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12
- 9
- 8
- 5
- 1
- 1
- 16
- 15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祥 金爱慧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年28卷10期 1910-19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对丙型肝炎病毒(HCV)进行早期检测.方法: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baculovirus surface display) 技术,构建展示HCV结构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vAc-Flag-HCV C-GP64、vA...
【关键词】 肝炎病毒,丙型;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佳 吕正兵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8年35卷3期 421-4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真核生物表面展示系统.通过与病毒衣壳或囊膜蛋白融合表达,可以将外源肽展示在杆状病毒表面,形成刺猬状"伪病毒".该文结合作者本人的实际工作,简要介绍此系统的原理、特点,并综述其在单抗制备、新型疫苗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红 张岩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19卷5期 405-408,413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克隆汉坦病毒G1和G2糖蛋白基因,构建基于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BSDS)的G1和G2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质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汉坦病毒西安分离毒株84FLi株G1和G2糖蛋白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入T载体,构建糖蛋白基因的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旭瑷 陈寅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4年4期 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真核展示系统,通过在病毒衣壳蛋白gp64插入外源肽、二者融合表达或与特异性的锚定部位结合,在病毒表面进行融合表达而筛选出目的活性肽或蛋白.可用来展示需糖基化、二硫键异构化等翻译后修饰才表现功能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昇 李梦婷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0年41卷10期 36-42页
【摘要】 拟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补体调节蛋白,即衰亡加速因子(CD55;decay-accelerating factor,DAF),以此来评价其抵抗补体灭活的功效.以pFastBac DUAL质粒为骨架,在p10启动子下游插入GP64 SP-DAF-...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衰亡加速因子(DA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慧芳 郭保党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4年6期 107-113页
【摘要】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真核生物表面展示系统。目的蛋白或多肽与杆状病毒表面囊膜糖蛋白 gp64融合表达或与特异的锚定部位结合,从而被展示于杆状病毒表面,能够很好地保持外源蛋白的活性。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由于具有糖基化、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善辉 李云龙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4年36卷12期 961-965页
【摘要】 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为新出现的病毒,主要引起鸭的产蛋量急剧下降.为评价真核表达DTMUV的E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构建表面展示DTMUV JSXZ株E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V-DTMUV-E),将其感染昆虫...
【关键词】 DTMUV E蛋白;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免疫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晶晶 张耀洲 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1卷6期 710-715页
【摘要】 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构建展示SARS-CoV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的重组杆状病毒vBmgp64-RBD,并进一步研究其展示目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SARS-CoV;RBD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杰 盛稳稳 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31卷6期 691-696页
【摘要】 通过家蚕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获得约氏疟原虫有性阶段候选抗原Py25 (217AA)和Pys48(455AA),以期建立一种新的鼠疟模型.首先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这两种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同时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面...
【关键词】 Pys25和Pys48;家蚕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CMV启动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筱薇 樊惠英 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33卷3期 398-402页
【摘要】 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毒株基因序列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膜定位信号缺失的S1基因(dS1),将其亚克隆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质粒pBACsurf-1中,再次将S1及gp64的基因片段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质粒pFastBacTM Dual...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表面展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晓亮 林文耀 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32卷4期 96-100页
【摘要】 利用PCR方法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核定位信号区缺失的Cap蛋白基因,将其亚克隆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质粒pBACsurf-1的gp64信号肽和gp64成熟蛋白之间.将此融合片段亚克隆到质粒pcDNA3.1(+),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gp...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猪圆环病毒2型;dCap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信刚 王志昇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1年42卷6期 892-898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构建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为基础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双价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候选株.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构建展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和猪瘟病毒(CSFV)E2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BacSC-Dual...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PRRSV;CSF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福珊 许信刚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10年46卷12期 7-9页
【摘要】 本试验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去核定位区ORF2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转座载体pBacSC中,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感受态,经抗性及蓝白斑筛选得到含ORF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DNA,以脂质体介导法将此重组DNA转染Sf9昆虫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信刚 童德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37卷8期 36-42页
【摘要】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真核生物表面展示系统.通过与杆状病毒囊膜蛋白gp64融合表达或与特异性的锚定部位结合,可以将外源肽或蛋白质展示在杆状病毒表面, 形成所谓的杆状病毒"假病毒",从而筛选出目的蛋白或活性肽.杆状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琦 邱立鹏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8年45卷2期 442-4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杆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囊膜的双链环状DNA病毒,主要感染无脊椎动物,在病毒生活周期中会产生两种不同形态的病毒粒子:出芽型病毒粒子(BV),主要负责细胞之间的感染;包埋型病毒粒子(ODV),主要负责虫体之间的感染.随着对杆状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磊 陈劲春 《昆虫学报》 2011年54卷6期 675-6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纳米金在生物探针方面的应用技术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纳米金与生物分子有效的结合,本文通过基因重组策略,研究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与金特异结合肽介导的固定化方法联用以构建生物-无机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
【关键词】 金特异结合肽;Bac-to-Bac;融合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琳 导师:Roger D.Kornberg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中介体复合物在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它是将不同信号通路的转录激活信号传递给RNA聚合酶Ⅱ及其他转录因子,进而调控转录起始过程的分子桥梁。中介体复合物是具有25-30个亚基的大分子量蛋白复合物,可分为四个结构模块:头部模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杨洋 导师:陈新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17年
【摘要】 杆状病毒是一种专一性感染昆虫的DNA病毒。除了作为生物农药用于杀灭有害昆虫外,杆状病毒在基因工程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利用杆状病毒极晚期启动子的超表达特性,外源蛋白可在昆虫细胞中获得高效的表达;利用杆状病毒的囊膜蛋白可与其他蛋白融合并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浩 导师:孙京臣 华南农业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真核生物表面展示系统,其主要原理是将外源基因与囊膜蛋白基因进行融合,导入昆虫细胞内进行融合表达,使外源蛋白在囊膜蛋白的介导下展示在重组杆状病毒囊膜或被感染的细胞膜表面。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具有病毒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东寨 导师:张耀洲 浙江理工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和柯萨奇病毒A16都是导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并能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等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并发症,感染和病死率高,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EV71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申俊 导师:张耀洲 浙江理工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恶性疟原虫项端膜抗原蛋白(Plasmodium falciparum apical membrane antigen1,PfAMA1)是理想的红内期疟疾疫苗候选抗原,其胞外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用于疟疾疫苗的制备。<...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蛋白 ; 免疫原性分析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俊祥 导师:聂作明 张耀洲 浙江理工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从家蚕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条序列(GenBank登录号:NM-001104597.2),其开放阅读框大小为2781bp,编码由92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编码的蛋白预测分子量大小为104.5kDa,等电点为9.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炳飞 导师:张耀洲 解纯刚 浙江理工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鸟类感染性疾病,其中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可以在动物和人类中相互感染,且病死率极高。疫苗是预防禽流感的最主要的方法,而传统的禽流感疫苗的生产方式难以满足疫情爆发时的需求。
我们首次应用家蚕杆状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磊 导师:陈劲春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化工(博士) 2010年
【摘要】 通过基于组合生物化学原理的噬菌体或细胞展示技术筛选得到的无机结合肽(inorganic binding peptide)序列,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对相应无机物(金属单质、氧化物、无机盐等)具有特异吸附结合能力的小肽。纳米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戚龙霞 导师:童德文 许信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乙型脑炎(Janpanese encephalitis,JE)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乙型脑炎病毒(Jan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莹莹 导师:陈建国 北京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自1997年以来,不断有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病例出现,人类健康面临着新的挑战。疫苗一直是对抗病毒感染最为直接有效地办法,但传统疫苗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造价高,具有一定危险性等。目前各类新型疫苗正在研制中。本文主要集中在以杆状病毒真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段涛 导师:谷淑燕 梁米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础医学 免疫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前关于抗HCMV基因工程抗体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美国Scripps研究所使用HIV-1型感染者的骨髓建立噬菌体抗体库,从中筛选出抗HCMV重组Fab抗体.日本Tokai大学医学院报道表明,从HCMV噬菌体抗体库存筛选出6株Fab抗体,有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炳文 导师:侯云德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博士) 1998年
【摘要】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作为一种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细胞因子类药物,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至今所知甚少,既有的已进入临床应用产品尚存在着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 于峰 等 《生物学杂志》 2012年29卷6期 1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杆状病毒组Ⅰ AcMNPV(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GP64信号肽(GP64SP),C末端跨膜区(GP64CTD)及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eGFP)构成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永龙 李轶女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0年10期 1-7,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杆状病毒是节肢动物门的专性寄生病毒,20世纪80年代被开发为表达载体以来,由于其真核表达环境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里,杆状病毒表达体系的重组载体构建技术,筛选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和简化,成为与大肠杆菌、酵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立明 张春雷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3年40卷7期 6-10页
【摘要】 通过PCR方法扩增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核定位序列部分缺失的ORF2基因(pdCap),将其克隆至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pBACsurf-1质粒中,得到重组质粒pBACsur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文耀 樊惠英 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32卷2期 80-84,92页
【摘要】 以含有H9N2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H9HA为模板,扩增HA基因,将其亚克隆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质粒pBACsurf-1中,再次将含有H9HA及gp64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pcDNA3.1(+),获得重组质粒pcDNA-H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忠涛 薛沿宁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3年31卷3期 62-66页ISTICCA
【摘要】 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统计学精度高、可在分析的同时把具有指定特征的细胞分选出来等特点,已广泛应用到微生物(细菌、酵母、噬菌体和杆状病毒等)表面展示文库的筛选.筛选配基的类型涵盖抗原模拟表位、特异性单链抗体或单链T细胞受体、酶变异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