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3
- 1
- 1
- 25
- 2
- 2
- 2
- 1
- 34
- 16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秀宁 雷琬琬 等 《作物研究》 2023年37卷3期 199-206页
【摘要】 为探明低温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转运和产量的影响,以西农 979、小偃 22 和商麦 5226 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进行不同强度的低温处理,测定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及产量等性状变化.结果表明:(1)低温处理后,供试品种叶片净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卫东 张玉霞 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年24卷2期 210-217页
【摘要】 为探究磷肥种类及施用量调控紫花苜蓿抗寒性及糖类物质变化的机制,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二因素(磷肥种类和施肥量)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分别施用重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0、100、200、300和400 kg·hm-2(以P2O5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全超 张玉霞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2年40卷2期 96-101页
【摘要】 为探讨磷肥下移深度对苜蓿越冬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于2020年7月1日播种,以'北极熊'紫花苜蓿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磷肥下移深度处理:施地表、距离地表7.5、15、22.5、30 cm(分别以S0、S1、S2、S3、S4表示),并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楠楠 陈学林 等 《广西植物》 2017年37卷4期 504-510,5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脱落酸(ABA)、磷酸二氢钾(KH2PO4)以及抗坏血酸(VC)进行正交组合获得不同浓度组合的复合外源物质,同时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将其喷施于玉米幼苗后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在胁迫结束后使幼苗恢复生长,并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卫东 张玉霞 等 《中国草地学报》 2021年43卷7期 115-120页
【摘要】 为了探讨苜蓿品种抗寒性的差异及其与根颈可溶性含氮物质含量的关系,越冬前期挖取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骑士T、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10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 a L.)材料.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明雪 张玉霞 等 《草地学报》 2021年29卷2期 303-308页
【摘要】 为探讨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类和品种的抗寒性差异及其与根颈糖类物质含量的关系,本研究在越冬前期挖取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 alcata L.)和'骑士T'、'北极熊'、'草原3号'、'巨能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瑞东 孙绪艮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6期 1352-13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昆虫的抗寒性与其体内生化物质的种类、含量密切相关.测定了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越冬幼虫体内和血淋巴内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淋巴内小分子碳水化合物总量1月份为10月份的3.8倍,其中以葡萄糖、海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昊 杨晓宇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6期 129-133页
【摘要】 [目的]明确复合外源物质对玉米幼苗抗寒性的影响以及抗寒机理.[方法]以豫玉22号、金穗1203和宇辉早甜粘玉米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模拟低温方法,研究在5℃低温和不同时长处理下复合外源物质对玉米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在5℃低温条件下,随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玉珍 陈刚 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年4期 47-54页
【摘要】 以来源于不同产地的10个香椿[ Toona sinensis ( A. Juss.) Roem.]种源为研究对象、以温度25℃为对照,对5℃、0℃、-5℃和-10℃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的水分含量指标(包括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和自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凤德 蔡天革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31卷4期 355-357页
【摘要】 对紫椴苗木抗寒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生物助长剂、速生丰产灵等化控物质对1年生紫椴苗木进行处理,并测定经过不同时间低温处理的苗木叶子的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总蛋白等抗寒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生物助长剂和速生丰产灵显著地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中华 韩发 等 《中国草地》 2003年25卷4期 36-40页
【摘要】 测定了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黑褐苔草叶片中几种与抗逆性有关的生化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发现:可溶性糖含量随生长的季节进程升高;脯氨酸含量在返青期最高,草盛期保持稳定,枯黄期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草盛期最高,枯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途熙 魏安智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年46卷6期 579-5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花椒越冬过程中的抗寒性经历了弱抗寒性时期(11月初以前的时期)、抗寒性增强期(11月初至翌年1月初)、抗寒性最强期(翌年1月份)和抗寒性减弱期(翌年2月初以后)等4个时期.花椒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抗寒性显著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映 梁华儒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5年26卷1期 14-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是一种集调味、入药、榨油及观赏于一体的重要经济作物,在我国历史悠久、种植广泛.我国是花椒的原产地,已发现45个种、13个变种,资源丰富.花椒喜阳光,生存能力强,但低温是影响花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贡伟 张晴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5年44卷3期 43-49页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四照花属植株在低温压力下的生理反应,评估并比较各品种的抗寒能力,旨在挑选出具有卓越耐寒性能的四照花属植株,以促进其在育种及广泛种植中的应用.方法:以3种2年生四照花属(Dendrobenthamia)植物为材料,分别对其施加4℃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世鑫 陈乾平 等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44卷4期 43-47页
【摘要】 以化橘红种子为材料,在低温下,研究亚精胺(Spd)+赤霉素(GA3)对化橘红种子萌发、幼苗根系的生长、根活力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培育壮苗.设置亚精胺浓度为 0(CK)、0.10、0.15、0.20、0.25 mmol/L,分别添加 8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芳 刘丽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2年42卷5期 721-73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HDAC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白菜型冬油菜响应低温胁迫中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耐寒品种'天油4号,和弱抗寒品种Lenox等白菜型冬油菜,分析HDACs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处理后白菜型冬油菜种子的萌发,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梦迪 丁美云 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58卷3期 50-56页
【摘要】 [目的]探究壳寡糖对冬小麦幼苗低温胁迫的缓解机制及最适浓度.[方法]以盆栽土培法培养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利用光照培养箱设置低温环境对两种小麦进行低温胁迫,以去离子水为对照,研究了3个浓度(50、100、150 mg/mL)壳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君 辛树权 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42卷10期 86-91页
【摘要】 为了明确雌雄异株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抗寒机理和雌雄株的抗寒性差异,在自然越冬期间,通过测定软枣猕猴桃雌雄株的细胞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生理生化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软枣猕猴桃雌雄株枝条的丙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泽 张玉霞 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年25卷2期 192-198页
【摘要】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抗寒性对壳聚糖施用水平的响应,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秋季喷施含量为0、50、100、150、200μg·g-1的壳聚糖,将紫花苜蓿越冬材料模拟低温冷冻条件(-20℃)和冷藏(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婷 寇旭娥 等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6期 125-128页
【摘要】 为提高北方寒旱区冬油菜的抗寒性,本研究以冬油菜陇油7号为试验材料,在其冬前5叶1心期用25 mg/L的ABA溶液叶面喷施,在当日最低气温降至约-10℃时采样并测定叶和根的生理指标,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拖弟 张佳佳 等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69卷10期 29-34页
【摘要】 为探讨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对不同枣品种进行抗寒性评价,本文选取灵武长枣、早脆王、金矮三号、清涧圆枣、京六零、六月鲜等6 个枣品种,研究当年生枝条的渗透调节物质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6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余 黄伟伟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2年38卷1期 63-72页
【摘要】 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是新疆草原主要优势危害种,以滞育卵越冬.为弄清意大利蝗越冬卵发育及滞育过程的抗寒机制,本研究检测了自然条件下越冬卵的糖类、多元醇、脂肪和氨基酸等主要抗寒物质的含量变化,分析蝗卵发育过程不同阶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朝柱 杨瑷瑄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1期 196-2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蜈蚣草(Pteris vittata,PV)是世界上首次被报道的砷超积累植物,是砷污染土壤修复的理想植物材料.然而,低温是影响其生长和分布的主要胁迫因子之一.本研究以7种生态型蜈蚣草(广州、文山、昆明、腾冲、厦门、昭通、福州)及其同属的砷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景龙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3期 499-5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柑橘品种‘日南1号’离体秋稍为试材,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添加不同浓度H2O2处理对4℃低温胁迫下柑橘生长状态和叶片细胞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令凡 焦健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3期 508-5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明确油橄榄的抗寒机理,对甘肃陇南地区主栽的6个油橄榄品种离体叶片进行低温胁迫(5℃、0℃、-5℃、-10℃)处理,并以18℃常温培养为对照,测定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文涛 樊卫国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10期 2063-20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贵州3个野生柑橘种类宜昌橙、酸橙、白黎檬和栽培品种‘默科特’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人工设置4℃(CK)、0℃、-5℃、-10℃、-15℃、-20℃、-25℃低温冷冻处理24 h,研究了4个柑橘种类枝条膜脂过氧化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和有机渗透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冬花 陈银萍 等 《广西植物》 2014年2期 220-226,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3年生圆柏和祁连圆柏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SA)预处理两种圆柏属植物幼苗,测定-4℃低温胁迫处理第6天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和类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 孙树贵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11期 2249-22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明确孕穗期低温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小偃22’等5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在低温(2±1)℃胁迫下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立津 徐福乐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1期 94-1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砂培甜椒幼苗为材料,先用不同浓度脱落酸(ABA)进行灌根处理,再分两组分别于常温(25℃~30℃)生长7 d(常温苗)或低温驯化(10℃~15℃)30 d(驯化苗)之后进行低温胁迫(5℃)处理,分析幼苗的生长状况及其细胞质膜伤害、渗透调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丽斯 汪仁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0年30卷12期 2451-24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2年生单、双瓣茉莉扦插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初步研究不同温度梯度和低温处理时间对茉莉植株9个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两栽培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温度降低和胁迫时间延长,单、双瓣茉莉扦插苗受到低温胁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冬芳 李雪萍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年18卷2期 210-2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甜菜碱是植物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低温等逆境条件下,许多植物细胞中迅速积累甜菜碱以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对近几年来甜菜碱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机理研究及其应用,包括甜菜碱的生物合成途径、低温胁迫下甜菜碱对植物的保护机理、甜菜碱合成酶基因的转化及外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儒钢 巩振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6期 1274-128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温度是影响植物分布、产量及品质的重要环境因素,提高植物抗寒性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对植物的抗寒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克隆了许多与抗寒相关的基因.本文从膜稳定性、抗氧化酶活性、抗冻蛋白、低温信号转录因子和渗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国 张建霞 等 《广西植物》 2007年27卷4期 643-6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不同Ca2+处理对低温下柑橘愈伤组织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低浓度的Ca2+(5 mmol/L)能明显减少柑橘愈伤组织膜伤害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提高膜保护性酶SOD和P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寒静 谈锋 《植物研究》 2006年26卷2期 238-2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多年生栀子为材料,对其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的降低,低温半致死温度不断降低;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淀粉含量下降;内源激素ABA含量上升,与低温半致死温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0.967 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钢 刘民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年41卷6期 761-7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春季测定二年生白皮松实生苗脱锻炼期间针叶和茎的抗寒性和估测脱锻炼结束后经低温(4℃)处理1周后幼苗的再锻炼能力,以及测定低温处理前后不同器官干物质含量的结果表明:脱锻炼后,一年生针叶的最小抗寒性为-10.4℃,一年生茎为-6.7℃.在低温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琴 孔维府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4期 806-8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经过逐渐降低的温度从而提高抗寒能力,这个过程被人们称为低温驯化.植物低温驯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和能量代谢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主要包括膜系统的稳定性、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和小分子渗透物质,比如脯氨酸、糖等,这些变化中的一些是植物抗寒必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黎芳 张金政 等 《植物研究》 2004年24卷3期 313-3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测定了扶芳藤新品种‘红脉'经不同方式预处理后对幼苗抗寒性的影响,测定了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低温胁迫相比,0.1和0.3mol/L NaCl溶液预处理后再经低温胁迫处理,扶芳藤幼苗的膜脂过氧化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站根 周文杰 等 《植物研究》 2003年23卷3期 285-2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生理生化的方法从低温半致死温度、自由水、束缚水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了不同光强对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 cv.Hicksii)抗寒性的影响,各项所得结果趋于一致,确定了曼地亚红豆杉抗寒性的大小顺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香梅 黄敏仁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2年22卷4期 49-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甜菜碱是公认的在细胞中起着无毒渗透保护作用的细胞相溶性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细菌等多种生物体中.植物中甜菜碱因其结构不同,其生物合成途径和催化合成所需要的酶也各不相同.综述了近年来甜菜碱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珍 卢存福 《植物学通报》 2002年19卷2期 219-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asa Maxim)是典型的高山雪线植物.本文研究了其愈伤组织及悬浮细胞的培养过程,并对其抗寒性做了初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水母雪莲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分别可抵抗-6.5 ℃、-7.5 ℃的冰冻低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善华 王双 《西北植物学报》 2000年20卷4期 539-5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冬季沙冬青叶肉细胞中线粒体相当丰富,常常位于叶绿体出芽和分裂处,在质膜大量内陷形成管状结构的附近和含有颗粒状物质、膜状物质或特殊内含物的液泡周围也随时可见.线粒体也经常与微体和叶绿体在一起,有时甚至还不同程度地被内质网所包围.沙冬青叶肉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齐宪磊 导师:徐洪富 康乐 山东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 2004年
【摘要】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是世界性的大害虫,与其它昆虫一样,抗寒性特征对飞蝗种群动态、扩散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景晓红(2003)和王宪辉(2004)曾对飞蝗的抗寒性做过较为详细的研究,但仍有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鲜花 张颖 等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62卷6期 12-14,17页
【摘要】 在冬季自然降温条件下,通过研究桧柏和洒金柏针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干物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对两种植物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两种植物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12月20日,两种植物脯氨酸含量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灿 宋潇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6期 63-64,67页
【摘要】 [目的]研究抗寒丹参机理及物质基础.[方法]以抗寒丹参和普通丹参为材料,采用大田栽培试验,利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法测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愈创木酚法测POD活性、NBT还原法测SOD活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可溶性多糖含量,研究抗寒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苍晶 王艳梅 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36-42页
【摘要】 为探讨外源ABA调控寒地冬小麦耐受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试验分别用0、0.1、1、10、100μmol·L-1的ABA对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弱抗寒品种“济麦22”的三叶期麦苗进行根际浇灌。田间自然降温条件下,分别于日最低温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荣梅 李凤兰 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42卷1期 119-123页
【摘要】 为了解拟南芥转录因子CBF3基因转化烟草的抗寒性,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由诱导型启动子RD29A调控的CBF3基因导入烟草,获得Southern阳性转基因烟草;将转基因烟草幼苗及对照(未转基因烟草)在4℃低温胁迫8h,转基因烟草幼苗杭寒性强于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秋娜 梅曼 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17卷19期 40-42,67页
【摘要】 研究了中华景天地上部分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和茎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景天叶片和茎中的以上物质含量均会随气温的降低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当气温升高后,叶片和茎中的以上各种物质含量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传保 戴庆敏 《河南农业科学》 2011年40卷1期 127-130页
【摘要】 以8种竹子离体叶片为材料进行低温胁迫试验,研究低温胁迫对竹子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竹子叶片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有明显变化.-25℃条件下,8个供试竹种可溶性蛋白为2.37~5.18mg/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玉涵 崔广荣 等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24卷1期 23-28页
【摘要】 在模拟冷害条件下,研究了低温锻炼对蝴蝶兰组培苗生理作用的影响,并对低温锻炼的最适温度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会造成蝴蝶兰组培苗存活率下降,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上升,丙二醛含量上升.低温锻炼可以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锦程 陈伟建 等 《林业科学》 2010年46卷9期 73-78页
【摘要】 采用0.2,0.5,1.0 mmol·L-1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纳(SNP)处理3年生"早钟6号"枇杷幼苗后于-3℃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低温胁迫,研究SNP处理对枇杷幼果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2O2)、AsA,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