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6
- 1
- 1
- 154
- 25
- 2
- 2
- 1
- 45
- 20
- 19
- 14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晓萌 陈畅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12期 249-2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有效地从繁多的中药复方化合物中发现和辨识出其作用成分,明确中药作用功效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对中国知网和国外相关杂志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总结,从26篇近期报道的文献中提炼出有效成分辨识相关思路,对以药理活性为向导的有效成分辨识和基于体内过程的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石任兵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1卷5期 334-3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口服川芎饮片大鼠体内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探索川芎饮片口服产生疗效时有效物质基础成分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结果川芎饮片水煎口服后,发现10种以色谱...
【关键词】 川芎;饮片;有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石任兵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9卷11期 768-7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口服丹参饮片大鼠体内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探索丹参饮片口服产生疗效时有效物质基础成分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 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结果 丹参饮片水煎口服后,发现16种以...
【关键词】 丹参;饮片;有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景会 王蕊 等 《中国药事》 2011年25卷4期 396-4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阿胶的化学成分及有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其机理作用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作一总结,为阿胶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借鉴信息和思路.方法 查阅整理近10年的研究文献资料和信息.结果与结论 阿胶的化学成分及有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其机理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博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中药化学年会 2016年
【摘要】 中药复方在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阐明了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指导临床应用、促进中药现代化.本文综述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期望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牛继伟 导师:李勤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大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Ziziphus ji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的果实,收载于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为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常用中药,主治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等症。文献报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其宝 张庆瑞 等 《中南药学》 2025年23卷2期 305-3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制备乌梅不同组分并进行化学成分鉴定,评价乌梅不同组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中药提取与制备色谱技术,制备得到乌梅的特征组分、类组分和精细组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鉴定乌梅不同组分的化学成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乌梅不同组分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方 史菲 等 《特产研究》 2025年47卷2期 89-97页
【摘要】 为探讨五子衍宗丸的有效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E法对五子衍宗丸所含的多种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通过HPLC法测定五子衍宗丸中主要药效成分含量.检测结果以UNIFI软件平台在天然产物成分库中检索,结果共鉴定出62个化学成分,...
【关键词】 五子衍宗丸;UPLC-QTOF-MS;化学成分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娟 《哈尔滨医药》 2025年45卷3期 132-134页
【摘要】 中药性味理论是指导中药临床应用和配伍的核心理论之一,为方剂的组成提供了基本原则.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中药性味与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相关性,中药的性味是古人通过长期实践总结的"化学-药理-功效"经验模型,而有效组分的拆分则为这一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琪琪 周玉朱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37卷4期 733-739页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手段,探究丹参化瘀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PCM)中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对丹参化瘀汤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进行筛选.通过整合Gen-eCards、OMIM、PharmGk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雨欣 杨正清 等 《中国药房》 2024年35卷15期 1825-183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大鼠离体肠张力实验考察芍药甘草汤全方、芍药甘草汤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大孔树脂流出部位和大孔树脂90%乙醇洗脱部位(给药质量浓度按生药量计均为13.44 g/mL)的解痉效果.通过小鼠醋酸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圆圆 蔡永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9期 1570-1573页ISTICCSCDCA
【摘要】 本文从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开发现状5 个方面系统综述了经典名方竹叶石膏汤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该方未来的研究思路.该方的理论研究主要在病机、方证方面,主治病证涉及肿瘤、呼吸、内分泌系统等,应用广泛,效果显著.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建萍 邹远荣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9期 51-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大黄甘草汤(DG)通便止呕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UPLC-TOF-MS对DG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DG发挥通便止呕功效的潜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UPLC-TOF-MS法采用正负离...
【关键词】 大黄甘草汤;通便止呕;UPLC-TOF-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翠翠 孙建新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9期 120-123页
【摘要】 该文总结分析泻白散的临床应用和现代制剂研究进展,检索泻白散的有效物质基础.历代医家肯定泻白散有清泄肺热、止咳平喘的作用,确定泻白散在治疗肺热咳嗽方面的地位.目前,泻白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泻白散入血化合物主要是黄酮类、生物碱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辉 刘小杰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24年36卷4期 2208-2217页
【摘要】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来源的10个菜籽饼的化学成分以及生长育肥猪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并基于其有效化学成分含量构建DE和ME预测方程.选取健康的、初始体重为(51.2±1.7)kg的杂交[杜×(长×大)]阉公猪22头,采用2个不完全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楠 廖明丽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33卷16期 57-61页
【摘要】 枳实是临床常用的理气药,多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也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减肥、升压、兴奋神经的功效逐渐被提及,应用范围从中医药扩展到食品养生、运动保健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枳实中主要含有黄酮、挥发油、生物碱等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锦辉 毛祥正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5期 136-140页
【摘要】 银杏叶,性平,味甘、苦、涩,归心经,具有化浊降脂、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为银杏内酯、银杏多糖、银杏黄酮等,主要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来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运用银杏叶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飞 陈静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10期 50-53页
【摘要】 吉祥草在贵州苗族地区药用历史悠久,其化学成分丰富,主要有甾体类、苷类、木脂素类、黄酮类、萜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核苷酸类、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止咳、化痰、平喘、降糖、杀灭钉螺等药理作用,有一定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童画 乔溪莹 等 《中成药》 2023年45卷3期 807-8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Q-Exactive-Orbitrap-MS)对苗药隔山消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隔山消75%甲醇提取液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
【关键词】 隔山消;苗药;UPLC-Q-Exactive-Orbitrap-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杨海 刘璐 等 《药学研究》 2023年42卷6期 403-408,421页ISTICCA
【摘要】 当归属作为伞形科中的一个属,全世界已发现约 110 种.多种当归属植物作为传统药用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补血活血的药用价值.香豆素类成分作为当归属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发挥疗效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因此,本文系统的综述了当归属植物传统药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莉莉 刘海鑫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28卷9期 702-7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揭示活血化瘀药对丹参-川芎反向调节血管新生作用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搜索出冠心宁注射液中丹参和川芎两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检索药物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梅 于姗姗 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18卷4期 118-121页
【摘要】 连花清瘟制剂自上市以来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一直是研究热点,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面表现有效.现对各种分析方法在连花清瘟制剂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今后连花清瘟制剂的临床与药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为更多有效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子煜 《山东化工》 2023年52卷5期 70-74页
【摘要】 对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研究新冠肺炎的中成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发挥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归纳总结了液质联用技术在治疗新冠肺炎的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藿香正气系列制剂、清肺排毒汤等口服中成药及血必净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文 张恒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8期 1403-1409页ISTICCA
【摘要】 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中药化学的教研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源途径等.本文以土牛膝的物质基础研究为例,对课题组的科研经验进行交流,和师生商榷中药化学领域的实践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沙 董宇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57卷10期 768-771页ISTIC
【摘要】 目的:优化桑黄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并鉴定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对桑黄汤剂煎煮工艺参数料液比、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考察,并进行验证试验;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丽霞 王建良 等 《基层中医药》 2022年1卷2期 72-81页
【摘要】 中药谱效关系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已获取并分析中药指纹图谱中的有效化学成分信息与中药药效学结果通过各种方法相关联进行统计分析的一门学科,目前中药谱效关系主要应用于单味药的研究,近期在中药复方制剂开发研究领域的应用逐年增多,为中药复方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诺琦 张莉 等 《医药导报》 2019年38卷11期 1425-1430页ISTICPKUCA
【摘要】 动物类中药是我国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医药学者已经认识到动物类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同时也是其有效成分,并采取配伍、炮制、制剂等方法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现代研究发现,各种动物毒素是引起动物类有毒中药毒性的物质基础.动物毒素包括结构和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银洁 刘本臣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23期 3232-323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消肿止痛液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及将其二次开发为软膏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法对消肿止痛液有效部位(经D101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40%乙醇洗脱...
【关键词】 消肿止痛液;有效部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丹 畅洪昇 等 《世界中医药》 2019年14卷2期 306-3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价利用超高压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LTQ-Orbitrapa MS)测定锁阳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选取Acquity UPLC BEH C18(1.7μm 2.1 mm×100...
【关键词】 超高压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锁阳有效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建业 张德高 等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9年7卷9期 831-83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明确黄连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对豚鼠胃平滑肌收缩运动的影响,探讨与黄连"健胃"和"败胃"作用相关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张力测定法,观察黄连水提物、黄连总生物碱(0.3~ 1 000 μg/mL)及其化学成分小檗碱、巴马丁碱和药根碱(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朝晖 赵爱华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6年4卷6期 444-447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对前期研究所获得的牛蒡子降糖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方法:用硅胶、Sephadex LH 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牛蒡子降糖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宝月 郑一夫 等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3卷8期 1997-200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抗肿瘤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网络药理机制,并且阐明中药方剂中各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机理.方法:本文通过收集肿瘤防治相关的中药复方,并从中选取出现频次较高的单味药,使用CNPC和TCMSP数据库进行化学成分的收集,对有效化学成分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俞宇 隋华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20卷4期 597-60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系统整理服用人参引起"上火"的文献报道,对服用人参导致"上火"的传统阐释和现代机制研究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通过手动检索国内外关于人参及"上火"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及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服用人参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欣妍 丁筑红 《实用医学杂志》 2017年33卷1期 159-161页ISTICPKUCA
【摘要】 薏苡仁(Semen Coicis),又称薏苡、薏仁米等,属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滋补保健食品,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1]。薏苡仁油为薏苡仁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化学成分为中性油脂,主要组份为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巩仔鹏 陈亭亭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年33卷11期 1605-16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应用UHPLC/Q-TOF/MS技术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手段,分析检测羊耳菊有效组分的人血成分.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羊耳菊有效组分提取物后,腹主动脉抗凝采血,血浆经甲醇二次沉淀蛋白处理.采用Eclipse Plus C18 RRHD色谱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林金 吴玲芳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19卷11期 1872-18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PK/PD结合模型是研究药物时间-浓度、浓度-效应、时间-效应三者之间关系的有力工具,PK/PD研究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中药成分复杂,其药效物质基础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将PK/PD结合模型应用于中药研究,有利于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明辉 张嘉懿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11期 3879-38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黄连厚朴汤(Huanglian Houpu Decoction,HHD)煎液种类、含量、相态为基础,研究配伍合煎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变化;探究配伍合煎的组分自组装行为.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彩梅 王增绘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18卷1期 77-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车前子及其盐炙品的成分,比较盐炙前后药物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变化,探究车前子炮制前后药效变化的物质基础.方法:ACQUITY UPLC BEH Cts色谱柱;流动...
【关键词】 车前子;盐炙车前子;UPLC-Q-TOF/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文文 钟恋 等 《中药与临床》 2021年12卷6期 82-87页
【摘要】 灶心土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温中燥湿、止呕、止血、止泻之功效.灶心土有上千年的用药历史,疗效确切,但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变化,来源难寻,临床无药可用.本文对古代本草、医学典籍,历版药典、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进行了查阅,对灶心土的名称、来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向明 周昕 等 《世界中医药》 2013年8卷6期 705-707页ISTICPKUCA
【摘要】 通过查阅近10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立方基础和配伍比例,化学成分研究,药理研究几个方面概述当归补血汤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探索物质基础和药效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当归补血汤各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各种药效的有效提取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喜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年1期 16-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应是与中药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化学成分,是通过具体的临床有效方剂表达的治疗效应,而评价方剂的疗效是研究基于方剂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基于临床有效性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生物分析体系建立的思路及方法,阐释了中医方证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振华 管咏梅 等 《中成药》 2012年34卷9期 1777-17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蜣螂的药材性状、自然分布、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民间应用进行综述,指出应对蜣螂的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尤其是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物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超 李会军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2年43卷3期 283-2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科学问题,对中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中药化学物质基础的全面揭示和有效成分群的系统阐明,对于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质量评价标准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作者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实例,从中药“固有成分的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锐娥 申东艳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年14卷2期 1342-13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丹参三七是常用的药对之一,两药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配伍后药效协同,具有良好的心血管、胃肠道及肝脏保护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冠心痛、心绞痛及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悸气短、胸闷气短等的治疗.目前已经上市的丹参三七药对剂型有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颗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海燕 华永丽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24卷9期 1225-1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产于甘肃岷县道地产区当归的当归身、当归尾、当归头中的挥发油,使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在相同提取测定条件下,当归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中各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性,当归身、当归尾、当归头在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艳艳 戴莹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4卷8期 544-5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筛选开心散一远志关联的类药有效组分,建立基于类药有效组分的远志特征图谱,进行远志质量表征研究.方法SD大鼠,采用东莨菪碱造模致记忆障碍,灌胃给予‘开心散提取物后,制备含药血清,测定HPLC特征图谱.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远志提取物的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鹤归 叶晓川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24期 85-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枝-干姜药对有效成分的差异,阐释该药配伍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情况,以期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法提取桂枝、干姜、桂枝-干姜药对化学成分,通过GC-MS分析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令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0年41卷3期 203-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中药前胡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研究现状,对中药前胡的生物活性成分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前胡中的化学成分为主线,以药理学指标为指导,对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对映体拆分、结构修饰和全合成等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莉梅 金向群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12卷4期 638-6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血清化学是依据中药口服后其移行入血的成分有可能发挥药效的思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的提取、分析技术,对药物口服吸收后含药血清中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而可直接筛选和判断出中药及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并据此较快速地探明其药效物质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芳芳 王喜军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12卷4期 657-6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分析鉴定口服生脉散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揭示生脉散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应用UPLC-HDMS技术建立生脉散以及大鼠口服生脉散后含药血清样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空白血清、含药血清的成分异同,确定大鼠口服生脉散后的血中移行成分,并利用质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