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1
- 28
- 9
- 1
- 33
- 16
- 12
- 4
- 2
- 39
- 30
- 20
- 19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肖国政 方婷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年25卷6期 870-8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灰斑病是大豆尾孢菌(Cercospora sojina K.Hara)导致的世界性大豆真菌病害,在大豆主要生产区的流行有增长趋势,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大豆尾孢菌变异迅速,已演化出多个具有致病性差异的生理小种,导致现有品种抗性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景 杨光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2年49卷4期 1374-1383页
【摘要】 利用传统方法在畜禽特定基因座上进行基因组修饰时,只能通过在体细胞中进行同源重组再经细胞核移植实现.传统同源重组方法的困难性和低效性阻碍了基因修饰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位点特异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为靶向基因修饰提供了一条更直接的途...
【关键词】 CRISPR/Cas9技术;畜禽;遗传改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迪 俞英 《畜牧兽医学报》 2022年53卷2期 329-338页
【摘要】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对动物福利和奶牛场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尤其是金葡菌乳房炎的奶牛,其牛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奶牛丧失生产能力.目前,奶牛乳房炎相关的研究已成为畜牧业的重点课题.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近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晨 郭飞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1年52卷3期 610-619页
【摘要】 旨在探究杂交组合断奶仔猪腹泻与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1(FUT1)遗传变异的关联性.本试验选择35日龄的杜滇、杜藏、杜洛克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按品种分为3组,分别为113、165、87个重复.通过测序对FU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铄 俞英 《遗传》 2010年32卷7期 663-66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炎症受遗传和非遗传因素(环境或表观遗传)的共同影响,其中表观遗传(Epigenetic)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表观遗传修饰是指DNA序列没有改变,而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彩霞 韩凌霞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0年20卷2期 1-5页ISTICPKUCA
【摘要】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位于鸡16号染色体上,具有高度的多态性.现已发现,不同MHC-B单倍体对各种疾病的抗性不同.本文主要介绍了鸡MHC的结构特点、鸡MHC与抗病性的关系、鸡MHC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鸡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翔 王晨柳 等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46卷5期 59-62页
【摘要】 表观遗传是一类没有产生DNA碱基序列的改变但表型特征却发生变化的调控机制,同时这种变化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DNA甲基化是DNA分子上的胞嘧啶在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与一个甲基基团共价结合,被修饰为5-甲基胞嘧啶,进而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表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惠文巧 侯宏艳 等 《家畜生态学报》 2014年35卷11期 1-5页
【摘要】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类高度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区域.绵羊MHCⅡ类分子由于具有高度的基因多态性,使其在遗传、进化以及抗...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绵羊;遗传多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勤 《今日畜牧兽医》 2012年8期 7-7页
【摘要】 疾病的发生给猪场带来很大的危害。首先是影响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性能;降低遗传改良效率;降低产品质量;增加死亡率和淘汰率;增加兽医治疗成本;增加管理成本。不仅如此还会影响生物安全。造成药物残留,引起一些人畜共患病。常规预防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 卢其能 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9期 142-149页
【摘要】 综述了马铃薯抗卷叶病毒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在抗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工程研究中,主要采用RNA干涉、转抗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核酶剪切基因组、基因定点突变等方法获得抗马铃薯卷叶病毒植株,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对抗病基因工程策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冬金 谢喜平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1年38卷9期 149-151页
【摘要】 动物抗病育种已成为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其中抗病力的选择是研究的前提.作者就利用免疫应答、分子遗传标记及基因工程对动物抗病力选择的研究进行简要的阐述,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最后对抗病力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友根 吴连花 等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01卷3期 288-292页
【摘要】 从生物遗传、细胞组织培养和抗病分子育种等方面,总结了广藿香遗传基础及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就广藿香育种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云超 杨玉敏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06年19卷6期 1063-1065页
【摘要】 小麦地方品种"宜章赤面小麦"成株期对中国条锈病新小种条中30,31和32为免疫-高抗.为分析"宜章赤面小麦"的抗性遗传规律,组配了"宜章赤面小麦"×感病品种台长29的杂交组合,通过杂种F1、F2对条锈菌小种CYR32抗性表型分析,F2群体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晓越 朱海鲸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年39卷1期 64-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123只陕北白绒山羊DRB1基因外显子2的遗传变异分析,旨在获得陕北白绒山羊DRB1基因的多态性及变异信息,为山羊抗病基因的挖掘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共获得6条陕北白绒山羊DRB1基因外显子2序列,其中4条为首次发现.生物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小丽 导师:蒲高斌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1.筛选出适宜的忍冬内源U6启动子,构建忍冬CRISPR/Cpf1基因编辑载体。2.分离、鉴定与忍冬白粉病发生密切相关的MLO基因,确定基因编辑位点。3.构建以忍冬U6启动子驱动LjMLO sgRNA的CRISPR/Cpf1基因编辑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齐妹 张晓宇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5年26卷4期 808-8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花生网斑病是发生在花生叶部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时会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对花生网斑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有利于指导挖掘抗病种质资源,对指导花生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花育44"和"DF12"构建的807份高世代RIL群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荣香 刘玉红 等 《广西植物》 2025年45卷3期 438-4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猕猴桃(Actinidia spp.)的精准育种提供了革命性工具.该文系统综述了 CRISPR/Cas9技术在猕猴桃性状改良中的多维应用及其策略与挑战.基于高质量基因组资源(如中华猕猴桃端粒到端粒无间隙参考基因组)与...
【关键词】 猕猴桃育种;CRISPR/Cas9基因编辑;全基因组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哲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46卷9期 22-24页
【摘要】 在基因编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的产品及研究,包括转基因动物等,普遍取得了诸多可观发展,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也愈发明显.本文主要以猪为对象,针对遗传育种内的基因编辑技术展开细化探讨,其中,对转基因及基因编辑进行简要概述,从多个方面针对基因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一锟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27卷3期 141-142页
【摘要】 分子遗传标记利用基因组中的遗传多态性DNA、RNA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对基因遗传的传递过程进行追踪.文章探讨了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分析了RFLP、AFLP、STRs等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以及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分子育种、遗传多样性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车佃举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46卷6期 47-49,53页
【摘要】 为了提升种猪生产性能的遗传潜力,减少养殖生产成本、加快生长速度、增强繁殖性能、增加产品数量,本试验利用遗传学及分子诊断技术来提高种猪品种质量,依靠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理论,在DNA分子层次上对家畜品种进行改良,通过分子标记对种猪性状基因进行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有栋 曹志平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5年56卷9期 4165-4175页
【摘要】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作为高效的基因分型工具,具有分型准确率高、检测速度快、分析流程简单和检测成本低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基因组育种等领域.特别是对家禽遗传育种,SNP芯片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育种效率和准确性.本文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传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27卷7期 94-95页
【摘要】 在全球生猪产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现代育种技术对于提升生猪生产性能、经济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本文全面深入地对规模化猪场中的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分子育种以及智能化管理等育种技术进行剖析,并且通过真实案例,探究了这些技术在加快生长、改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帆 曾威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5年56卷7期 3047-3056页
【摘要】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因其能够实现遗传信息的精确高效修饰而被广泛应用.利用该技术,通过插入抗病毒基因或敲除病原感染所必需的宿主基因,可以高效地赋予动物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加速了高抗病性畜禽新品种的培育进程.在非洲猪瘟等重大畜禽疫病的威胁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丁延庆 导师:赵德刚 张立异 贵州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17年
【摘要】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世界上总产量和栽培面积最大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真菌性气传病害,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小麦感染锈病后,产量和品质均会下降。目前,小麦抗锈病品种的选育已经成为减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靖 导师:李晚忱 四川农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或Mal de Rio Cuarto viru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毒病,主要通过灰飞虱进行持久性传播。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玉米部分主产区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怎样控制玉米粗缩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邵珠华 导师:李名扬 西南大学 园艺学 花卉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大花香水月季(R.odorata Sweet var.gigantea)与长尖叶蔷薇(R.longicuspis Bertol,longicuspis)属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 L.)植物,其具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如香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彩霞 2009年第七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暨第四届北京实验动物科学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鸡做为实验动物是从1789年Pasteur用鸡做鸡霍乱研究开始。近年来,随着养鸡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传染性疾病的肆虐严重影响着我国各种鸡品种。疾病从单一病原体发展成复合病原体。一只鸡往往被多种病原感染。疾病的复杂化,隐性感染使合格的实验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侯璐 导师:井金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 植物病理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是世界范围内小麦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国内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易行及对环境安全的核心措施,但一个抗病良种推广后总逃不脱抗病基因的失效,抗病性丧失的结局。因此,寻找和利用高质量的新抗源成为解决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加加 导师:王凤义 东北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遗传育种(硕士) 2008年
【摘要】 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同时也是菜、饲、加工兼用及工业原料作物,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而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四海 导师:田大成 南京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植物抗性育种是植物抵抗病原菌最有效方法之一。对水稻抗病基因遗传变异规律的了解,将对植物抗病基因合理、高效的利用以及抗病种质资源的正确保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次从水稻全基因组的范围,系统的比较了水稻两个测序品种之间所有的NBS-LRR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翠华 导师:王清印 孔杰 中国海洋大学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中国对虾是我国最重要的养殖经济虾类之一。但是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疾病和养殖环境的恶化,中国对虾的池塘存活率和养殖产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提高养殖中国对虾的生长性状和抗白斑综合症病毒(简称WSSV)的能力,2004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成后龙 导师:田大成 杨永华 南京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植物抗病性是遗传学、育种学、植物病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并已在形态结构、染色体、同工酶等水平上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近年来,随着更多完整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使该研究进一步被推进到分子水平,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抗病基因的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艳春 戴伶俐 等 《遗传》 2024年46卷3期 219-2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在畜牧业遗传改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以高效、精准的特点,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一场革命.目前,基于 CRISPR/Cas9 的基因敲除、基因敲入和基因修饰等已被广泛应用,实...
【关键词】 CRISPR/Cas9;基因编辑;畜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建磊 熊自立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12期 2163-2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枯病是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致病菌生理小种复杂、易变异,而MLO基因隐性突变mlo具有广谱抗性,前期研究表明Slmlo1/6可能参与番茄青枯病抗性反应.为进一步研究番茄Slmlo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慧可 沈铮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4年48卷12期 2133-21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水产领域的设施化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培育具有适应集约化养殖模式的耐低氧(抗非生物逆境)、抗病(抗生物逆境)、低应激等性状的鱼类新品种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问题的关键.造血系统是维持鱼类正常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中,红细胞参与鱼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鑫鑫 郑炬梅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4年55卷1期 99-109页
【摘要】 旨在揭示肉鸡腿病发生的遗传机制以降低肉鸡腿病发生率.采用我国自主培育的"广明2号"多品系、多世代共2 331只白羽肉鸡公鸡作为试验素材,于42日龄通过X光鉴定腿部健康状况,利用"京芯一号"55K SNP芯片对全部个体进行基因分型,使用p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文娴 骆欢 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4年32卷1期 18-25页
【摘要】 研究表明,源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长非编码RNA可能是巨噬细胞抗病毒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鸡内源性反转录病毒衍生的长非编码RNA lnc-ALVE1-AS1与宿主遗传抗性有关,能够激活非免疫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为进一步探讨lnc-ALV...
【关键词】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lnc-ALVE1-AS1;禽白血病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文娴 骆欢 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3年31卷4期 26-32页
【摘要】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是长非编码RNA的重要来源,在抗病毒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鸡内源性反转录病毒衍生的长非编码RNA lnc-ALVE1-AS1能够激活细胞免疫功能并抑制禽白血病病毒增殖.为进一步探讨lnc-ALVE1-AS1在ALV抗性和...
【关键词】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lnc-ALVE1-AS1;禽白血病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福兴 黄瑶 等 《种子》 2023年42卷2期 116-120页
【摘要】 为开发用于鉴定半夏抗软腐病品种的SSR标记,利用MISA和Excel软件统计分析胡萝卜果胶杆菌侵染下半夏转录组中SSR位点的基元类型、基元组成、出现频率、平均距离等信息.结果表明,在27252条Unigene中找到符合条件的SSR位点40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定国 邓兵 《畜禽业》 2023年34卷1期 23-26页
【摘要】 四川白兔为小型皮肉兼用兔,具有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繁殖力强等优点,是宝贵的遗传资源和优良的育种材料,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也是目前中国白兔仅存的唯一代表,具有极其重要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详细阐明了加强四川白兔遗传资源保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美娜 朱奕舟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22年49卷8期 87-96页
【摘要】 我国人工驯化野猪历史悠久,各地区结合当地条件培育出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猪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我国大部分地方猪种具有肉质细嫩和肌内脂肪含量高等优良肉质性状,但存在生长缓慢、瘦肉率低和饲料转化率低等缺点,而利用西方瘦肉型猪...
【关键词】 猪育种;CRISPR/Cas;碱基编辑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莉 王其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22年34卷9期 1976-1984页
【摘要】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获得玉米GRMZM2G455909基因,该研究拟对GRMZM2G455909基因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其分子特征;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a-GRMZM2G455909,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GRMZM2G45...
【关键词】 GRMZM2G455909基因;载体构建;转基因拟南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生伟 高小莉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52卷10期 19-21页
【摘要】 随着国内外分子生物学和育种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抗病育种领域中筛选乳房炎抗性候选基因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内容.本文主要从SNP技术、候选基因以及表观遗传学角度阐述了牛羊乳房炎的抗性育种研究进展,以期为牛羊乳房炎的抗性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向东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38卷6期 3-4页
【摘要】 羊传染病直接降低羊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遗传育种过程中为了提高羊抗传染病的能力,则对羊抗病分子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Toll样受体作为哺乳动物具有先天免疫反应极为重要的蛋白质调控分子,主要存在免疫细胞及组织中,与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作为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炳田 曲广林 等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8年41卷6期 495-49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由真菌Macnaporthe grisea引起的稻瘟病是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遍及世界各水稻产区的重要病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菌在进化过程中...
【关键词】 稻瘟病菌AVR-pita;多样性;变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大钧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9期 1096-110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系统总结了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近20多年来利用基因组分析方法培育从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Sch.)、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 Lam.)、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 C. Ko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鹏 罗素兰 等 《遗传学报》 2001年28卷1期 75-8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种间杂交组合88-110[83-4-96(毛葡萄,抗霜霉病)×粉红玫瑰(欧洲葡萄,感霜霉病)]的F1代(60个单株)及其自交或互交所得的3个F2代为试材,应用BSA、RAPD和SCAR方法研究了葡萄抗霜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共筛选了280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超杰 倪中福 等 《遗传学报》 2001年28卷11期 1034-1039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白粉病危害最经济有效而又安全的手段.寻找和创造新抗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工作,是解决抗源单一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来自以色列的野生二粒小麦G-305-M对北京地区小麦白粉菌流行小种15号表现免疫,用G-305-M 与小麦品种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保功 孔繁玲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9期 810-81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不同历史时期的10个代表性棉花品种的2年5点实验和1973~1996年棉花品种区域实验的历史资料,研究我国黄淮棉区自50年代以来棉花品种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稳定性的遗传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建国40多年来,该棉区棉花早熟性和抗病性育种取得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向红 陈学伟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8期 701-70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籼稻地谷是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上重要的稻瘟病抗源之一。利用我国稻区的稻瘟病菌系ZB13和ZB15对地谷与感病品种江南香糯的杂交F1、F2和B1F1群体,以及地谷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冈46B和8987的F2群体进行接种鉴定,根据抗病性的分离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