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10
- 4
- 1
- 6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跃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3年2卷2期 156-156页
【摘要】 <篇首> 随着使用混配农药的日渐增多,防治混配农药中毒已成为职业医学与急救医学面临的新问题.我科于2002年8月成功救治一例自服农药"百虫畏"(有机磷混配液)150ml的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泽云 杨森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0年27卷7期 443-446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OP)是我国大陆目前生产和使用最多的一种农药,其长期低剂量接触多见于生产、仓储、销售、混配、施用等过程,在农药的职业危害控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探讨长期低剂量接触OP的效应标志物,对于及时发现职业接触人群早期健康损害,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希畅 陈晓玲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9年27卷3期 167-1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民农药接触情况和使用农药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方法 整群抽样的方法 ,从全区1567个生产小队中抽取57个生产小队,再在57个生产小队的每户家庭中抽1名18岁以上且生日离调查日最近的家庭成员3242人,调查2006全年农药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健 廖恒运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37卷1期 19-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我们自1996年6月至2001年10月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用盐酸戊乙奎醚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治疗组424例,其中男183例、女241例,年龄8~67岁,平均(32.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余 赵金垣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2年41卷8期 544-5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单纯及混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的差别.方法对单剂中毒组(S组,54例)与混配中毒组(C组,50例)的症状体征、血液三项胆碱酯酶 (ChE)(分别对全血、红细胞、血浆)活性受抑制程度、血清AST、ALT、磷酸肌酸激酶 (C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余 赵金垣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2年20卷6期 413-4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单剂或混配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血中残余有机磷水平的有效监测及清除的新方法.方法(1)将染毒大鼠全血与健康大鼠全血等体积混匀后测定全血胆碱酯酶(ChE)活力(简称"混血法"),以正常大鼠全血ChE活力受抑制程度反映大鼠血中残余有机磷水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金祥 何凤生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年19卷4期 247-2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急性混配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混配农药中毒的诊治水平.方法在3个县市级医院,对78例急性混配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诊治研究.结果分别观察急性口服和生产性混配农药中毒37和41例,其中有机磷杀虫剂(OP)与OP混配3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文奇 陈曙旸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年35卷1期 13-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查明混配农药中毒的发病水平和农药中毒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和山东省的3个乡随机抽取25个行政村,按大约1∶1的人数比例分为研究组(12个行政村)与对照组(13个行政村)。研究组施药员使用有机磷与菊酯类的混配农药,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心如 陈海燕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年19卷4期 251-2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酯农药的联合作用.方法用点滴法测定棉铃虫、用寇氏法测定SD大鼠的辛硫磷(Pho)与氰戊菊酯(Fen)、辛硫磷与三氟氯氰菊酯(Clo)、丙溴磷(Pro)与高效氯氰菊酯(β-Cyp)混剂及单剂的LD50及95%可信限,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凤生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年19卷4期 241-2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我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为保证粮棉增产和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防止农作物的病虫害是一重要任务.我国植物害虫多达1 600余种,半数以上省(区)需要使用农药.1999年全国农药(有效成分)总产量已增至62.5万吨.近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金祥 李慧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年19卷4期 243-2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肟类药物对氨基甲酸酯(CB)类农药与有机磷杀虫剂(OP)混配中毒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1例急性单纯CB(灭多威)及其与OP等其他农药混配中毒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胆碱酯酶(ChE)活力测定]及治疗.患者入院后彻底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念祖 赵人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年35卷3期 2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氰戊菊酯和辛硫磷分别是国内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农药,农业上常将这两种农药混配使用.本研究从毒物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辛硫磷对氰戊菊酯代谢的影响及其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文奇 汤晓勇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年19卷4期 281-2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混配农药中的拟除虫菊酯对有机磷抑制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江苏和山东省随机选择1周内未接触任何农药的健康施药员作为生物监测对象,其中,混配农药组(简称混配组)65人,使用甲胺磷与溴氰菊酯(江苏省)或甲基对硫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秀玖 张凤林 《中国厂矿医学》 2009年22卷1期 127-12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种子包衣剂(简称种衣剂)是一种用于种子包衣处理的农药新剂型,大多为混配农药,其组成一般为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与戊唑醇混配或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与福美双混配而成.急性中毒病例报道少见,我院2004年以来共收治7例,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红金 《工企医刊》 2013年26卷5期 418-419页
【摘要】 目的 探索和完善混配农药中毒防控机制,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 对莒南县某农药厂三名混配农药甲拌辛中毒病例进行流调,对该农药厂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 三名职工在2010年4月6日至2010年4月11日之间发生了亚急性中度有机磷混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2年17卷11期 16-17页
【摘要】 <篇首> 立项背景我国农作物常年病虫害发生面积达35~40亿亩次,全国有15个以上省份必须大量使用农药.1995年我国农药总产量28万吨,以有机磷类杀虫剂最多(占70%~80%),其次为拟除虫菊酯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对这些农药单剂中毒的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