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
- 2
- 14
- 5
- 2
- 1
- 23
- 6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海钟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8卷4期 119-122页
【摘要】 变态心理学的心理过程障碍、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等一级概念所属的二级概念,其症状、病程、自知力、自控力的内涵外延存在交错重叠,变态心理学称为共病现象.当前因为变态心理学的媒体江湖心理学科普,导致常识概念的抑郁症成为精神病的代名词.这需要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小霞 张密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5年13期 2221-222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应用晕轮效应进行PICC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108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月份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PICC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晕轮理论将患者安排同一间病房,组成互助小组,PICC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静 王影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2卷16期 80-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晕轮效应护理对老年宫颈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宫颈癌PICC化疗患者15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7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79例患者于对照组基础...
【关键词】 晕轮效应护理;宫颈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显叶 邹克霞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4卷18期 69-7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晕轮效应在老年宫颈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接受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宫颈癌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明霞 李琼 等 《实用老年医学》 2017年31卷1期 87-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晕轮效应在老年宫颈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老年宫颈癌病人共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
【关键词】 晕轮效应;宫颈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小霞 徐学虎 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3期 300-30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晕轮效应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安全性及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按随机临床试验(RCT)原则随机分为晕轮效应护理组75例及常规护理组7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茹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6卷23期 15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晕轮效应在食管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入院顺序将我院102例食管癌患者(2016年7月~2018年9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以晕轮效应为指导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对比...
【关键词】 食管癌PICC置管化疗;晕轮效应;非计划性拔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忠 黄丽 等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27期 58-59页
【摘要】 文章从研究心理学的“晕轮效应”出发,探究“晕轮效应”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理论基础,分析“晕轮效应”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研究得出:在晕轮效应的指导下,以保证商品质量为基础,扩大商品附属品的投入,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产生巨大的消费欲望.企业要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明 管婧婧 等 《中国畜牧杂志》 2015年51卷4期 53-57页
【摘要】 本文对48名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消费者的情绪因素对配方奶粉购买意向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食品安全事件所带来的晕轮效应和溢出效应使中国消费者逐步产生了对国产配方奶粉的消极情感累积,同时,西方文化崇拜和原产地效应确立了对进口配方奶粉长期固化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艳鹤 《黑龙江医学》 2025年49卷8期 994-997页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模式的晕轮效应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行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江群 何乐人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年34卷3期 242-246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试图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追求外表美的动机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审美标准的影响.首先从社会认知、进化心理、择偶行为等心理学角度分析个体追求外表美的动机,提出晕轮效应影响人们的美感认知,进而使人们对认知对象产生美好的期望效应,这种期望效应又形成自我实现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逢增艳 王晓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25卷9期 1489-149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晕轮效应干预在心功能Ⅳ级心力衰竭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心力衰竭PICC置管患者78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思思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27卷36期 91-9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晕轮效应结合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行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将2020 年 1 月—2021 年 1 月实施常规护理的 46 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设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欣 高钰 等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29卷1期 123-12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莉 吴晓洁 等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32卷10期 1230-123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晕轮效应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情况及自我感受负担、疾病感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98例,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晕轮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玉洁 陈秋蓉 《全科护理》 2020年18卷14期 1719-172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晕轮效应的围术期管理在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晕轮效应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术后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容 陈代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年20卷5期 10-11,1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晕轮效应在CT高压外周静脉注射对比剂渗漏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3000例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CT高压外周静脉注射的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模式,实验组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安明 江建清 等 《医学争鸣》 2018年9卷3期 12-14,18页
【摘要】 在中医或放化疗、手术防治肿瘤过程中, 出现的一过性肿块增大或淋巴结增多的现象, 而这种现象有时预示着肿瘤治疗有效, 是人体抗癌的一种特殊反应, 借用心理学术语, 称为晕轮效应.判断晕轮效应的依据包括哲学依据、形神医学以及血常规.目的是避免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性科学》 2005年14卷10期 35-37页ISTIC
【摘要】 大学生网上恋爱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利用网络传递、缔结爱情的一个方式,本无可厚非.但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大学生社会经验及认知水平的不高,网上恋爱常常会影响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因此,了解大学生网上恋爱性心理特点会有助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维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旷艳红 卢小年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8卷15期 283-284页
【摘要】 合理利用良性心理效应,有利于缩短护患距离,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及主动性.重视患者常见的三种心理效应,采取一定的沟通技巧和管理措施,引导患者良性心理效应作用的发挥.因护患双方知识层次、社会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的不同,在频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桂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17期 38页
【摘要】 <篇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专业性、技术性,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辅导工作者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遵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预防与发展结合的原则等,其中在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先 易良洪 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40卷5期 911-91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方案在宫颈癌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PICC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冬梅 张萍 等 《心理月刊》 2021年14期 116-11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晕轮效应护理对宫颈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88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晕轮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月琴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1年2期 27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卵巢癌PICC化疗患者给予晕轮效应护理干预后对其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负性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3月~2019年03月收治的10例中老年卵巢癌PICC化疗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期选择10例中老年卵巢癌P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萍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1年3期 41页
【摘要】 目的:探究对老年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患者实施晕轮效应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对象为2018.3-2019.6收入的124例老年宫颈癌PICC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常规组:一般护理,观察组:晕轮效应护理,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尚锋 李玥 等 《心理学报》 2018年50卷4期 363-376页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陌生面孔吸引力的知觉加工过程,采用"学习-评价"任务考察晕轮效应和泛化效应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陌生面孔吸引力的加工有两条路径:(1)熟悉面孔的积极特质先发生晕轮效应进而出现泛化,即相比于具有消极特质的熟悉面孔,具有积极特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佐斌 代涛涛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14年22卷9期 1467-1474页
【摘要】 社会认知的两个基本维度热情与能力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它既可能是晕轮效应所认为的正向关系,也可能是补偿效应和影射效应所认为的负向关系,还有可能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正交关系.热情与能力的关系受到知觉者自身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者与知觉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2年9期 44-45页
【摘要】 心理学是每一名教师上岗授课前所必须接受的课程,本人将心理学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得到点滴感悟,试与各位同行分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明霞 2016年北京市肿瘤放疗年会 2016年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肿瘤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其中宫颈癌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pre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现代医学上常用的置管方法,常用于肿瘤手术后的输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慧玲 李连梅 《生物学教学》 2024年49卷11期 91-93页PKU
【摘要】 迷思概念是指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本文对导致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归类,如不恰当的类比推理、不完全归纳偏差、权威的"晕轮效应"等,并例析初中生物学常见的群体性迷思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峰 陆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22卷3期 74-75页ISTICPKU
【摘要】 临床带教医生在临床工作,指导见习、实习学生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人格力量对于实习学生医德养成具有导向作用、示范作用、感染作用和晕轮效应.临床带教医生必须注重良好道德人格的塑造,医院要重视道德评价与监督的有机结合.实现临床带教医生他律与自律的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泽 梅志强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年16卷6期 769-772页ISTICCA
【摘要】
4我国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
4.1流动人口普遍受到社会歧视
流动人口被歧视的现象极为普遍,社会对流动人口的歧视以制度性歧视为主,户籍歧视和身份歧视是最主要的歧视表现。媒体的负面宣传与制度性歧视以及流动人口自身的越轨行为而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林萍 徐晨曦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12期 473-474页ISTICCA
【摘要】 临床实习阶段是实习护生(以下称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时期,也是护生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阶段.我院各科室运用晕轮效应、预知性教学查房、提倡感恩教育、重视风险管理、运用激励机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了护生培养的知识、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静宇 杨向东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4卷4期 13-15页
【摘要】 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患者及家属的应激状态、晕轮效应等心理状态,医务人员的齐家尼克效应和认知差异等心理状态;通过应激心理应对、合理情绪治疗、霍桑效应等心理学原理缓解医患矛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35期 48-50,54页
【摘要】 [活动背景]本节课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个"问题学生",这节课完全是为这个学生设计的.这个学生因为个人问题被班级同学排斥,没人愿意和她做朋友,她觉得孤独无助.因此她就越发出现一些极端行为来吸引他人,而这些方式并不被人喜欢.就这样她的处境进入了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代清 《中国性科学》 2009年18卷11期 33-36页ISTIC
【摘要】 一见钟情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比普通爱情来得更迅速,爱得更深刻,时间更持久.不同的心理学派别对一见钟情的解释是不同的:古典精神分析认为与儿童的恋父恋母情结有关;生物学流派荣格认为是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在爱情中对浪漫伙伴的投射;认知图式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珍娟 王含晖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8年29卷2期 31-34页ISTICCA
【摘要】 阐述图书馆用户对文献信息需求的特点,有消遣需求、学习需求和研究需求.需求的文献可分为"面"、"线"和"点"3种类型.探讨用户在寻找文献信息过程中的心理效应,有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群体效应;用户需求心理包括悠闲自在的心理、焦急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正权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8年15卷3期 26-28页ISTIC
【摘要】 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往往难以用设备对其质量特性进行检测或验证.服务质量的判断更依赖于顾客的心理评价.与技术评价不同,心理评价往往产生偏离现象和心理误差.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评价的心理因素包括需求和期望、感受能力、情感因素和心理状态等.常见的心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又称"光圈效应",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人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年轻人在热恋时往往出现"晕轮",比如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爱上了娜坦丽.娜坦丽要普希金陪她游乐,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债台高筑,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向辉 《家庭医学》 2015年11期 41页
【摘要】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即人们根据个人的好恶对他人作出认知判断,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误.比如,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哲婷 赵越 等 《心理学探新》 2014年34卷5期 457-462页
【摘要】 相对于其它评价中心技术而言,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考官因素对评分结果的影响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新手考官的工作记忆与人格对其评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新手考官的评分者一致性较低,评分准确度较差.其次,工作记忆和人格的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志国 《祝您健康》 2013年8期 26-26页
【摘要】 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人们常把对方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一系列的特征上,也就是从知觉到的信息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根据局部的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就是说,人们常从对方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而得出对方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太和 《中学生物学》 2012年28卷4期 11-12页
【摘要】 阐述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认知,遵循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制定不同的导入策略,实现在新课题、新知识学习之前使学生产生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并把这种兴趣和愿望泛化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艳 《科技信息》 2010年02卷23期 1100,1116页
【摘要】 作文评语是英语作文评价中最集中的体现,而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有英语作文批改的次数和所用时间不够,师生双方消极的晕轮效应以及在作文评语中感情要素的欠缺.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情感策略写大学英语作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美萍 李雪英 《蛇志》 2004年16卷2期 77-78页
【摘要】 <篇首> 护士要想取得病人的好感与信赖,就要在病人面前树立良好的"白衣天使"形象.端庄的仪表与优美的体态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再加上和蔼的态度和动听的语言,不但能够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能够引发病人精神上积极的情感体验,起"以礼示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建文 《天津护理》 2002年10卷6期 310-311页
【摘要】 分析护士长在护理考核工作中对被考核人员主要存在着的5种心理弊端: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趋中效应和暗示效应.指出克服这些心理弊端应坚持的原则和考核方法,以求考核工作达到全面、客观、公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0年20卷3期 87-88页
【摘要】 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高校图书馆中引起读者常见的四种知觉偏见现象原因,即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定型作用.并分析这些知觉现象的积极作用同馆员形象的内在联系,从而树立起跨世纪馆员的新形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越龙 《大众健康》 2015年8期 82-83页
【摘要】 心理学无时无刻不潜藏于我们的生活当中.1.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庆 王美芳 《心理科学》 2011年34卷4期 899-904页
【摘要】 社会判断在内容上存在热情与能力两个基本维度,前一个维度是对他人意图的反映,后一个维度是对他人能力的反映。首先对社会判断基本维度的命名进行剖析,接着梳理了社会判断中热情和能力存在的三种关系:热情优先、晕轮效应和补偿效应。最后,从判断者-、被判...
【关键词】 社会判断内容基本维度;能力;热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