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2
- 13
- 9
- 47
- 10
- 10
- 8
- 6
- 31
- 24
- 21
- 14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燕 何彬 《大众科技》 2007年7期 126-127,129页
【摘要】 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将近年来应用于手性药物拆分的色谱技术进行了整理、概括,着重比较它们在制备规模上的优缺点.尽管各种色谱拆分技术在手性药物的拆分上已有应用,但就工业制备上,HPLC、SMB、SFC最有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杰 王晶苑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0期 8508-85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区分土壤呼吸组分并揭示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对于准确评估土壤碳过程及其环境影响机制至关重要.根据底物来源和作用机制的差异,土壤呼吸主要包括根系呼吸、根际微生物呼吸、凋落物分解、自然条件下和激发效应下土壤有机质(SOM)分解.现有土壤呼吸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磊 许坤 《化工设计通讯》 2020年46卷7期 215-216页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性药物在整个医药产品中占据的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新开发的药物几乎都存在着手性基团,因此,手性药物的合成和拆分技术在整个新药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阐述了传统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并对其拆分工艺和优缺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志旭 刘沛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年7卷3期 174-1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采用矩阵拆分方式减少检验次数,建立混合血清法核酸扩增技术的数学模型.方法应用概率论、数理统计原理推导矩阵拆分方式混合血清法减少检验次数的数学公式;应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编制减少检验次数百分数(L值)表.结果编制L值表,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志浩 《生物加工过程》 2004年2卷4期 6-10,16页ISTICCABP
【摘要】 简要介绍了手性,手性技术与生物催化的基本概念.手性,是指一个有机分子具有不对称性,形成两种空间排布方式不同的对映异构体.手性技术即生产手性化合物的技术,手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手性源、外消旋体拆分、不对称合成等几种.生物催化,即利用酶或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隆洋 闵伟红 《食品科学》 2016年37卷3期 280-285页
【摘要】 甲硫氨酸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医药等诸多领域,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现行的化学合成甲硫氨酸产物为外消旋混合物,且对环境污染严重,与生物技术生产甲硫氨酸相比,不具备可持续性.生物技术生产甲硫氨酸可分为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科研人员一直尝试阐明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作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20期 24-26页
【摘要】 一、案例背景刘××,男,15岁,系新温州人子女,家庭条件不错。父亲在本地一家私营企业任车间主管,身边有一群“小弟”,重江湖义气。2011年12月,刘××曾与一位女教师发生肢体冲突,教师的“坚持己见”和父亲的“拳脚相加”,让孩子的自尊心遭受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青桃 曹长春 等 《北方药学》 2012年9卷8期 38-39页
【摘要】 分子印迹技术是新开发的一种分子识别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选择性高、制备简单的特点.本文将阐述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娇 袁庆 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1卷11期 49-53页
【摘要】 首次采用结合区段灌注技术及场放大进样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山莨菪碱四种异构体进行了拆分。详细探讨了溶液pH值、拆分试剂含量、分离缓冲充入时间、分离电压等对测定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在75mmolL-1Tfis—H3P04(pH3.5)为分离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陆榕 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 2009年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正相色谱的手性固定相分离技术对丁苯酞光学异构体进行拆分,在对其左旋体和右旋体在Beagle犬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行比较的同时,进一步考察了左旋体口服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本试验采用了Chiralcel OD-H色谱柱(250 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明蕊 刘阳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2卷19期 47-51,126页
【摘要】 氨氯地平是一种强效的第三代二氢吡啶钙通道拮抗剂,临床上用其消旋体和左旋异构体,其中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活性是消旋体的2倍.通过文献调研,本文以左旋氨氯地平的研发为主线,简要介绍左旋氨氯地平的发现、构型确定过程以及我国科研工作者自主创新完成苯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笪红远 光红梅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年8期 742-743,7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对手性药物认识不断深入和不对称合成技术、拆分技术的发展,手性药物市场逐年扩大,手性药物已经成为新分子实体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质子泵抑制剂( PPI)的光学异构体也陆续获得批准上市。本文主要就PPI光学异构体的药理毒理内容和现阶段的注册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艳 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1年42卷1期 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动态拆分技术是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的一种主要途径,近几年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动态拆分技术是将拆分反应与现场消旋化反应相结合的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在拆分反应进行的同时,通过现场发生的快速消旋化反应,使慢拆分反应的对映体完全消旋化,并通过快拆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根容 李志良 《中国新药杂志》 2005年14卷8期 969-9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外消旋体进行拆分是获得手性药物的重要方法.综述了手性拆分方法及其分类,分别为结晶拆分法,包括直接结晶法、形成非对映体的结晶法、组合拆分法等;复合和包合拆分法,包括包结拆分法;色谱拆分法等,并结合一些药物对新近发展起来的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做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定强 李衍亮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7期 1731-1734页PKUCSCDCA
【摘要】 简要阐述了手性药物的世界销售市场.综述了目前实验室和工业生产领域手性药物的拆分方法,包括: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生物拆分法,色谱拆分法,手性萃取拆分法和膜拆分法等,并简要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娴 王慧文 《安徽医药》 2013年17卷1期 142-14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三十年上市的新药中,手性药物占有很大比例,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应用广泛,发展也日趋完善.手性拆分(Chiral Resolution)也称作光学拆分(Optical Resolution),亦或称作外消旋体拆分,为立体化学上,用以分离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强 黄志平 等 《食品与药品》 2012年14卷1期 60-64页ISTICCA
【摘要】 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化妆品等行业.大多数氨基酸含有手性中心,存在D型和L型对映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的生理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不同或完全相反的.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大多为外消旋体,必须手性拆分.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氨基酸拆分技术做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凯欣 石宽 等 《药学实践杂志》 2012年30卷6期 418-421页ISTIC
【摘要】 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手性特征,给药后体内对映体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显示出差异,具有立体选择性特点,代谢是导致该类药物呈现立体选择性变化的主要环节.而生物样本中对映体定量分析则依赖于手性拆分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唑类抗真菌药物主要手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平 《生物学通报》 2005年40卷9期 3-5页ISTICCA
【摘要】 在自然界中D-氨基酸相对稀少,被冠以"非天然"氨基酸之称,但D-氨基酸在医药、农药和食品等的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它们已被用于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生理活性肽.综述了通过生物转化和手性拆分技术制备D-氨基酸新进展,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秀丽 胡大一 等 《中国医刊》 2002年37卷6期 47-4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由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首先采用拆分技术所获得的上市产品[1],目前并无该产品与氨氯地平的对比研究,尤其是药物漏服后动态血压的变化.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义 吕力琼 等 《浙江化工》 2016年2期 12-16页
【摘要】 动态动力学拆分是合成手性化合物最方便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方法的主要特征是用酶催化拆分和金属催化原位外消旋化未反应的底物,克服了经典动力学拆分最高产率只有50%的缺陷,理论上可以达到100%的收率。本文概述了动态动力学拆分技术在手性药物合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艳芸 《医药前沿》 2015年25期 151-152页
【摘要】 氨氯地平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有两种对映体,分别是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是通过对氨氯地平通过手性拆分技术而产生的,具有更显著的临床作用,并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对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秀兰 江金凤 等 《海峡药学》 2014年7期 11-16页
【摘要】 目的:对手性拆分方法及其分类加以综述,另外还对手性拆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方法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并结合一些药物对新近发展起来的手性药物拆分技术做了介绍。结果与结论临床应用的手性药物,除天然和半合成药物外,人工合成的手性药物仍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玉凤 王旭静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14年4卷2期 85-89页
【摘要】 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增长,转基因安全性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论,其中花粉扩散引起的转基因向近缘种飘流的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因拆分技术为采用生物学措施控制转基因飘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基因拆分技术是基于内含肽intein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雪峰 陈小明 《广东化工》 2012年39卷15期 27-29页
【摘要】 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是一种鞋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也是合成多种抗生索的重要中间体,近年来对它的拆分技术研究收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评述了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拆分技术,分析了其拆分方法,并简要评析了它的发展前景及国内外的需求情况、开发情况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胜利 于建生 《山东化工》 2011年40卷3期 51-54页
【摘要】 手性药物的外消旋体拆分技术是医药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阐述了传统的手性拆分化技术,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酶法拆分技术、生物膜拆分技术、萃取拆分技术等前沿拆分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另外还对手性拆分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丽娟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0年6期 187-195页
【摘要】 l-薄荷醇是目前最有工业价值的手性化合物之一,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手性试剂制备等领域广泛应用.天然薄荷醇由于受天气和环境影响,产量和质量波动很大,合成薄荷醇则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本文综合评述并比较了近年来国际上薄荷醇的合成与拆分技术研究的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炜 侯艳 《科技信息》 2010年33期 42-43页
【摘要】 通过对文献、资料中的实验和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概述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并以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非水毛细管电泳、配体交换电动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五种分离模式为例,阐述了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技术在毒物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显示出毛细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磊 赵平 《河北工业科技》 2009年26卷1期 53-57页
【摘要】 对映异构体在药物中占有很大比例,对映异构体药物在体内往往呈现很大药效学、药动学差异.单一对映异构体药物不仅可以使用药剂量减半,而且具有疗效更好和更安全等显著优点.研究有效方法分离对映异构体具有显著现实意义.手性拆分是获得单一对映异构体的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继云 赵克芳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21卷1期 47-48页
【摘要】 <篇首> 氨氯地平是长效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物,该化合物有左旋和右旋2种同型异构体,左旋体钙拮抗活性是右旋体的近1 000倍,是消旋体的2倍,理论上表明左旋氨氯地平剂量是消旋体的1/2时,即可有相同的降压疗效,同时副作用减少[1].苯磺酸左旋氨氯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2卷20期 36-37页
【摘要】 <篇首> 氨氯地平是长效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物,该化合物有左旋和右旋2种同型异构体,左旋体钙拮抗活性是右旋体的近1000倍,是消旋体的2倍,理论上表明左旋氨氯地平剂量是消旋体的1/2 时,即可有相同的降压疗效,同时副作用减少.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伙钊 罗明可 《海峡药学》 2007年19卷2期 56-58页
【摘要】 手性药物对映体拆分方法研究是目前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笔者就色谱拆分理论、色谱拆分技术在手性药物对映体拆分中的应用及进展状况,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霞 韩熠 等 《云南化工》 2005年32卷2期 37-39页
【摘要】 通过对手性化合物和超滤膜的介绍,综述了超滤膜在手性化合物拆分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超滤膜在膜拆分技术中的地位及其工业化发展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明可 林娴 等 《海峡药学》 2004年16卷3期 126-128页
【摘要】 手性药物是目前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手性药物时映体的药效学、药动学差异,临床使用现状,色谱拆分技术及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清祥 弓加文 等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19卷12期 47-50页
【摘要】 对羟基苯甘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也是合成多种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近年来对它的拆分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评述了它的拆分技术,分析了其拆分方法,并简要评析了它的发展前景及国内外的开发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连义 陈兰菊 等 《饲料工业》 2003年24卷6期 9-9页
【摘要】 <篇首> 目前国内外化学合成L-肉碱多采用毒性较大的氰化物为原料,且拆分工艺路线复杂.由于国内的拆分技术不过关,只能生产混旋肉碱而不能生产L-肉碱.本研究采用一种便宜、易得且无毒的原料L-苹果酸,由新的合成工艺经化学反应直接生成L-肉碱,避开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嘉威 导师:李志刚 王卫飞 华南理工大学 药学 药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近年来,获得单一手性物质成为手性拆分领域的研究热点。酶法拆分制备手性物质相较于传统化学拆分法,具有效率高、条件温和、能耗和成本低等优点,特别契合于安全,高效的绿色制药生产目标,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大部分的酶拆分过程都是间歇反应,...
【关键词】 药物化学 ; 1-(4-甲氧基苯基)乙醇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阳 朱冉冉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年54卷10期 1420-1428页ISTICCSCDCA
【摘要】 手性是药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性,单一对映体药物较其外消旋体往往表现出更高的活性、更低的不良反应,因此制备高纯度手性单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结晶拆分法是制药工业中获取手性单体的重要途径,共晶作为一种新颖的结晶技术,因适用性广而备受关注.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伯旭 齐飞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9年26卷3期 233-236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概述了近10年来利用结构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在纤维素酶分子结构和功能方面研究的进展,包括:酶分子结构域的拆分、催化域和纤维素结合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纤维素酶的分子折叠.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红霞 导师:郑国钧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 2020年
【摘要】 (+)/(-)-2-氮杂双环[2,2,1]庚-5-烯-3-酮(以下简称γ-内酰胺)是重要的手性药物中间体,分别用于合成美罗利汀及抗病毒药物如阿巴卡韦和帕拉米韦。生物拆分是获得(+)-γ-内酰胺与(-)-γ-内酰胺简单、高效的方法,目前已经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梅 林子婷 《化工管理》 2022年28期 71-74,95页
【摘要】 卡巴拉汀是氨基甲酸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市场空间大.文章对卡巴拉汀合成路线进行了详细梳理,分为外消旋体的化学拆分方法和不对称合成法,其中化学拆分法是对终产物卡巴拉汀的外消旋体进行拆分,或对合成中间体的外消旋体进行拆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艳娟 张安林 等 《广州化工》 2022年50卷9期 144-148,170页
【摘要】 采用连续流微反应器技术对苏沃雷生原料药关键中间体进行技术优化,以2-氨基-4-氯苯酚和乙基黄原酸钾为起始原料,经环化反应、卤代反应和手性拆分等反应合成苏沃雷生中间体5-氯-2-[(5R)-六氢-5-甲基-1H-1,4-二氮杂卓-1-基]苯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娇 齐暑华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2年34卷5期 995-1000页
【摘要】 借助微波辅助合成技术制备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对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配比进行优化,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聚合效果进行表征.然后利用氨基和环氧基之间的开环反应,将牛血清白蛋白修饰于整体柱表面,并将其应用于异丙肾上腺素的手性分离.实验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梦琦 聂小春 《医药导报》 2019年38卷11期 1465-14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以超高效合相色谱系统建立一种西酞普兰对映体拆分方法.方法 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系统,采用ACQUITY UPC2Trefoil手性色谱柱,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流动相中主要组分,对西酞普兰R、S-对映体进行拆分,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元 闫加庆 等 《中国药房》 2018年29卷2期 283-28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更好地促进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技术在药物分析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合相色谱”“UPC”“中药”“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UltraPerf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嗣岑 贺晓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38卷6期 777-7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亲和色谱是依靠键合在固定相上的配位体与生物活性目标分子间特异性的识别与可逆的亲和作用,实现生物分子选择性分离的一种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高选择性、高回收率等特点,可同时进行色谱分离及活性筛选,广泛应用于活性产物的筛选、分离和纯化.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心怡 纪云鹏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6年24卷3期 921-9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核酸检测技术(NAT)用于血液筛查的室内质量控制(QC)方法.方法:将浓度为60 IU/mlHBV-DNA质控标准品,以6个混样常规筛查浓度稀释至10.0 IU/ml,接近检测下限的2倍.如出现混样结果阳性,则需进行拆分单检,以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卫生 曹彦刚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17卷3期 492-4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桑白皮各化学拆分组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以及制备液相技术,对桑白皮化学拆分组分进行分离纯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辉 张艳丽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17卷3期 476-4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建立南葶苈子的化学组分拆分方法,并对拆分组分进行稳定性和互不交叉性考察.方法:采用煎煮、蒸馏、萃取、醇沉、大孔吸附树脂等技术获得南葶苈子拆分组分,采用HPLC及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稳定性和互不交叉性评价.结果:将南葶苈子拆分为6个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