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1
- 19
- 2
- 1
- 1
- 7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瑞馨 尹艳豹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7期 995-10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黑龙江林口林业局1∶50000林相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从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景观破碎度、景观形状指数、分形维数和平均最近距离等方面,对该林业局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东进 洪伟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年9卷6期 574-5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针对近年来开展生态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给风景区带来巨大生态影响的问题,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期为今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 《安徽农业科学》 2013年29期 11737-11740页
【摘要】 基于2000年江苏省1∶10000地形图及相关自然地理、人口、社会经济等数据,应用点格局分析及冗余分析技术,对江苏省村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与景观背景要素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O~8km的观测尺度上,村落系统总体表现出随观测尺度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张玉钧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2期 9177-9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美学的理论维度已从风景美学延伸至生态美学,为促进生态美学理论在客观法和空间水平上向"数字化+可视化"发展,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地理要素构建分类的数字景观模型并借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视觉景观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闻侃 陈佳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2卷4期 507-514页
【摘要】 以上海市徐汇区的6座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美景度评价(SBE)法和层次分析(AHP)法对徐汇区口袋公园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并建立评价模型.运用SBE法分析影响口袋公园的景观要素和影响因子,确定影响口袋公园美景度的5个景观...
【关键词】 口袋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美景度评价(SBE)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清清 庞爱萍 等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44卷12期 100-106页
【摘要】 磷对水体中藻类生长的限制,主要依赖其生物可利用性;即生物有效磷是水体中的限制性营养物质.本研究区域为景观特征的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校内河水体,采用顺序提取法逐步测定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并检测与其紧密关联的十种环境要素的浓度如水温、pH、Ca2+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宇 木皓可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0期 7547-75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市域绿色空间是市域尺度内连接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纽带,是维护市域整体生态系统稳定的基本保障.现阶段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市绿地系统空间规划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与城市之间发生的动态变化,忽视了市域绿色空间对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决定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家星 宋轶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4期 1178-11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由自然区域和其他开放空间相互联系的网络.在城市空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构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并识别那些具关键性景观生态功能的网络要素显得极为重要.为了给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新的建模与分析理念,以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绍良 米家鑫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5期 5611-56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最近连续三届世界生态恢复大会都将矿山生态系统列为大会交流的主题之一.为了解矿山生态修复的最新进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法,全面对比了这三届大会的论文和报告,包括参会国家、主要机构、热点矿区、修复要素、矿山类型、修复技术等.在此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勃 杨剑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1期 136-144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和GIS技术地图叠加法,结合2007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四期的卫星遥感影像,研究了地震和人为干扰下近10年紫坪埔水库区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和干扰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要素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峰 尹海伟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19期 6425-64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快速城市化导致了生境斑块的日益破碎化,景观之间的连通性不断降低。构建生态网络可以连接破碎的生境斑块,增加绿地景观的连通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高度景观破碎化的四川省巴中西部新城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MSPA)方...
【关键词】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景观连通性;最小路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海迪 刘世梁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2期 3285-32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被的分布及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物栖息地的分布与变化.基于植被遥感影像数据及GIS空间分析,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植被类型要素识别出适宜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区域,对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关键词】 藏羚羊;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瑛 陈北光 等 《生态科学》 2009年28卷1期 25-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对越秀公园植被景观要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运用Autocad 软件提取了景观要素斑块信息,选取了斑块数目、斑块数目比、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比、斑块密度指数、斑块形状指数、优势度、分维度、均匀度等9 个指标对越秀公园植被景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涵秋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5期 2456-24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已使得原来以植被为主的自然景观逐渐被人工不透水建筑物所取代,并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因此,准确了解城市不透水面及其与植被、水体、城市热环境的相关关系对于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贾炜玮 等 《植物研究》 2008年28卷4期 497-5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1989年和2006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林相图,利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包FRAGSTATS进行分析,提取森林景观要素内部结构指标等景观指数,并对孟家岗林场近20年的景观格局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
【关键词】 景观空间格局;景观动态;森林景观内部结构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刘世梁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7期 1149-11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遥感解译和景观类型制图的基础上,运用滑箱扫描的方法,基于组分边界特征计算景观整体结构指数,同时综合考虑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采用信息熵法和孔隙度指数法对黄河三角洲农田和柽柳-芦苇2种景观组分进行异质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景观组分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成 袁敏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9期 1424-14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不同坡度的耕地景观格局是人类对耕地干扰强度与频度的现实情景.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镇为研究区,利用ArcGIS 8.3的空间分析功能,生成0°~2°、2°~6°、6°~15°、15°~25°和>25°的5种耕地景观格局,并提取景观格局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飞 王仰麟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7期 2972-29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景观元素的三维分析是城市景观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城市形态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的空间作用不仅体现在二维空间中,同时在三维向度上表现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空间演变的相互作用,因此在城市空间格局、过程与功能的讨论中,不能局限于二维平面.首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计生 刘惠清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4期 405-4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4年的SPOT-5卫星遥感数据,应用ERDAS、ArcGIS等遥感和GIS软件提取出研究区的景观要素分类信息,并选用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AW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跃光 甄峰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期 221-2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规划韵律学研究是目前国际景观生态规划的前沿领域.在总结景观规划的"斑-廊-基模式"基础上,将这一模式推广到 "斑-廊-网-基-体模式",并尝试揭示隐藏在这一模式内的景观韵律.景观韵律包括景观要素的形状、结构、层次、组份、形态、配置、连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军 张怡卓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5期 587-5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公路建设与其周边生态景观存在不和谐的问题,公路生态景观的评价分析、恢复与建设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题.针对景观评价问题,本文提出了运用3S(remote sensing、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lobal 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学礼 于云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1期 59-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方差分析(ANOVA)、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从时间和空间2个尺度对科尔沁沙地景观结构特征对沙漠化的生态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任何单一景观结构对沙漠化的影响都不明显.多因子PCA分析表明,景观结构对沙漠化有明显作用,它是景观承载了自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文芳 肖笃宁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5期 140-1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一河 陈利顶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9期 1833-18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活动的长期持续作用会导致区域景观格局及景观生态功能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对人类的生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影响.因此人类活动与景观格局的关系及其调控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植被图、土地利用图和林相图为基础,应用GIS技术和景观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有福 赵永华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6期 29-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对陕北纸坊沟流域20世纪末景观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该流域在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影响下,形成了以草地和林地为主体的景观格局,景观结构趋于简化,斑块复杂性和景观异质性程度降低,景观要素的空间联系得以加强,总体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泽民 吴文友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12期 2117-21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3S技术在分析合肥景观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合肥市区17.6 km2范围内的城市森林景观特点及与其它景观单元间关系.结果表明,主要景观要素分为建筑与硬质铺装表面、城市森林斑块、一般绿地、道路、水面五大类.景观背景为建筑及铺装表面,占总面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珍 张芸香 等 《生态学杂志》 2003年22卷2期 16-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1959年以来4期航片为基础资料,在ARC/INFO支持下,分析了关帝山天然次生林区森林恢复过程中各类景观要素斑块异圆指数和类斑边界分维数及其动态.研究表明,采用斑块异圆指数即可揭示景观要素斑块形状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地区景观恢复过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晋平 张芸香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12期 2021-20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ARC/INFO支持下,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采用统一网格样点取样法,通过对关帝山天然次生林区从1959年到1992年4个时期景观要素空间分布趋势的定量化分析,从高度异质和变化的复杂景观中,揭示了一些不随时间发生根本变化的森林景观空间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光进 张增祥 等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7期 1028-10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城市地区包括建成区和郊区的农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景观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要素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不同,其空间格局的转变模式在不同阶段出现一定程度差异.破碎度和分离度能描述景观破碎程度和景观要素斑块之间距离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会国 徐建华 《生态科学》 2002年21卷2期 97-1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景观生态规划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下引人了人工神经网络这一新兴应用技术,建立了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规划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以区域的高程、高程离差、坡度、坡度离差、地貌分区、离黄河距离、居民点数七个要素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晋平 薛俊杰 等 《生态学报》 2000年20卷2期 218-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1959年以来的4期航片为基础资料,通过对研究地区各类景观要素的斑块平均规模和粒级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研究地区森林景观恢复演替过程中景观要素斑块规模的动态特点,阐明了植被演替和干扰格局控制下森林景观要素斑块恢复演替的过程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海艳 严力蛟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15年27卷5期 813-821页
【摘要】 农村民居住宅环境提升是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目标,农村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是农村景观规划开发的科学基础和依据.本研究以浙江省10个地级市下辖部分农村为研究对象,综合“基于公众感知”和“基于专业/设计”的评价方法,运用照片评价法,选取24张代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岩 蒙宽宏 等 《林业科技》 2013年38卷6期 57-59页
【摘要】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GIS9和Frgastats3.3,处理1992年、2012年汤旺河林业局林相图,并用所得到的景观总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边缘密度、平均斑块分维度、香农多样性、香农均匀度等10个景观指数对汤旺河林业局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偶春 姚侠妹 等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0卷3期 92-96页
【摘要】 高校校园外环境景观对师生学习和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开设园林专业的高校来说,则可以将其与园林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以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为例,通过对西湖校区可作为和已作为课程实践教学的外环境景观进行统计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韬 毕润成 等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6卷2期 99-104页
【摘要】 临汾市地处汾河流域的中南部,其间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市域内的生态环境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1987年和2009年两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数据,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利用遥感解译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结合野外调查GPS核查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长禄 贾喜棉 等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2期 71-72页
【摘要】 园路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主要内容,在施工技术上要满足其特有的功能需要.该文关于园路施工技术及常出现问题做了简单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婵静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8卷4期 81-84,89页
【摘要】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对高尔夫球场进行景观生态分析并指导规划将有助于提高球场的生态效益,降低环境负面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高尔夫球场包含人工、自然以及人工管理三大景观要素,依据形态的不同又可分别归属于廊道、斑块和本底,并且以特定的空间关系构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娟 李杰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10年27卷1期 75-78页
【摘要】 以汶川地震震后道路为研究对象,根据震区地形条件及道路的具体形态,运用景观三元论原理分析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指出震后道路景观的破坏状况,提出震后道路景观设计原则、目标及要点,并针对高切坡路段进行了景观设计实验,为震后道路景观恢复重建提供有益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蔡明 蒋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6期 1418-1421页
【摘要】 在调查台州观光农业园的基础上,对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存在规划内涵缺乏和规划功能和主题表达欠妥,提出了2条对策建议,一是在规划内涵上要注重设计与延伸,在园林构成要素、游客主观感受和文化主体内涵这3方面与农业紧密结合,二是要突出规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艳秋 邢莲莲 等 《北方环境》 2010年22卷4期 46-50页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将3S技术应用于鸟类生态学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SuperMap GIS软件为开发平台,Visual BASIC 6.0为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支持.在总体设计的指导下,利用野外实地考察数据、卫星遥感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绍波 陈凤娟 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1卷4期 124-133页
【摘要】 以河北小五台山森林1987年、1997年和2007年3期TM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分析景观指数,对小五台山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1987年至2007年,与其它森林类型相比桦树林景观要素的面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晓军 曹军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20期 316页
【摘要】 通过对居住区景观总体规划、各景观要素以及后续设计的分析和探讨,找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般内容和步骤,并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鹤 黄尤优 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9卷3期 243-248页
【摘要】 在遥感图像基础上,利用CIS技术从景观指数方面定量分析了四川墨尔多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的斑块特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存在9种植被类型,斑块数为1 610,斑块面积约56 990 hm2.其中,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整个区域的基质,与亚高山针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小沫 刘胜祥 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6卷6期 58-60页
【摘要】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是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地块在空间上构成的镶嵌体.景观镶嵌结构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的功能.通过计算一些景观指数,对大九湖湿地公园景观格局作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林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7.55%,因其面积最大而成为整个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仲铭锦 徐晓晖 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2期 104-113页
【摘要】 根据深圳马峦山郊野公园的植被组成特点以及视野范围、生态类型、景观要素组成等特点,将公园划分为7个景区,即:尖马山-犁壁山沟谷区、赤坳水库景区、马峦瀑布-红花岭水库区、梅亭观梅区、上下肚水库田园风光区、三洲田龙潭瀑布景区、梅沙尖-盘山路景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学礼 高玉葆 等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39卷1期 84-89页
【摘要】 借助RS和GIS技术提取了科尔泌沙地典型地区不同时期流动沙丘的空间分布信息,通过对景观数量和形状破碎化指数的计算分析,探讨了科尔泌沙地的主景观要素流动沙丘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和及其对沙漠化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景观数量破碎化在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永华 陈北光 《山地学报》 2003年21卷4期 416-421页
【摘要】 本文借鉴群落生态学种间联结的概念,采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检验、X2检验与联结指数对白云山风景区的植被景观各类型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关联能有效地分析植被景观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尽管白云山植被景观各类型之间呈现出正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