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1
- 29
- 12
- 6
- 5
- 4
- 17
- 10
- 8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彭歆 章文博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32卷6期 401-410页ISTIC
【摘要】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以虚拟手术设计、手术导航为代表的数字化外科技术目前已成为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诊治的主要辅助手段.然而,现有的数字化技术在三维可视化成像、术中手眼配合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目前,以混合现实技术为代表的三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天霁 钟伟洋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16卷22期 67-7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虚拟可视技术结合"三明治"教学法在运动系统整合课程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8 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 84 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彦 王惠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16卷4期 414-416页ISTIC
【摘要】 人体信息的数字化是将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前沿性研究课题,是一项信息技术与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综合发展起来的前沿性交叉学科.本文介绍了: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目前数据集的特点和局限性;数字化虚拟人体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琼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7卷1期 81-83页
【摘要】 数字化虚拟人体为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形象直观、立体感强的三维动态图像资料及形态学参数,重建的三维图像不仅能再现器官组织的整体三维空间形态,也可以任意角度展示或切割显示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像,还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动态旋转,借此三维立体视觉,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刚刚 谢欣昇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20卷25期 54-57页ISTICCA
【摘要】 随着信息科学和生物工程学的不断发展,数字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医学教育也开始步入数字时代.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三维可视化、远程机器人、数字教学平台等数字化技术在医学基础教育和临床教学方面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通过对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艳 康非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年33卷2期 116-118页ISTIC
【摘要】 随着现代牙槽外科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契合现代牙槽外科精准、微创的理念.目前,数字化技术主要通过运用三维可视化重建、虚拟手术、导板辅助等技术手段,在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艺鹭 傅婕 等 《科技资讯》 2022年20卷10期 170-173页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产科质量服务需求的提升,助产学实操在真人上的实施机会有限,且产科知识点复杂且抽象,传统产科数字教材存在一定局限性,信息化新技术、新手段的融合可能有效协助实验教学中的实施.该文将虚拟仿真技术与3D可视化技术融入助产学实验教材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元 郭千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10期 1689-1692页ISTICPKUCA
【摘要】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肝门部胆管癌、胰腺癌等肝胆胰外科疾病的主要方法;精准肝胆外科创新理念的提出,为肝胆胰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新思路.在数字化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复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栗平 张元智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9期 1398-140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筛查,但有报道指出,在不同的检查者之间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即使在同一检查者的重复检查中也会存在偏差,因此认为超声在诊断成像准确性方面证据不足。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图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登均 贺小兵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18卷48期 7844-784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脊柱转移瘤往往破坏椎体和附件,患者会患有严重的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例如截瘫和脊柱后凸畸形等.脊柱转移瘤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手术完全切除,术后化疗.影像学技术如CT可判断脊柱转移瘤的转移情况,进行准确的术前定位.目前可视化仿真手术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延祥 姜俊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48期 8301-830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虚拟现实技术与中医穴位相结合,可实现针刺的三维立体表达。
目的:基于VOXEL-MAN和Micro-XCT-200机,通过对内关穴三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研究,进一步探讨穴位结构。
方法:在 VOXEL-MAN 系统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华强 屈援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8卷2期 133-1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运用数字化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建立正常小鼠的可视化虚拟三维舌组织模型.方法 将小鼠舌组织标本行连续切片,用数码相机获取切片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及重建后可视化应用.结果 重建的正常小鼠舌组织数字化模型具有良好的展示特性并可进行简单的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治江 黄华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30期 5604-560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VTK是一个免费的图像三维重建和处理的专业开发平台,其功能强大,源代码开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的定制和开发.目的:介绍图像三维可视化中常用的面绘制和体绘制两类可视化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典型的Marching Cubes和Ray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48期 9041-904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数字人体研究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结合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国际上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如可视人计划、虚拟人计划、数字人计划等.目的:综述数字人体研究及其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01 CBM和CNKI数据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俐娜 罗述谦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年22卷9期 1289-129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人体数据集上的应用.方法 基于中国第一例数字化女虚拟人数据集的重建结果,运用虚拟现实整合软件开发解剖教学系统及虚拟手术室漫游.结果 开发出了一个3D 解剖图谱及一个虚拟手术室漫游系统.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了可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强 朱文峰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10期 1709-17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建造虚拟人(Virtual Human)的设想也越来越成为现实了.从1989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发起可视人计划(Visible Human Project)到2000年为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世镇 原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3卷6期 517-5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数字化虚拟人的研究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完整的数字化虚拟人的宏伟研究规划中,应包括"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虚拟生理人"和"虚拟智能人"4部分内容.在这个研究领域中,首先要解决的是人体数据的获取.目前,国内外先后已经报道了9个人体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绍祥 王平安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5卷7期 563-5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实现首套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的计算机可视化.方法在获得首套(包括1例男性和1例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集(男性为2 518个横断面,总数据量为90.648GB;女性为3 640个横断面,总数据量为130.04GB)后,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世镇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3年28卷5期 385-3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数字化虚拟人体"还是较新的学术名词,有必要说明其科学含义及其历史概况、研究现状和今后发展前景.美国的可视人计划(VHP)已经取得显著的效益,并且向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理人研究领域深入发展.人体的可视化、虚拟化和可控化,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世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3卷3期 193-1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体信息的数字化是将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前沿性研究课题.许多国家已建立或正在建立虚拟人体模型.这种模型以人体断面连续切片为建模基础,对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医学加以数字化,定量地模拟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在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绍祥 刘正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5卷7期 561-5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得以实现.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人体结构数据有关的医学、航天、体育、军事、汽车、机械制造、艺术等领域对数字化可视人体研究提出了巨大的需求.数字化可视人体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慧臻 杜光伟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年19卷4期 387-389页ISTICPKU
【摘要】 基于真实人体解剖的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结合医学科学与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像真人一样的计算机模型,在数字解剖、手术计划与培训和很多非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中国第一例女虚拟人的三维重建过程并给出部分三维重建图像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述谦 阎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1年17卷9期 826-82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基于MR图像的数字化人脑解剖图谱.方法首先对获取的MR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去除非脑组织等操作,再提取感兴趣区,分别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和移动立方体法(marching cubes)获得可视化显示,并对图谱加解剖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齐 周国伟 等 《解剖学杂志》 2018年41卷1期 109-111页ISTICCA
【摘要】 局部解剖学传统教学采用理论讲授、尸体解剖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再以教科书、图谱、模型等作为辅助,在一定时期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但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发展,三维可视化系统可将CT、MRI二维图像转化为三维可视化图像并应用于临床外科疾病的诊治[1].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延祥 严振国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9期 2292-2294页PKUCSCDCA
【摘要】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真实人体信息数字化的研究.针刺手法是针灸的精华和针刺疗效的关键,虽然采用一般方法对针刺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都不令人满意.在穴位融合三维数字人体的基础上,将针刺过程以力反馈形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长青 陈红 等 《解剖学杂志》 2017年40卷4期 486-487页ISTICCA
【摘要】 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数字解剖学是一门将工程和信息处理技术引入医学解剖学,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人体结构的交叉学科.它先将人体结构数字化,再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对人的整体、系统、器官、组织、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马焱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18卷7期 749-750页ISTIC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国家重要战略方向[1]。目前研究较多的教学信息系统包括教学即时反馈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等,近年来数字化、可视化技术发展迅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野 李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1期 86-88页ISTIC
【摘要】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对其进行复杂手术操作的风险具有不可预见性,因为肝内胆管系统纷繁交错,胆管管径细小,分支分布不规则且变异多,临床缺乏肝内胆管手术切除的“金标准”可供参照,且不同的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如果准确掌握肝内胆管立体构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葛堇 林舟丹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31卷1期 78-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精确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例骨盆骨折患者行骨盆CT扫描,采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重建骨折三维数字化模型,模拟复位,将三维重建的螺钉、钢板内固定模板与之拟合,明确内固定置人的方向、长度、...
【关键词】 骨盆骨折;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pelvis fractu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圣坤 徐阿祥 等 《中国数字医学》 2013年9期 76-79页ISTIC
【摘要】 数字化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在肾脏外科领域研究较少。保留肾脏的手术技术复杂,并发症多,迫切需要术前进行手术训练、预演手术以优化手术方案。以计算机辅助手术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数字化肾脏根据病人的临床CT图像序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世兵 杨波 《广东医学》 2013年34卷16期 2585-258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数字人也即数字化虚拟人体,是指将人体结构数字化,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人体,再进一步将人体功能性的研究成果加以数字化,由信息科学家将其转变为电脑的语言符号,赋加到这个人体形态框架上,经过虚拟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彬 王东文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2年1卷1期 46-49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正逐步融入生物医学领域,在高仿真三维重建技术的推动下,伴随着各种可视化、数字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多学科在临床诊断、治疗和教学等方面均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其中,以腹膜后及盆腔为主要术区的泌尿外科等领域也已展开了相关初步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颖怡 江梦莹 《西藏科技》 2018年3期 79-80页
【摘要】 "西藏藏族民间舞蹈数字化"是随着运动捕捉数据技术、建模技术、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新型舞蹈形式.其特点在于保存时效长、保存精度高、还原程度高等,相对于传统的藏族民间舞蹈形式的保存,具有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东庆 刘景丰 《肝胆外科杂志》 2011年19卷3期 238-239页ISTIC
【摘要】 虚拟可视化肝脏是利用外科学、临床解剖学、现代影像学、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研发出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利用患者的CT图像信息构建虚拟的三维可视化肝脏,并实现诊疗需要的各种功能.数字化虚拟肝治疗计划系统Liv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尚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16卷4期 190-192页ISTICCA
【摘要】 当今数字化颅脑作为尸头标本解剖的辅助工具,不仅可以精确地提供颅脑解剖信息,还可用于设计手术人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个体化的解剖重建逐渐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可提供个体化的病理解剖观察,以便设计和模拟手术入路,为神经外科临床培训和手术指导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远华 黄潮桐 等 《海南医学》 2010年21卷2期 6-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应用数字化腕部技术构建腕部骨骼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建立虚拟腕骨及其滋养血管结构和形态.方法 采用新鲜成人手标本经灌注处理后,通过CT扫描获得数据集,利用MIMICS软件重建腕部的外形、骨骼、动脉等,并对相关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金海 谭世奇 等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年49卷2期 69-71,7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虚拟技术在骨折病理分析和术前设计中的意义.方法 42例围关节骨折病人(其中骨盆骨折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9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踝关节骨折13例和跟骨骨折7例)通过Brilliance CT扫描图象数据重建三维骨折可视模型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华才 《中国数字医学》 2009年4卷2期 44-47页ISTIC
【摘要】 数字技术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部分临床医疗工作实现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达到提供精确可靠的诊断、快捷有效的治疗为目的.为此,着重阐述了国内外虚拟仿真技术、医用数字机器人、微机电数字系统、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向文 刘建卫 等 《江苏中医药》 2008年40卷12期 72-73页ISTICCA
【摘要】 教字人体穴位系统利用数字化虚拟人体数据库和计算机技术,构建穴位三维立体模型,清楚显示针灸穴位下的相关组织结构,对针刺穴位的安全性进行可视化研究,三维动态显示针刺过程,为腧穴研究、针灸教学、临床应用开启新思路,提供新手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恺 张绍祥 《重庆医学》 2005年34卷10期 1556-1558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数字人体计划作为一个大型的科学研究工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人体结构及功能的虚拟,将对未来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影响[1,2].目前,数字化虚拟人体计划的研究正处在可视化人体研究阶段,在计算机上建立数字化人体结构的三维模型,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娟 邵水金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19卷2期 24-26页ISTICCSCDCA
【摘要】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是一项交叉性前沿学科,它的信息起源有美国可视人体计划、虚拟人体计划和数字化人体计划.我国科学家提供了中国可视人数据集.数字化虚拟人体集成了最新的科技成就,将人体结构和功能信息数字化与可视化,它的研究将在医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娟 邵水金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5年39卷2期 3-5页ISTICCSCDCA
【摘要】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是关于真实人体信息数字化的研究,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三维显示人体器官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计算机模型.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经历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理人三个发展阶段,其研究对于增进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促进医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恺 张绍祥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14卷1期 34-35页ISTIC
【摘要】 <篇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数字化虚拟现实在医学上的应用得以实现,并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提出了对数字化可视人体的多层次的需求,使得人体结构数据的可视化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为数字化可视人体解剖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数字化可视肝脏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麒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7年22卷4期 185-188页
【摘要】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Gramy(格莱美)设计右上前牙区牙支持式数字化种植导板,3D Sys-tem数码打印技术打印完成导板,指导临床种植治疗.方法:临床病例为52、53冠折的成年患者,制取印模和拍摄CBCT后,采用软件Gramy完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刘有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3年22卷3期 198-201页ISTIC
【摘要】 基于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开发了一套用于心血管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病灶性部位血流动力学分析的专业软件.该软件通过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将医学图像数字化处理、计算流体力学与流动可视化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方便、快捷的血流动力学分析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宏建 董明敏 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9卷2期 126-128页ISTICCSCD
【摘要】 利用计算机图像重构技术建造虚拟人体.称可视化人体研究.本文就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背景与趋势及数字化人体在耳科的研究现状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在耳科的研究思路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数字化人体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Tomography,X-ray computed) 虚拟人(Invented human) 数字化人体(Digital virtual hum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鸿红 刘儒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219页
【摘要】 既往针灸学教学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摆脱"灌输式"课堂理论教学法,学生难学、难懂、难记,易感到枯燥与反感.随着计算机虚拟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如能从腧穴三维断层解剖虚拟、进针后人体组织反应模拟、危险操作及晕针反应虚拟及进针感觉虚拟等方面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光辉 陈松龄 等 《计算机工程》 2012年38卷7期 284-286,289页
【摘要】 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和科学可视化技术,提出一种对外科牙种植的植入位置、深度及方向上具有定位导航作用的手术导板生成算法.针对具有个体差异的颌骨三维结构进行重采样,以拟合样条曲线完成对种植区域勾画,并分割提取目标区域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以生成虚拟数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向文 刘建卫 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年7期 41-42,75页
【摘要】 数字化虚拟人技术催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数字腧穴学.数字腧穴学利用数字化虚拟人体数据库和计算机技术,构建穴位三维立体模型,清楚显示针灸穴位下的相关组织结构,对针刺穴位的安全性进行可视化研究,三维动态显示针刺过程,展现针灸学的奥妙.为腧穴研究、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