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0
- 3
- 1
- 93
- 64
- 52
- 11
- 4
- 42
- 28
- 26
- 23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先良艳 刘露 等 《疑难病杂志》 2025年24卷5期 619-622,630页ISTICCA
【摘要】 暴发性心肌炎(FM)是一类非常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心肌,会造成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急性衰竭等表现.临床以病情凶险,迅速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机械循环支持可替代或部分替代心脏和/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 李娟 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5年52卷5期 325-328,338页ISTIC
【摘要】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复杂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IP)患者越来越多.CHI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风险极高,因此,机械循环辅助(MCS)装置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此类患者介入治疗中.该文介绍国内外学者进行的MCS装置在CHIP患者介入...
【关键词】 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复杂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铭 王怡轩 等 《器官移植》 2023年14卷1期 62-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心脏移植是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供者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机械循环支持技术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心室辅助装置(VAD)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循环支持,根据辅助时长可分为持久VAD(dVAD)和临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峰 封云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1年19卷12期 1062-1066页ISTICCA
【摘要】 心力衰竭(心衰)是临床常见难治综合征,现行指南强调综合内科治疗以优化药物方案为核心的综合内科治疗.当心衰患者合并符合外科手术指征合并症,或病情进展至终末期药物治疗欠佳时,外科治疗手段干预心衰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总结最新外科治疗心衰的研究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潇 袁晓鹏 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39卷3期 263-27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行心脏机械循环辅助治疗(MCS)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影响因素,探讨血尿酸白蛋白比值(sUAR)与其发生心源性死亡的关系.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8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MCS治疗的ACS患者23...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机械循环辅助治疗;血尿酸/白蛋白比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妍 李碧澄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6年36卷4期 371-375页ISTICCSCDCA
【摘要】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及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早期再灌注治疗及机械辅助循环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对机械辅助设施研究的深入与完善,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艳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4年35卷3期 353-357页ISTICCA
【摘要】 终末期心力衰竭对药物治疗反应差,患者多需等待心脏移植,但供体不足是突出矛盾而导致高病死率.左室辅助系统是采用机械动力泵将左室血液直接泵入主动脉,增强了左室收缩能力,降低左室的充盈压而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不仅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下降并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涛 黄剑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4年35卷3期 346-350页ISTICCA
【摘要】 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除药物和心脏移植外,主要依赖机械循环支持,后者自20世纪末出现以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心脏移植前过渡逐渐扩展到心力衰竭的长期支持乃至终点治疗.最新的机械循环支持以左心室辅助装置为主,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立建 袁晋青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50卷2期 112-1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40余年的发展进程中,历经了单纯球囊扩张术、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涂层球囊和生物可降解支架等重要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创新和进步均与医疗技术提高和器械研发密切相关,尤其在攻克慢性闭塞病变、复杂病变和危重患者治疗方...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复杂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50卷10期 959-9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皮机械循环辅助(percutaneous 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pMCS)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的生命支持技术。近年来,随着复杂、高危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开展,pMCS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诗卉 伍锋 等 《世界临床药物》 2022年43卷5期 503-508页ISTICCA
【摘要】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我国HF患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有890万HF患者,其死亡率亦逐年上升.对于晚期HF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宇淼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37卷7期 591-594页ISTICCA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由于医学情况复杂及技术更新较快,在循证医学研究方面仍有较多领域亟待完善,具体临床实践中的关键治疗措施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证据和临床指南推荐,分析SCAI分期对治疗的指导、血流动力学改...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睿 刘宏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7年24卷5期 390-3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心力衰竭是一个拥有3 800万患者的全球化难题,而且这个数字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心力衰竭是65岁以上入院患者中最常见疾病,并多发于高收入国家.每年因心力衰竭而住院的患者高达100万.目前药物治疗是临床中治疗心力衰竭的最主要方式,但传统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艳琳 于宪一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7年24卷9期 657-662页ISTICCA
【摘要】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泵功能障碍导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代谢紊乱,起病急骤,表现多样,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是儿科临床危重症之一.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应用在小儿心源性休克的救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蓝胜峰 高燕 《中医学报》 2013年28卷1期 112-1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意义.方法:通过观察非药物手段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与药物治疗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对比.结果:非药物在治疗慢性心衰尤其是顽固性心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结论: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各种方法层出不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万峰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2012年
【摘要】 机械循环辅助(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MCS)是一种治疗严重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长期植入应用MCS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已经被解决,而且,包括REMATCH在内的很多临床调查均证实MCS在提高此类患者存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贾明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讨进行机械循环辅助的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心脏外科监护病房(ICU)共收治222例心脏术后进行机械循环辅助患者,其中54例合并ARF,26例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中民 第七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 2003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心衰病人至少应在1000万左右.如每年10%死亡,则至少有100万人死于心衰.这部分病人往往是内科治疗无效,如要挽救生命,必须进行心脏移植或安装人工心脏.由于供体的缺乏,大多数病人在心脏移植前已经死亡.人工心脏及辅助循环的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小龙 胡鑫鑫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5年50卷1期 92-1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心源性休克(CS)是以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终末器官灌注不足为特征的疾病,为心血管领域备受关注的疾病之一,尽管近年来治疗方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病死率仍然很高.机械循环辅助(MCS)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全身重要脏器灌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雅岚 柳梅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33卷5期 288-294页ISTICCSCD
【摘要】 经过多年跨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用于辅助或替代功能衰竭心脏的机械循环支持装置(MCSD)[包括心室辅助装置(VAD)和全人工心脏(TAH)]已经在治疗晚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确立了其重要地位,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机会,也显著改善了其生活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俊杰 徐承义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33卷3期 128-13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建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路径的安全性和VA-ECMO辅助下行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HR-PCI)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关键词】 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机械循环支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27卷2期 80-81页
【摘要】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急性肠梗阻发病原因复杂,可能由机械性梗阻、功能性梗阻或血液循环障碍等多种因素引起.若未能及时治疗,会对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本综述旨在系统总结牛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重点探讨保守治疗及辅助治疗的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静 吴明祥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4年29卷1期 17-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心脏的机械循环支持(MCS)是代替或辅助心脏功能、向心外提供血液灌注、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人工器械.在过去的20年中,MCS更多地应用于心力衰竭程度更严重、合并症更复杂的患者,同时还包括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骤停而紧急复苏的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旭琴 冯洁惠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24年59卷9期 1114-111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机械循环辅助桥接心脏移植的术前护理.护理要点如下:急性期实施一体化救护、快速启动体外心肺复苏,多学科协作、确保机械循环辅助下患者的安全转运;桥接期做好体外膜肺氧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渝翔 吴庆琛 等 《重庆医学》 2024年53卷9期 1391-1396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出血、感染、卒中、右心衰及心律失常是LVAD植入术后需要关注的常见并发症.该文对LVAD的发展历程、并发症及未来展望进行总结,旨在持续优化及推广LVA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翔宇 贾志博 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4年45卷1期 96-99,封3页ISTICCA
【摘要】 机械灌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脏、肝、肺、肾和脑等器官的保护,在脑组织保护方面主要用于心脏血管相关手术、失血、栓塞等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损伤的辅助治疗.机械灌注技术能够及时恢复缺血性脑组织血供或提供低温环境降低脑组织代谢,可以减少脑组织神经元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冠军 丁力 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22卷2期 122-1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心肺联合移植体外循环管理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2年12月行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术病例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22~37岁,体重46~60 kg.诊断均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心肺功能衰竭,其中3例为艾森曼格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炳然 张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4年22卷7期 658-664页ISTICCA
【摘要】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post-infarct 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PIVSR)是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常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即使提供及时干预,患者院内病死率仍极高.目前指南建议对所有患者立即进行手术,但理想...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机械循环支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乐婷 刘超 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24卷14期 58-60,7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医院收治的 75 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中药辅助组(38 例)和常规组(37 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抗休克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晓娜 冯瑞霞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23年26卷35期 4439-444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MI-CS)病死率极高,及时有效的循环支持是挽救此类患者生命的关键.研究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顺序对AMI-C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浩杰 岳帅 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3年15卷3期 40-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AMICS)严重致死致残,尽管早期心肌血运重建治疗和机械循环辅助支持显著改善AMICS预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林 刘子由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43卷23期 5699-570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六步法体外循环膜氧合器(ECMO)治疗用于老年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相关感染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重度ARDS患者 82 例,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小龙 王文鑫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12期 1461-1465页ISTICPKUCA
【摘要】 爆发性心肌炎是一种比较罕见但非常严重的临床综合征,通常伴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表现为快速发作的低血压和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可以替代部分心脏和(或)肺脏功能,维持循环稳定,成为帮助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度过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国慧 徐绍鹏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3年45卷5期 840-8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心力衰竭(HF)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HF的病理生理异常主要包括心脏结构(心肌与瓣膜)异常、电生理活动紊乱、心肌收缩能力减弱等.除了药物和心脏移植治疗,进展期HF还可以使用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介入、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平 董念国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29卷6期 441-445页ISTIC
【摘要】 心力衰竭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机械循环辅助(MCS)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成为目前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机械循环辅助装置(MCSD)的选择,合适的时机和运行管理仍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瑜 李呈龙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42卷6期 593-5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s,SCAI)休克分级与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
【关键词】 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休克分级;缩血管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晓红 吴建强 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22卷9期 700-703页ISTIC
【摘要】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复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动脉疾病.目前,对AA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流紊乱、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内皮机械传感器等在AA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动脉微循环是动脉壁血流和血氧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越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华 罗明豪 等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28卷5期 409-414页ISTICCA
【摘要】 心脏外科围术期重症监护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接受心脏大血管手术病人的预后.在血流动力学领域,除传统的各类动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热稀释法与超声心动图正逐步成为常规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但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优化组织微循环,以满足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美良 李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20卷24期 4508-4512页ISTIC
【摘要】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尽管接受了急诊血运重建、机械循环辅助支持及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心源性休克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且病人预后差,疾病负担重,是心血管领域的急危重症,因而对此类危重病人的有效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德亮 张劲松 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2年47卷10期 1360-1364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embrane oxygenation,ECMO)病人中的临床经验.方法:搜集12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卫国 夏柳勤 等 《护理与康复》 2022年21卷4期 69-71页ISTIC
【摘要】 总结11例急性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机械循环辅助的急救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快速有序地做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前急救;参与多学科团队讨论并为手术方案的决定提供重要信息;心搏骤停患者予体外心肺复苏;对冠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华 张永春 《临床研究》 2022年30卷11期 5-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危重症患者机械循环辅助(MCS)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1日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脏重症监护房使用MCS治疗的共计247例心脏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排标准排除5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立芸 牛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11卷3期 前插1,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体外心肺机械辅助技术,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循环衰竭和(或)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受患者自身疾病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瑶 许静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9年19卷4期 455-4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可经皮置入的机械循环辅助技术,具有置入方便、不受地点限制的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地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和/或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家德 李源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z1期 1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5-01 至 2016-11 本中心 56 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 PEA 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包括术后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汐 尹成科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6年35卷3期 348-3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及社会老龄化等多方面因素,心血管患者越来越多,且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机械循环辅助装置(MCSDs)可辅助或替代人体天然器官的泵血及氧合功能,是挽救终末期心衰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临床需求十分迫切.但在中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水仙 郑维红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年6期 336-3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动脉溶栓联合机械辅助治疗前后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2例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溶栓联合机械辅助治疗,分为前循环组(24例)、后循环组(18例),评估不同组别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Na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欢欢 韦芳 《护理研究》 2013年27卷24期 2649-2650页ISTICPKU
【摘要】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一种左心室辅助循环功能为主的机械性装置,是将气囊导管经股动脉插入降主动脉,气囊导管的尾端与体外的气囊反搏泵相接,以心电信号或压力信号等触发反搏,控制气囊的充气和放气[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于心内科病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安平 刘艳红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6卷4期 650-652页ISTICPKUCA
【摘要】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v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新生儿肺循环压力和阻力持续增高,导致在动脉导管和卵圆孔水平出现右向左分流,表现为全身发绀,吸入高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 王燕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28卷18期 45-4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一种以辅助左心室功能为主的机械性循环装置,其主要原理是降低左心室后负荷,减少心脏做功和氧耗,同时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1].IABP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换一批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