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9
- 4
- 2
- 36
- 16
- 7
- 6
- 2
- 17
- 15
- 15
- 14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学英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2年19卷3期 309-315页 ISTICPKUCSCDBP
【摘要】 通过对苏南句容A10井的孢粉研究,首次发现了上二叠统龙潭组孢粉化石.根据孢粉组合特征,与国内同时期的孢粉组合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并用孢粉热变指数和有机质类型,对龙潭组进行了油气评价.为苏南地区晚二叠世的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依据.
【中文期刊】 陈亮 刘春莲 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49卷3期 122-126,145页
【摘要】 采用有机岩石学和全岩热解分析方法,对三水盆地SB-01孔的有机质类型进行了研究.根据有机质类型及分布特征,结合岩性变化和已有的其它古气候证据,分析了岩芯沉积时期的古气候演变过程.有机岩石学分析显示,SB-01孔岩芯沉积物中的有机质类型以II...
【中文期刊】 欧文佳 张成君 《同位素》 2009年22卷2期 81-86页
【摘要】 以松嫩平原西部湖泊表层沉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有机质正构烷烃组分的分析,了解了湖泊中有机质的来源和沉积环境.结合湖泊水介质和沉积物特征,综合分析了沉积物有机质对碳酸盐中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湖泊沉积物中不同有机质类型对碳同位素组...
【中文期刊】 杨帆 郝梓君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4期 1410-141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退耕还林是控制水土流失、恢复森林植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植被恢复进程中会发生土壤酸化,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厘清不同还林树种对土壤酸化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好地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整体生态效益.以华西雨屏区紫色土坡耕地(玉米)为对照,...
【中文期刊】 黄桥明 吕茂奎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7期 6215-622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轻组有机质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研究轻组有机质在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中的变化规律对理解土壤有机质形成与转换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的常绿阔叶林(海拔600 m)、针阔混交林(海拔1000 m)和针叶林(海拔...
【中文期刊】 周伟 王文杰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4期 1211-12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长春城市森林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9种土壤指标并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整体特征进行评级,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分析长春城市森林绿地不同林型、行政区、环路土壤肥力,结合ArcGIS分析长春城市森林绿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
【中文期刊】 王丹 吕瑜良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9期 6373-63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有机质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碳汇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植被类型变化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以长白山针阔混交林的原生林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土壤在不同水分(30%、60%和...
【中文期刊】 黄泽 田福平 等 《草业学报》 2017年26卷11期 216-221页
【摘要】 本研究在甘肃兰州选择了4种不同类型的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苜蓿草地、冰草草地、柠条灌木草地及针茅草地,其中针茅草地为天然草地.分析了4种草地类型0~40 cm土层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特征、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
【中文期刊】 王文娟 蓝芙宁 等 《中国岩溶》 2013年32卷1期 29-33页
【摘要】 选择湖南大龙洞流域寒武系中统熬溪组上段(∈2a3)白云岩、寒武系上统比条组下段(∈3b1)和奥陶系中统牯牛潭组(O2g)灰岩进行野外溶蚀试验,并测试林地和草地类型土壤剖面20 cm、50 cm深度土壤CO2浓度和有机质含量,以探讨林地、草地...
【中文期刊】 曹国栋 陈接华 等 《新疆农业科学》 2012年49卷3期 523-530页
【摘要】 [目的]以玛纳斯河流域扇缘带为研究区,对扇缘带盐碱土上生长的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白刺(Nitraria sibirica)、猪毛菜(Salsola spp.)三种植被类型下的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及微生物类群...
【中文期刊】 鲁顺保 陈成榕 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33卷4期 749-755页
【摘要】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之间碳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以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州典型森林类型湿地松、南洋杉和贝壳杉林为对象,开展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氮(SOC和SON)以及土壤呼吸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土壤SOC、SON含量分别在64...
【中文期刊】 陈旋 李玉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32卷6期 1998-200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农业流域有机质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地退化,不仅威胁水质和粮食安全,而且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等潜在环境问题.本研究用13C、15N和C/N作为指纹标志物,分析了南岳小流域出口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及其在林地、稻田和菜地等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空间...
【关键词】 沉积有机质; 来源; 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
【中文期刊】 曾晓敏 鲍勇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4期 508-51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类型更替是影响生态系统有机质循环的重要因素,它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碳吸存和养分保持功能有影响.然而关于中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土壤碳氮含量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该文研究了福建省三明市3种典型亚热带森林...
【中文期刊】 肖好燕 刘宝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27卷4期 1031-103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分类型是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库大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0~10 cm).本研究以亚热带地区天然林、毛竹林、格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为对象,用3种不同的浸提方式(冷水、热水和KCl溶液)提取表层(0~ 10 c...
【中文期刊】 鲁顺保 周小奇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0期 2567-257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州典型森林类型——湿地松、南洋杉和贝壳杉林为对象,开展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氮(SOC和SON)、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MBC和MBN),以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剖析森林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SOC、SON含...
【中文期刊】 魏孝荣 邵明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11期 2710-271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和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pH、CEC和有机...
【中文期刊】 聂明龙 张波 等 《天然气工业》 2023年43卷10期 47-54页
【摘要】 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邻区中下侏罗统发育一套潜在烃源岩,此烃源岩也是一套潜在的含油气系统,但是目前研究仍然薄弱.为此,通过钻井岩心和岩屑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及盆地模拟方法,研究了别什肯特坳陷及邻区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等地...
【中文期刊】 谭淋耘 徐铫 等 《地质学报》 2015年89卷7期 1308-1317页
【摘要】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位.通过地层厚度、地层埋深、总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及储层含气量等参数的综合分析,表明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具有泥页岩厚度大(40~210 m)、地层埋深较浅(<4...
【中文期刊】 蔡亚楠 鞠正山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期 602-61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下,土壤有机碳汇作为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库容量以及如何开展土壤有机碳汇核算日益成为生态碳汇的研究热点.梳理了国内外土壤有机碳汇及核算相关研究成果,解析了土壤有机碳汇的概念内涵,提出了以稳定性有机碳作...
【中文期刊】 杨浩 史加勉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7期 2734-27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C)储量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菌根真菌广泛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在森林生态系统C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阐述了不同菌根类型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C循环过程中的功能,对比了温带/北方森林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菌根真菌介导的C...
【中文期刊】 李志兵 籍婷婷 等 《肥料与健康》 2024年51卷2期 6-13页
【摘要】 以聚磷酸铵、不同磷肥为主要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筛选出 75 篇文献(中文 55 篇,英文 20 篇),获得 527 组数据.以施用磷酸铵肥料为对照组,施用含聚磷酸铵肥料为试验组,采用整合分析的...
【中文期刊】 张丽苗 谭雪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5期 1892-190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功能性状视角开展植物群落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植物的适应策略.然而,目前关于城市河岸带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的研究较少.为此选取10项植物功能性状指标和14项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探究重庆主城3种生境类型河岸带(自然型河岸带(NRZ)、农耕主...
【中文期刊】 陈荣枢 王汝儒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2期 242-25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漓江流域海拔、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多样.为研究其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特征,该研究以漓江流域石灰性土壤及酸性土壤的典型植被类型(自然林、毛竹林、马尾松林、果园、水稻田)的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碳氮转化相关胞外酶...
【中文期刊】 康瑞卿 白小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2期 305-31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薹草属(Carex L.)植物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分布状况,该研究对甘肃中东部地区9 种薹草属(Carex L.)植物分布区的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并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野生薹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特征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中文期刊】 胡运迪 赵敏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期 327-33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土壤CO2的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岩溶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植被恢复伴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其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控制性实验,以土壤、岩溶含水介质初始条件相同,仅土地利用方式...
【中文期刊】 耿明 李玉成 等 《生物学杂志》 2023年40卷3期 113-1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水资源现状,对苦驴河流域内水土流失产生的氮、磷污染进行监测,利用植物篱拦截、秸秆覆盖、坡面改造结合有机肥替代与沟塘水葫芦拦截技术组合对林坡地水土流失控制和清洁产流,促进水资源在系统内部循环,为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研究区...
【中文期刊】 董智今 张呈春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7期 7128-71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揭示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生物土壤结皮覆盖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宁夏河东沙地人工沙漠治理区4种典型地表覆盖类型:裸沙(BS)、藻类结皮(AC)、薛类结皮(MC)、草本-藓类结皮(H-MC)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双环入渗试验与室内模拟,分析...
【中文期刊】 初鼎晋 贺康宁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8期 7362-737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引起祁连山东部地区可适植被类型改变,探究植被类型转换的效果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但其转换方式及效果仍有待研究,此外传统植被调查的方法有诸多局限性,不能满足大尺度持续的监测,而遥感监测可以弥补这一劣势.基于遥感和样地调查以祁连...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植被指数; 哨兵2(sentinel-2);
【中文期刊】 丁思佳 李桂芳 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1卷4期 461-468页
【摘要】 探讨短命植物在不同土壤类型下的适应能力和生存策略,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的 2 种优势十字花科短命植物宽翅菘蓝(Isatis violascens)和四齿芥(Tetracme recurvata)为研究对象,分析生长在该地区沙土和灰漠土区域...
【中文期刊】 吕小娜 昝亚玲 等 《天津农业科学》 2023年29卷2期 64-69页
【摘要】 土壤硒能够直接影响农产品硒元素的含量,进行运城市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掌握研究区土壤硒空间分布现状,合理开发应用土壤硒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运城市为对象,采集210个耕地表层土壤(0~20 cm),利用GS+构建的半方差变异函...
【中文期刊】 周园园 陈浒 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年39卷4期 511-522页
【摘要】 为查明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常绿阔叶林土壤螨类群落特征,于 2021 年 9 月对遗产地常绿阔叶林 3种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螨类进行标本采集和鉴定,采用属数、个体数量、群落多样性各参数、捕食性革螨生态指数以及甲螨生态指数对土壤螨类群落结构进...
【中文期刊】 赵铎 霍朝晨 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34卷3期 97-104页
【摘要】 菌糠与其他农业废弃物理化性质和含有的微生物类型有较大的差异,菌糠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及演替规律也应具有独特的规律.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菌糠堆肥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检测堆肥样品的pH、有机质、全氮、全磷...
【中文期刊】 王农 彭浪 等 《江西农业学报》 2022年34卷11期 70-75页
【摘要】 以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风蚀区为研究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将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固定沙丘、半流动沙丘、流动沙丘代表风沙化过程的3个主要阶段,分析不同类型沙丘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为鄱阳湖沙丘土壤修复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不...
【中文期刊】 娄淑兰 刘目兴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3期 4844-48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层下渗和贮蓄水分的水文功能是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基础.以三峡山地大老岭林区为研究区,采集常绿林、落叶林和草地覆盖下不同坡位的原状土样,测定其饱和导水率和水分特征曲线,分析植被类型和坡位对土壤水分参数和库容的影响.结果 表明:常绿林地...
【中文期刊】 吴求生 龙健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3期 1009-10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山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区内分布复杂多样的小生境类型(石洞、石缝、石沟、石槽、土面等).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推动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研究不同小生境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对于喀斯特山区森林土壤微...
【中文期刊】 李翠 王庆海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3期 133-14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为明确蔡家河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和土壤因子的关系,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芦苇群落,野艾蒿群落和林下杂草群落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密度,物种组成,地上植被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蔡家...
【中文期刊】 苑亚茹 李娜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7期 6025-603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团聚体分组和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利用典型黑土区27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裸地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及团聚体内部组分中有机碳的分布,以解析不同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持间的关系,揭示黑土有机碳的物理稳定性...
【中文期刊】 卫芯宇 杨万勤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8期 6521-652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亚高山森林凋落叶与土壤腐殖化的关系是了解森林土壤有机质动态过程的关键内容,且受到季节性冻融、凋落叶与土壤性质的综合作用,但缺乏深入认识.因此,在对亚高山凋落叶腐殖化认识的前期基础上,以川西亚高山典型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阔叶林土壤为研究对...
【中文期刊】 赵玉皓 张艳杰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4期 5056-506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有机质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受植被类型的影响,对环境温度也十分敏感.以江西省泰和县石溪退化红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荷(Schima superb)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
【中文期刊】 闫江超 崔东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2期 425-43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西天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交错带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灌木+草本植物4种典型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用手捡法采集大型土壤动物,用干漏斗法采集中小型土壤动物,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被类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
【中文期刊】 柴华 何念鹏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3期 3903-39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容重是土壤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不仅能反映土壤质量和土壤生产力水平,还是区域尺度土壤碳贮量估算的重要参数.由于野外测定土壤容重费时费力、并且操作过程也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因此,土壤容重在国内外大多数清查数据库中均缺失严重.通过收集和整理中国...
【中文期刊】 任庆水 马朋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0期 6431-64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落羽杉与柳树被认为是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的适生树种.2012年7月(T1)及2013年7月(T2)在消落带人工基地取样,研究了消落带人工植被(处理组)及裸地土壤(对照组)的营养元素含量,并对植被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对比处理组...
【中文期刊】 王志勇 石春芳 等 《生物学杂志》 2016年33卷5期 100-10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盐碱化土壤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土地资源,将其改良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双重效益。利用各行业产生的富含有机质及氮磷钾等植物营养要素的生物废弃物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在保证改良效果的同时,可降低改良成本。应用于盐碱地改良的生物废弃物主要有秸秆...
【中文期刊】 彭舜磊 吕建华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4期 8164-817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然度评价对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型35个样地为研究对象,对27个群落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自然度指数值(N),对N值进行Ward聚类,划分自然度等级.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主要林型...
【中文期刊】 邓长春 蒋先敏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6期 1769-177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养分循环、土壤有机质形成的关键生态过程.高山林线交错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季节变化和海拔梯度上的植被类型差异可能会影响该区域凋落物的分解,进而对高山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凋...
【中文期刊】 王蒙 董治宝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2期 379-38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区植被的野外调查,探讨了植被物种组成与物种多样性对样地沿距沙漠中心的距离变化的响应,以及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主要物种共计10科18属20种,植物种类以沙漠旱生植物为主,样地的植被群落类...
【中文期刊】 李青山 王冬梅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5期 5104-510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选取一叶萩、细叶水团花、枫杨3种典型灌木群落,对不同土层深度的根长密度,以及根长密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漓江流域生态修复过程中灌木植被恢复、主要灌木植被配置、快速绿化材料选取等提供科学依...
【中文期刊】 武婕 李玉环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6期 1596-160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南四湖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均属中等变异程度,除硼符合正态分布外,其余土壤属性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结构分析表明,除硼为纯块金效应外,土...
【中文期刊】 刘永贤 熊柳梅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8期 5229-523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广西山地黄壤、棕色石灰性土、赤红壤3种类型土壤上不同林分林下0-30cm土层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量N、P、K,速效N、P、K及CEC(阳离子交换量)等肥力因子的比较和综合评价,研究了3种类型土壤不同林分下的肥力演变状况.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