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1
- 44
- 4
- 2
- 1
- 1
- 31
- 12
- 12
- 11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宁 穆俊林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年23卷2期 117,1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抑郁症是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有研究认为,即使抑郁症状长期缓解也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残留症状[1].探究性眼动(Exploratory Eye Movement, EEM)作为辅助判定认知功能的指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猛 朱俊敬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9卷10期 59-6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 P300和探究性眼动分析(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评估患者组及对照组的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景贵 张朝辉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9年22卷4期 302-304页ISTICCA
【摘要】 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病例组相比, NEF、RSS及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SD和NPSD组ERP测定N2及P3波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3波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病例组相比,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宁 姜凯 等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24卷23期 2817-2819页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患者的探究性眼动(EEM)的不同特征.方法:对50例精神分裂症及48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了EEM测定,并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EEM测定的异常率为96%(48/50),而抑郁症组E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俊林 张宁 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2年18卷4期 296-299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设为研究组,4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探究性眼动分析及血脂水平测定,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研究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荣 王珠丽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18卷8期 59-60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动分析(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设立患者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患者组是根据PANSS量表评分结果遴选出...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探究性眼动分析检查(EEM);利培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成兵 陈桂兵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0年16卷3期 255-256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57例缓解期抑郁症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51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探究性眼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对两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探究性眼动分析检测,研究组凝视点和反应探索分值均...
【关键词】 缓解期抑郁症;探究性眼动分析;事件相关电位P3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健 娄百玉 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0年16卷4期 294-296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探究性眼动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评价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42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随机抽取40例正常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于研究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朝辉 穆俊林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年24卷17期 1349-1350,13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儿探究性眼动(EEM)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水平变化的价值.方法 对35例精神分裂症患儿(精神分裂症组)和32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EEM和ERP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EM测定精神分裂症组凝视点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莎菲 李炜东 等 《中国临床研究》 2014年27卷7期 785-7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探究性眼动(EEM)分析及视觉P300电位对癫痫致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0例癫痫致精神障碍患者(病例组)和7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了EEM分析和视觉P300电位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病例组EEM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金富 穆俊林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年26卷6期 571-5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探究性眼动分析(EEM)与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对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抑郁症患者和40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了EEM和SSR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抑郁症组EEM和SSR的异常率分别为83%(35/42)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苏医药》 2009年35卷12期 1494-14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动改变.方法 应用眼动检测仪对首发(首发组)和慢性(慢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检查,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用凝视点数(NEF)值和反应性探索评分(RSS)值作为探究性眼动观察值,并在三组间及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根生 张宁 等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37卷13期 10-1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患者的探究性眼动(EEM)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的不同特征.方法 对50例精神分裂症及48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了EEM和ERP测定,并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患者EEM和ERP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英梅 鲁、津两地2012年精神科学术会议 2012年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精神分裂症诊断辅助工具-探究性眼动分析指标异常判定,其次介绍了其临床应用,EEM作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指标,是否与精神分裂症的类型和病情有关,究竟是状态性标志还是特征性标志,很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梓萌 潘超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3年39卷4期 208-2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与表皮生长因子4 (V-erb-b2 avian erythroblastic leukemia viral oncogene homo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琳琳 朱日升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年25卷11期 829-8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ATPD)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及其对疾病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 ICD-10)诊断标准的来自病房或门诊的34例ATPD患者、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9例正常对...
【关键词】 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玉中 李荣娓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年35卷2期 68,73,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探究性眼动分析(EEM)可客观反映认知功能,故本研究探讨氯丙嗪、利培削药物治疗前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EEM的变化,试图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客观的生物学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朝辉 张亚林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年33卷4期 245-2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探究性眼动分析(EEM)与P300电位对焦虑症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焦虑症患者和48名健康对照分别进行了EEM和P300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患者组中EEM和P300的异常率分别为84%(42/50)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超 单敏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年20卷6期 407-4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标记运动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Type-Ⅳ)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31例抑郁症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两次检查,间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景旭 唐宏宇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年20卷10期 658-6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症状特征与探究性眼球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MODELIV,日本提供)测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并对PANSS五因子(阳性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俊林 吕路线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年20卷3期 199-2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诊断仍以临床症状描述为主.本文应用探究性眼动分析(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与P300电位测定对此进行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超 韩永华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32期 1-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并与抑郁症、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比较.方法:选择来源于2003-11/2004-12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应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Type-Ⅳ)对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伯全 朱日升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20期 8-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强迫症患者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最敏感的指标探究性眼球运动与其临床变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1/2004-01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首次就诊的强迫症患者58例作为病例组,按用药情况分为2组,用药组30例,未用药组2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伯全 崔玉华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年19卷12期 825-8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强迫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运动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57例强迫症(其中27例无用药史,30例有用药史)和50例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水平方面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人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检查,并分析探究性眼球运动与临床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永华 王丽莉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27期 5868-587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眼球轨迹运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正常对照人群各种指标的差异,以及在精神医学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纪录仪( MODEL Ⅳ ,日本提供)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 10版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二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永华 覃松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21期 4240-424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前、后对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影响.方法:3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在接受精神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30.19±8.21)d,测试并分析眼球轨迹运动,应用阳性和阴性量表(PANSS)评定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卫华 陈进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年18卷4期 257-26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综合运用多项客观检查判别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方法:病人组40例,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目前未接受抗精神病治疗;健康正常人41例,性别、年龄、利手和教育程度与病人匹配.顺序完成脑电图相干性分析、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莉 韩永华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年17卷10期 702-70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EETM)对精神分裂症不同病程的影响及其组间比较.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MODEL IV,日本提供)对133例病程小于1年(第1组),148例病程在1~5年(第2组),105例病程在5~10年(第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永华 吕淑艳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年14卷2期 131-1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状态下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差异及判别分析结果.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记录仪测试正常人组22例 ;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显著组26例,缓解组61例,慢性组(阴性症状为主)30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正常人对照组为负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君 李国海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27卷2期 146-1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估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眼动)检查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CI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AD组)、健康人(对照组)各30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全部受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艳红 赵蕾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0卷17期 84-8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的异常.方法 应用DEM-2000眼动检测仪器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本院40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测试,并用判别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虎 周运宝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189-1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衰退期与非衰退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及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应用上海迪康 DEM-2000型眼动检测系统对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衰退期63例(衰退组)和非衰退期50例(非衰退组)]进行眼动测定,用凝视点(NE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正军 朱慧 等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4年23卷5期 260-26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探究性眼动(EEM)与事件相关电位(ER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多项睡眠图(PSG)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26例和20例健康正常人为研究对象,进行EEM和ERP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景梨 梁学军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6期 804-805,806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探究性眼动分析( EEM )和事件相关电位( ERP )对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EM和ERP对某三级甲等部队医院心理科收治的9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官兵(研究组)和随机抽取某部100名官兵(对照组)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学军 甘景梨 等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3年22卷4期 205-20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探究性眼动(EEM)和事件相关电位(ERP)对军人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EM和ERP对某三级甲等部队医院心理科收治的48例失眠症官兵(研究组)和随机抽取某部50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易俗 石玉中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19卷1期 6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动(EEM)变化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秀霞 黄继辉 等 《上海精神医学》 2008年20卷1期 26-28页MEDLINE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强迫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对照人群中,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的差异.方法 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MODELIV日本提供)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相应诊断标准的10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秀霞 黄继辉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8年18卷1期 28-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探索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对 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81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试,比较眼球轨迹运动的组间差异.结果: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判别分析值结果获正分67例,负分1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静 徐凌忠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20期 142-143页
【摘要】 目的:对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因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7例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选取37例未患视神经病变的正常人,将其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眼内压以及压差进行检测。结果...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因素;防治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天飞 王济军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年31期 116-116页
【摘要】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患者眼动检查的结果特征。方法应用 deM -2000眼动检测系统,分别对50例心境障碍患者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探究性眼动检测,采集眼动检测指标 nef(凝视点数), rss(反应探索评分)和 d 分(判别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军 李红 等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25卷11期 11-14页
【摘要】 目的:比较利培酮片合用舒肝解郁胶囊与单用利培酮片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差异.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40例,利培酮片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和单用组(42例,单用利培酮片治疗),并于入组时、入组8周进行阳性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天飞 石磊 等 《医学信息》 2013年28期 310-310页
【摘要】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患者眼动检查的结果特征。方法应用DEM-2000眼动检测系统,分别对50例心境障碍患者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探究性眼动检测,采集眼动检测指标NEF(凝视点数), RSS(反应探索评分)和D分(判别分析值),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飞 李玉凤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24卷5期 513-515页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动(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的特点及其对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纳入60岁以后起病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平 成军 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2年18卷6期 489-491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50例脑卒中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4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抑郁状况,探究性眼动分析测评认知功能,对测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全会 石永香 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1年17卷5期 417-418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探究性眼动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体检的38名健康少年儿童设为对照组.研究组于口服哌甲酯前后进行探究性眼动检测,对照组进行常规探究性眼动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骞 杨红娜 等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22卷11期 1362-1363页
【摘要】 目的:比较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检查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DEM-2000眼动检测系统,分别对99例抑郁症患者、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探究性眼动检测,采集眼动检测指标NEF(凝视点数)、RSS(反应探索评分)和D分(判别分析值),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军 李红 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7年13卷1期 4-6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动分析与P300电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探究性眼动分析与P300电位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中探究性眼动分析和P300电位测定的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峥 穆俊林 等 《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 2006年18卷11期 426,42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探究性眼动分析(EM)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8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了EM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组中EM的异常率为84.0%(42/50).精神分裂症组EM测定结果中凝视点(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疆莉 范文艳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年26卷16期 1285-1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探究性眼动EM与P300电位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精神分裂症患儿和健康儿童分别进行EM分析与P300电位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EM分析与P300电位测定异常率分别为 85.7%(36/42例)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庆南 郭蕴琦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年25卷12期 915-9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检测,探讨其执行功能.方法 应用眼球运动轨迹标记记录仪,对ADHD患儿(病例组)和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检查,比较2组儿童眼球注视点数目(NEF)、反应性探究分(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