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4
- 28
- 4
- 1
- 1
- 61
- 14
- 4
- 3
- 2
- 36
- 24
- 15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岩 何明珠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7期 2425-24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将对荒漠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产生深远影响,研究植物群落应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对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工增减雨措施利用遮雨棚和滴灌技术对研究区的降水量进行人为调控,探究极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葵 陈光杰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7年41卷3期 724-7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评价湖库生态环境对极端气候的响应特征,以经历水位明显降低的云南浴仙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多指标分析并结合多变量统计方法,识别了2009—2013年极端干旱事件驱动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模式.其中沉积物粒度显示近百年来湖泊水文条件总体稳定,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小燕 李耀辉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5期 1359-13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1960-2011年西北地区111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各气象站的潜在蒸散量,由此计算出各站的湿润指数,并对其进行标准化,统计极端干旱发生频率.对西北全区和不同自然区的降水量及极端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玉艳 梁宗锁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12期 2522-25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3种梯度恒定干旱胁迫(土壤水分分别控制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80%、55%和35%)为对照,人工模拟持续自然干旱(干旱15~54 d后复水),研究黄土丘陵区广泛分布的乡土灌木杠柳(Periploca sepium)的形态、耗水、生长、生理在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宏 张恒嘉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7期 1757-17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围绕极端气候条件下沟垄沟覆盖系统水文过程和水生产力变化问题开展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以裸燕麦坝莜3号品种为材料,于2010年和2011年在甘肃定西进行,以充分灌溉为对照组,设置平地无种植、垄沟无覆膜种植、垄沟覆膜种植、裸地4个处理(此4个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红福 王世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5期 1127-11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2010年贵州省旱灾中喀斯特地区受损植被的调查资料,分析受损植被的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生活型、叶质及其立地环境条件.结果表明:调查的6个样地中,因旱受损植物达31种,杉木、南蛇藤、密花树、齿叶铁仔、青冈和云南樟的受损数量最多,受损物种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芷程 黄绍普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1期 5386-53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变暖导致区域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改变流域水文过程,并进一步加剧径流的不确定性.阐明长时间尺度极端气候与径流变化的相互关系,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半干旱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3-2020年间的高分辨率气候和径流实测数据,采用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君 徐巾喻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6808-68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揭示濒危物种长叶云杉(Picea smithiana)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对干旱事件的生态弹性.以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长叶云杉为研究对象,通过年轮样品采集、处理和测量构建标准年表(STD)、断面积增量(BAI)以及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珍 张赐成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3期 6317-63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亚热带地区季节性干旱事件频发,对森林的碳汇潜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亚热带次生林植物水分利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对提高植被对极端气候脆弱性方面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亚热带典型次生林三种优势树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雯 臧永新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5期 7470-74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干旱半干旱地区极端干旱事件日益频繁并深刻影响着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植物叶片中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可反映植物对水分亏缺的响应及适应程度,然而荒漠植物NSC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敏感性和适应策略仍有待研究.以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盐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元 郑嘉诚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3期 1221-12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不同坡向、不同海拔树木生长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可能不同,然而这方面的认识不足.为此,选取西藏东部珠角拉山阴、阳坡的建群树种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rubescens)和大果圆柏(Juniperus tibe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昊昕 李清泉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3期 5596-56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使用淮河流域1981年至2020年的149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数据,分析了流域暖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事件(Compound Drought and Heat Events,CDHEs)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了 C...
【关键词】 淮河流域;极端高温干旱复合事件;气候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旋 李蕊希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699-37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片是植物获取资源的重要器官,研究其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植物对环境要素变化的生态适应性.以塔里木盆地北缘不同生境下(绿洲、过渡带、荒漠)典型荒漠植物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玉莹 程俊翔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4期 10399-104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22年鄱阳湖流域发生了特大干旱事件,对鄱阳湖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为揭示极端水文干旱年的鄱阳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22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鄱阳湖浮游动物进行了综合调查.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伯纲 于洋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5期 6335-63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正导致干旱事件发生的强度、频度显著改变,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过程.我国西南地区在2009-2010年发生百年一遇的极端干旱,目前关于植被生长在长时间尺度对此次干旱事件的响应尚不明确.以云南省为研究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嘉年 李向义 等 《干旱区地理》 2023年46卷6期 949-957页
【摘要】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环境条件恶劣,土壤养分含量匮乏,植物群落结构和组成较简单,不同环境要素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都存在复杂性和特殊性.为探究极端干旱区凋落物的分解特征,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优势植物种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民 郝天鹏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5期 1921-19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新疆白杨河流域地跨上游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及下游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两个行政区,上游达坂城区位于天山博格达峰山前冲击、洪积山间盆地干旱区,源于天山多支源流汇集于盆地南端峡口,基于峡口形成下游并由有多支流沿程补给白杨河干流,穿越极端干旱戈壁荒漠区的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琴 张凌楠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6期 5685-56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黄土高原中部不同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应对极端干旱能力的差异,构建延安任家台林场油松、狼牙刺和黄刺玫树轮宽度年表,利用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定义极端干旱事件,计算干旱频率及强度;利用树轮宽度量化径向生长应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华 何明珠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4期 1295-13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典型荒漠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遮雨棚和滴灌系统设置5个降水梯度,即极端干旱处理、中度干旱处理、对照、增水处理Ⅰ和增水处理Ⅱ,研究了荒漠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和微生物碳氮比(MBC/MBN)对季节、降水和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枝军 王宏卫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2期 7950-79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保障极端干旱区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目的出发,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于田县生态源地空间扩张的最小阻力分布,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用地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分级,进而设置生态用地规划情景,同时对影响于田县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的驱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畅畅 段洪浪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2期 221-2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干旱导致树木死亡事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近年国内外对干旱诱导树木死亡的机制研究有很多报道,然而引起这种死亡的确切机制还未完全明确,这增加了准确预测森林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存活几率的不确定性.该文从死亡点预测、干旱致死生理机制等角度,综合分析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琳杰 李向义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21年28卷5期 41-46,53页
【摘要】 为研究不同施肥量施入对策勒绿洲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极端干旱环境下的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为研究区域,3种典型不同肥力投入农田以绿洲边缘3种典型不同肥力投入农田:高投入农田,常规投入农田,无施肥新垦农田为研究对象,并另选取一块未开垦样地为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梦真 韩路 等 《林业资源管理》 2021年4期 149-156页
【摘要】 水分是影响干旱区荒漠植被恢复和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试验于2020年8月中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试验站进行,以塔里木荒漠生态关键种—胡杨2年生幼苗为试材,田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根施不同用量聚天冬氨酸保水剂(PASA)对胡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杰 张强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8期 2545-25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主要采用ECMWF的地表和大气产品分析了中国西北极端干旱区大气边界层厚度与地表能量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探空加强观测分析了大气边界层演变的可能因素.得出:西北极端干旱区大气边界层厚度呈现出季节性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夏季大气边界层厚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殿君 吴波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7期 5396-54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极端干旱区(敦煌)泡泡刺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气室法(Li-8100,USA)于2010年5月至9月测定分析了生长季内增雨对泡泡刺群落土壤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和灌丛在09:00-11:00的碳排放量与全天碳排放量具有线性正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祥忠 郝彦宾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6年30卷6期 894-9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涡度相关法对2005年生长季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净生态系统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 NEE)进行了观测.观测结果表明:作为生长季降雨量仅有126 mm的干旱年,锡林河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辉 《新疆环境保护》 2004年26卷z1期 99-102页
【摘要】 干旱区环境极端恶劣,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荒漠化面积扩大,使本以脆弱的生态系统逆向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影响.因此,目前防沙治沙已成为一件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其中,林业的建设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固沙林营造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路 冯宇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期 92-1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是塔里木荒漠河岸林的关键种,研究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内稳性的变异格局,对科学认识荒漠河岸林养分循环规律、植被健康状况及物种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地下水埋深(GWD)梯度下灰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冒吉荣 曾岩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11期 2959-29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我国半干旱地区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探究植物对干旱和复水的响应机制对该区人工林幼苗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年生油松幼苗为对象,设置不减雨(对照)、减雨25%(轻度胁迫)、减雨50%(中度胁迫)、减雨75%(重度胁迫)4个处理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美琪 李成道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11期 3300-33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极端干旱区降水稀少,日照时间长,凋落物长期暴露在强光下,质量损失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为探究紫外辐射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采用分解袋法研究自然光照和紫外辐射遮蔽2种条件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边缘荒漠地区3种优势植物凋落叶的分解.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瑞鹏 于文颖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11期 2737-27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骤发干旱是一个迅速加剧的缺水过程,其主要特点为发生突然、发展迅速、强度大、破坏性强.干旱发生速度是区分传统干旱和骤发干旱的一个明显特征.骤发干旱作为一种"新常态"干旱类型,全球呈现普遍多发、影响严重态势.明晰骤发干旱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影响,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鹏 荣晓莹 等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3期 67-8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评估极端干旱对温带荒漠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干旱导致的区域荒漠化特征.本研究利用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建立的干旱三年和干旱十年样地,分析了长期极端干旱对温带荒漠土壤真菌群落和生态网络的影响.结果显示,干旱三年与干旱十年处理对总真菌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蕊 刘辰宇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2年40卷2期 240-2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主轴回归估计(SMA)方法探讨了种群叶片大小(单叶面积、单叶质量)与出叶强度(基于小枝质量、茎质量、茎体积)的异速生长关系对地下水埋深梯度(Groundw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亚古丽·及格尔 臧永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2年33卷12期 3245-32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垄4个坡位和坡向,设置减少65%和增加65%生长季降水量以模拟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研究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对沙垄不同坡位和坡向短命植物层片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干旱使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臧永新 马剑英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12期 1537-15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干旱半干旱区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事件出现的频次呈现增加的趋势,深刻影响着生产力和碳循环过程.荒漠生态系统植被对降水变化响应敏感,但短命植物层片地上生产力对极端干旱和极端降水的敏感性差异以及沙垄坡向坡位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有待研究.该研究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琳杰 李成道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1年45卷2期 144-1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极端干旱区由于降水稀少,植被盖度低,太阳辐射强烈,以及土壤稳定性差,导致其凋落物周转不同于非干旱区.为探究极端干旱区凋落物分解规律,该研究利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优势物种花花柴(Karelinia casp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健宇 张文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32卷10期 3487-34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北京地区的森林随极端干旱加剧表现出脆弱性特征,为了解气候变化下不同树种的干旱耐受性,选择北京东灵山森林内3个乔木树种(华北落叶松、油松和辽东栎),利用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抵抗力和弹性.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秦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32卷10期 3636-36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树轮气候学是研究过去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研究表明,树轮密度是生长季温度的重要代用资料.本文建立了祁连山西段青海云杉132-135年的树轮最大密度年表、树轮最小密度年表、树轮晚材平均密度年表和树轮早材平均密度年表,比较了不同密度年表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贵尧 周灵燕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0年44卷5期 515-5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作为地球表层重要的组成部分,陆地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导致干旱事件发生的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显著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带来深远的影响,严重制约甚至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极端干旱对陆地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琳 雒文涛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0年44卷6期 669-6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水平可以反映植物和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近年来,草原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趋势明显,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该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磊 王岩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0年31卷3期 814-8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碳、氮矿化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受到水分供给的强烈影响.本研究对极端干旱处理(连续3年生长季减少66%降水)的内蒙古草甸草原野外取土,采用超低温冻干后再调节土壤水分至3%、8%、13%、18%、25%和35%6个水平进行室内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林 陈亚鹏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8年36卷1期 45-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细根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利用程度和适应性,这对评价植物适应逆境至关重要.为了探究胡杨细根空间分布在干旱环境下的适应性特征,以塔里木河下游极端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的成年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袭杰 胡妍月 等 《昆虫学报》 2017年60卷4期 450-4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稻飞虱发生动态的影响,以阐明稻飞虱在极端气候常态化后的发生规律.[方法]结合东亚迁飞场上的天气变化过程和水稻种植区的稻飞虱监测,对厄尔尼诺次年(2016年)的稻飞虱在我国境内北迁过程进行分析.对近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瀚林 曾凡江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7期 1801-18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塔里木盆地南缘自然盐渍生境生长的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结合冗余分析技术和传统的相关分析,研究疏叶骆驼刺生态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疏叶骆驼刺对环境因子变化的生态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总盐、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地下水矿化度与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绪超 袁国富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5年11期 1053-106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揭示我国内陆河流域下游河岸带植被的空间结构特征,对于了解我国西北干旱区荒漠河岸带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指导荒漠化治理和内陆河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野外大范围植被调查数据支持下的遥感监督分类方法,利用Landsat-8 OLI遥感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Chong Xu Yuguang Ke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1年14卷6期 1030-1036页
【摘要】 极端干旱和食草昆虫均会抑制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生长.食草昆虫也可能会调控植物群落对极端干旱的响应.但是关于二者交互作用对植物群落的影响鲜有报道.通过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设置的极端干旱与食草昆虫交互控制实验,本研究探究了二者交互作用对植物群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玉艳 梁宗锁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10期 2907-29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存、生长和分布的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全球暖干化将加剧干旱胁迫.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综述了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生长和生理响应,在已有的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了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阶段性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永丽 马莉贞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2年39卷8期 1079-10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高原极地环境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rep-PCR指纹图谱分析、gyrB基因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多项分子鉴定技术对分离自青海柴达木极端干旱沙地的8株芽孢杆菌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平板对峙及接种离体叶片试验检测分离菌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筱押 李玉辉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7期 1441-14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干旱对退化喀斯特植被影响是治理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或石漠化的基础.为了解2010年春中国西南特大干旱对喀斯特植被的影响,于2010年5月采用记名计数交叉样线法调查了云南石林3种自然恢复植物群落(滇青冈林、栓皮栎林、灌丛)和5种人工恢复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