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6
- 4
- 2
- 1
- 28
- 23
- 12
- 4
- 2
- 25
- 19
- 10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晓明 段锦云 等 《心理研究》 2012年5卷3期 70-77页
【摘要】 不确定管理模型核心观点指的是,当个体体验到不确定感时,会亲近其所信奉的文化世界观,而疏远其它不同世界观.并对支持其文化世界观的人和行为给予积极反应,反之则采取消极反应。文章着重探讨个人不确定感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对个体的影响,综合分析不确定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间 王春光 等 《青年科学(教师版)》 2014年35卷5期 282-283页
【摘要】 研究目的:探索死亡提醒是否能引起大学生对西方“圣诞”文化世界观的防御性反应,即对西方圣诞文化及群体的喜欢程度是否会发生变化;研究方法:单因素实验设计;研究结果:死亡提醒情境下,个体对非中国文化世界观——西方圣诞文化世界观的相关事物及人的喜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霞 吴媛媛 等 《护理研究》 2016年30卷31期 3878-388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病人患病后文化改变的现状,为临床肿瘤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自编的肿瘤病人文化改变调查问卷,对340例住院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4.12%的病人睡眠质量变得不满意;61.76%的病人对患病原因的看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波 姚红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32卷24期 2243-224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索基于多元文化护理理论的住院病人护理评估表单设计和应用.方法 应用Leininger的多元文化护理中“日升模式”的理论框架介入住院病人护理评估指标设计,并设定出每个指标的预计结果选项,进行整理归类,形成系统的表格式护理评估表单,并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淼 关世琪 等 《中国新通信》 2019年21卷1期 191页
【摘要】 随着社会特征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我们把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纳入了高校素质教育的体系当中来.我们应该引导广大的莘莘学子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把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本文我就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出发,剖析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琬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54-56页
【摘要】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做人的首要问题。培养学生科学“三观”是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核心,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统领专业课课堂教学,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在潜移默化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庆 毕重增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7年25卷6期 1012-1024页
【摘要】 自我不确定感是个体在遇到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间的不一致或冲突,对重要的心理品质产生困惑和怀疑时体验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缺乏的状态.文章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概念构想模型,认为其结构应包含认知、情绪和动机成分,再后则以自我不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新建 张慧娟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7年25卷8期 1251-1260页
【摘要】 文化认知理论旨在从个体层面研究与文化因素相关的个体风险感知差异.它以“格-群”维度划分文化世界观,“格”维度衡量社会的制度化程度,“群”维度衡量社会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程度,由此编制文化认知量表以测量个体文化理念差异.目前已验证认同保护认知、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鲁 田宇浩 等 《心理学报》 2025年57卷4期 652-670,中插16-中插17页
【摘要】 疫情死亡凸显的两个方面可能对亲社会意愿有相反作用:疫情凸显启动行为免疫降低亲社会意愿;死亡凸显启动文化世界观防御提升亲社会意愿.新冠大流行期间,本研究发现:相比控制组的疫情亲社会意愿,经典/地震死亡凸显组有提升,而疫情死亡凸显组无显著差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楠 许燕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18卷1期 97-105页
【摘要】 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lleory'简称TMT)认为,死亡恐惧为人类发展提出了新的适应性问题,多重机制因此进化而来以维护心理平衡.大量的实证研究验证了TMT的基本假设,但在解释死亡突显效应背后的动机上还存在争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Mark,Hunziker ; Peter T,Dunlap ; 《The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2021年66卷5期 1177-1205页MEDLINE
【关键词】 Bewu?tsein;Differenz;Empathi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红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12期 187-189页
【摘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高度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将"六个必须坚持"融入高校中药学专业教育是基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也是基于"六个必须坚持"是指导高校中药学专业教育的"金钥匙"的需要....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个必须坚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牧野 牛素珍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4期 2922-2925页
【摘要】 新时代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需要中医药文化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为探求中医药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契合性提供了理论前提和理论遵循.此文主要从哲学基本内容、追求目标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建钢 《理论观察》 2023年4期 9-13页
【摘要】 习近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科学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凝练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核心内容,进一步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深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妍 杨国栋 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10期 7-9页
【摘要】 中兽医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从中兽医的复兴与壮大、民族文化自信、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家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个角度挖掘了中兽医学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资源,以期提升中兽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笑 张亚楠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8期 19-21页
【摘要】 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探索在中医院校开展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结合中医专业特色,深入挖掘病理学知识的思政内涵,融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提升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研意识,增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姬广明 张延者 《新课程研究》 2023年15期 108-110页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应用不仅使德育形式更加多样化,还能提升德育效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加持下,德育不仅能够帮助更多的中职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芙蓉 于晋海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45-50页
【摘要】 《易经》先天八卦中的乾卦、坤卦、离卦和坎卦分别代表南方、北方、东方和西方四个方位,象征古人世界观中天、地、火、水四要素;这四个方位与《山海经》中的太阳神崇拜、火神崇拜、月亮神崇拜,以及龙图腾崇拜和虎图腾崇拜存在着密切联系.先天八卦不仅有先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由旸 刘敏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6期 116-119页
【摘要】 语言文化学从根本上来看,就是一门对语言进行阐述的文化学,该学科具有阐释学属性,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文化学与语言本体论、认识过程、阐释结果等一致性较强.语言文化学的实践就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语言文化的本体论内涵,将语言世界观作为主体进行相关方法论的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学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22年3期 32-38页
【摘要】 科学与人文的学科分野始自近代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西科学及其实践在全人类生活中建构了具有统治性地位的现代性世界观,全世界范围内的人文世界观不同程度被抑制.至斯诺1956年相关论文发表之后,科学与人文关系(对立和融通)成为世界性学术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沃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40卷6期 195-197页
【摘要】 伟大抗疫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于全民参与的抗疫斗争实践中,具有强大精神力量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在人生观教育中,培养"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举国同心"的家国情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旭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43卷7期 90-94页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凝练出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同时,职业责任感是培养医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安徽省两所本科医学院校进行调查,了解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责任感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艳枫 《蒲松龄研究》 2022年3期 37-56页
【摘要】 《聊斋志异》中的报应观念并非仅仅来自儒释道等制度化的宗教与文化,而是在人类原始意识形态中有着深远的根源.原始文化中的灵魂表象、天命意识、共时性等原逻辑的认知方式是报应观念在佛教"业报说"和道教"承负说"等形态完备的宗教思想之外的更古老的来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余小灵 2019年雷山县苗医药研讨会 2019年
【摘要】 疾病自各物种的产生而出现;人类对疾病的认知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范式.疾病认知是疾病防治的基础,苗族人民为了与疾病斗争而产生了独特的苗族医药.苗族是世界十大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对疾病的认知与防治和对苗族医药的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巍 安思琪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8卷15期 3771-377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究中高龄老年女性生活态度对衰弱程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FAI)对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年龄≥75岁的中高龄老年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CFAI总分为(47.91±11.624)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俊峰 赵兆 《医学与哲学》 2017年38卷5期 52-55页ISTICPKU
【摘要】 叙事治疗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当地文化,重视人们应对问题的本土知识和技能,强调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心理问题的产生,并借助外化的世界观将人和问题分开.心理健康工作者秉持“去中心化、有影响力”的定位,并以提问而非直接的指导或教育作为主要干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Amanda Caroline Howe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19卷25期 3001-3002页ISTICPKUCA
【摘要】 每名医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均会进行职业文化转型,且目前关于职业文化转型教导过程和主要理念的研究较多。这种职业状态得到了法律和监管条件的肯定,被付诸于职业实践,并通常具有社会特权。同时,这也灌输给医生们一个特别的世界观,即何为“成为一名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业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29卷6期 934-936页ISTICPKU
【摘要】 我国历代重视道德教育,在长期认识和实践中逐渐形成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文化传统,并深深地融入在国人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通过学习借鉴古代传统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护理管理》 2016年16卷10期 1366-13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民族志学用于描述文化或文化场景。文化是指在探寻某一群体日常生活的模式时,研究者归纳出来的该群体的某种品质特征,并被当作这一群体的标志。文化场景即民族志学中所指的所要研究的文化。民族志包括宏观民族志和微观民族志。宏观民族志描述的是广义的文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铁华 王欢 《医学与哲学》 2013年34卷1期 37-39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本土文化把“身心合一”的人体小宇宙融入“天人合一”的大宇宙,从正面论证了以气、心、神为核心的身心融合观念.佛教以“缘起论”为理论基础,以“空”、“苦”等为基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四大”、“五蕴”从反面论证了身心的空幻性和过程性.佛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晴 《医学与社会》 2012年25卷9期 23-24页ISTICPKU
【摘要】 现代护理文化中渗透着佛学文化的精华.“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作奉献的现代护理理念与佛学中的布施理论相一致.布施理论对现代护理理念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护理理念的培养过程中应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坚持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金洲 王志玲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25卷4期 456-458页ISTICPKU
【摘要】 加强和改进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任务在于:教育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弘扬和培育人文精神;加强医学生的行为修养;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这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开设医学伦理学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会 《生物学杂志》 2011年28卷3期 109-1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微生物学课堂上渗透人文教育是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途径之一.微生物学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这些内容包括古代典籍、历史事件、科学家传记、微生物学发展史、新闻热点等.合理应用这些素材可以提升课堂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丽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3卷z1期 103-104页ISTICPKUCA
【摘要】 和,即和谐.和是一种调和的状态,和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取向. "和"与护理的全过程息息相关,从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到护理理论、护理方法 和护理实践都离不开"和"这个核心理念."和"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帮助护生建立和谐的世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志平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29卷5期 44-45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观点,它着力于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思路的开拓和发展难题的破解,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是我国政治、经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慧文 常蕾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21卷3期 152-153页ISTICPKU
【摘要】 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要成为"求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医生.所以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职业道德及思想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文化素质,端正和完善对生命的态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增梅 孔庆梅 《中国医院管理》 2007年27卷5期 57-58页ISTICPKU
【摘要】 当前,在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公立医院要肩负起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要实现公立医院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应充分认识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园园 导师:隋玉杰 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 社会工作(硕士) 2011年
【摘要】 长期处于临终场域的护理人员,从病人的痛苦和死亡之中觉知自身生命的有限性。死亡所带来的离别之痛、悬临之痛和未知之痛等使得护理人员在意识或潜意识里产生死亡焦虑。作为临终关怀理念的重要实践者,护理人员对死亡的认知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临终关怀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朝晖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6卷3期 41-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要求培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没有高水平的科技文化知识,开拓创新能力和从事生产实践的本领固然算不上人才.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也不能认为是好的人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年20卷10期 617-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最显著的特征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超越,使涉及人类的一切知识、世界观、科学观等领域发生的一次"哥白尼氏的裂变".Welsh指出:"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世界知觉方式的改变"[1].医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文化、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双戈 李凌江 《医学与哲学》 2005年26卷19期 4-7页ISTICPKU
【摘要】 后现代主义多学科和多元的研究批判方法,对源于西方文化背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现代医学模式下的诊断和治疗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准确诊断的可能性是多少?现代医学诊疗的是"病症"还是"病人"?进而提出了后现代主义下医学诊疗发展的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金生 中村俊哉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年19卷7期 470-4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修订大学生生死观量表,并得到评定结果;方法:根据大学生(N=127)评定量表的文化适合性形成修订版.采用问卷调查(N=400)和个别访谈(N=13)收集信度和效度指标及评定结果.结果:修订版包括50个项目,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佩娜 《中国公共卫生》 2004年20卷11期 1335-13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大学生正处在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前沿,是建立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行为模式的关键时期,也是性生理、性心理发育成熟阶段,因此,也是性教育的最佳时期.为了解大学生性行为状况,为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性教育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连招 《中国医院管理》 2004年24卷12期 70-71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1良好医院文化对医院建设的作用(1)医院文化的创建与形成,必须致力于医院及其员工群体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共性追求,使员工群体在观念、思维、行为上形成共识,知道自己在医院的建设发展中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学习什么,禁止什么,发展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洋 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 2009年
【摘要】 还原论与整体论涉及到我们对观察到的世界进行逻辑思维与判断的方式。以物理学为根基的世界观作为全社会通行的一般思维方式的基础,对思维方式的变迁有重大影响。中医整体论的根基在于宇宙有着唯一的、整体的本原,宇宙万物都是由这个本原而“生成”的。中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翔 王彤 《环球中医药》 2019年12卷4期 609-611页ISTICCA
【摘要】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同宗同源,中医思维和实践也鲜明体现着中国传统世界观价值观的优势和精髓.以心物观而言,中医和传统文化都具有重心轻物的特质.本文从对中医典籍和文史古籍的文献研究以及对社会现象、医疗实践的观察入手进行归纳和思考,对照借鉴西方哲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香云 《生物学教学》 2003年28卷10期 39-41页PKU
【摘要】 <篇首> 人文精神(或称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文教育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的,这与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在于一朝一夕枯燥无味的说教、训练,而是连续性教育过程中的潜移默化,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农 《广西中医药》 2019年42卷1期 1-6页
【摘要】 国学定义很多,较实在者,即具中国精神之学问也.中医自然指中国固有的传统医学.严格意义上说,中医亦为国学之一门类.那么,中国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般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在“三观”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