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9
- 3
- 2
- 21
- 11
- 5
- 5
- 4
- 9
- 7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梦阳 蒋文彬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4年46卷1期 261-26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深入研究抗蚜特异资源的抗性机理对培育茶树抗蚜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收集的望谟紫芽茶树优良品系'W016'对茶蚜抗性强,为初步探明该种质的抗蚜特性,利用刺吸电位...
【中文期刊】 张袁泉 吕建华 等 《粮油食品科技》 2024年32卷1期 168-174页
【摘要】 粮食在储藏及加工过程中极易遭受储粮害虫为害.目前对储粮害虫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长期使用化学防治引起的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使其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防虫包装作为一种既传统又新兴的物理防虫方式,日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综述了粮食包装的材料种类...
【中文期刊】 郑雨婷 王梦馨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3期 8015-802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深入探讨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的刺探行为,进而筛选合适的刺探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参数作为评判茶树抗感性指标,遂比较紫鹃、宁波黄金芽和黄观音等11个国家级和特色茶树良种对该叶蝉抗感性,并解析...
【中文期刊】 韩永强 魏春光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3期 974-98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硅不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但硅在提高植物对一系列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抗性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硅对植物抗虫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在多数植物中,增施硅肥可增强其抗虫性;所增强的抗性与硅肥种类和施用方式之间存在关系.植物组织中沉积的硅可增加其硬度和...
【中文期刊】 邓欣 赵廷昌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2期 4244-424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概述了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现状,并从基因漂移,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及治理对策、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产品的食品安全性评价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做了综述.
【中文期刊】 陈建明 俞晓平 等 《昆虫知识》 2005年42卷5期 485-49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主要综述了电子取食监测仪在植物对同翅目昆虫抗虫性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利用电子取食监测仪可监测同翅目昆虫(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粉虱等)在不同抗、感虫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并根据取食行为参数如刺探频率、唾液分泌时间、韧皮部取食时间等在不同抗、感品...
【中文期刊】 蔡志全 曹坤芳 《广西植物》 2002年22卷5期 474-48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热带森林植物幼叶抗虫食的研究概况,包括(1)幼叶抗虫食的多元防卫方式,主要有生长发育防卫、化学防卫、生物防卫和物候防卫等;(2)多元防卫方式的成本收益;(3)各种防卫方式之间的生理和生态调节,并对当前的研究状况提出了简要评述.
【中文期刊】 周冬生 王学林 等 《昆虫知识》 2001年38卷6期 437-44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转Bt基因抗虫棉对3,4,5龄棉铃虫幼虫的抗性表现形式为拒食作用,且随幼虫龄期的增加拒食作用明显降低,其中对5龄幼虫的拒食作用很低.取食Bt棉后,3,4,5龄棉铃虫幼虫中肠消化酶比活力均较对照有所减退,且随幼虫龄期的增加减退率明显降低,其中...
【中文期刊】 王丽冰 刘立军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09年13卷2期 182-188页 ISTICCA
【摘要】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商品化种植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综述了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抗虫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食品安全性、生态安全性以及对转Bt基因水稻本身的性状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防范策略,以期为转Bt基因...
【中文期刊】 王忠华 王茵 等 《中国农业科学》 2002年35卷12期 1487-1492页
【摘要】 经大鼠急性中毒试验确定,转Bt基因抗虫水稻稻米属无毒级.大鼠90d喂养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大鼠体重、进食量和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对大鼠肝、肾、胃、肠及睾丸进行组织切片检查,均未见病理性改变.大鼠脏体比、血象及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中文期刊】 李敏 王磊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13卷2期 157-165页
【摘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虫害和杂草防治是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重大瓶颈问题.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的应用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量,在提高玉米产量、提升玉米收获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1996年国外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商业化应用以来,有效...
【中文期刊】 张妍 王子豪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1年43卷6期 1536-154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灌根处理黄瓜后,发现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对叶片危害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为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测定黄瓜叶片中防御酶系和次生代谢产物等含量变化,采用直流刺...
【中文期刊】 栾颖 梁晋刚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9年28卷2期 95-10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在秀丽隐杆线虫中首次发现双链RNA(dsRNA)能特异性地导致基因沉默(RNAi)现象后,人们开始大量地研究RNAi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功能基因的研究,来提高作物的抗性和改良遗传育种等.本文详细介绍了RNAi的技术原理,并且对RNAi技术与传...
【中文期刊】 汤日圣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21卷2期 93-99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8亿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但在水稻生产中,由于病、虫、草害及不良气候等逆境因子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水稻的高产、稳产.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水稻抗性育种提供了新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全...
【中文期刊】 王慧 高中杰 等 《植物学报》 2011年46卷5期 514-5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135个分布于全基因组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分析196份大豆(Glycine max)地方品种的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在考虑群体结构的条...
【中文期刊】 张磊 朱祯 《遗传》 2011年33卷5期 414-42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然而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每年高达一千万吨以上.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水稻主要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抗性,可以大幅度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在抗虫转基因水稻田中的害虫密度...
【中文期刊】 张秀杰 刁青云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年29卷3期 584-58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是蜂蜜生产大国,棉花是主要蜜源植物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种植的棉花大多为转基因抗虫棉,棉花蜜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引起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密切关注.本文以抗虫棉种植地采取的棉花蜜为原料,采用改良CTAB法,在DNA提取过程中,用PBS缓冲液...
【中文期刊】 胡留成 崔巍 等 《昆虫学报》 2010年53卷9期 1001-100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在受植食性昆虫为害时能产生防御反应,并且植物的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于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的诱导防御反应很少有研究报道.为此,本实验通过测定油菜内茉莉酸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研...
【中文期刊】 汤英 刘满强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1期 2890-289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地上部植食者对地下部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引起了陆地生态学者的浓厚兴趣.报道了盆栽条件下褐飞虱取食不同品种水稻后对水稻苗期生长和土壤活性碳氮的影响.土壤活性碳氮水平的评价采用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可溶性碳和氮及无机氮等指标,它们是反映土壤生...
【中文期刊】 杨朗 黄凤宽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9期 5106-511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褐飞虱的抗虫与感虫水稻品种植株中提取挥发性次生物质,分析其对褐飞虱的定向选择、生长发育及成虫触角电位反应影响.结果表明,感虫品种TN1挥发性次生物质对褐飞虱生物型Ⅱ若虫的取食及生长发育未表现不良作用,对其定向选择有引诱作用;而抗虫品种IR...
【中文期刊】 徐艳聆 王振营 等 《昆虫学报》 2009年52卷9期 1034-103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透射显微镜(TEM)观察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幼虫取食了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玉米心叶组织后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以探讨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致病机理,为其合理、安全和持续利...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转Bt基因玉米; Cry1Ab杀虫蛋白;
【中文期刊】 王晶 宋万坤 等 《遗传》 2009年31卷9期 953-96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真实QTLs"的位置.文章不仅构建了一张大豆昆虫抗性一致性图谱,而且通过两种元分析途径分别得到12个和14个QTLs位点,且其中有6个位点QTL的位置一致.它们被定位在9个连锁群上,主要成簇分布在E、F、H、M等4个连锁群上,图距由原来平均...
【中文期刊】 刘满强 黄菁华 等 《生物多样性》 2009年17卷5期 431-43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地上和地下部生物群落的交互作用对于调控陆地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在盆栽条件下利用2×2析因设计研究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取食不同水稻品种后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侵害水稻9 d后,感虫品种(广四和汕优...
【中文期刊】 吴研 王振营 等 《昆虫学报》 2008年51卷2期 227-23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室内评价了表达CrylAb杀虫蛋白的转基因抗虫玉米Bt11花粉作为食物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ostriniae雌蜂寿命、繁殖力、子代羽化数和性比的影响.结果显示,Bt11玉米花粉中含有115.13±7.29 ng/g FW...
【中文期刊】 梁云涛 王春连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年9卷1期 119-124,12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一种单食性水稻害虫,根据其对水稻品种的危害,可分为生物型1、2、3、4等类型.它对亚洲各国水稻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实践证明,利用抗虫品种是防治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稻褐...
【中文期刊】 郭建英 万方浩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9期 2061-206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比较了不同作物布局下转基因抗虫棉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与单作棉田相比,蔬菜-棉花、果树-棉花及花生-棉花布局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植食性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物种数均增加, 中性节肢动物的数量均有增加;蔬菜-棉花和花生-棉花布局的...
【中文期刊】 蒋金炜 黄翠虹 等 《昆虫学报》 2007年50卷11期 1162-117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丁布(2,4-dihydroxy-7-methoxy-1,4-benzoxazin-3-one,DIMBOA)为代表的苯并(口恶)嗪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禾本科作物中的次生物质,对植物病虫害具有广谱抗性,上世纪中叶开始即引起人们重视并开始了...
【中文期刊】 刘光杰 寒川一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10期 1941-194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对白背飞虱具有不同抗性的水稻品种嘉花1号(抗白背飞虱粳稻品种)和汕优63(感虫杂交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杀虫剂处理对水稻害虫数量及稻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无杀虫剂处理的嘉花1号上白背飞虱的高峰虫量仅为汕优...
【中文期刊】 高宝嘉 高素红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0期 3499-350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简称转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中,基位物种的植食性昆虫丰富度显著降低,但中性节肢动物丰富度却明显增加.高抗和中抗的节肢动物群落中位物种和顶位物种较之对照有所增多.转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的害虫功能团,其优势状况,与...
【中文期刊】 罗淑萍 张永强 等 《昆虫知识》 2006年43卷4期 453-46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3个类型稻田早、晚稻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调查,结果表明:共有捕食性节肢动物67种,丰富度以蜘蛛高于捕食性昆虫类;早稻高于晚稻;中抗品种高于抗虫和感虫品种.早稻以皿蛛科Linyphiidae的食虫沟瘤蛛Ulmmeliata insectice...
【中文期刊】 郭建英 Gabor L. L(O)VEI 等 《昆虫学报》 2006年49卷5期 792-79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以转双价基因棉花SGK321、棉蚜Aphis gossypii和粉舞蛛Alopecosa pulverulenta为对象,研究了捕食转基因植物上的植食性害虫对多食性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粉舞蛛可以猎食棉蚜,但单独捕食棉蚜不足以长期...
【中文期刊】 周建嫦 杨杏芬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5年21卷10期 1226-12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随着转基因作物品种日益增多和全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转基因食品已成为全球食品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尤其是食用安全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切[2,3].因此,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制订了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
【中文期刊】 王冬妍 王振营 等 《昆虫知识》 2005年42卷3期 270-27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室内研究了转cry1Ab杀虫蛋白基因的Bt抗虫玉米MON810和Bt11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的取食行为、取食选择性和存活率的影响.在48 h的非选择性试验中玉米螟初孵幼虫在MON810和Bt1...
【中文期刊】 罗晨 岳梅 等 《昆虫学报》 2005年48卷3期 437-44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刺吸行为电图(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在植食性刺吸式昆虫,如蚜虫、粉虱、叶蝉和蓟马等研究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尤其是对蚜虫和粉虱的研究,已涉及寄主专化性、植物的抗虫机制以及病毒传播等领域.该文从蚜虫...
【中文期刊】 郭建英 万方浩 等 《昆虫知识》 2005年42卷2期 149-15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明确转Bt基因抗虫棉对捕食性天敌的生态效应,比较了2种转Bt基因抗虫棉(GK- 12和新棉99B)和1种常规棉上的棉蚜Chrysopa formosa对丽草蛉Aphis gossypii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取食常规棉泗棉3...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丽草蛉, 棉蚜, 生态风险, 非目标昆虫;
【中文期刊】 周建嫦 黄俊明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4年20卷10期 1183-11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PCR检测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和胭脂碱合酶(nos)终止子建立筛选食品中有无转基因成分的方法.方法用改良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CTAB)法制备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RoundUp ReadyTMSoybean(RRS)...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camv 35 S启动子; nos终止子;
【中文期刊】 张继红 王琛柱 等 《昆虫学报》 2004年47卷2期 146-15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0年7月中旬和8月中旬,分别测定了采自田间的转CpTI-Bt基因双价抗虫棉(SGK32l,以下简称CpTI-Bt棉)和转Bt 基因抗虫棉(中30,以下简称Bt棉)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tgera幼虫存活、生长的影响.结...
【关键词】 转CpTI-Bt基因棉;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中文期刊】 李丽莉 王振营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8期 1793-180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转基因抗虫作物自1996 年被批准商业化种植以来,它的抗虫性和经济效益已得到了普遍肯定,同时,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如转基因抗虫作物的长期种植,是否会导致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是否会影响有益昆虫,包括重要经济昆虫、捕食性和寄生...
【中文期刊】 黎昊雁 王玮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年23卷6期 22-2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转基因植物具有抗病、抗虫、抗逆、高产、营养成分改善等优良性状,但其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新一代植物转基因技术,如叶绿体基因工程、基因约束、多基因共转、去除抗性标记基因、对外源基因进行实时监控、抗性管理策略、最小程度地改变基因等技术的发展,...
【中文期刊】 宗娜 阎云花 等 《昆虫学报》 2003年46卷4期 533-53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蛋白酶抑制素是植物重要的防御物质之一,一般是分子量较小的多肽或蛋白质,能够与昆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形成复合物,阻断或削弱蛋白酶对食物中蛋白的水解,使昆虫厌食或消化不良而致死.植物蛋白酶抑制素在植物体内一般是诱导表达的,昆虫取食危害后,导致...
【中文期刊】 高东迎 黄雪清 等 《生物工程进展》 2001年21卷3期 38-41,3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水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120个国家种植水稻.水稻的近缘或远缘种具有一些优良性状,如抗病、抗虫、抗逆等.将这些性状导入水稻,是科学家们所希望的,但因用普通杂交方法存在交配系统的不亲和性等难题而进展不大.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
【中文期刊】 吕仲贤 俞晓平 等 《昆虫学报》 2001年44卷2期 197-20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不同虫源和致害性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体内共生菌数量动态及其对褐飞虱在抗虫品种上的取食选择、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氨基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田间种群的致害性与其体内共生菌数量有关。广西南宁种群雌成虫体...
【中文期刊】 刘艳荷 陈盛禄 《昆虫知识》 2001年38卷4期 258-26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苏云金杆菌(Bocillus thuringiensis,Bt)毒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是广泛用于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两大类基因.Bt毒蛋白对蜜蜂没有明显毒害作用,但对草蛉、瓢虫等有益昆虫的繁殖、发育具有不良影响,而且在花粉中表达,因此转...
【中文期刊】 范云六 张春义 《生物技术通报》 1999年15卷5期 1-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些年,农作物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已培育成功.与此同时,其产业化步伐在各国政府的大力参予下正在加快,预计在下个世纪初期将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并在解决人类目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