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6
- 1
- 152
- 21
- 20
- 16
- 9
- 40
- 37
- 36
- 23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雷丁玮 导师:谢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益心通痹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冠心病支架术后再发心绞痛,并且其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益心通痹汤结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诊治冠心病支架术后再发心绞痛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亚南 华朋铎 等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32卷9期 989-99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远端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术中冠脉内超声指导支架植入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11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桡动脉PCI治疗,观察组采用远端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怡 刘敏 等 《医师在线》 2024年14卷7期 31-3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PCSK9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武汉市第六医院治疗的AMI行PCI术且术后6~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168例.按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丽 刘克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30卷24期 82-84页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2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AMI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参与者.基于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同锴 夏碧芸 等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3年29卷5期 1076-1077页ISTICCA
【摘要】 冠心病介入术的广泛应用使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术后患者仍存在心绞痛复发(20%~30%)[1]、支架内再狭窄、慢血流(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胜峰 张晶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2年27卷9期 1004-10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短程双联抗栓后单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格瑞洛;急性冠脉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天源 李韶南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2期 227-23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醛固酮(ALD)水平对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CI)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入住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268例[9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172例急性冠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振 尉海涛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8卷4期 780-78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与雅培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Xience Prime(TM)〕药物洗脱支架相比,完全可降解聚合物基体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Neovas)的安全性.方法 置入Neovas支架的患者25例为试验组,同期置入Xience Prim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斌 陶贵周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z1期 9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冠状动脉(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因素,为降低 ISR 的发生率及治疗 ISR 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 2014-04 至 2017-01 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春丽 陈东晖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7年38卷6期 536-54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于携带CYP2C19*2、*3等位基因者,观察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脑血管事件的预后影响.方法:CYP2C19基因检测盒检测CYP2C19基因缺陷携带者共809例(CYP2C19*1/*2、CYP2C19*1/*3、C...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治疗;CYP2C19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要鑫 刘洁云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9卷10期 1090-10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国产BuMA支架在年龄>75岁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10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行PCI术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支架选择分为BuMA组5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祥文 李平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年17期 1703-17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146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71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于术前30 min予以瑞舒伐他汀20 mg口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海木 沈德良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18卷4期 408-41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STB)对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成功行PCI的心绞痛患者.排除急诊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0期 5765-57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运动疗法对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行PCI后给予常规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杰 陆培培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z1期 160-16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一个致命组合,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为:弥漫、严重、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出现多种并发症:不稳定型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等。故进一步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的预后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亮飞 王树庚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2卷16期 3376-33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 置入支架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入选本研究,男59例,女24例,年龄(57±9)岁,DES组43例,BMS组40例.另选同期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强 莫雪梅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7卷1期 27-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加用冠通方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和对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冠通方(由三七、丹参、地龙、瓜蒌、生晒参、绞股蓝、陈皮、麦冬组成)加西药(口服肠溶阿司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卫 杨克虎 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年9卷8期 866-8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药物(腺苷、尿激酶、山莨菪碱等)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慢血流,无再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2009年第2期)、PubMed、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润 张瑞岩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11卷7期 494-49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置入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后,支架贴壁不良(ISA)的特征及ISA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197例冠心痛(300处病变)患者王入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67例,117处病变),不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斌 靳凤琳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13卷4期 292-29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早期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在88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置入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随访住院及术后1年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无心脏事件生存...
【关键词】 西罗莫司;血管成型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芳勇 韦金儒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33卷7期 878-8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国产Firebird支架在2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2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
【关键词】 Firebird支架;普通支架;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占启 吴鹏涛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年11卷43期 8669-867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国产雷帕霉索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11/2006-02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2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红兵 张大东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年16卷8期 520-52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冠脉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科的132例冠心病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通心络组(62例)和对照组(7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正强 李芝峰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年22卷2期 160-1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直接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108例初次AMI患者分为直接PTCA组(n=65例)和择期PTCA组(n=43例).直接PTCA组于发病后6±4.23h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汝刚 齐国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36卷3期 346-348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研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支架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通过电话或门诊共随访到256例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冠心病病例.其中单支病变(甲组)104例,多支病变(乙组)152例,乙组又分完全重建组67例和不完全重建组85例,分别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旭平 周胜华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32卷6期 1098-11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后血浆CD40L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的变化,以及PAPP-A对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43例ACS患者(不稳定型心绞...
【关键词】 妊娠相关蛋白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D40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爱敏 范晓莉 《护理研究》 2007年21卷2期 137-137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实施血管再通的重要治疗手段.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5%后,在X线透视下将前端带有球囊的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处,用8个~16个大气压使狭窄病变扩张,然而有40%病变可发生再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煜瑾 王禹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9卷4期 226-2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2001年12月~2006年8月接受PCI的77例左主干病变的病例资料,2006年8月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包括造影及电话随访.结果 即刻成功率10...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支架;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2006年21卷1期 73-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最初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最关心的是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心绞痛的缓解情况,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治疗部位的再狭窄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尽管普通裸支架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术中并发症,同时减少了单纯球囊扩张术后的弹性回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抗美 李满华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6年21卷5期 451-4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冠心病PFCA支架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PTCA支架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1例.康复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和院外恢复期康复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志兵 陈鑫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7卷4期 242-2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32例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行OPCAB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结果,总结围手术期治疗体会.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旁路移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跃华 沈卫峰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5年14卷1期 12-1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估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方法连续239例接受冠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70岁88例(高龄组),<70岁151例(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成功率、心绞痛复发和远期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伟 刘新桥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年13卷3期 234-2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晶碳微膜烤瓷支架(SORIN冠脉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特别是防止支架内血栓的有效性,及降低再狭窄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共10例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4例.急诊直接PCI 8例、补救P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剑 覃数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29卷2期 249-2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38例,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根据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即刻,血管残余狭窄均<10%,相关血流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华 龚开政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24卷10期 879-88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疏血通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68例完成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疏血通治疗组.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的再狭窄情况.结果共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显 袁丽荣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年23卷3期 144-14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补心饮拆方(舒心饮)对冠状动脉支架术病人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P-选择素(CD62P)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架植入成功的冠心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病人服用支架术常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建勇 张敏州 等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6期 882,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通冠胶囊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PTCA及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和西药常规加通冠胶囊治疗(加中药)组30例.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心绞痛复发、血液流变学指标、冠脉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宗军 金惠根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2年11卷2期 82-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延迟PTCA及支架术对慢性期左室重构和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52例初次AMI患者分为PTCA组(n=27)和非PTCA组(n=25),PTCA组于发病后平均12d对梗死相关动脉行PTCA及支架术.随访两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邢炜 李佩璋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年22卷6期 340-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冠脉内切割球囊术对支架内再狭窄、分叉处病变、起始部病变、多支病变及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0-09~2001-07共完成冠脉内切割球囊术67例,其中支架内再狭窄9例,分叉处病变13例,起始部病变11例,小血管病变22例...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切割球囊成形术;再狭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树森 李为民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7卷6期 385-38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参照国外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标准,对2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27例患者共28处病变,置入28个支架,其中A型病变14例,B1型病变1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其明 宋毓清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21卷2期 128-129页ISTICPKUCA
【摘要】 对3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人先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然后以405.2~607.8 kPa的低压力行球囊扩张,探讨了其对治疗再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3例病人手术皆获成功,围术期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死亡或出现心绞痛、心肌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其明 刘玄重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20卷3期 184-185页ISTICPKUCA
【摘要】 为评价肝素膜支架对防止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其对远期再狭窄的影响,对28例病人的32个靶病变置入肝素膜支架.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无1例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术后随访6~24月,5例复发心绞痛(17.9%),3例经冠状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雯莉 张京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11卷2期 250-251,256页ISTIC
【摘要】 开放科学(源服务)标识码(OSI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稳定性心绞痛(SP)患者最常用血管再重建手段,冠状动脉(冠脉)支架具有提高操作成功率和改善预后等优点,在PCI患者中广泛应用[1-3].支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健洪 朱杏谊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17卷18期 2830-283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预防效果及对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成功的冠心病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红 张苏川 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9年28卷2期 237-2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应用蒙药冠心舒通胶囊预防再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08例AMI患者,被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蒙药组(常规治疗+蒙药冠心舒通胶囊) ,两组疗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静 王品晓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21卷11期 1532-15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远端缺血预适应改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预后.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将支架植入术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远端缺血预适应30min.观察组在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秋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2卷1期 24-26,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PCI介入手术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PCI介入治疗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采用PCI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左室短轴缩短率、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君文 朱旭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34卷1期 48-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后患者再狭窄率、血脂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冠脉支架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美娟 时晓迟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15卷7期 894-895页ISTIC
【摘要】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介入手术由于创伤小、效果肯定,能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预后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症状,从而得到临床认可并广泛应用.药物支架能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但由此带来了因内皮化延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强 张雅静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9卷8期 1020-1022页ISTIC
【摘要】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它与血管内超声(IVUS)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使其能够对支架置入后支架小梁的贴壁情况及新生内皮组织进行更好的观察和评估.观察发现,新生内膜的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导致支架术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