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2
- 5
- 2
- 37
- 18
- 18
- 9
- 7
- 13
- 10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惠娟 马明远 等 《护理学杂志》 2017年32卷13期 90-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手足充气升温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低温静脉输液亚低温治疗患者40例,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手足部充气升温装置对患者手足进行保暖.结果 除5例治疗次日死亡、2例转外院外,余33例患者亚低温联合手足充气升温治疗时间均>5d,手足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钦 朱明艳 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7年20卷9期 1000-10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芦荟烧伤膏对糖尿病大鼠足溃疡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对外周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性成熟Wistar大鼠120只(造模成功100只)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功造模的10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末梢循环障碍模型组、足溃疡模型组),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雨杉 张晓启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6卷7期 714-716,7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磺胺嘧啶银联合三黄生肤油对糖尿病大鼠末梢循环障碍及足溃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80只健康Wistar大鼠进行糖尿病造型,将造模成功的70只大鼠随机分为末梢循环障碍组与足溃疡组,每组35只.将造模成功的末梢循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跃萍 张博 等 《海南医学》 2017年28卷19期 3102-31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磺胺嘧啶银联合芦荟烧伤膏对糖尿病大鼠足溃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性成熟Wistar大鼠90只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功造模的8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末梢循环障碍模型组与足溃疡模型组,每组均40只.成功造模且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丛元 陈东海 等 《家庭医药》 2018年9期 86页
【摘要】 鸦胆子系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的种子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抗肿瘤 、抗疟疾及抗炎等活性[1].一般副作用为消化系统反应,如油腻感、恶心、厌食,经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未见有末梢循环障碍报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丛元 陈东海 等 《家庭医药》 2018年9期 175页
【摘要】 鸦胆子系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的种子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抗肿瘤 、抗疟疾及抗炎等活性[1].一般副作用为消化系统反应,如油腻感、恶心、厌食,经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未见有末梢循环障碍报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菊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28卷12期 1505-150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WLTY-2000型伟力电脑糖尿病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并发末梢循环引起的烂脚烂手的有效性.方法 对入选病例在使用电脑糖尿病治疗仪前后作对比研究.对用治疗仪后疼痛级数、肿胀度级数、麻木度级数、红斑面积及皮肤温度差值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龙 陈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1年18卷2期 26-27页
【摘要】 目的观察硫酸镁静脉滴注对脑血管疾病偏瘫合并末梢循环障碍的改善及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良性作用.方法选择48例脑血管疾病偏瘫合并末梢循环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硫酸镁、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总有效率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翠兰 陈龙 等 《生命科学仪器》 2025年23卷1期 223-225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循证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对ICU老年重症患者末梢循环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2-10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如皋博爱医院)ICU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患者,以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岚 竺梦婷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29卷8期 35-3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保暖防抓约束手套在末梢循环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0月该院ICU的末梢循环差、脉搏氧灌注指数(PI)低、末梢皮温低、指端苍白、氧合曲线波形差且需要保护性约束的患者32例为对象.随机选患者一只手为观察组,...
【关键词】 改良保暖防抓约束手套;末梢循环障碍;脉搏氧灌注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月蒲 李飘萍 等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7卷7期 136-13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集束化综合护理对预防ICU重症患者末梢循环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1月~2020年10月30日收治的200例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7例和观察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蕾 赵鹏博 《临床研究》 2021年29卷9期 173-17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集束化综合护理干预对于ICU重症患者末梢循环障碍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36例ICU重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少(荘) 邱翠竹 等 《当代医学》 2009年15卷19期 87-88页
【摘要】 糖尿病足的发病事逐年升高,以四肢多普勒血流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T2DM)151例进行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血流波形测定.有81%的波形异常,提示为下肢末梢血管障碍.发现踝关节压指数(API)比正常人低,在安静条件下,血流波形与API有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军君 王琳 等 《全科护理》 2025年23卷7期 1272-1275页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童趣化护理在学龄前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26例学龄前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修小莹 王红 《中国医刊》 2023年58卷11期 1249-12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婴幼儿及年长儿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婴幼儿严重过敏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民航总医院儿科急诊诊断为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过敏史、诱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党正杰 张宝泉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43期 7047-705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以往的皮肤外扩张装置修复深度创面或皮肤缺损存在瘢痕增生明显、需多次手术、患者痛苦大及费用高等不足。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皮肤牵拉器(专利号:ZL 201220022443.7)治疗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例深度烧伤创面、皮肤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霞 赵国平 《中成药》 2013年35卷1期 162-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归四逆汤源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为桂枝汤类方,有养血复阳之效,能和厥阴以散寒邪,调营卫而通阳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调节血液循环、改善末梢循环障碍和镇静、镇痛消炎及抗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被拓展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深入探讨该方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保国 刘庆芳 《中成药》 2013年35卷8期 1745-17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献研究表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能促进外周血液循环,使末梢循环障碍改善和血流增加,可有效降低子宫收缩力和频率,改善子宫痉挛,对慢性疼痛及疼痛伴有肢冷畏寒的多种寒性疼痛有镇痛效果.目前该方广泛用于因血虚寒侵,滞凝机体为患的多种病证.
【关键词】 伤寒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剂药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泽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年16卷1期 62-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为牛痘病毒疫苗免疫家兔提纯而成的一种非蛋白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神经亲和性,属镇痛剂范畴.除中枢及外周镇痛作用外,还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改善末梢循环障碍、神经营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诚宏 慈鸿飞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年24卷5期 455-4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下肢末梢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下肢发凉或畏寒,即人们俗称的"老寒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临床症状[1].银质针疗法是将针刺作用和温热作用相结合,具有普通针刺所不具有的止痛功效,并且还具有止痛迅速、副作用小及操作简便等特点.我们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广平 《护理研究》 2005年19卷24期 2217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临床上,危重病人、手术病人均需各种监护仪进行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是常用的监测仪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用红外线和红光同时对手指进行照射和检测.当收缩期搏入手指的血充分氧和时为鲜红色,吸收红外光量很多,测得红外光容积描记图的波幅很大,若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霄冰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4年10卷6期 371-3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是从牛痘疫苗接种致炎的兔皮真皮中分离抽提出的一种非蛋白性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镇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改善末梢循环障碍、减轻脑水肿、抗变态反应、调整免疫及修复细胞损伤等作用.本调查对2002年1月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雪梅 齐悦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3卷1期 145-14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可塑型固定板在婴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320例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留置针采用常规木质小夹板固定,观察组患儿留置针采用可塑型固定板固定.观察两组患儿留置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维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68期 142页
【摘要】 四肢骨伤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的一种病症,而造成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跌打、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突发性创伤事件所造成,极易造成患者神经、关节以及韧带等出现损伤.此病症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肿胀、瘀斑、末梢循环障碍、压迫感等.而部分骨折患者,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绍蓉 《陕西医学杂志》 2013年12期 1673-16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药物或者患者身体的生理指标是否会影响到手足口病重症患者的预后。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到2012年4月两年期间在医院住院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在治疗阶段的用药情况,并纳入单因素的分析,包括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丹 杨波 等 《护理学报》 2013年13期 28-28页ISTICCSCD
【摘要】 手术患者因手术原因被摆放侧卧位时,如手术切口位置较高,通常患者位于上位的上肢前臂会被治疗巾包裹后和头架同时用绷带缠绕在一起,使肢体处于悬吊抬高功能位,以利于术野暴露,方便手术操作。此种传统约束方式术前缠绕和术后拆放较繁琐,约束松紧不适致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丽培 龚振华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13年42卷12期 709-710页ISTICCA
【摘要】 电击伤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的组织,引起组织损伤甚至死亡,俗称触电[1].电击伤是临床危急症,易引起广泛的组织坏死,除可造成大片深度皮肤损伤、血管、神经易受损,末梢循环障碍、肢体坏死,有时还可以引起心、肺等系统的损伤,病情严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亚丹 龙艳 《华夏医学》 2018年31卷4期 181-184页CA
【摘要】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在神经病变、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琰琳 任天丽 等 《中国微循环》 2009年13卷6期 576-57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类风湿关节炎(RA)、皮肌炎(DM)、干燥综合征(SS)和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出现周围动脉循环异常,导致相关临床症状,包括雷诺现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金杰 《临床荟萃》 2009年24卷18期 1649-165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是从牛痘疫苗接种致炎的兔皮真皮中分离抽提出的一种非蛋白性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镇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改善末梢循环障碍、减轻脑水肿、抗变态反应、调整免疫及修复细胞损伤等作用.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特别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文秀 《护士进修杂志》 2008年23卷15期 1407-1408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血管危象是由于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障碍而导致的一系列末梢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如何预防和控制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环节[1].本研究旨在探讨输液时限与输液速度对断指再植术后病人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壮英 李慧 等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08年37卷16期 766-76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常常引起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导致末梢循环障碍,尤其是足部的血管缺血,神经营养障碍,使局部坏死经久不愈,以往经常采用截肢的方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为保证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的组织修复效果,缩短疗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4卷8期 751-752页ISTIC
【摘要】 <篇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医学上将动脉硬化所导致的全身动脉阻塞性疾病统称为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为其好发因素,尤其是糖尿病,1988年,据Laing报道2型糖尿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延红 李森龙 等 《河北医学》 2006年12卷12期 1304-130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精纯抗栓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缺血性症状的慢性动脉闭塞症、末梢循环障碍等的防治,能高效清除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全血粘稠度、激活体内正常存在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将血栓溶解,可选择性作用于血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的增生,且有减轻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慧 沈祖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29卷3期 205-206,22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局部振动病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所致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物理损伤性职业病,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我们采用温经散寒、舒筋活血法进行了临床治疗研究,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松林 田小利 等 《医药前沿》 2017年7卷3期 186-187页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期望早期识别,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选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早期临床特征和表现,并进行治疗和疗效观察.结果:多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体温≥39℃,神经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涛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30期 14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200例,将死亡及病情进展危重患儿45例设为预后不良组,将其余15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威 周锦明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10期 310页
【摘要】 目的:探讨球拍式约束帯预防重症监护室(ICU)病人不良事件(非计划性拔管、皮肤损伤、末梢循环障碍、坠床)的效果.方法:将从2015年9月到2016年4月ICU神经内外科病人按月使用.对照组采取传统约束带进行约束,观察组采用球拍式约束带进行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芮 栾瑞红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3年19卷18期 4页ISTIC
【摘要】 <篇首> 胸科、一些肝胆手术及肾脏手术常常摆成侧卧位,翻身后患侧上臂需固定于麻醉护架上.目前临床上常用治疗巾或包布包裹上臂用夹子固定于麻醉架上.由于包布过于厚重,夹子往往固定不紧.用治疗巾固定则因为包裹太窄或太短手留在外面,在手腕处长时间处于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翠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03年9卷6期 427页ISTIC
【摘要】 <篇首> 高粘血症是一种常见的非独立性疾病,是因其他疾病引起血液粘滞度及其相关因素增高的综合征,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心肌梗死、末梢循环障碍等疾病[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印小红 李莎 等 《四川医学》 2002年23卷12期 1321-132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西洛他唑作为有外周血管扩张作用和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在对糖尿病患者末梢循环障碍和调节血脂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此次我们就针对糖尿病末梢循环障碍和脂质异常患者使用西洛他唑与不使用者作一对照研究,以探讨该药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有仁 杨仪 《临床荟萃》 2002年17卷23期 1389-139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杏丁注射液临床主要用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痉挛、急慢性脑功能不全、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等末梢循环障碍疾病.应用于肺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霞 王永刚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11卷24期 2528-252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休克是机体受到外来或内在有害因子的强烈侵袭,迅速引起神经、内分泌、循环和代谢功能障碍,有效血容量锐减,组织器官的氧合血液灌流不足,乏氧代谢逐渐增加,以末梢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锦泉 《现代医学》 2002年30卷5期 333-33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高压混合氧综合治疗断指(趾)再植后末梢循环障碍的疗效.方法对断指(趾)再植后末梢循环障碍的56例患者采用大型氧舱,0.2MPa下戴面罩呼吸混合氧(97%O2加3%CO2)15min,每日1次.结果断指再植后末梢循环障碍56例91个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霜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3期 127-127页
【摘要】 ICU收治全院病情最危重的患者,其末梢循环障碍较重,如消瘦、血管硬化、烧伤及老年患者,其末梢血运差,本科室近期采取暖宝贴,利用其加温加热的原理,改善末梢血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高血压:血压升高后血管收缩,全身小血管痉挛,管腔变窄,致使肢体远端的肌肉血供减少,出现末梢循环障碍,营养暂缺,就可使肢体麻木,尤其是指、趾更为敏感.麻木可仅在几个指、趾发生,短暂持续后又可缓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 廖涛 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5期 159-159,160页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侧卧位腋垫摆放位置监测方法的作用。方法:侧卧位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放置腋垫后对比监测受压上肢与未受压上肢的皮肤温度、颜色、末梢循环情况及腋神经损伤体征,实验组将血氧饱和度探头接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建华 《医学信息》 2014年27期 380-380页
【摘要】 创伤性休克是机体受到严重外伤刺激,使机体微循环障碍,血液灌流不足,乏氧代谢增强,以末梢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综合征。病情进展快,严重者危机生命。因此在抢救患者时应争分多秒,妥善处理。首先应仔细询问病情,问明受伤原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梅 张跃红 《医学信息》 2013年26卷6期 404页
【摘要】 注射用兰索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亲脂性强于奥美拉唑,在酸性条件下可迅速透过细胞膜转变为次磺酸和次磺酰衍生物等活性代谢体,特异性地抑制胃粘膜壁细胞H+K+-ATP酶而阻断胃酸分泌.兰索拉唑对基础胃酸分泌和所有刺激物所致的胃酸分泌均有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立新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09卷1期 159-161页CA
【摘要】 <篇首> 休克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大出血、严重创伤、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引起的急性全身组织器官血流灌注急剧减少,组织器官的氧合血液灌注不足,乏氧代谢逐渐增加,继而产生酸中毒,最终导致末梢循环障碍,细胞功能损害的一种综合征[1].休克是急症,发病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