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3
- 19
- 15
- 9
- 9
- 6
- 26
- 16
- 7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以恒 玉素甫江·如素力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5期 561-5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草地在天山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区域畜牧业发展息息相关.为阐明天山新疆段草地植被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2001-2020年MODIS NDVI遥感影像,使用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变异系数、土地利用动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洁 何亮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3期 306-3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20年后黄土高原植被盖度的最新演变趋势及区域差异,定量分析气候和人类活动对该区植被盖度变化的贡献率及空间分布.该研究以光合植被(PV)盖度为植被生长状况指标,基于2001-2020年PV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采用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富广 曾彪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4期 305-3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高寒荒漠作为青藏高原植被带谱的顶端类型广泛分布于祁连山高海拔地区,其生长和分布条件与周边区域差异明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且研究较少.该文利用1990年以来的Landsat TM、OLI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点点 汪星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6期 640-6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光谱特征变量的筛选作为水生植物识别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水生植物种类识别研究中应用广泛.该研究将实测光谱特征提取与多时相Landsat 8OLI影像数据分析相结合,找到一种有效识别不同种类水生植物的特征变量.在水生植物反射光谱特征分析中引入矿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卿 吴亮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8期 1990-19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9年5月-2010年2月对滆湖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对水质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采集到底栖动物共35种,隶属于3门25属;优势种类为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霍甫水丝蚓(Lim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萌 杨扬 等 《生态科学》 2012年31卷3期 306-3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研究于2011年7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分别对广东省13个水库的入库河口进行调查,使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中N2O的浓度并用Liss&Merlivat公式估算出入库河口向大气释放N2O的水-气交换通量.结果表明,河口丰水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国胜 林惠花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7期 1825-18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典型红壤侵蚀区--福建长汀县1988、2000和2007年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获取侵蚀景观类型数据,并利用空间数学模型分析了1988-2007年研究区侵蚀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988-2007年,研究区不同强度的侵蚀景观类型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立哲 陈昕群 等 《生物多样性》 2011年19卷6期 702-7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根据1995-2010年在深圳湾潮间带5条断面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分析了群落的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H)、丰度指数(d)和多变量海洋底栖生物指数(M-AMBI)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丰度指数和多变量海洋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治兴 王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2期 425-4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20世纪80年代)以及2002-2007年广东省土壤pH数据,对期间土壤pH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广东省土壤pH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除珠江三角洲和清远、韶关部分地区土壤为弱碱性外,其他地区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红燕 徐海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期 29-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塔里木河下游胡杨为对象,基于树木年轮水文学的方法,分析了生态输水后胡杨枝条径向生长量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生态输水前后胡杨平均径向生长量差异极显著,输水后,胡杨径向生长量明显增加,增幅达125%;生态输水期间,随着输水量的增加,胡杨径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瀚 白洁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期 41-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新疆作为我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和质量的格局变化和影响机制一直备受关注.该研究基于2003-2020年MODIS地表反照率数据集(MOD09 A1),利用改进的三梯度差法获取植被覆盖度(FVC),运用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云明 贾国栋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9期 1104-111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探究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庐山不同海拔优势植物的水龄和考虑时间来源的用水策略,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以庐山松属(Pinus)(低海拔的马尾松(P.massoniana)、高海拔的黄山松(P.taiwanensis))...
【关键词】 稳定水同位素;植物用水滞后;植物水分来源时空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江华 许慧慧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0年37卷4期 314-320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PM2.5持续暴露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空气污染成因复杂,大型城市内部空气污染存在变异性,研究若使用单一测量值作为暴露水平,可能导致暴露错分.[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空气污染物PM2.5的污染水平及时空变异来源,分析城市PM2.5空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灿 王虹玲 等 《疾病监测》 2018年33卷1期 45-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浙江省舟山海岛地区手足口病的时空聚集性及病原谱的动态变化,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获取手足口病病例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用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手足口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林林 于东升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8期 2245-22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02个土壤剖面(0~ 100 cm)和147个表层样(0~20 cm),以及2009年采集的39个土壤剖面和241个表层土样属性数据,分别计算灌区表层和剖面土壤有机碳密度,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宁夏引黄灌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沁文 白海艳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4期 1038-10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山西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群落与环境资源的相互关系,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山西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群落结构和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保护区内采集蛾类标本隶属24科,其中螟蛾科、夜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杰 李江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3期 883-8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武汉城市圈1990、2000和2009年3期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参照“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采用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估算武汉城市圈不同地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期间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简易 朱艺峰 等 《生态科学》 2014年33卷4期 713-722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浮游生物Ⅰ型网与Ⅱ型网,在象山港进行了浮游动物季节性取样,结合现场监测环境因子,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及其环境驱动因子.结果显示:共得12类浮游动物幼体、75种浮游动物.象山港浮游动物小型化特征明显,平均丰度3 796.7 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军飞 许蕊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5期 1374-138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MODIS产品中分辨率为1 km的LAI数据,结合植被功能型分类,分析了2010-2012年北京植被LAI的月际变化与空间分布特征;并在GIS与Timesat软件的支持下,探讨了各种植被类型LAI的多年变化.结果表明:在2010-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雪 蔡研聪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10期 2765-27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浑太流域1970-2006年气象、水文资料,采用参数率定后的平流-干旱(AA)模型计算浑太流域蒸散.根据水量平衡法得到的蒸散结果对模型的原始参数进行调整,并在4个子流域进行验证.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法、克里金插值、灵敏度分析方法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硕 肖玉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11期 3043-30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侵蚀是成渝经济区内生产性土地流失、养分损失、河道淤塞等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GIS技术和RUSLE模型,对成渝经济区2000、2005和2010年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计算,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分布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闯 王世东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10期 2797-28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2000-2010年MOD17A3数据集的年NPP数据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河南省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年NPP变化范围为308 ~430 g C·m-2·a-1,平均值为384 gC·m-2·a-1;年均NPP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疆奇 张清靖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4期 1077-10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评估了2011年城市典型富营养化景观湖泊——北京陶然亭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陶然亭湖水质在时间尺度上可划分为3个时期,分别与北京地区的雨季、平水期和枯水期相对应,说明陶然亭湖水质具有明显的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今范 韦小丽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12期 3336-33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1971-2012年气象、水文资料和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干旱模型,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反距离加权(IDW)插值、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研究了第二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ETa)的时空变化特征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芬 苏蕾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9期 2382-23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了解晋西北地区防护林建设30年来的变化情况,采用ERDAS和GIS分析工具对该地区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4期遥感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分析了该地区防护林近30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引起这种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敏 金之庆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12期 3393-34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福建省水稻生产及稻作制度的影响,根据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的A2、B2和A1B方案,分析了未来不同情景下,福建省水稻生育期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水稻种植布局变化.结果表明:未来福建省水稻生育期的温度将呈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清 杨晓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8期 2021-20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江西省地面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试验站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双季稻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并利用生长度日(GDD)、低温度日(CDD)和高温度日(HDD)对1981-2007年江西省水稻各生育期热量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芳 邓珺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7期 1702-17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松嫩平原及周边地区72个气象站196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潜在蒸散量,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累积距平法,对松嫩平原地区潜在蒸散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应用Arc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春桥 游松财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1年35卷8期 853-8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遥感数据提取的植被物候格局及时空变化特征能很好地反映区域尺度上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的少量报道基本上是基于物候站点的观测记录展开分析的.该文基于非对称高斯拟合算法重建了藏北高原2001-2010年的MOD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朗 傅伯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8期 2109-21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2000-2008年的MODIS影像,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像元二分模型对退耕还林(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恢复措施驱动下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动态评估.结果表明:2000-2008年,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度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勇 杨晓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8期 2099-21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1959-2007年贵州省19个气象台站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结合倒春寒强度指数指标和灾害等级划分标准,从倒春寒发生频率、站次比、年代际变化、气候突变、周期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贵州省倒春寒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59--2007年,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晓东 王鹤龄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12期 3161-31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河西内陆河流域17个气象站1961-2008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ET),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反距离空间插值方法研究了年和季节ET0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Penman-Monteith公式;河西内陆河流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永光 李秀珍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2期 434-4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1987、1995、2000和2006年长江口TM、ETM遥感影像,利用RS、GIS与数学统计方法,对长江口不同围垦区土地利用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不同围垦区草地面积所占比例在空间上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大棚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泉 田光进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4期 721-7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1990、1995和2000年三期Landsat-TM/ETM+遥感影像解译的江苏省土地利用图为数据源,运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南京、苏州、无锡和常州4市10年来的城市扩张规律和动态格局变化模式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在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角媛梅 张贵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9期 1787-17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云南哈尼梯田是一种山地农业景观,不仅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而且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本文对元阳县全福庄小流域地表水的氮、磷营养物质进行了采样和分析.结果表明:梯田田水中总氮(TN)和总磷(TP)的含量及其变幅的空间分异都是春季高;梯田区河沟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衡 朱国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10期 2519-25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2006年3-11月每月在长江口4个潮间带站点的36网次鱼类采样数据,分析了该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调查采获鱼类55种,隶属20科,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18种,占总种数的32.7%,虾虎鱼科其次,有8种,占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琪 张晓青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4期 13-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附生苔是苔藓植物中特有率最高的一个类群,特殊的生理生态特性使其对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极为敏感,成为苔藓植物中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一个类群.为了解叶附生苔物种多样性及组成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我们以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片区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玉峰 李晶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10期 1268-12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沿海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其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实现红树林周边典型人类活动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意义重大.该研究基于Landsat多时相遥感数据和Google Earth Engine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娜娜 肖能文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4期 331-3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定量评价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对了解区域生态变化特征,促进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利用MODIS-NDV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探讨了锡林郭勒2000-2015年生长季植被NDV时空格局;然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舒曼 李智明 等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年22卷12期 1207-1210,12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2011-2016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客运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 mestic product,GDP)、人口密度和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对艾滋病发病数影响的时空变化特性,为预防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
【关键词】 艾滋病;宏观因素;时空加权泊松回归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维 王瑁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7期 707-7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掌握海南岛西海岸红树林软体动物多样性状况,本文于2015-2016年对海南岛西海岸6个主要红树林分布区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共采集到软体动物57科201种,主要优势种有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方正 张鹏 等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10期 1105-11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已有研究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区会对其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即自然保护区的空间近邻效应.当前,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体现在人工地物的时空变化上.研究基于人工地物时空变化的自然保护区空间近邻效应,关系到自然保护区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宇航 陈万东 等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9期 981-9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砂质潮间带底栖硅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现状及近20多年来的变化,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8月,对南麂列岛火煜岙砂质潮间带的底栖硅藻进行了4个季节的采样和研究,并与1981-1993年有关的历史资料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本伟 王辉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年37卷19期 1922-19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时空变化的桑寄生中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含有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波长切换法测定来源于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桑寄生样品中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含量,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方法制备.色谱条件:Uhi-mate@XB-C18色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俊宏 任一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7期 1885-18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9年2、5、8和11月进行了7个断面35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选取高潮区(A)、中潮区(B、C、D)和低潮区(E)研究了胶州湾西北部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及其时空变化.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71种,主要种类为软体动物(3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兰平 黄冰心 等 《生物多样性》 2011年19卷6期 798-8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结合最新的研究结果,本文对中国大型海藻区系划分、区系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研究成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总结和分析.目前,中国海藻区系可划分为4个小区,即黄海西区、东海西区、南海北区和南海南区.大型海藻物种数达到1,277种,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磊 夏培艳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4期 771-7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2008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在舟山附近海域调查监测资料,采用改良后的营养指数法,结合N/P(物质的量比)潜在性富营养化法,对该海域在春季和夏季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该海域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富营养化指数与环境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学刚 范文义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1年35卷4期 371-3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生物量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信息,对揭示地表空间变化规律及驱动因子、分析评价森林生产力及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4个时期的遥感数据和同期的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为基础,应用遥感信息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大伟 张小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6期 1518-15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1982-2006年间浙江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关键生态气候指标(生物热量指数和生物干湿度指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浙江省植被覆盖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NDVI显著减少的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0.7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