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29
- 7
- 4
- 3
- 1
- 4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桂珠 吴灼金 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3期 595-595页
【摘要】 目的:消除引起护理工作压力的因素或压力源,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保证护士工作中的良好的护理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充蔚 杨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年12卷16期 4310-4311页ISTICCA
【摘要】 护士在门诊服务中至关重要,热情周到的服务可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使患者倍感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现就门诊存在的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转变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门诊护理投诉的原因...
【关键词】 病人医疗护理;护士病人关系;医疗差错/预防和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临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年12卷10期 2369-23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调查和分析护士静脉采血标本的不合格原因.方法 按照检验科登记的186份不合格血标本信息,运用描述性研究设计,自制“不合格静脉采血标本原因追踪调查表”,对相关的186名护士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溶血、凝血和抽血量少与护±的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敏红 赖衍燕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38卷1期 104-105页
【摘要】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服务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泰顺县人民医院门诊实施精细化护理服务前后效果,该院于2016年11月引入精细化护理服务,并通过对门诊护士、分诊导诊人员进行培训,分析以往护理服务存在的不足,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金侠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22期 5376-537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静脉采血是一项护理操作技术,真空管采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在抽血室工作观察护士对体检人员及患者进行真空管采血的不同手法,发现部分护士用真空管采血手法不连贯,穿刺针不易固定滑脱,导致穿刺部位青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鸣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21期 5218-521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门诊抽血室是社会和患者感受并检验医院护理质量与护理技术水平的门户,具有人群集中,流动性大,护患接触时间短,护士人员少,工作强度大,患者对护士"一针见血"期望值高,与抽血工作相关的环节多的特点,极易引发护患纠纷,通过认真分析护患纠纷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文凤 曾慧频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25期 6282-62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真空采血器在动脉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广西龙潭医院2010-03-2011-03需进行动脉采血的96例的艾滋病患者的采血效果.结果 使用真空采血器进行动脉采血,一针见血95.6%;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及护士针刺伤.结论 真...
【关键词】 一次性设备;血样采集/仪器和设备/护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31期 7645-764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静脉采血是护士日常工作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操作之一,用于各种化验检查血标本的留取.不当的按压方法会造成血管出血、皮下淤血,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紧张、疼痛,也会影响血管的清晰度,给下一次静脉抽血带来困难.以往临床上静脉采血之后常使用棉签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娜 李运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23期 5779-57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将细节护理贯穿于整个抽血过程,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方法:分析引起抽血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制定细节护理的相应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细节护理能减少,抽血室护理纠纷.
【关键词】 血样采集;护士病人关系;医疗差错/预防和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红伟 褚静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14卷29期 3136页ISTIC
【摘要】 <篇首> 静脉抽血是临床常见的一项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更换采血空管时,将血液溅到床单位及病服上.这样一来,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尤其是遇到卧床不能自理的病人,更换床单位及病服就成了我们临床工作中的难点,同时也给病人带来了不便.为此,我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勾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24卷36期 34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为危重患者采集血标本时,常常需要同时采集多种项目的血标本.有些标本需要肝素液抗凝处理(例如血气分析标本),而有-些标本却严禁混入含肝素抗凝剂(例如凝血功能检查的采血管中使用的为枸橼酸钠抗凝剂),护士不得不分次抽取血标本,以确保结果的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丽娟 王金兰 等 《现代护理》 2008年14卷5期 616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临床护理工作中,在病人进行某些检查、治疗前,护士需向病人告知有关的注意事项,如空腹抽血及术前,特殊检查、治疗前禁食禁饮;餐前注射胰岛素;因病情需要必须卧床而禁止下床活动等.但是由于有些病人年龄大,记忆力差,易于忘记,因而耽误检查,延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丽红 祝丽英 等 《现代护理》 2007年13卷32期 3142-31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完善客观护理资料,确保静脉抽血安全进行.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静脉抽血检查核对表,客观详实记录静脉抽血检查核对过程.结果 增强了护士在静脉抽血过程中的查对意识,满足了患者的知情心理,提高了静脉抽血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结论 静脉抽血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名霞 《现代护理》 2006年12卷28期 2727页ISTIC
【摘要】 <篇首>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每天都要根据治疗、护理的需要,向病人告知一些前瞻性的注意事项,如空腹抽血及术前禁食、禁饮;留取大、小便标本;餐前打胰岛素、测血糖;禁止下地活动;牵引装置不能碰撞等,但是经常有病人忘记,因而耽误检查和手术或造成一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永群 喻玲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22卷1期 7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是基本的护理操作,采集途径很多,方法也不同.临床发现在患儿的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抽出2~3 ml血液,这样既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又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笔者却遇到2例经头皮静脉抽血而导致患儿头面部青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贤 彭玉同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年21卷5期 49-50页ISTIC
【摘要】 <篇首> 婴幼儿及儿童的静脉采血较成人穿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我院抽血中心成立于1999年5月,通过5年的观察与总结,我们体会到,由于患儿的表达能力差(尤其是婴幼儿),对静脉穿刺有一种本能的对抗情绪.所以,血标本的采集与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倩华 伍玉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年21卷22期 45-46页ISTIC
【摘要】 目的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形象.方法相关部门实施责任制交接流程;发生问题主动采取应急流程;明确相关部门所担负的责任;培训门诊护士真空采血的技巧及熟悉试管用途.结果发生不良现象的几率由0.09%下降到0.008%;通过沟通技巧与人文关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瑞琼 柯泽春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年21卷15期 61-6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抽血室使用的重要意义.方法抽血室配置计算机与检验科联网,实行资源共享,患者的检验报告由抽血室护士直接调用、打印.结果患者可提前30 min取到检验报告,满意度由应用系统前的90.0%上升到应用系统后的98.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晨霞 邬明素 《实用护理杂志》 2002年18卷5期 49-49页ISTIC
【摘要】 <篇首> 血细胞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除了靠检验科的质控外,护理人员对检验标本的抽取方法、方式的准确性也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非疾病因素导致的异常检验结果与临床护士抽血之间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红灵 《现代护理》 2001年7卷12期 20-20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临床上小儿术前常规查肝肾功能、乙肝六项、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进行配血一般需血7~8 ml,很难一次抽够,反复抽血给患儿带来痛苦,也给护士增加了压力.临床上采血针为7号或8号,我们大胆设想试验应用51/2号双向采血针应用于头皮静脉采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玉梅 《实用护理杂志》 2000年16卷3期 21-21页ISTIC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门诊采血做血生化检查,护士选择左腕部中间血管为抽血点,因患者较胖,护士进针较深.患者突感左手桡侧疼痛、麻木.采血后麻木仍持续不退,并伴有左拇指括活动障碍,门诊采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并理疗、高压氧治疗无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德云 《家庭&育儿》 2016年1期 21页
【摘要】 病房里住着两个具有同样病情的五岁的小女孩,女孩母亲的脸上同样布满了愁云.一会儿护士来抽血,女孩芸芸看见穿白大褂的护士,早吓得哇哇大哭,一旁的妈妈斥责着:"别哭,不许哭!"等护士拿过她的小胳膊时,宝宝闹得更凶了,一旁的妈妈还是斥责.宝宝哭得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微微 江雪梅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45-45页
【摘要】 目的:充分认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了解其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近两年回顾性分析无医源性感染而致的医疗纠纷,也无护理人员患上了自身感染。总结归纳护理经验为:(1)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条例,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海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10期 134-134页
【摘要】 末梢血采集是抽血室护士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由于采血方法的不同,影响了采血结果[1],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延误患者诊断治疗,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 穆聪慧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12期 386-386页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护理投诉的主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8月发生的107例门诊病人投入原因进行回归性分析,从而总结其产生投诉的原因所在。结果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投诉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护患沟通不当、服务态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长 《大家健康(上旬版)》 2013年7期 11页
【摘要】 急诊室的故事傍晚时分,急诊室里来了一位中年女性,由家人搀扶着,看上去很虚弱."医生,我很难受,心慌、头晕得厉害,还一直出汗."病人有气无力地说,"我有糖尿病,一个月前诊断出来的.为了控制血糖,我一直吃得比较少……"说着说着,便晕了过去."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婷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3年9期 178-178页
【摘要】 静脉采血主要的目的是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协助临床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真空负压静脉采集血标本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提高了血标本的质量,还节约了很多时间。但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试管压力不足的现象,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雪英 徐秀芝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年11卷2期 414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健康人群体检抽血晕针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36例抽血晕针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性别、年龄、是否空腹、是否首次,以及其他伴随性疾病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抽血晕针与体检者年龄、精神因素、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及环境、抽血体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秀凤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年8期 117-117页
【摘要】 针对门诊抽血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从服务态度、护士综合素质、患者自身因素、抽血管理秩序、其它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门诊抽血室护患纠纷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全面提升门诊抽血室的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芳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年11卷2期 37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并总结健康体检者抽血晕针的原因以及护理的对策,寻求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抽血晕针者50例,对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和抽血时的一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体检者的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在医院门诊大厅服务台的护士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来咨询的家长,他们说看完医生并缴费后,拿着抽血单、X线、B超等各种检查单,总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样做,哪个先做哪个后做.其实,检查项目的安排还是有一些窍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燕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04卷3期 520页MEDLINE
【摘要】 目的:通过对19例抽血晕针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根据19例抽血晕针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性别、是否首次抽血.结果:抽血晕针与年龄、性别、心理因素、护士的言行及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结论 良好安静的环境,护士细心观察,态度和蔼,静脉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红梅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2年20卷10期 141-141页
【摘要】 因儿童静脉表浅、细小,静脉抽血较成人穿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是患儿对静脉穿刺有一种本能的对抗情绪,表现为极度的恐惧、哭闹、不配合.因此,通过一年多的抽血实践总结,对患儿的血标本采集,既要求护士有精湛的穿刺技术,还要求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亚兰 《中国校医》 2012年26卷1期 27,30页
【摘要】 我院属于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要对入学的新生、毕业生、教职工进行体检.由于时间安排较集中,抽血工作量大,所以抽血完毕拔针时只能采用棉签按压止血.我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发现:在给体检的大学生行静脉抽血时要做到"一针见血"不难,而要做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瑛 《工企医刊》 2012年25卷5期 74页
【摘要】 儿科门诊患儿数量多且时间点集中,患儿的心理反应不尽相同,护士抽血前针对不同需求做好心理诱导,通过护士、患儿、家属三者统一协调,能使患儿准确及时完成采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梅 张吉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31期 205页
【摘要】 <篇首>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诊断检查,临床多采用肱动脉、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抽血.护士是动脉血采集的直接操作者,正确采集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偶然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芝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03卷22期 433页MEDLINE
【摘要】 血液检查是判断体内各种功能及异常变化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它不仅可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变,也可为判断病人病情进展程度以及治疗疾病提供参考.静脉采血是护理操作技术的一种,如何采集好各种血标本,临床护士要熟练掌握静采血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青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15期 274页
【摘要】 总结和分析50 789例真空静脉采血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比如:穿刺失败和穿刺后瘀血,针对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全部使用穿刺技术高超的护士长采集血标本,采集血液后使用正确的按压制度,减少不良反应,减少体检人员的不满,提高静脉采血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延玲 田玉爱 等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04卷7期 255-256页
【摘要】 <篇首> 风险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造成损害或被投诉的事件[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门诊抽血室作为医院的一个窗口,患者流动性大、病种复杂、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抽血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晓玲 《工企医刊》 2009年22卷2期 41-42页
【摘要】 <篇首> 临床上已经把血液化验结果作为诊断和反映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许多医院的病房护士由于晨间工作繁忙,普遍把抽血时间安排凌晨5时进行,而检验科将病区标本整理后约9时才开始检验.血液放置时间过长会影响许多化验结果.现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欧 《医药世界》 2009年11卷8期 420-420页
【摘要】 <篇首> 1 目的为了使我科全体护士在飞行员大体检中抽血成功率达到100%.2 方式人员:军护1名,非现役7名,合同护士1名,进行分两组训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顺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年11卷4期 114页
【摘要】 总结360名新生儿、早产儿(包括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抽血的部位选择及成功率进行统计、比较.动脉穿刺成功与否与护士基本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加强自我练习,提高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结果:桡动脉成功率高,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巧兰 黄丽云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13卷20期 119-120页
【摘要】 目的 了解门诊抽血患者的相关知识需求及其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做好门诊抽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随机抽取的1000名门诊抽血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所有抽血病人对如何确保抽血结果准确性最关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小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12卷11期 111-112页
【摘要】 目的通过对22例在健康体检抽血晕针原因分析、观察及处理,及时制定预防措施,防止意外发生,提高抽血成功率及工作效率.方法统计、收集与分析了2000年至2004年在本门诊健康体检抽血晕针22例病例资料.结果抽血晕针与年龄、性别、精神因素、身体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中原医刊》 2005年32卷7期 60页
【摘要】 静脉输液是治疗抢救患者的主要途径、静脉留置针适用于临床输液、输血及动、静脉抽血等治疗,留置针的应用便于对病人随时给药,可为患者解决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对持续静脉输液的病儿静脉保护措施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小燕 吴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9卷16期 73-74页
【摘要】 <篇首> 在门诊抽血过程中,常遇到一些影响穿刺成功及采血质量的问题.护士应如何快捷有效地作出相应的处理,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并既保证采血质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体会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小芳 畅晓艳 等 《中原医刊》 2003年30卷1期 58-59页
【摘要】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抽血,可减少穿刺次数,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痛苦小,并发症少,尤其像急性心肌梗塞等急症病人,多通道连续输液、采血更有意义,可以做到抢救及时、用药方便,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病人沟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颖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9卷24期 94-95页
【摘要】 为了提高门诊抽血项目的准确率,门诊中心注射室于2000年7月-2001年2月,成立了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选定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组员按计划实施,把活动前后数据进行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