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2
- 1
- 1
- 5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春宇 陈伏生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9期 2641-26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有机碳(SOC)与森林地力维持和碳汇功能密切相关,土壤SOC的微小波动就能引起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显著变化.凋落物管理作为人工林主要经营措施,如何影响SOC化学结构和稳定性及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风毅 张贻荣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6期 1681-16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际是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场所,根际固氮微生物对植物获取氮素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闽西三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SM)、龙岩市上杭白砂国有林场(BS)和南平市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WYS)3个典型林场的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俊杰 吕倩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年27卷2期 408-4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标树经营为近自然林业的重要手段,研究其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对目标树经营密度的响应机制对于人工林经营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以宜宾市高县月江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不同目标树密度(100株/hm2、150株/hm2、2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旭 卢琦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年26卷1期 55-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会同地区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自然恢复后形成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杉木人工林和常绿阔叶林作为对照,调查分析杉木人工林、次生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结果显示: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自然恢复20年后,次生林与常绿阔叶林土壤动物在群落组成上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晓骁 陈爱玲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年22卷3期 518-5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应用Biolog-ECO技术,分析杉木1代(FCF)、连栽2代(SCF)、连栽3代(TCF)人工林和楠木人工林(PBP,对照)4种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总碳源利用动力学特性、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及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风毅 邓米林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3期 869-87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对林木资源需求的增加,大面积的天然林已转变为次生林或人工林.不同林分类型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为了研究森林转换后不同林分类型对固氮基因nifH丰度的影响,我们选取米槠天然林皆伐后重新造林形成的杉木和马尾松两种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贞妮 张意岑 等 《生物多样性》 2025年33卷2期 10-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人为和自然干扰对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中亚热带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钱江源园区内常绿阔叶老龄林、一次干扰次生林、两次干扰次生林和杉木(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子琛 郭强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6期 1501-15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研究依托同质园观测样地,选择次生林(主要树种为米槠)、10年生的米槠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和计量比特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次生林相比,米槠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总氮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降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夏萍 吴福忠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11期 3309-33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森林土壤作为大气CH4"汇",在全球CH4预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凋落物是森林土壤重要的碳库和养分库,凋落物分解既增加了土壤碳和养分归还,也降低了土壤表面氧气浓度,可能影响土壤CH4氧化和扩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洋 余雯静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30卷2期 344-3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索营造异龄复层近自然混交林以期改善土壤肥力的经营措施,明晰套种对杉木纯林土壤肥力的影响趋势,对我国南方杉木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闽北林区27年生杉木纯林、杉木(27年生)×南方红豆杉(7年生、8年生、9年生)混交林为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梁 赵学超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1期 1434-14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激发效应是指外源碳输入引起的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的短期变化,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对全球土壤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凋落叶和细根作为森林土壤碳输入的主要途径,调控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激发效应,而大气氮沉降引起的土壤氮有效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琳敏 熊小玲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2期 244-2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凋落物是森林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凋落物分解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武夷山具有较大的地势起伏,沿海拔梯度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研究不同海拔杉木凋落叶和细根的分解规律和驱动因素的差异,可为研究区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承祯 导师:姜志林 洪伟 南京林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00年
【摘要】 以闽北地区收集的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及其环境因子资料为基础,根据植物生长的密度理论和有关生物学假设,推导植物种群密度与个体大小关系模型,拟合杉木自疏观测资料的回归优度为95.5﹪.提出森林自疏过程中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调节模型、提出并阐述应用于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汪思龙 导师:王庆礼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00年
【摘要】 杉木林退化土壤的生态恢复是关系到中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大课题.该研究是在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和特别支持项目KZ95T-04共同资助下完成的,主要通过对土壤有机质积累、腐殖质组成改变、C和N矿化等过程的分析,研究了杉木林退化土壤的生态恢复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