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8
- 13
- 4
- 1
- 1
- 6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邵畅畅 段洪浪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5年49卷2期 221-2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干旱导致树木死亡事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近年国内外对干旱诱导树木死亡的机制研究有很多报道,然而引起这种死亡的确切机制还未完全明确,这增加了准确预测森林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存活几率的不确定性.该文从死亡点预测、干旱致死生理机制等角度,综合分析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美琪 李成道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11期 3300-33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极端干旱区降水稀少,日照时间长,凋落物长期暴露在强光下,质量损失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为探究紫外辐射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采用分解袋法研究自然光照和紫外辐射遮蔽2种条件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边缘荒漠地区3种优势植物凋落叶的分解.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Chong Xu Yuguang Ke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1年14卷6期 1030-1036页
【摘要】 极端干旱和食草昆虫均会抑制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生长.食草昆虫也可能会调控植物群落对极端干旱的响应.但是关于二者交互作用对植物群落的影响鲜有报道.通过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设置的极端干旱与食草昆虫交互控制实验,本研究探究了二者交互作用对植物群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尹作天 导师:王玉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球降水格局发生改变,极端降水、极端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增多增强,土壤干湿变化幅度增加,干旱间隔期延长,进而对生态系统碳收支造成深刻影响。目前,关于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多停留在影响结果层面,而对于极端降水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余洋 导师:曾凡江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植被化学计量特征(碳C、氮N、磷P)对外源氮输入的影响机制及途径研究是生态学关注的重点科学问题之一。相比于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依托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中国科学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成道 导师:李向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凋落物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碳循环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凋落物的分解对地球生态系统碳预算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目前凋落物的分解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对干旱地区尤其是极端干旱地区凋落物分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彤彤 导师:张小由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黑河是额济纳绿洲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没有黑河水滋润,就没有额济纳绿洲。近些年来,随着上游来水量的减少,致使额济纳盆地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植被退化、绿洲萎缩、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干旱荒漠区植物生长对地下水有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建林 导师:冯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胡杨作为极端干旱区的最重要的森林资源,是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持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生存状况同绿洲生态环境一样在逐步恶化。保护和恢复胡杨林是干旱内陆区持续、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研究胡杨SPAC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明轩 导师:庄雪影 华南农业大学 生物学 环境植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绿地面积日益减少,屋顶绿化已经成为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的有效途径之一。屋顶绿化除具有一般园林绿化的美学效果外,还具有巨大的环境和经济价值。本论文应用生长实验和生理指标检测了国内外常用的屋顶绿化植物在深圳的适应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丁建丽 导师:朱启疆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选择农牧业经济为主的极端干旱区—塔里木盆地南部典型绿洲,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其近22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绿洲稳定性影响的机理从多方面进行了定量化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绿洲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评析。 本文提出结合图像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吉兰 蒋铮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7期 817-8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主要形式,在土壤碳库动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而频繁发生的极端干旱事件对植物地上地下生长过程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由于根-土界面交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子阳 刘升学 等 《植物学报》 2024年59卷6期 883-9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玉米(Zea mays)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干旱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直接造成玉米产量与品质降低,甚至威胁粮食安全.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加剧了对玉米生产的不良影响.因此,鉴定玉米抗旱种质资源、解析干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迪 迟晓妮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4年41卷8期 925-9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随之增加,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状况.本综述系统收集 2000年至 2023年国内外相关研究 87篇,以传播途径分类,分别就高温、干旱以及高温干旱复合事件对介水和食物传播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娜娜 杨晓冰 等 《生物技术》 2022年32卷3期 269-275,3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将丹参质膜H+-ATP4酶基因(SmPHA4)克隆并导入到真核生物模型INVSc1酿酒酵母中,测试SmPHA4基因的酵母转化子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耐受性,以分析该基因(SmPHA4)的功能.[方法]将SmPHA4基因全长通过无缝克隆的方...
【关键词】 丹参;质膜H+-ATP4酶;酿酒酵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Daphna Uni Elli Groner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1年14卷1期 117-131页
【摘要】 在植物生理生态学中,叶片中碳13(13C)含量负值较少(富集),表明叶片处于通过气孔的气体交换减少,比如在干旱胁迫下.此外,与叶片相比,13C在非光合组织中的负值也较少.然而,对从叶片(光合器官)到树枝、树干和根(非光合器官)中的δ13C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杨思鼎 导师:张教林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干旱是植物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因此,植物如何适应干旱胁迫成为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萨王纳是典型的干旱生态系统之一,而元江干热河谷发育着中国西南最典型的河谷型萨王纳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志远 导师:金效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复苏植物(Resurrectionplants)是指可抵抗极端干旱,在水分缺乏时以类似休眠的方式度过干旱期,并能够在干旱期结束后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的植物。翡若翠科(Velloziaceae)植物都具有抗旱性,大多数翡若翠科植物生长在热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臧永新 导师:马剑英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极端降水是生态系统功能改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降水发生的频率将不断增加。极端降水与局部地形相互作用,可能缓冲或加剧极端降水对植被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沙垄四个不同坡位(西坡底、西坡中、东坡中、东坡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车力木格 导师:刘新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降水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生态因子。植物生殖生长作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研究植物生殖生长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对降水变化的适应机制以及植物生长-降水变化-土壤水分之间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蕾 导师:王绍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干旱事件影响生物圈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全球受干旱影响的区域在过去几十年内有显著的增加,并且气候模式预测未来一百年干旱发生的频次和程度都将加剧。植被对干旱的响应减缓植被生长,降低植被绿度、生物量和生产力,增加火灾发生的频率以及诱导植被死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志远 导师:罗鹏 孙庚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气候渐变趋势的研究(尤其是增温和二氧化碳倍增实验)比突发气候变化事件(比如极端干旱和极端降雨)的研究要广泛、细致得多。除了增温以外,降水变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这些研究的注意力从最开始的农作物和干旱生境(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牟成香 导师:罗鹏 孙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近年来全世界各地区极端天气事件(2003欧洲热浪、2010云南大旱、2011泰国暴雨等)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大幅度的增加趋势,使得气候极端化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损失。据预测,未来全球降水格局的显著特点是极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波 导师:曾凡江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上有一定面积的骆驼刺植被分布,这种豆科植物不仅是当地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而且是当地重要的优质牧草。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退化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对骆驼刺的保护与恢复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