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0
- 5
- 1
- 55
- 10
- 9
- 8
- 6
- 35
- 28
- 11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宇蕴 赵兵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2年38卷5期 22-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好氧堆肥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稳定化无害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机物通过微生物分解然后聚合形成腐殖质(HS).木质素由于其复杂的网络结构,导致很难在堆肥高温阶段完全被微生物降解,此外,木质素作为HS形成的原料和骨架,它的深度降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思莹 陈彦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1年37卷9期 3108-31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木质素高值转化对于提升生物炼制经济性,促进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木质素结构复杂且不均一,其高值化利用仍存在技术壁垒,使得木质素应用尚未形成规模.文中首先综述了当前生物炼制过程中木质素高值转化面临的主要挑战.然后通过比较不同预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阳 蒋羽佳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0年36卷12期 2755-27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一体化生物加工过程(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CBP)是在一个生物反应器中完成水解酶生产、酶解、微生物发酵等多步生物过程的工艺.因其过程步骤简单、成本低,被认为是生产二代生物燃料最具发展前景的工艺.然而,由于木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子坪 李娜 《中草药》 2014年45卷3期 420-4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桑黄菌发酵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和胞外多糖量的关系.方法 在发酵过程中测定原始菌株和变异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Lac)活性变化及培养基中胞外多糖量变化.结果 2菌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宗宝 赵美娜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3年29卷10期 1354-13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木质纤维素材料具有储量丰富、原料成本低及可再生等优点,人们期望其能替代石油作为原料来生产多种燃料和化学品,如生物柴油、生物氢、生物乙醇等,而木质纤维素解聚过程的高成本成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障碍.一体化生物加工过程(Consolidated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逄婧 王晓丽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8年18卷3期 67-72页
【摘要】 过氧化物酶(POD)是植物木质化过程关键酶之一.为控制绿芦笋贮藏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质化问题,以愈创木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绿芦笋POD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芦笋POD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35℃.90℃处理6 min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君霞 导师:潘诚 湖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结构复杂的芳香族聚合物,它为植物提供机械支持,在运输水分和抵抗病原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探究植物细胞壁内木质素结构及其沉积机制,对于推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借助生物正交化学方法,对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陈启 陈骥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7期 3192-32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升高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过程,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又会介导土壤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土壤碳循环.然而,当前尚不清楚当CO2浓度升高时,土壤胞外酶中的碳降解酶活性和土壤碳含量将如何变化.基于2002-2021年全球野外实验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晓贝 导师:方诩 山东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随着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日趋枯竭,以及其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通过环境友好的绿色过程来取代石化工业过程,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随着各国粮食危机的日益显现,以粮食作物为原料来生产生物乙醇的第一代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郝燕华 导师:张祥雪 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植物木质部空穴化过程中的超声发射现象从发现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对植物木质部超声发射信号的检测与分析对于了解植物的水分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学者们关于空穴化过程中植物超声发射的情况与水势、温度、光照、蒸腾速率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大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星月 导师:范秀华 沈繁宜 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空穴化影响着维管植物水分运输,是植物生理生态的重要影响因素。空穴化起源于空气接种,然而学者们对于气泡进入管状细胞以后的空穴化过程却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一些学者提出空穴化过程是气泡瞬时扩大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空穴化过程是气泡逐渐长大的过程。由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贺新强 导师:林金星 胡玉熹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1999年
【摘要】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并结合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茎各组织中细胞壁的木质化过程、木质素异质性、酚酸类成分的分布、木质素在细胞壁中的沉积方式以及过氧化物酶的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昊 陈亚娟 等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14卷4期 519-528页
【摘要】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调节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活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响应环境胁迫的能力.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惠芳 宋美芳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3年25卷3期 513-52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对剑叶龙血树4CL家族基因进行克隆及功能预测,筛选出可能参与黄酮类生物合成相关的4CL基因,为深入阐述龙血竭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础上,初步筛选4CL家族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克隆及功能预测,筛选可能与黄酮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洁 周涛 等 《植物研究》 2022年42卷6期 946-9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属于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木通属(Akebia),为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木质藤本植物,具有药食两用的经济价值.本文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三叶木通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佩琪 孙庆培 等 《新疆农业科学》 2023年60卷6期 1423-1432页
【摘要】 [目的]分析棉花秸秆经固体发酵转化为有机基质过程中的木质素降解与木质素降解酶活性的关联性,为研究木质素降解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对棉秆进行固体发酵,测定温度、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利用紫外检测和高温灼烧法分别测定发酵过程中酸溶性木质素和酸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雨佳 刘爽 等 《高师理科学刊》 2023年43卷8期 97-100页
【摘要】 我国玉米秸秆产量持续增加,如何高效利用玉米秸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玉米秸秆含有大量难以降解的木质纤维素,传统的燃烧处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目前,玉米秸秆的堆肥化处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降解途径,具有绿色环保等优点.同时,在堆肥过程中添加高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建勃 陈军辉 等 《岩矿测试》 2023年42卷3期 548-562页
【摘要】 木质素分解产物酚类化合物是指示海洋环境中陆源有机碳来源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因此,开发检测海洋沉积物中木质素分解产物酚类化合物的简便方法,对研究海洋有机碳的来源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固相萃取(SPE)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
【关键词】 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法;木质素;酚类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杰 娄正伟 等 《西藏科技》 2023年45卷12期 26-33页
【摘要】 农林业废弃物堆肥是解决露天生物质燃烧和农用化肥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和可持续的新方法,腐熟堆肥不仅有助于以环保的方式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起到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然而,传统的农林业废弃物堆肥过程缓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雪松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3年35卷6期 1449-1453页
【摘要】 木质素的氧化转化对生物质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具有典型木质素结构单元特征的3,4-二甲氧基苯乙酮(DMA)作为木质素模型物,详细调查了过氧乙酸作为氧化剂对DMA进行Baeyer-Villiger反应的氧化性质,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关键词】 过氧乙酸;Baeyer-Villiger反应;3,4-二甲氧基苯乙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瑞 张帅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2年49卷7期 2831-284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堆肥时添加高温期堆料对青藏高原羊粪堆肥有机成分降解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青藏高原地区将高温期羊粪堆料添加于羊粪和油菜秸秆混合物中,以不添加高温期堆料作为对照,进行了 28 d条垛式堆肥试验,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堆肥温度、p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霞丽 余碧云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5期 541-5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全球变化对树木木质部生长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以及全球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过程.树木木质部生长动态主要包括形成层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生长季长度以及分裂速率等,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调节,如植物激素、碳水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常健 孙佳成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9年39卷11期 1979-19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5年生和30年生板栗插穗以及30年生板栗母树不同月份(5、6、7月)插穗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0、200和500 mg/L)吲哚丁酸(IBA)处理,观测各类处理材料的生根情况,并对扦插前插穗(初始茎)和扦插后插穗愈伤组织的碳氮代谢物质、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志浩 陈晶英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6期 677-68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橄榄(Canarium album)果实质地差异形成的原因,以鲜食型橄榄'清榄1号'和加工型橄榄'长营'为材料,对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橄榄果实的成熟,'清榄1号'较'长营'维持较高的果胶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二勤 刘彩霞 等 《植物研究》 2019年39卷4期 521-5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木质素作为木材的主要组成成分,通常是由3种单体聚合而成,在其生物合成过程中,共有10个酶家族参与负责将苯丙胺酸转化为单体木质素,其中C3H是在对-香豆酰辅酶A(p-coumaroyl CoA)到咖啡酰辅酶A(cat-feoyl CoA)的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宏伟 Kalima-N'Koma MWANGE 等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2期 216-223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的损伤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采用生物化学分析和组织定位技术,确定了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剥皮再生过程中形成层区域过氧化物酶的分布和活性变化.剥皮后第4天至第21天,剥皮植株过氧化物酶含量大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静 贺新强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12期 1465-147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DNA断裂检测及类似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like proteases,CLPs)降解检测等技术,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次生木质部分化过程的细胞编程死亡进行了研究.分化中的次生...
【关键词】 Caspase状蛋白酶;DNA片段化;杜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兴军 孙书存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12期 1413-142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分解袋法对日本亚高山针叶林的针叶(Abies veitchii Lindl.and A.mariesiMast.)和阔叶(Betulaermanii Cham.and B.corylifolia Regal.et Maxim.)凋落物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新强 崔克明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9期 899-90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紫外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免疫胶体金标记,研究了杜仲(Eucommia ulmoid es Oliv.)次生木质部分化过程中木质素与半纤维素组分(木葡聚糖和木聚糖)在细胞壁分布的动态变化.在形成层及细胞伸展区域,细胞壁具有木葡聚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伟伟 吕楠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1期 7521-7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夜间液流是指在夜间通过植物根、茎、叶的液流量.通过对不同物种、生境条件和生态系统的野外观测,发现植物普遍存在夜间液流现象.阐述了夜间液流的大小和组成,并从夜间液流的生理意义、影响因素以及生态水文效应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静洁 李亚飞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2期 7942-79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态系统、特别是干旱区生态系统中植物水分来源的研究,其理论假设为“水分被植物根系吸收并向木质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氢氧同位素分馏”.生态系统中不同水源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普遍存在显著差异,为从水源混合体中区分出各水源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迎锋 王虹玲 《微生物学杂志》 2018年38卷5期 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石化燃料的日益减少,以植物生物质为原料的可再生生物燃料成为石化燃料的理想替代品.然而微生物降解生物质效率低下,是生物燃料生产过程中一大难题,因此开发效率高、稳定性强的微生物酶制剂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宏基因组技术的发展为生物燃料的生产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平 邓洪平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10期 1980-19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石蜡切片法对濒危植物缙云黄芩茎和叶的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同时获取不同发育阶段的叶表皮,观察其微形态特征,为地方特有珍贵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缙云黄芩的茎尖生长锥呈半球状,由原套和原体构成,是发育的起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畅畅 段洪浪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2期 221-2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干旱导致树木死亡事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近年国内外对干旱诱导树木死亡的机制研究有很多报道,然而引起这种死亡的确切机制还未完全明确,这增加了准确预测森林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存活几率的不确定性.该文从死亡点预测、干旱致死生理机制等角度,综合分析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庆贵 谭波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8期 5701-57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木质素降解是认识高寒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关键环节,可能受到林窗大小及其在不同季节水热环境的影响.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森林不同面积大小林窗下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长春 蒋先敏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6期 1769-17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维持生态系统生产力、养分循环、土壤有机质形成的关键生态过程.高山林线交错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季节变化和海拔梯度上的植被类型差异可能会影响该区域凋落物的分解,进而对高山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产生重要影响.采用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培培 刘茂松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4期 3848-38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及其养分动态对认识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植物分解模拟试验,对6种水生植物的腐解过程及腐解残余物成分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64 d的腐解过程中,浮叶植物的分解速率最快,沉水植物其次,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苏闽 何东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11期 2331-23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择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不同长苞铁杉混交林(A~D)粗木质残体(CWD)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风干法与室内浸泡法对不同类型(倒木、枯立木、树桩)和不同腐烂程度(Ⅰ~Ⅴ级,腐烂由轻到重)CWD的蓄水能力进行测定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关键词】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混交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亚福 毛少利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7期 1358-13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半薄切片、常规石蜡切片并结合离析法,对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根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鲜根的发生发育过程包括4个阶段,即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阶段以及次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荆彦平 李栋梁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12期 2415-24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明甘薯块根的生长及其淀粉体的发育规律,该试验以甘薯品种‘徐薯22’为材料,采用树脂半薄切片等方法对甘薯块根的生长及其淀粉体的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甘薯块根完成初生生长的时间短,块根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构成,块根横截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富 彭励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7期 1361-13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HPLC分析方法,对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根中的甘草酸分布和积累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阐明药用甘草根在发育过程中甘草酸的积累变化规律,探讨甘草药材质量形成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甘草酸主要分布在根的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和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红梅 夏冰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5期 1062-106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SAM Mtases是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到的一类S-腺苷-L-甲硫氨酸依赖性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该基因对植物体内木质素、类苯基丙烷、类黄酮类、生物碱和脂肪族化合物等许多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在植物抗病、抗紫外线、杀虫、抗菌、植物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先容 汪建华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4期 7644-76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研究大熊猫主食竹之一的青川箭竹(Fargesia rufa Yi)叶营养质量对CO2浓度升高和模拟氮沉降的响应,预测在气候变化下箭竹和大熊猫之间的取食关系,以期为大熊猫的长久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利用人工环境控制生长室对青川箭竹幼苗进行了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莉 石江涛 《植物研究》 2012年32卷2期 232-2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检测分析了天然红松应力木木材形成组织的乙酰溴木质素含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结果表明:木材形成组织木质素含量小于成熟木材,应压木中木质素含量高于正常材;木材形成组织中羟基特征峰的位置有异于成熟木材,在波数1 034~1 5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昭霞 王克林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9期 2720-2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叶降解及养分释放研究对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选取桂西北喀斯特区3种原生林与3种次生林进行比较,研究其凋落叶降解与降解过程中的营养元素释放规律以及降解速率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原生林凋落叶的降解速率略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菊 段传人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1年10期 3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木质素是一类不易降解的生物物质,在自然界中,白腐真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最强.白腐真菌降解木质素主要依靠分泌的三种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对白腐真菌分泌的三种木质素降解酶在性质、分布等方面进行了...
【关键词】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L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巧燕 徐广平 等 《广西植物》 2011年31卷6期 770-774,8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未来增温条件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质量如何变化,将有助于增强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的认识.该文通过定位可控的增温试验平台,动态监测了凋落物生物量及其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增温显著地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F=35.75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宏勇 周亚福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7期 1291-12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研究臭椿茎和叶柄中分泌道的结构、分布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臭椿茎和叶柄中的分泌道分布于髓的周缘,次生木质部中无分泌道.分泌道是由一层分泌细胞围绕分泌腔而构成,分泌细胞外有1~2层鞘细胞.分泌道以裂生方式形成,其发育过程可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琼 王俊 等 《生态科学》 2009年28卷3期 212-2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珍稀植物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是豆科(Leguminosae)黧豆属(Mucuna)常绿、大型木质藤本植物,具有重要园林绿化价值.对其生态生物学特征研究表明,白花油麻藤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