卷5期 560-5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血管内皮损伤是振动引发手臂振动病(HAVD)的重要环节,长时间振动暴露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细胞损伤,细胞铁死亡有可能是振动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导致HAVD的重要机制之一.[目的]探究振动是否可诱导体外血管内皮细胞铁死亡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思玉 严茂胜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24年51卷1期 65-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持工件打磨作业致职业性手臂振动病(OHAVD)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某运动器材生产企业的222例OHAVD患者(病例组)、275名手传振动作业工人(接触组)和同企业不从事手传振动作业的243名健康工人(对照组)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文杰 王谦可 等 《职业与健康》 2024年40卷11期 1549-15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手传振动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为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以2018-2022年在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915名接触手传振动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工人在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珊宇 黄瑞妍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24年51卷5期 517-5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十三五"期间职业病发病形势,科学评估职业病防治控制关键风险点.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的《职业病报告卡》收集广东省2016—2020年网络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基本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佳纯 潘炜仪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24年51卷5期 523-5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06—2022年职业性手臂振动病(OHAVD)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的《职业病报告卡》和《疑似职业病报告卡》,收集广东省2006—2022年新发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珊宇 温贤忠 等 《中国职业医学》 2023年50卷3期 279-2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13-2022年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估其发病形势关键风险点.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广东省2013-2022年网络报告的新发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奕平 李映来 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年41卷5期 558-5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珠三角某市职业病发病情况,探讨职业病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2011-2020年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报告中珠三角某市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据,通过Excel工具描述新发职业病基本情况及时空分布特征,包括职业病病种构成、人群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娟 王晓博 等 《职业与健康》 2023年39卷23期 3196-31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航天设备制造行业铆接及打磨作业工人手传振动(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HTV)接触水平及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occupational hand-arm vibration dise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茂胜 潘思玉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36卷2期 131-1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手传振动(HTV)作业工人指端温度觉阈值(TPT)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诊断手臂振动病(HAVD)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运动器材公司187名工人开展横断面研究,其中接振组69人、对照组118人.采用HVLab温度觉测试仪进行测量,...
【关键词】 手臂振动病(HAVD);定量温度觉阈值(QTT);指端温度觉阈值(TP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艳霞 吴桂冰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36卷2期 138-141页ISTICCA
【摘要】 选取某运动器材厂208名工人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和职业健康体检,并进行指端振动觉阈值(VPT)检测,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指端VPT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接振组(92人)手指麻木、刺痛、白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116人)(P<0.05),食指...
【关键词】 振动觉阈值(VPT);手传振动;手臂振动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茂胜 潘思玉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36卷2期 124-127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温度觉阈值(thermotactile perception threshold,TPT)被推荐用于评估手传递振动(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HTV)所致的小感觉神经功能的变化,我国早已将指端TPT测试列...
【关键词】 手臂振动病(HAVD);温度觉阈值(TPT);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茂胜 贾艳霞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36卷2期 127-130页ISTICCA
【摘要】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otactile disease,HAVD)是长期频繁接触手传振动而导致的上肢神经和血管损伤性疾病,伴温度觉和振动觉减退,随着振动暴露时间的延长常呈不可逆发展.指端振动觉阈值(vibrotactile ...
【关键词】 手臂振动病(HAVD);振动觉阈值(VPT);手传振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茂胜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36卷2期 122-124页ISTICCA
【摘要】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公认的职业病之一.近年来,HAVD在我国南方地区金属制造业等行业高发,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劳动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拟从HAVD的发现、分布特点、临床症状、诊断、...
【关键词】 手臂振动病(HAVD);职业病;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浛君 严茂胜 等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36卷2期 135-138页ISTICCA
【摘要】 选择60名健康成年男性作为对照组,30名接触手传振动(HTV)的男性工人作为接振组,进行职业健康特征以及指端收缩压(FSBP)采集,计算健康人群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比较10℃以及15℃下对照组FSBP指数(%FSBP)的差异,并分别绘制两种温...
【关键词】 指端收缩压(FSBP);手传振动(HTV);医学参考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忠彬 卜千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11期 1193-119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手传振动作业广泛存在,其所致手臂振动病较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围绕手传振动及其职业健康危害防控,本文从手传振动的健康危害现状、手传振动的健康影响、手传振动及其健康影响的监测、手臂振动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手传振动健康危害的防控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千 李静芸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11期 1237-1241页ISTICPKUCSCD
【摘要】 手传振动是工作场所最为常见的物理性有害因素之一,其导致的手臂振动综合征缺乏有效的措施,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神经系统作为手传振动所致健康损害的重要靶点,近年关于手传振动对神经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在若干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基于国内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艳霞 严茂胜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4期 426-4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手臂振动病是(HAVD)我国的法定职业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长期接触电动振动工具的作业人员可增加患HAVD的风险.[目的]系统评价振动作业对工人上肢神经、血管、肌肉的影响.[方法]检索和收集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斌 蒋雍建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11期 1214-12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佩戴减振手套是一种简单且行之有效的预防手臂振动病的手段.由于振动作业的类型不同,对佩戴的减振手套要求存在差异.[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防护手套的减振效果和灵巧性,为振动作业人群科学佩戴减振手套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典型抽样方法,选择广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惠民 白研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11期 1198-12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手臂振动病危害严重,现缺乏有效的治疗和诊断,且现行接触限值低估了高频振动造成的健康损害.[目的]比较分析接触不同频率振动作业工人末梢循环和末梢神经损伤的情况.[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山东省某矿业公司凿岩工(187人)和广东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秀文 陈子宇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11期 1204-12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手臂振动病(HAVD)是因长期接触手传振动导致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振动影响手指外周血管功能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研究血管活性因子与HAVD的关联性,筛选特异性指标,为HAVD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判断抽样方法,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千 李静芸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2年39卷11期 1220-1225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手传振动是最为常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与指端末梢神经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目的]综合分析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指端末梢神经的影响.[方法]检索和收集在国内外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指端末梢神经影响的文献,结局指标为自诉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菊 余婷婷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1年39卷1期 60-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被认为是最具致残性的疾病之一,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确诊患者应及时调离手传振动作业岗位,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