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9
- 13
- 6
- 237
- 59
- 15
- 10
- 8
- 166
- 50
- 27
- 16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懿杰 钟国庆 等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5年19卷3期 283-29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前瞻性研究下坡行走的步态相关危险因素与运动相关下肢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标准为健康的大学生,排除标准为1年内有下肢外伤或韧带损伤、手术史、神经肌肉疾病或影响运动表现及生活质量的疾病。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人体测量数据,利用三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瑞晨 魏新运 等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5年11卷2期 77-86页
【摘要】 目的探索下肢生物力学评估在足踝部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足踝外伤及畸形患者360例,按疑似疾病类型分类:A群(踝关节骨折患者),B群(Lisfranc损伤患者),C群(平足症患者),D群(拇外翻患者);每个群按...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Lisfranc损伤;扁平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辉 李璐兵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0年28卷14期 1307-13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将Hepple Ⅰ-Ⅴ期OLT患者和健康人足踝部的CT和MRI扫描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并建立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和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测量相关力学参数.[结果]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奇 沈子龙 等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10卷3期 214-220页
【摘要】 目的:探究应用自体髌骨股四头肌肌腱移植物修复家兔巨大肩袖损伤愈合效果的实验研究。方法:将36只成年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n=12)、缝线修复组(n=12)、移植物修复组(n=12)。对照组切开一侧肩关节,暴露肩袖肌腱后缝合伤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旭华 朱勋志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年41卷4期 308-3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构建人颌面部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颌面部不同部位爆炸伤,对颅底部继发性损伤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 采集一成年男性头部CT数据,用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人颌面骨三维有限元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保明 李钊伟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年27卷22期 2075-20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膝关节正常志愿者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RI对左膝关节进行扫描,建立膝关节各部位有限元模型,在股骨部分垂直加1150N垂直力模拟人体正常周期中的伸直状态,测量应力分布.在完整...
【关键词】 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同时损伤;关节软骨;有限元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勋志 欧阳荣键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9年35卷2期 162-1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探讨颈动脉爆炸冲击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基于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头颈CT血管造影(CTA)影像学数据,应用Mimics软件提取三维几何模型.应用Geomagic Studio软件对几何模型进行颈动脉、软组织非均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柳茵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年37卷6期 673-6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根据患者CT和颅内压数据,建立外伤性脑损伤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脑血肿对颅内压产生的压力响应.方法 采用成人头部有限元模型(GHBMC)与气体分子动力学分析脑血肿膨胀与颅内压增高的关系,提取并折叠血肿,置人有限元模型中相对应的位置,根据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连鸿 李刚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36卷4期 341-343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韧带损伤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诊治此类韧带损伤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取5个新鲜尸体上肢标本制作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模型,用手术刀依次破坏肩锁韧带、喙锁锥状韧带及斜方韧带,记录并比较标本完整状态下(A组)、单纯...
【关键词】 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韧带损伤;生物力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力扬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2年115卷3期 336-33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机制。方法 采用脊柱活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脊柱在直立位、前屈位和后伸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椎弓根以及椎体后上方与椎弓根相邻部分为应力集中区域。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损伤机制与脊柱的应力集中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硕 朱震奇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8年98卷11期 837-8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带有脑脊液的颈脊髓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生物力学有限元方法研究爆裂骨折时骨碎片不同撞击速度对脊髓造成损伤的机制.方法 根据人体颈椎各节段的脊髓的形态学特点,利用Spaceclaim 18.0、Hypermesh 13.0及ABAQ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鹏程 朱英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8年40卷7期 596-6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肘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肘关节以不同角度撞击地面,分析肘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选取1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肘关节屈曲90°行CT扫描,应用Mimics、Geomagic、UG、Hypermesh等软件对所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帅 徐永清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8年36卷2期 216-220,22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镍钛记忆合金四角固定器在治疗跗跖关节损伤中的固定稳定性,并与空心拉力螺钉、背部钢板的固定强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在6 具新鲜下肢标本中,利用Electr0Force ? 3510高精度生物材料实验系统按以下分组顺序在600 N...
【关键词】 镍钛记忆合金;四角固定器;Lisfranc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凯 刘宏哲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8年20卷3期 217-2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前后压缩(APC)型骨盆损伤骨-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 选择1具56岁男性新鲜尸体骨盆标本,根据APC型骨盆损伤分别建立有限元及实验室力学模型.有限元模型:建立正常骨盆骨-韧带有限元模型,固定右半骨盆,切断并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技 张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8年20卷5期 456-4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膝关节后内侧复合体损伤可引起严重关节功能障碍,造成膝关节旋转不稳及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因为对膝关节后内侧复合体缺乏系统性认识,所以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膝关节后内侧复合体研究的文献,对其解剖及生物力学、损伤分类、治疗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旭 尹建文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17年37卷22期 1407-14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模拟步态周期的疲劳加载系统与空间运动捕捉系统,通过比较螺钉与钢板固定的骨质疏松患者后踝骨折的生物力学强度,为骨质疏松患者后踝骨折的内固定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2具骨质疏松下肢标本,通过后踝截骨获得Haraguchi Ⅰ型后踝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海昊 汤涛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7年19卷10期 897-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TPS)和传统颈椎前路钢板固定(AP)、前后路联合固定(CAP)在下颈椎三柱损伤模型中的初始稳定性,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方法 采集6具人颈椎标本并测定其完整状态的三维运动范围(ROM),制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水小龙 曹生鲁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7年19卷5期 423-4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盆前后压缩(APC)Ⅱ型损伤时相关韧带损伤情况及耻骨联合、骶髂关节的分离程度等.方法 取10具新鲜尸体标本,将标本随机分为2组(n=5),制造2种骨盆APCⅡ型损伤测试模型:半骨盆固定(限制组)和半骨盆不固定(非限制组).模拟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坡 杨资洋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51卷8期 480-48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人颌面部撞击伤有限元模型,并对颌面部撞击伤时颅底损伤过程进行仿真动态模拟,初步分析颌面撞击伤时颅底损伤的机制.方法 利用CT扫描数据建立人颅颌面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机设计底面直径3 cm的铅质圆柱体为撞击物,动态模拟右侧上颌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煜 杨资洋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6年32卷2期 161-1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完整的人颅颌面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撞击伤模拟验证,为研究颅颌面伤情模拟提供依据. 方法 CT扫描健康成年男性头颅,将数据导入Mimics 15.0软件中,按照骨组织、皮肤组织、皮下软组织分类并分别进行阈值分割与三维重建.将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晨璐 王贝宇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6年43卷16期 3065-30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究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其损伤及再损伤的预防要点.方法 建立山羊标本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模型(n=15),用脊柱三维运动测量仪测量损伤前后颈椎3-4节段(C3-4)的三维运动范围、载荷应变关系和刚度变化.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树智 左浩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6年41卷7期 566-5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下胫腓锁定钛缆固定装置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拉力螺钉内固定对比,从抗分离及应力遮挡两方面进行评价.方法 6个尸体踝标本先进行压力-分离实验及应力检测实验,其数据作为正常组供对照,然后制作下胫腓联合损伤模型,并将标本随机分为2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宣勇 骆宇春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年23卷10期 928-9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循环载荷对腓骨长肌腱重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有效的弹性固定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采集8具新鲜成人下肢尸体标本,制成正常组、失稳组与腓骨长肌腱重建组,行生物力学动态应力分析,模拟人体下肢正常行走状态循环载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涛 郑加军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5年31卷11期 1050-10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有限元数字模拟技术动态仿真人下颌骨颏部爆炸伤损伤过程,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探讨颌面部爆炸伤致伤机制. 方法 建立人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颏部在不同致伤条件下爆炸动态损伤过程,利用Von Mises应力及有效应变对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宏谋 梁晓军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4年30卷10期 1035-10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法了解大块后踝骨折不同复位程度对胫距关节接触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6具成人新鲜小腿-足标本.用DDL实验机按照中立位、背屈10°和跖屈15°的不同加载力度,并通过Tek-Scan关节压敏片相关法分析正常状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涵 梁炳寅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4年33卷7期 814-8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退行性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肩袖疾病(包括磁共振显示肩袖部分或完全撕裂)的患者中年龄在60岁或以上54%.退行性肩袖损伤更容易发生在大于50岁老年人中,超声检查研究显示50多岁、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忠友 吴鹏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4年30卷2期 170-1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比腰椎双节段不同固定方式的力学稳定性. 方法 取6具正常成人甲醛固定腰椎标本(L2 ~S1),递进式采用不同固定方式行L3/4、L4/5固定并分为5组:A组(正常标本组)、B组(单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椎间融合器置入组)、C组(单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清华 余斌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年16卷9期 784-7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下胫腓联合损伤两种位置螺钉固定对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获取1名30岁男性志愿者的右足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Mimics 10.01、SolidWorks 2009等软件进行骨骼的三维重建、模拟韧带连接和生成关节接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子征 王炳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年28卷10期 1217-12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人工韧带修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人工韧带提供依据. 方法 取8具16个正常成人新鲜踝关节标本,分为韧带正常组(A组)、韧带损伤组(B组)、人工韧带内固定组(C组)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组(D组).取各组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兴武 张美超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3年31卷5期 572-5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为了研究头部在钝器作用下的生物力学响应及损伤机理.方法 利用CT图像数据和MRI图像数据对头部骨骼与内部软组织进行几何重建,然后画分网格,构建颅脑有限元模型.另一方面,对连于躯干的头部标本进行10 m/s的低速冲击,测试冲击部位接触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欣 徐吉海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13年33卷11期 1135-11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生物力学方法比较不同重建术式对远侧尺桡关节脱位重建后的抗扭转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选取6侧成人上肢标本,男4侧,女2侧;死亡年龄36~78岁,平均为64.9岁;左侧3侧,右侧3侧.采用标准的掌、背侧韧带切除法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清华 余斌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3年15卷9期 778-7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踝关节下胫腓联合损伤两种位置螺钉固定对踝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 方法 选取1名30岁男性健康志愿者的右足螺旋CT扫描图像,利用Mimics10.01、Solid-Works2009等软件进行骨骼的三维重建、模拟韧带连接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关 鲁谊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3年15卷3期 240-2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无明显脂肪浸润和萎缩变性的巨大肩袖损伤手术时机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肩袖损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n=30):早期修复组(损伤后1周后行手术修复)和晚期修复组(4周后修复).术后2、4、8周HE染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凌青 赖西南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3年38卷7期 601-6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弹体结构对防弹衣后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长白猪10只,按所用枪弹类型的不同随机分为56式7.62mm步枪弹组(n=5)及SS109 5.56mm步枪弹组(n=5).通过减装药的方式将两种步枪弹动能调整至基本一致(约1880J)...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涛 陈渝斌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47卷11期 651-6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计算机仿真模拟在颌面部火器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7.62、5.56 mm制式弹致猪下颌角外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测量并计算弹孔直径、能量损耗值、能量损耗率,以及不同时间点von Mises应力、等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关阳 张晋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年14卷12期 1037-10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动物模型评估保留残端对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的生物力学意义. 方法 将50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一侧后肢制作ACL断裂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n=25),一组行保留残端ACL重建术(保残组),另一组行去除残端ACL重建术(去残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勇 邹琳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2年30卷2期 225-2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比较短节段固定对胸腰椎二柱(前中柱)损伤和三柱损伤的固定稳定性.方法 选取8具新鲜家猪T13~L5节段的脊柱标本.实验标本需进行4种状态下的测试:正常状态(A);二柱损伤状态(B);二柱损伤短节段固定状态(C);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新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52期 9831-983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生物力学研究表明,颈椎损伤的许多问题都与力学密切相关.目的:总结运动员颈椎损伤置入螺钉后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中文检索关键词:颈椎损伤,置入钢钉,生物力学.英文检索关键词:Cer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连鸿 黄继锋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1年29卷3期 339-3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对浮肩损伤临床常用的3种内固定术式进行生物力学评价,为手术选择内固定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7例包含锁骨及肩胛骨的左侧上肢防腐尸体标本,解剖出肩胛上悬吊复合体(SSSC),人为制造浮肩损伤模型,对4种状态进行试验:正常标本、单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正林 许民辉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19期 1995-19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防弹衣后远达脑组织的损伤特点及探讨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18只雄性长白猪分成假致伤组(n=4),子弹速度910 m/s组(n=6),740 m/s组(n=4)和590 m/s组(n=4).致伤模型为麻醉后长白猪右侧卧位,胸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国建 靳安民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年18卷10期 828-8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兔肩袖损伤重建术后的修复效果.[方法]48只8个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冈上肌腱行急性损伤后重建其在肱骨大结节上的止点,术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32侧,实验组在腱骨界面注射以纤维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锋 刘祖德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年12卷5期 459-4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不同载荷条件下颈脊髓过伸损伤时脊髓内不同区域的应力分布特征. 方法 利用颈脊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此模型由8484个节点和14 297个单元组成),进入Ansys前处理器,设置边界条件和不同大小的载荷配置:第Ⅰ种载荷配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骏 易先宏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10年30卷12期 1202-1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Essex-Lopresti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为诊治Essex-Lopresti损伤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取12具成人新鲜冰冻上肢标本予以处理,先将12具标本("完整状态组")分别在旋前位、旋后位及中立位三种状态下把标本夹持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昂 戴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51期 9647-965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总结和分析组织工程肌腱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组织工程肌腱作为替代物对于肌腱损伤修复的可能性,以及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方法:以"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肌腱,损伤修复,支架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长丽 井月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36卷4期 727-730,后插2,封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椎体隧道通路方式治疗对侧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为臂丛神经根损伤的外科治疗提供新的术式.方法:利用20具成人尸体,模拟椎前通路术式和隧道通路术式进行对比,观测两种术式下可供移植神经根的有效长度.选取30例成年人对颈部(涵盖C6~T1椎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尊山 芮永军 等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9年25卷4期 245-2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四种与Kessler相关的屈肌腱缝合方法 对肌腱修复抗张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鲜猪后肢跖深屈肌腱,将40根肌腱分为4组,每组10根,横行切断,以Kessler法、DoubleKessler法、Running suture法、K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云峰 俞光荣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9年11卷3期 239-2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足底主要韧带损伤后足底压力及接触面积的变化情况. 方法 7例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足标本,解剖显露并依次切断足底跖筋膜,弹簧韧带、跖长韧带、跖短韧带,模拟足底主要韧带损伤.经电子万能试验机逐级加载至700 N,利用F-scan足底压力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云峰 俞光荣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08年24卷5期 327-3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测量尸体足纵弓主要骨结构的应力分布,分析韧带损伤对其应力的影响.方法 7例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足标本,解剖显露足底跖筋膜、弹簧韧带、跖长韧带、跖短韧带,标记足纵弓主要骨结构.经电子万能试验机逐级加载至700 N,利用静态电阻应变测试仪和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