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4
- 10
- 4
- 92
- 59
- 13
- 8
- 6
- 81
- 40
- 27
- 21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巩伟 刘忠良 等 《医药导报》 2015年6期 791-79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R,S)-告依春的含量并讨论含量限度。方法色谱柱为 SHIMADZU VP-ODS 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溶液(7:93),流速1.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艾岑 承伟 等 《中成药》 2014年36卷7期 1554-15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板蓝根颗粒剂制备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评价制备工艺对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依药典处方利用水提、醇沉方法得板蓝根颗粒;电位指示反滴定法分别测定药材、水提液、水提浓缩液、醇沉液、醇沉浓缩液及颗粒剂中有机酸的量.结果 制备过程有机酸损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乔华 《世界中医药》 2010年05卷4期 30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主治温热发烧、发斑、发疹、风热感冒、头痛、喉痛、痈肿疮毒、丹毒等症.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通过创立"五级质量体系"全方位把关产品质量,引进世界先进高效的生产线...
【关键词】 白云山板蓝根颗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惠惠 邓巍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0年20卷7期 53-56,后插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测定板蓝根颗粒抗流感病毒的药效作用.方法 A/California/7/2009(CA7)病毒滴鼻感染BALB/c小鼠观察14 d,观察板蓝根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计算小鼠存活率、存活天数以及延长生命率.感染的小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艺周 邹品文 《中国药房》 2008年19卷3期 211-21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迪马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6∶24),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89 nm.结果:靛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静安 周水根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10期 1936-19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及(制剂)板蓝根颗粒剂中腺苷的含量.方法:以Hypensil ODS C18(5μm,4.6mm×200mm)为色谱柱,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U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爱东 巴林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5年20卷5期 434-4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板蓝根颗粒中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DiamonsilTM C18 色谱柱( 5 μm,4.6 mm × 250 mm) ,流动相为甲醇 -1% 醋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 270 nm,流速 1 ml·min-1.结果腺苷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红 吴雅红 等 《中成药》 2005年27卷2期 125-1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找到快速、简便识别板蓝根颗粒中是否含有板蓝根的UV指纹图谱,以及含有板蓝根该部分成分群量的多少.方法:用Excel中的Correl函数计算板蓝根药材与板蓝根颗粒UV指纹图谱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三家不同药厂生产的板蓝根颗粒含UV图谱中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敏 李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6卷18期 49-52页ISTICCA
【摘要】 板蓝根颗粒由板蓝根和大青叶两种中药材组成,主要含生物碱、有机酸、苷类、氨基酸、硫代葡萄糖苷及其代谢产物、金属等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衰老、保护和预防金属中毒等作用.通过测定板蓝根颗粒中的有效成分,提升板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彩君 黄湘杰 《中国药师》 2018年21卷4期 598-6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板蓝根颗粒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60 Co-γ射线辐照前后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Agilent-C1s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A-甲醇,B-水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敏 《时珍国医国药》 1999年10卷8期 597页PKUCSCDCA
【摘要】 对板蓝根颗粒(冲剂)中的板蓝根进行了薄层层析鉴定.本方法专属性强,干扰少,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亚夫 李银保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6年23卷10期 7-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使用微波消解和热酸溶液直接溶解板蓝根颗粒,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这两种溶液中Fe、 Zn、 Cu、 Mg、 Ca和Mn 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浓HNO3湿法微波消解和直接溶解板蓝根颗粒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运柒 《海峡药学》 2019年31卷1期 233-234页
【摘要】 目的 研讨甲型H1 N1流感患者接受磷酸奥司他韦、板蓝根颗粒联合治疗与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参与实验,并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n=35)接受磷酸奥司他韦单药治疗,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艳梅 谷俊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8卷2期 17-18页
【摘要】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板蓝根颗粒中表告依春含量测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分析方法,以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 mm,5μm)为条件,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婷婷 吴娇娇 《中国药物评价》 2019年36卷4期 278-280页
【摘要】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检测6份同一厂家同一批号板蓝根颗粒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对检测过程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计算合成不确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白晓兵 等 《医药前沿》 2019年9卷22期 222-223页
【摘要】 目的:观察板蓝根颗粒对不同急性病毒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0例确诊的急性病毒性咽炎患者给予板蓝根颗粒冲剂治疗,2包/次,2次/天,连续服用5天,结果:板蓝根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疗有效率为85.71%,呼吸道腺病毒治疗有效率为97.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耀清 薛非凡 《中国药业》 2015年3期 21-22,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对板蓝根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Inertsil ODS-3柱(250 mm ×4.6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14:86)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为室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吉业 郭怀忠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4年45卷9期 836-839页ISTICCSCDCA
【摘要】 优化板蓝根颗粒中多糖的提取,并测定其单糖组成及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板蓝根颗粒中多糖的提取条件.所提取多糖采用1 mol/L硫酸95℃恒温降解5h,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作为单糖的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波 聂为民 等 《武警医学》 2013年24卷6期 465-467,4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板蓝根颗粒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235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28例,应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板蓝根颗粒治疗;对照组107例,单用磷酸奥司他韦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瑞 《安徽医药》 2013年17卷2期 202-2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板蓝根颗粒中亮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单波长薄层扫描法,硅胶G高效预制板,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测定波长509 nm.结果 亮氨酸点样量在0.1~0.9 μg之间与吸收度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田 张祖亮 《中国药业》 2012年21卷8期 50-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板蓝根颗粒中表告依春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30℃.结果 表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春芳 张枚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21卷5期 346-3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表告依春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10∶9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红 《北方药学》 2018年15卷1期 10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板蓝根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静滴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对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板蓝根颗粒.两组同时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日常护理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金鸾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25卷5期 629-63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板蓝根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腮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板蓝根颗粒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
【关键词】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板蓝根颗粒;小儿急性病毒性腮腺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玲萍 张勇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年18卷7期 87,139页
【摘要】 目的 建立板蓝根颗粒中(R,S)-告依春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SHIMADZU Shim-pack GIST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磷酸溶液(7:93),检测波长为245 nm,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7卷12期 44-47页
【摘要】 板蓝根颗粒由板蓝根药材制成,治疗呼吸道感染及流感等疾病有较好疗效.文章从板蓝根颗粒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和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板蓝根颗粒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鹤飞 《中国保健营养》 2018年28卷4期 252-253页
【摘要】 目的:探讨板蓝根颗粒联合维生素C预防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06月15日至2017年07月21日)诊治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按照药物治疗方法的不同,即对照组(板蓝根颗粒),观察组(板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志光 王克林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06卷11期 987-98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板蓝根颗粒和苦甘颗粒两种中药方剂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中药方剂对流感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探讨其相应中医治法的理论内涵.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达菲组(磷酸奥司他韦)及中药各剂量组,观察肺指数及肺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秀成 尹春荣 《西北药学杂志》 2010年25卷2期 123-1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南板蓝根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根据供试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实验指导原则,用3个批号的南板蓝根颗粒进行验证实验,以考察确定南板蓝根颗粒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结果 所采用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传平 黄琳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年16卷8期 56-5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用膜分离技术精制及浓缩板蓝根水提液的工艺.方法 以药液质量和膜运行指标优选出板蓝根精制浓缩的膜分离工艺,并通过中试加以检验.结果 所优选的G2+GM+RO2膜分离工艺中试运行稳定,流膏内在质量较传统的工艺更优.结论 G2+GM+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克林 朱娟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9年15卷10期 754-755,76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以及板蓝根颗粒的干预作用特征.方法:采用流感病毒(FM1)滴鼻感染BALB/c小鼠模型,以板蓝根颗粒进行干预,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分别灌胃给药.观察感染及用药前后各组小鼠的状态、脾脏重量...
【关键词】 板蓝根颗粒;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脾淋巴细胞增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宗明 周灵芝 等 《中医药导报》 2009年15卷9期 53-55页ISTIC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板蓝根及板蓝根颗粒剂(制剂)中腺苷的含量.方法:大连依特公司Kromasil C18柱(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nm,流速为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淑丽 卢鹏伟 等 《中国药业》 2008年17卷4期 16-16页ISTICCA
【摘要】 板蓝根颗粒被多版<中国药典>收载,其提取液需经水提醇沉而得.检索有关文献,发现板蓝根的水提醇沉工艺对某些有效成分损失较大,其工艺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完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炳峰 《广西医学》 2008年30卷9期 1376-13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四种中成药结合西药治疗病毒性感冒的效果及其经济成本.方法 方案1治疗40例,口服板蓝根颗粒;方案2治疗38例,口服双黄连;方案3治疗37例,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方案4治疗32例,口服清开灵滴丸.4个方案均分别与日夜百服宁和利巴韦林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龙 邢海英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4年18卷1期 47-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改进板蓝根颗粒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该制剂中精氨酸和靛玉红.结果该方法色谱中均能明显地检出精氨酸和靛玉红,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可作为板蓝根颗粒的鉴别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春霞 黄晓婧 等 《中国药物评价》 2017年34卷2期 81-85页
【摘要】 目的:提升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增加板蓝根颗粒的质量可控性,并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腺苷和(R,S)-告依春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并对市场上流通的18家企业生产的板蓝根颗粒进行比较分析,考察各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承晨 等 《海峡药学》 2017年29卷11期 79-8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板蓝根颗粒的质量现状.方法 按现行标准结合探索性研究对样品进行检验,采取系统聚类分析药材产地对制剂质量的影响.结果 检测显示18批样品的按现行质量标准检验均符合规定.结论 该品种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但探索性研究显示现行质量标准还需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茂荣 《吉林中医药》 2003年23卷7期 8-8页ISTIC
【摘要】 <篇首> 笔者自拟痄腮消剂外敷,结合大青叶合剂、板蓝根颗粒内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1 治疗方法痄腮消剂组成:白矾6g,冰片1g,大黄9g,栀子9g.上4味共研末,醋调成糊状,外敷患部.每日更换1次,至腮腺肿消退停药,7d为1个疗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琼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期 94-96,145页
【摘要】 目的:乳头瘤病毒感染者采用外用壳聚糖抗菌膜联合内服板蓝根颗粒的治疗方案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均30例。三组均外用壳聚糖抗菌膜,在此基础上A组同时内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天霞 《医学信息》 2015年z2期 54-55页
【摘要】 目的:分析磷酸奥司他韦和板蓝根颗粒联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收治8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时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研究组42例在其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文灯 张倩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51-52页
【摘要】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中RS-告伊春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6∶94),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4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继红 朱华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4年41卷6期 236-240页
【摘要】 为探讨板蓝根颗粒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防制效果,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株BC-6/85人工感染26日龄SPF鸡,于攻毒前后在饮水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板蓝根颗粒,观察试验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统计病变得分、免疫器官指数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利 周凡 等 《北方药学》 2014年11期 10-11,12页
【摘要】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清洁验证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水溶液(7∶93);检测波长245nm;流速0.8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理论板数按R,S-表告依春峰计应不得低于5000。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青 梁兰 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年11期 3044-3049页
【摘要】 板蓝根颗粒的质量直接影响其疗效,选择一种有效的板蓝根颗粒质量检测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对板蓝根样品进行化学预处理,是一种对样品有损的检测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一种安装液晶滤波器件的荧光光谱成像实验装置对板蓝根样品的荧光光谱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华 《中外医疗》 2012年31卷18期 117页
【摘要】 目的 应用中药膏剂及板蓝根颗粒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进行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金黄膏外敷,并联合口服板蓝根颗粒,饮食限制.结果 所有患者在应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显效率达到95%,有效率达100%,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中药膏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成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0卷15期 47-47页
【摘要】 目的:观察板蓝根颗粒对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病程在3天以内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的基础治疗;板蓝根组的患者加用扳蓝根颗粒1袋,tid;阳性对照组加用益肺清化颗粒1袋,tid;疗程三天.结论:板蓝根颗粒对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泽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9卷6期 78,80页
【摘要】 目的:建立板蓝根颗粒中靛玉红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m×250m,10μm);流动相:甲醇:0.2%醋酸溶液(73∶2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端 朱燕飞 《海峡药学》 2010年22卷9期 69-70页
【摘要】 目的 建立板苴根颗粒中腺苷的含量洲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nm.结果 腺苷在5.21~52.1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海娟 曹珍年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08年24卷7期 714-718页
【摘要】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核磁共振氢谱(IH-NMR)研究了传统中成药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对其所含主要成分进行了测试与研究,定量分析了其蔗糖的含量,并对不同厂家板蓝根颗粒的甲醇和无水乙醇提取物红外谱图进行了光谱特征的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