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1
- 3
- 2
- 29
- 22
- 6
- 3
- 3
- 47
- 16
- 13
- 12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陆双林 黄永东 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4卷6期 594-597页
【摘要】 目的:观察机械碎栓联合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中高危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机械碎栓联合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的43例急性中高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肺动脉开通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平均肺动脉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冰 彭喜涛 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5卷3期 118-119页
【摘要】 目的:分析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机械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06~2020-11收治的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导管接触性溶栓,观察组42例联合机械碎栓,对比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蓓洁 张静波 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7卷1期 76-80,9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机械碎栓方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及对凝血、纤维蛋白溶解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梅 郑春喜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28卷24期 13-1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效果.方法 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17例,在全身抗凝治疗基础上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单纯静脉窦内接触溶栓术(5例),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云宏 王沆 等 《医疗装备》 2021年34卷16期 49-5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碎栓(PMT)联合导管溶栓(CDT)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59例A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6卷30期 59-6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给予机械碎栓联合导管内药物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为机械碎栓+导管内药物溶栓,对照组患者为传统动脉内导管药物溶栓.比较两组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文姜 肖承江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18期 2849-285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为了避免机械取栓术中血栓脱落造成远端栓塞,作者以期运用微球囊临时隔截的方法来建立防止血栓脱落的保护装置。
目的:探讨采用微球囊临时阻断动脉血流并隔截栓塞段保护下行机械碎栓、吸栓联合溶栓治疗超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立恒 江桂华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年35卷3期 445-4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机械碎栓和支架取栓两种方法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共82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其中58例病人在发病后3~5h行微导管机械碎栓治疗,24例病人行S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胜利 陈永平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4期 211-2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严重的、发病率较低的脑血管病,成人发病率为3~4/100万,女性约占75%,主要与妊娠、产褥及口服避孕药物有关[1-2]。此外,常见的危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军 史万超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33卷3期 314-3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显示血管再通情况;于溶栓前以及溶栓后7d和1、3个月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柳青 马廉亭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年22卷12期 969-97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超选择窦内置管和机械取栓、碎栓及溶栓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10例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其中静脉窦内置管机械取栓、碎栓及溶栓9例,保守治疗1例.经股静脉插管,将微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希全 王义平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2期 95-1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手动机械性血栓碎吸治疗不同类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长期疗效.资料与方法745例急性、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中央型258例(A 组),混合型487例(B 组),均经健侧股静脉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患侧股静脉插入1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立 李慎茂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2年21卷3期 180-1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动脉溶栓方法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哪种方法更有益于开通血管.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 2011年5月55例脑梗死急性期并行超早期介入治疗患者,其中25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机械碎栓联合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长春 李月春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09卷9期 461-4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单纯机械取栓术与动脉溶栓复合(支架置入、球囊扩张、机械碎栓)其他方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包头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2012年1月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其中17例采用动脉溶栓复合其他方式(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广文 曾现伟 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9卷12期 625-628,6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比血管内机械碎栓与单纯抗凝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收集临床上诊断明确的CVST患者137例,其中采用单纯抗凝治疗的有75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2次/d,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华法林,12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明春 史跃 等 《护理学杂志》 2010年25卷9期 30-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介入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5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提出超选择局域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6 h内急性脑梗死,能使闭塞的血管尽快开通;建立溶栓患者绿色通道,积极为溶栓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庆 施海彬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年19卷4期 291-2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单纯介入机械祛栓在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PE)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3年1月到2008年1月经皮机械碎栓(PMT)或(和)Straub Rotarex系统祛栓治疗急性大面积PE病例6例.结果 6例患者的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希全 凌宝存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年28卷6期 858-86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及溶栓介入治疗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对136例急性LEDVT患者于DSA下顺行股、髂静脉造影后,在下腔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跃 高从敬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年17卷5期 309-31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介入治疗(其中大脑前动脉A1段栓塞1例、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6例、颈内动脉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彬 吕维富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5年14卷1期 39-4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经皮介入碎栓联合局部灌注尿激酶加全身溶栓治疗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适应证.方法经DSA确诊并行介入治疗肺栓塞患者5例.采用普通造影导管及导丝行介入碎栓.4例联合局部灌注加全身应用尿激酶,总量20万~140万U,低分子肝素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珊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22卷10期 1131-113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提供机械性碎栓联合接触性溶栓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03—2017-01收治的7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与干预组各39例,2组均接受机械性碎栓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海洲 郭思恩 《中国处方药》 2020年18卷10期 103-105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瑞替普酶联合机械碎栓治疗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瑞替普酶联合机械碎栓治疗(n=74)与单用瑞替普酶的亚急性期LEDVT患者(n=63)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和P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年31卷10期 1627-1628页CA
【摘要】 目的 分析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药物机械碎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8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予以CDT,研究组予以CDT联合药物机械碎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辉 王著敏 等 《临床医学》 2020年40卷9期 54-56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溶栓加导丝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诊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力 郑一科 等 《广东医学》 2018年39卷24期 3665-36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架取栓与经微导管机械碎栓治疗急性重型血栓性脑卒中的效果对比及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急性重型血栓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分组原则下,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经微导管机械碎栓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 支架取栓;经微导管机械碎栓;急性重型血栓性脑卒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祥忠 郭新春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1卷5期 115-117页ISTICCA
【摘要】 急性肺动脉栓塞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症之一,已成为中国仅次于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常见心血管病,尤其是高危肺动脉栓塞(收缩压< 90 mmHg或血压下降超过40 mmHg持续15 min以上)[1-3].欧洲心脏病学(ESC) 2014版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芝香 唐迎红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4卷2期 37-3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栓溶治疗老年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机械碎栓联合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3卷23期 7-9页
【摘要】 目的 对比机械碎栓、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法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效果.方法 82例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rt-PA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綦跃娟 李鹏 等 《母婴世界》 2019年3期 22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疾病患者行机械性碎栓联合接触性溶栓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6.2月-2016.12月间接收的9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按照便利抽样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机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 魏玉清 等 《山东医药》 2016年56卷23期 93-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机械碎栓联合动静脉溶栓术治疗急性血栓性椎-基底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例急性血栓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其中接受机械碎栓联合动静脉溶栓术治疗20例(联合溶栓组)、接受动静脉溶栓术治疗17例(动静脉溶栓组).观察两组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杰 李东群 《现代医学》 2016年44卷4期 474-478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多模式CT对DSA指导下的机械碎栓结合rt-PA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及预后疗效的评估.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多模式CT筛选出的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脑栓塞患者30例,年龄38 ~78岁,平均65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芳 刘康永 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年3期 331-337页ISTIC
【摘要】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是自1996年以来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溶栓治疗的药物,但因静脉溶栓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5-7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经微导管机械碎栓和支架取栓两种方法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应用微导管机械碎栓和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碎栓组血管再通率80.1%,取栓组血管再通率82.4%,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国德 李鑫 等 《临床内科杂志》 2014年31卷1期 49-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扩张球囊在介入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机械碎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35例患者,在介入溶栓治疗中使用扩张球囊进行碎栓,观察其疗效、可行性及并发症,术后随访3~9个月.结果 35例患者球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斌 张希全 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3年16卷9期 695-6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血栓碎吸术与系统静脉溶栓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173例急性中央型LEDV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行血栓碎吸术,97例)和对照组(行单纯静脉溶栓,96例).测量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章波 丁杭 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4卷3期 197-200,227页
【摘要】 目的 比较单纯置管溶栓(CDT)与联合药物机械碎栓(PM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2组,A组36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章波 任飞 等 《中外医疗》 2018年37卷36期 78-79,116页
【摘要】 目的 比较Fogarty导管取栓与经皮药物机械碎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科室收治的43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23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治...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Fogarty导管取栓;经皮药物机械碎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文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6期 95页
【摘要】 目的:探讨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与经微导管机械碎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效果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31例,A组行...
【关键词】 SolitaireAB型支架取栓;经微导管机械碎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梦华 石建平 《中国医师杂志》 2012年z1期 260-262页ISTICCA
【摘要】 很早以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就已表明抗凝治疗可以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病死率[1].但有些VTE患者既可有抗凝不充足也可有抗凝高出血风险,此时必须考虑其他非药物治疗(腔静脉滤器、外科取栓、导管直接干预).虽然非药物治疗的前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永刚 齐立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29卷6期 872-8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3例发病4.5 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实施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闭塞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 9例,全组患者经头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建中 张树雄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07卷36期 128-1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通过对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局部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闭塞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9例,大脑前动脉闭塞4例.从发现症状到溶栓治疗时间均为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跃 孟宪俊 等 《东南国防医药》 2008年10卷6期 442-443页ISTIC
【摘要】 <篇首>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长期致残的首位病因,其死亡率排在心肌梗死和癌症之后,位居第三位的疾病.人们希望有一种方法能够将阻塞的血栓溶解掉,使血管再通,从根本上挽救缺血的脑组织.我科于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谦武 《吉林医学》 2017年38卷1期 38-40页CA
【摘要】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治疗,试验组采用颅内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0.0%明显低于试验...
【关键词】 颅内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洪玲 孙楠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2卷20期 105-106页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碎栓与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选择急性脑动脉闭塞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机械组(n=45)和支架组(n=45),对机械组患者进行机械碎栓联合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胜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4期 67-68页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闭塞行机械碎栓、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rt-PA的疗效。方法随机选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65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盖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7期 278-279页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对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进行机械碎栓、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3例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7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机械碎栓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桂志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17期 290-291页
【摘要】 目的:探讨用机械碎栓、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焰 章敏 等 《当代医学》 2014年23期 102-103页
【摘要】 目的:评价动脉途径给予尿激酶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Solitaire AB支架对急性脑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5例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分为3组,第1组采用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结合尿激酶法,第2组采用Soli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云飞 曾国勇 等 《医学信息》 2013年27期 269-269页
【摘要】 目的:观察动脉接触溶栓联合机械碎栓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在我院入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在1~6h内的患者47例,排除禁忌症后,实施动脉内微导管接触溶栓及联合微导管、微导丝机械碎栓。结果47例患者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晓 徐永康 等 《浙江创伤外科》 2012年17卷2期 180-18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经静脉窦机械碎栓、尿激酶局部血管内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全身肝素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10例患者,与血管内治疗方法即经静脉窦机械碎栓、尿激酶局部血管内溶栓的方法治疗14例硬脑膜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