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60
- 229
- 43
- 24
- 5
- 497
- 138
- 72
- 51
- 29
- 352
- 90
- 81
- 80
- 7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师庆东 王智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2期 3359-33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分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景观规划、管理等应用研究的前提条件,目前尚没有具有适普性的景观分类体系.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一种发生学分类方法,即景观带——基于气候的一级指标(温度带,反映纬度地带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浩东 潘剑君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9期 2356-23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系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单元,与所处微域景观联系密切,对小尺度样区进行景观分类研究有助于对研究区景观建立系统的认识.以宁镇丘陵区一小尺度样区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分类理论及土系特点,探讨了面向土系调查制图的景观分类的原则与方法,建立了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玲 李新 等 《生态学报》 2001年21卷8期 1217-12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流域景观制图,划分出6个景观区.利用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在流域尺度上计算了各景观区的多种景观结构指标.结果表明:山区的景观结构特征突出表现为连通性强,拼块形状复杂.绿洲荒漠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军 郭微 等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年27卷2期 238-243页
【摘要】 在充分掌握深圳市南山公园的生境特点、植物种类组成与植被类型的基础上,把南山公园主体景观划分为荔枝林景区和森林生态景区两个景观区.还对两个景观区进行了敏感性评价,认为两个景区的敏感水平都为B级,属于中度敏感区,要以规划管理为主,可进行适度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莉芹 程占红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年18卷4期 559-5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6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了旅游干扰下五台山不同植被景观区物种多样性的特征结果表明:1)TWINSPAN将所有样地划分为9类植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俊纳 刘红玉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7期 1409-14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为案例,在对该区景观功能区划分基础上,对各景观功能区典型湿地进行了1年的水质监测,揭示了不同景观功能区湿地水质季节变化特征,并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景观功能区湿地水质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分析了各景观功能区湿地水质与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钰红 田潇然 等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09年3卷3期 38-41页
【摘要】 根据昆明市凯旋花园小区一期的场地情况和居住人群为退休的部队老干部,进行现状分析,提出以滨水、林荫及休闲为三大主要功能,打遣十五处主要景观区,分别为大门入口、疏影横斜、森林世界、流光溢彩、石之冥想、绿波凝碧、棕榈广场、暗香浮动、湖畔听涛、休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阳 舒波 等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3期 19-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厘清山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对于其空间格局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山区为例,通过高程、坡度和地形位指数,剖析地形梯度的差异性特征;并运用空间分布指数、景观格局指数探究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林地、草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泽鑫 罗俊杰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3期 1090-11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土沟壑区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影响.以晋西三川河流域为例,运用SWAT和PLUS模型,从景观格局的宏观视角,设置了流域上中下游极端土地利用、沟谷川地缓冲区土地利用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梦瑶 易桂花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7105-71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荒野地作为由自然主导的生态系统,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了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随着人类活动对荒野地的威胁逐渐加大,全球荒野地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缩减,严重威胁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由于缺乏必要的连通性,物种迁徙和基因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赵慧 王一超 等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3期 40-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快速城市化是导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引领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演变对优化区域土地利用、防控城市化的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 2000、2005、2010、2015、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利顶 孙然好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0期 4591-45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快速城市化将会导致生态用地流失、热岛效应增强、内涝风险加剧、生物多样性下降、致敏性植物花粉增多等突出问题,辨识城市社区生态空间演变特征及其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冲 董晓华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3期 1102-1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格局是表征土地利用(LUCC)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指标,人类活动导致的景观格局变化是改变流域径流-泥沙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仅采用单一来源的LUCC产品探究景观格局对径流-泥沙过程的影响,忽略了不同LUCC产品给研究带来的不确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俊涛 李硕涵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7期 8729-87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社区绿地既是居民重要的日常休闲场所,也兼具重要生态和景观价值.明晰城市社区绿地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是提升社区绿地生态功能、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尚缺乏该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我国北方6个典型城市(北京、青岛、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丽芳 郭莉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2期 223-2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为广大民族区域乡村聚落的保护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以重庆市少数民族区域(四县一区)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通过景观指数分析、空间结构分析以及实地走访调研定量分析在 1980-20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启蒙 何自强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8期 8072-80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掌握生态状况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是国土空间的优化和生态功能的提升的关键.目前研究大多侧重于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单一变化,尚未综合考虑人为干扰因素,导致生态修复分区以单一生境或要素的修复为主,无法较好地解决人地关系矛盾.以洞庭湖流域作为研究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林莉 王佳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4期 11035-110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量研究显示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加剧.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体形态.城市群发展,是否会引起区域热环境的改变,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群发展如何影响区域热岛的空间格局演变?这些问题关系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荣 李阳兵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期 8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定量探讨影响因子对景观格局的驱动机理,有助于厘清山区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以及发展方向.基于地貌差异的景观格局转型研究框架,从"全域-典型地貌区"的视角探究1990-2020年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不同地貌下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归纳其转型模式.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沐森 钱雨果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4期 10989-110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生态学研究通常需要明确的城市边界,但现有研究中使用不同像元大小的遥感影像划分城市边界,缺乏统一的城市制图单元,导致不同遥感数据源量化的城市边界缺乏可比性,限制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分析与对比.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城市路网斑块的建成区提取方法,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昌园 张红丽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8期 8150-81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显著影响,厘清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面积占比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对区域景观调控与用地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区,以二级流域为研究单元,基于InVEST模型、RU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霖 汤萃文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5期 31-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借助ArcGIS和RS技术,以 2002-2020 年五期的TM影像和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转移矩阵法、景观格局指数法对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为用时空变化特征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业涵 周媛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3期 5629-56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游憩服务(RS)是自然对人类的贡献(NCP)之一,也是区域尺度下主要的人类需求,由于其具有无形、主观、非物质等特点,量化RS—直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既往研究的评估方法依赖于利益相关者的认知,缺乏通用性,并多为对各类土地类型或植被的RS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远周 金鹏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4期 58-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以山地景区——贵阳市花溪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了 5 种典型近自然类型景观,以其附近的人工硬化地表为对照,对小气候相关指标进行日变化情况的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景观均对区域内小气候有降温增湿作用,灌丛对风速影响最为明显;植被类型与水体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雯 唐安琪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2期 5206-52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背景下,亚洲象的活动范围与人类生产生活空间不断重叠,人象冲突矛盾日益严重,对物种栖息地生境网络进行优化能从源头缓解这一矛盾.在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之际,研究以西双版纳州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InVEST-图论复合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春华 方斌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9期 8469-84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究土壤养分对农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的响应对粮食主产区农地合理利用、农业精准施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土壤养分对农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响应的研究框架,采用景观格局分区、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淮海经济区徐州市铜山区为例,揭示粮食主产区内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欣怡 祝明建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2期 5116-51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快速城镇化将对沿海生境的分布和景观格局造成重大影响.评估海平面上升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的脆弱性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SLAMM模型和Fragstas模型,针对六种海平面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瑜 罗晋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4年25卷8期 57-61页
【摘要】 分析了"一院多区"医院植物景观改造的目标、原则和思路,介绍了针对不同院区实际情况开展绿化改造的实践,为"一院多区"医院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彤 王锦 等 《现代园艺》 2024年47卷7期 110-113页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在如今养老型社区日益增多的背景之下,如何提高社区绿地对于老年人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2 个文献数据库,以"园艺疗法"为主题,通过查阅文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涛 李加林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3期 937-9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生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对优化区域国土生态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DEM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与1980、1990、2000、2010、2018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仙 曾源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3期 1040-10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定期开展保护成效评估,是制定保护决策与提升保护地管理效果的重要基础.景观动态能够直观地指示保护地成效,但针对区域尺度保护地网络,采用多指标评价体系的景观保护成效研究还相对缺乏.以我国西南地区102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景观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婷 欧阳帅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期 615-6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较多,但准确识别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斑块和节点方面的研究亟待开展.以新型中小城市株洲云龙示范区为例,以城市热岛网络构建为切入点,应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珮雯 徐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3期 9981-99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评价与预测对区域自然资源保护及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基于景观生态风险指数(ERI)评价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畅 吴卓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8期 3032-30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能够帮助理解区域森林变化过程.传统的景观指数方法多以均值为计算结果且空间信息表达不足,基于形态学方法能够从空间上直观辨别景观类型,综合破碎化和聚集度的定量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森林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以1990、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爱盟 赵筱青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5期 6143-61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原湖泊流域是高原地区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兼具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的特点.随着高原湖泊流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加速,湖泊面积萎缩,污染加剧,流域生态环境受损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水污染、湿地退化、生境质量下降等.亟需开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倩雯 靳甜甜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6期 2310-23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西南地区道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2015年土地覆被和道路数据,计算了研究区道路核密度与景观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路建设的直接、间接和综合影响,探讨了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和对不同土地覆被影响的特点,指出了各景观指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君明 冯一凡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6期 6798-68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加强对黄河滩区生境质量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韧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滩区沿河城镇为研究区,依据河势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河段和14个子研究区,并基于InVEST模型与3类景观格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萍 李新宇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0期 8321-83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快速城市化直接导致生境日益破碎化,景观连通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环境不断恶化.构建完善的生态网络能够有效缓解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基于2019 年 6-8月高分...
【关键词】 生态网络;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景观连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璐 吕楠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5期 6486-64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和土地开垦、放牧等人类活动干扰下,具有多稳态特征的干旱区生态系统可能会经历从相对健康状态到退化状态的稳态转换,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下降.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是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研究的热点,也是管理实践中防止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品川 罗丹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4期 64-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木本植物是绿道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组成要素.以广州市域分布的绿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与统计处理,并对主要树种组成、开花时间特征、重要值、乡土植物使用情况等开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绿道常见观花木本植物有28种;全年皆有开花树种,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梦婧 石龙宇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8期 7566-75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有助于清晰地识别、评估、模拟、预测与管理区域生态风险,进而为区域生态安全网络构建和生态安全格局保障提供支撑.雄安新区的建设,使该区域面临巨大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洪涝和干旱灾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彦 何东进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636-36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将会对森林树种结构、空间结构以及林龄结构等产生重大影响,准确预测森林景观演替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不仅能够为科学管理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珍稀物种保护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LANDIS Pro 7...
【关键词】 气候变化;森林景观演替;LANDIS模型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莹莹 王智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3期 1209-12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究退耕还林(草)和耕地保护双重背景下耕地的动态变化对林草交错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1990、2000、2010年和2018年30 m空间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及转移矩阵,定量分析了交错区耕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张玉钧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2期 9177-9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美学的理论维度已从风景美学延伸至生态美学,为促进生态美学理论在客观法和空间水平上向"数字化+可视化"发展,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地理要素构建分类的数字景观模型并借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视觉景观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杉杉 马超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1期 21-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与人为因素导致的陆表景观破碎与植被损失,可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8年Google Earth和Landsat OLI光学遥感影像,采用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海燕 黄晓彤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8期 3273-32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三生空间高度混杂地区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是珠三角河网区新时期面对的重要难题.以2018-2021年间积累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针对广佛地区20处样地202个样点,综合生态学数量分析与风景园林学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河网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可君 李琛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8期 7458-74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究边境山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揭示自然与人类活动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对维护国际生态安全和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25个边境县为例,采用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构建了景观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孟勤 李阳兵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0期 3959-39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活动和景观格局是人地系统中两大要素的重要表征,探析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格局的耦合变化特征对揭示区域人地关系的演变意义重大.为弥补当前对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格局耦合响应研究的不足,构建了山区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格局耦合演变模型,提出了综合显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胡守庚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4期 5812-58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科学评估与分析干旱区绿洲乡镇景观生态风险,对优化绿洲土地资源管控和维护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张掖市绿洲乡镇为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景观格局指数,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其景观生态风险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宇 杨彦敏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6期 2202-22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拉萨市城关区建设用地紧邻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导致城市发展与自然生境保护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全面揭示该地区城市扩展过程对自然生境质量的影响对于优化城市景观格局、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定量评价了该地区1968-2019年城市扩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思源 闵庆文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5期 6041-60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国内外文献、报告、规划为原始材料,以"保护兼容"一词为核心,结合其使用语境,系统阐述在自然保护话语由"堡垒式"转向"社区保护"时,随着自然保护地功能与管理发生变化,人类活动的保护兼容性如何被重新发现并在自然保护实践中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