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5
- 1
- 30
- 26
- 7
- 7
- 6
- 28
- 23
- 18
- 13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薄泽琦 郭瑞 等 《农产品加工》 2025年16期 18-20页
【摘要】 为研究蒲公英乙醇浸提液的抑菌活性,运用倍半稀释法对比了蒲公英乙醇浸提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菌Z和新鲜羊肉菌悬液的抑菌活性,确定了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当蒲公英浸提液中黄酮类物质质量浓度达到19.70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威 陈志龙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3年42卷6期 84-94页
【摘要】 探索常见金属离子掺杂对抑菌片的抑菌性能的影响,为新型纳米TiO2抑菌片的制备与改善提供依据.选择固定质量分数的Ag+、Zn2+和Fe3+掺杂TiO2,通过抑菌圈、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与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综合评价其抑菌性能,对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智颖 荆绮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11期 2041-20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式连翘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菌活性进行比较评价.方法 选取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式的连翘,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连翘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佃刚 杨宏清 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1年36卷4期 616-622页
【摘要】 [目的]研究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 extract,MCE)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使用和添加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受试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MCE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吉鸿 纪明慧 等 《中成药》 2012年34卷4期 617-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沙煲暗罗根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方法 研究沙煲暗罗根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的抗氧化效果,并与Vc对比,找出IC50值;同时研究其抑菌效果,测出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和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志成 戴智勇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年27卷7期 955-9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制剂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种不同厂家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含量的测定,同时将4种产品采用M-H琼脂稀释法对60株临床菌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厂家的药物成分含量、杂质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国尚 张安青 等 《饲料工业》 2020年41卷18期 13-16页
【摘要】 为筛选对鲟源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有较好抑菌作用的复方中草药.采用牛津杯对九味羌活汤、桑菊饮等10种具有抑菌效果的复方中草药进行海豚链球菌体外抑菌试验,并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0种复方中草药对海豚链球菌的最小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杏 尤宏 等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8年36卷2期 35-41页
【摘要】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Y42无细胞培养上清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微孔酶标板刃天青显色法确定Y42上清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微孔酶标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Y42上清对LM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软琼脂法测定Y42上清...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膜;运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茜 王文湘 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38卷3期 21-25页
【摘要】 [目的]为研发抗鸡毒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合成18种C14支链含噻二唑片段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采用高分辨质谱进行结构确证,通过体外药敏试验研究所合成苯环取代基衍生物对鸡毒支原体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化合物12、15和17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芳 杨江流 等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 362-365页
【摘要】 检测盐酸小檗碱和苦参碱联合氨苄西林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利用二倍稀释法、微量棋盘稀释法、时间-杀菌曲线评估法对8株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苦参碱、氨苄西林单药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强喆 李晓明 等 《西北农业学报》 2013年22卷5期 196-203页
【摘要】 旨在研究总丹参酮包合物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乙醇回流方法提取并以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HPLC测定含量,以β环糊精制备成包合物.选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几种常见致病菌作为试验菌.平板菌落计数法筛选1×108 cfu/mL菌液涂板,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莉 吕凤霞 等 《食品科学》 2011年32卷1期 193-198页
【摘要】 为了研究Bacillus subtilis fmbJ产生的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采用抑菌圈法测定抗菌脂肽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并从其对嗜水气单胞菌形态结构、膜通透性来探讨其抗菌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南南 徐歆 等 《食品科学》 2011年32卷1期 14-18页
【摘要】 目的:研究食品防腐剂对腐败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防腐剂对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结果:对于藤黄微球菌(G+),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与ε-聚赖氨酸,MIC均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昕 蔡俊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31卷9期 66-69页
【摘要】 测定了4种海洋致病弧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鳗弧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具有敏感性,但对其他所测药物均表现出耐药性;副溶血弧菌对四环素、卡那霉素、青霉素表现出耐药性,而对氯霉素、头孢娄新、庆大霉素、红霉素和链霉素则表现出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敏 张建华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年23卷16期 1242-12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Sp)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与青霉索结合蛋白(PBP)1A和2B变异的关系.方法 对55株Sp用E-test法进行7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并提取每株Sp的DNA,分别对其青霉素结合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许利耕 导师:欧阳五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制备高效、安全的替硝唑复方纳米银微乳,同时从稳定性、安全性、细胞毒性、体外和在体药效学及临床药效学等方面对替硝唑复方纳米银微乳进行系统研究。 方法:(1)替硝唑复方纳米银微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利用乳化法制备替硝唑复方纳米银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书恒 缪林坪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24年33卷1期 90-96页ISTICCA
【摘要】 为研究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倒置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欣 李超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24年22卷2期 213-218页ISTICCABP
【摘要】 低温肉制品贮藏期间的微生物腐败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典型腐败菌的控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中,笔者在火腿切片贮藏期间分离纯化得到了 3株典型腐败菌,选取6种中草药提取物以筛选对典型腐败菌抑菌能力较强的单味中草药,并对其进行复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芸 张婷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16期 1-9页
【摘要】 为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莲房原花青素(lotus seed proanthocyanidins,LSPC)和莲藕多酚提取物(lotus root polyphenol extract,LRPE)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崇熙 刘唤明 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3期 95-102页
【摘要】 [目的]筛选海洋源产细菌素乳酸菌,探讨细菌素抑菌机制.[方法]从市售海鱼的肠道中筛选出一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菌株GOFEL226,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鑫怡 席志文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4年43卷7期 47-55页
【摘要】 蜂毒肽(Melittin,MET)是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肿瘤作用的小分子活性肽,其可溶性表达和无融合标签活性肽的纯化一直是个难题.基于类弹性蛋白(Elastin-like polypeptide,ELP)的相变特性和内含肽(Intein)的自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檀茜倩 裴建博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3期 210-220页
【摘要】 群体感应(QS)是细菌间的一种通讯机制,抑制细菌QS系统可作为控制腐败菌的一种新策略,且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本研究以AgNO3为银源,蒲公英植物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蒲公英-银纳米颗粒(D-AgNPs).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动态光散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智超 古苏云 等 《生物学杂志》 2023年40卷3期 22-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柞蚕Malectin(ApMLEC)进行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和初步功能分析.基于已知的柞蚕cDNA数据库,通过PCR克隆ApMLEC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信息;将基因连接至 pET-28a 原核表达载体,通过大肠杆菌 BL21(DE3)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甜 王昱晴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1期 14-21页
【摘要】 为研究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机制,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香叶醇处理柑橘酸腐病菌,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及微观结构观察研究其对酸腐病菌孢子和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叶醇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最小抑菌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畅 李湘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11期 17-25页
【摘要】 山苍子精油(Litsea cubeba essential oil,LCEO)具有安全性高、不产生抗药性和广谱抑菌活性等优点,作为一种天然抗菌材料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目的是探讨LCEO对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海会 邢嘉倩 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51卷11期 1339-1346页
【摘要】 连翘绿茶的加工主要包括鲜叶摊放、杀青、捻揉和干燥4个过程.为探究连翘绿茶不同加工阶段所得产物的提取物对食源性细菌的抑制作用及抗氧化活性,以连翘鲜叶、杀青叶、捻揉叶和干燥茶叶为研究材料,7种常见食源性细菌为供试菌株,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和DP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方超 周闪闪 等 《包装工程》 2023年44卷5期 121-129页
【摘要】 目的 以精胺、多巴胺为原材料合成氨基功能化抗菌碳量子点,为进一步将其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消除领域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精胺、多巴胺通过热解法合成精胺碳点、多巴胺碳点和精胺/多巴胺碳点(SPM–CDs、DA–CDs、SPM/DA–CDs),通过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振康 吴庆智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7期 65-73页
【摘要】 为研究胡桃醌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用不同质量浓度胡桃醌处理大肠杆菌,分别对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细胞膜相对电导率、荧光发射光谱等进行测定,并进行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宇航 周寰宇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3年42卷11期 19-26页
【摘要】 为评估布氏乳杆菌所产细菌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培养布氏乳杆菌获得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物质,经纯化后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抑菌特性,并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布氏乳杆菌在37 ℃ MRS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航帆 王萍 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年25卷10期 152-164页
【摘要】 为探究龙葵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比较了黑果龙葵、黄果龙葵、红果龙葵果及其茎叶提取物的抑菌能力,并对黑果龙葵果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黑果龙葵果提取物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以疏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超群 石娟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3年42卷11期 55-62页
【摘要】 为探究载银羟基磷灰石(AgHAp)/二氧化钛(Ag-HA/TiO2)抗菌剂在水产品中的应用,研究了 Ag-HA/TiO2的结构表征.选取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测试菌株,比较了 AgHAp和Ag-HA/TiO2的抗菌性能,并初步判断A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向涛 杨昊楠 等 《精细化工》 2023年40卷11期 2516-2521页
【摘要】 采用分子杂交策略设计合成了15个氨基酸结构的磺酰胺衍生物,对其进行了抗菌活性评价.首先,苯磺酰氯与氨基酸反应制得了苯磺酰氨基酸(中间体Ⅰ);然后,以芳香醛、亚磷酸酯、乙酸铵和三氟甲磺酸铝为原料,一锅法制得了α-氨基膦酸酯(中间体Ⅱ);最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祥丽 马岩石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7期 38-44页
【摘要】 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是一种口腔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已有研究发现该菌是结肠癌、乳腺癌及肺癌患者的主要共生微生物,可保护肿瘤细胞抵抗抗生素并促进其增殖及转移.本研究旨在探究L-3-苯乳酸对Fn的抑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驰 董玲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17期 64-73页
【摘要】 青花椒精油是一种兼具药用和调味功能的天然精油,已报道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应用前景广泛.然而,其抑菌机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以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研究对象,从理化、形态学和代谢水平解析青花椒精油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敏 郭全友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2年22卷5期 259-270页
【摘要】 为探究单一和复合抑菌剂对源自轻腌大黄鱼的特定腐败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蜂房哈夫尼菌)的抗菌能力,本文检测壳聚糖对特定腐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壳聚糖的亚抑菌浓度及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复合处理鱼汁,并分别接种两菌至鱼汁中5℃恒温贮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倩 赵颖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13期 8-14页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二氢杨梅素对黄曲霉的抗真菌活性和潜在的抗真菌机制.首先,通过抑菌实验证明,二氢杨梅素对黄曲霉孢子和菌丝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均为4 mg/mL.通过荧光增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 周天尧 等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50卷4期 598-604页
【摘要】 为开发无耐药性的传统抗生素的补充抗菌剂,试验以中蜂和意蜂蜂毒为研究对象,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检测二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伤寒杆菌、无乳链球菌、沙门氏菌和尖孢镰刀菌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怡君 杨梅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0卷10期 14-22,33页
【摘要】 [目的]分离和鉴定梅花鹿鹿角盘活性肽,并研究其抑菌活性,为其制备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酸提醇沉法从梅花鹿鹿角盘粉末中提取总蛋白,过0.45 μm滤器后,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方法,从鹿角盘总蛋白中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蝶 董腾 等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2022年9期 23-26页
【摘要】 以腐败红枣中分离的黑曲霉和黄曲霉为对象,研究乳酸链球菌素、单宁、壳聚糖、山梨酸钾、纳他霉素、薄荷精油、百里香精油对红枣曲霉病的控制.测定不同抑菌剂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以及纳他霉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链球菌素、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祺 刘芳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8年18卷1期 65-72页
【摘要】 天然的ε-聚赖氨酸(ε-PL)是一种安全、健康、营养且抗菌活性强的优良物质.ε-PL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霉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本文研究了ε-PL对肠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并探讨ε-PL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ε-P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毅 李姝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8年18卷1期 250-256页
【摘要】 为描述鸡肉产品中四环素耐药菌的污染状况,初步评价四环素耐药基因通过市售鸡肉产品进行迁移的潜在风险.在上海13个区采集55个冷冻鸡肉样品、50个冷鲜鸡肉样品和3个现宰鸡样品,分离对四环素或强力霉素不敏感的细菌(Tetis或Doxis),研究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霖 杨晓慧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4年14卷12期 73-79页
【摘要】 利用倍半稀释法确定10-HD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062 mg/mL.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细胞超微结构、细胞代谢、菌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探讨10-HD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咪 张伟松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4年14卷11期 70-75页
【摘要】 以葡萄皮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葡萄皮中的主要花色苷含量,探究其花色苷提取物对几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并对3种抑菌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皮花色苷提取物中除花色苷外还有其他成分,其中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的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启俊 张伟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09年9卷2期 41-46页
【摘要】 为探讨鹿蹄草素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理,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鹿蹄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鹿蹄草素对苹果轮纹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鹿蹄草素对苹果轮纹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启俊 于庆华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07年7卷2期 33-37页
【摘要】 对鹿蹄草素作用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膜通透性和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鹿蹄草素抑菌和杀菌机理.鹿蹄草素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16 mg/mL;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最小杀菌质量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祖丽皮艳·阿布力米特 姜敏 等 《山西化工》 2025年45卷5期 1-4,12页
【摘要】 本文以蛇床子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蛇床子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评价.分别制备蛇床子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浸膏得率分别为 14.38%、7.67%、6.88%.测得其中的蛇床子素含量,线性方程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爽 王金丽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9期 30-38页
【摘要】 为探究乳酸乳球菌Q13所产细菌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抑菌机制,利用乳酸乳球菌Q13细菌素对MRSA进行处理,对最小抑菌浓度(mini...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细菌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光燕 于涵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18期 6196-6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藤椒Zanthoxylum armatum油粕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鉴定提取纯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评价其抗细菌作用.方法 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以总黄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楚珊 程小梅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16期 213-222页
【摘要】 采用高压均质与超声破碎法制备添加柑橘果胶(pectin,PT)和吐温-80的芥末精油纳米乳液(mustard essential oil nanoemulsion,MEO-NE)(MEO-NE-PT)和只添加吐温-80的MEO-NE(ME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新 黄玉清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21期 176-184页
【摘要】 研究爱媛类芽孢杆菌抗菌肽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和时间-杀菌曲线测定抑制效果,显微镜观察对白色念珠菌芽管和菌丝形成的影响,2,3-二(2-甲氧基-4-硝基-5-磺酸基苯基)-2H-四唑-5-甲酰苯胺法研究对生物膜、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