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0
- 44
- 3
- 1
- 1
- 86
- 53
- 20
- 3
- 3
- 37
- 21
- 20
- 15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郭晓恒 吴用彦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4年45卷5期 431-433页 ISTICCSCDCA
【摘要】 对僵蚕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考察其抗惊厥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部位;运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僵蚕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白僵菌素、6,9-氧桥-麦角甾-7...
【中文期刊】 谢惠定 柳波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29卷5期 82-84,10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天麻素苷元同系物的结构与惊厥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分子力学方法(MM2和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MOPAC)对大麻素苷元同系物进行了初步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 天麻素苷元同系物的疏水系数logP和取代基常数π与其活性有着很好的相关...
【中文期刊】 胡高云 龚喜 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5年15卷5期 257-26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寻找具有抗惊厥活性的1(3H)-异苯并呋喃酮-Δ3-乙酰胺类化合物.方法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先制备酞乙酸,再依次与氯化亚砜、胺反应合成9个(Z)-1(3H)-异苯并呋喃酮-Δ3-乙酰胺类化合物;以氯乙酸为起始原料,依次与氯化亚砜、胺、...
【中文期刊】 彭飞 韦媛媛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5年22卷5期 386-389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揭示CO2超临界萃取的中国林蛙卵油(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 egg oil,EORTCD)抗士的宁惊厥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士的宁为致惊剂,评价中国林蛙卵油抗惊厥活性的时效和量效关系.通过利血平...
【中文期刊】 李元春 邓先清 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1年21卷1期 12-1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1,2,4-三唑并[4,3-a]喹啉衍生物,并评价其抗惊厥活性和神经毒性.方法 以4-羟基喹啉-2(1H)酮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氯代、肼代、环合等反应合成1,2,4-三唑并[4,3-a]喹啉衍生物.通过最大电惊厥实验(...
【中文期刊】 薛铮 杜丹阳 等 《医药前沿》 2021年11卷24期 61-63页
【摘要】 目的:为提高羚珠散的稳定性,采用β-环糊精(β-CD)包合羚珠散中挥发性成分冰片和石菖蒲混合挥发油并分析其抗惊厥作用.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包合物,以包合物得率、包合率和含油率的综合评价指标,运用正交试验优化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利用戊四氮致痫小...
【中文期刊】 孟晶 翟云鹏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年25卷9期 1185-118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惊厥小鼠不同脑区Na+,K+-ATP酶、Ca2+-ATP酶以及NOS酶活性的影响,探讨氯胺酮抗惊厥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生理盐水(NS)组、氯胺酮25 mg·kg-1(KetⅠ)和50 mg·kg...
【中文期刊】 何希瑞 赵泽丰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19年21卷12期 1620-162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明确中药远志的抗惊厥活性部位,为阐明其抗惊厥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0%乙醇做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与甲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萃取物.建立最大电休克模型(MES)及皮下戊四唑(PTZ)致小...
【中文期刊】 周莉莉 黄迎春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11期 2697-2698页 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鲜品少棘蜈蚣的醇提物及水提物在体外抑菌和抗惊厥两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平板空穴扩散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白色念珠球菌、黑曲霉菌5种常见菌为供试菌,对蜈蚣醇提物及水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硝酸士的...
【中文期刊】 马毅 杨志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年1期 68-70,7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优化以含氟乙酰丙酸乙酯衍生物为原料一锅法合成3a-三氟甲基-2,3,3a,4-四氢-1H-苯并[d]吡咯[1,2-a]咪唑-1-酮衍生物的方法,并对合成的衍生物进行初步的药理学研究.方法 以含氟乙酰丙酸乙酯衍生物与二羰基酯类化合物为原...
【关键词】 含氟咪唑酮系列衍生物; 串联合成; 抗惊厥活性;
【中文期刊】 涂昆 邹峥嵘 《中草药》 2017年48卷11期 2340-235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蜡梅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药用植物.蜡梅属植物中含有的生物碱有降压、抗惊厥、抗真菌、抗病毒、止痛、抗肿瘤和抑制黑色素生成等多种生物活性.对蜡梅属生物碱的结构类型、生物活性和合成途径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为蜡梅属生物碱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
【中文期刊】 智华 袁艳平 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5年25卷5期 361-36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4-(4-烷氧基苄基/苯乙基)-2H-1,2,4-三唑-3(4H)-酮类化合物,并评价其抗惊厥活性和神经毒性.方法 以对羟基苄胺和对羟基苯乙胺为起始原料,通过氨基保护、羟基烷基化、氨基脱保护以及氨基成三唑酮环反应合成目标...
【中文期刊】 崔军 尹秀梅 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4年24卷3期 188-19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4-(4-烷氧基苯基)-3-乙基-1H-1,2,4-三唑-5(4H)-酮类化合物,并评价其抗惊厥活性和神经毒性.方法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水解、环合等反应合成1,2,4-三唑-5(4H)-酮类化合物.通过...
【中文期刊】 杨卫国 陈昉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7年19卷6期 969-97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实验室以猪脑为原料,利用超滤,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分离出一种小分子类神经肽抑制因子(Neuropepfide-like inhibitor,NPI),并进行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以MTT比色法检测NPI对...
【中文期刊】 靳隽 陈正跃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年27卷6期 779-781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应用不同溶剂对天然植物瑞香狼毒进行提取,并对不同提取物进行抗惊厥活性的初步实验,探索其治疗癫痫的有效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和抗癫痫活性实验,确定何种溶剂提取物抗癫痫活性比较强,并对活性较强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加以分离,进行结构鉴定...
【中文期刊】 彭飞 徐峰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5年40卷12期 912-91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林蛙卵油(egg oil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EORTCD)抗惊厥作用及其与单胺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以士的宁为致惊厥剂,评价EORTCD抗惊厥活性的时效和量效关系;采用离子...
【中文期刊】 麦桂英 赵振环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年27卷5期 328,3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托吡酯(TPM)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抗癫痫药物,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独特的抗惊厥活性和极小的全身毒性[1,2].据文献报道其对多种癫痫性精神障碍和儿童癫痫有良好的临床疗效[3-5].为探讨该药合并奋乃静治疗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临床...
【中文期刊】 权迎春 郑光浩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10期 2560页 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白芷萃取物抗惊厥作用.方法 采用90%的乙醇渗漉提取,所得提取物用石油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然后分别对各萃取层采用最大电惊厥法(MES),分三个剂量(大、中和小)组进行抗惊厥筛选.结果二氯甲烷层在300 mg/k...
【中文期刊】 朱舟 伍朝君 等 《中国药业》 2017年26卷10期 7-1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白僵菌转化天南星固体发酵的条件,以达到解毒增效的目的.方法 对菌株BT1转化天南星粗粉的固体发酵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通过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固体发酵培养方法 及正交试验考察了种子培养基、底物量、转化温度、转化时间4种因...
【中文期刊】 陈士龙 郭东福 等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40卷1期 88-93,98页
【摘要】 目的 合成一系列1-(3-苯氧基丙基)-1H-1,2,4-三氮唑衍生物,对其体内抗惊厥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取代酚为起始原料,先后与1-溴-3-氯丙烷及1,2,4-三氮唑进行烷基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a-2m.化合物2a-2m通过核磁共振...
【中文期刊】 刘大川 吴成柱 等 《广州化工》 2019年47卷12期 53-56页
【摘要】 根据药物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二甲吡唑联苯并噻唑衍生物并且研究其抗惊厥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衍生物中,当取代基为烷氧基且碳链长度为4和5时化合物表现出短时效抗惊厥活性,而碳链继续延长或是用苄基取代时,活性消失.这说明丁氧基和戊氧基取...
【中文期刊】 王春柳 李晔 等 《中国药业》 2016年25卷23期 1-4,5页 ISTICCA
【摘要】 天竺黄是常用的蒙药,主要含有硅酸盐、无机元素及少量氨基酸,具有心血管及神经保护、镇咳、祛痰、解热、抗炎、镇静和抗惊厥活性,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惊厥、癫痫、中风、咳嗽和支气管炎等。该文从天竺黄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中文期刊】 何瑛 吴雪丹 等 《中国药业》 2013年22卷5期 43-4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筛选抗惊厥活性的化合物,寻找新型抗癫痫药物.方法 以肉桂酸为原料,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优化,合成了4-(4-甲氧基苯基)-3,4-二氢-2(1H)-喹啉酮.采用最大电休克发作实验(MES)测定其抗癫痫活性.结果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关键词】 4-(4-甲氧基苯基)-3,4-二氢-2(1H)-喹啉酮; 抗癫痫;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