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22
- 6
- 3
- 2
- 15
- 13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风莲 《临床研究》 2018年26卷12期 161-162页
【摘要】 目的 探究视觉联合触觉定位法对提高新生儿桡动脉抽血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随机选取在本院进行桡动脉抽血的患儿共9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视觉定位法进行抽血,观察组采用视觉联合触觉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正梅 《家庭医药》 2018年2期 142-14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角度进针与垂直角度进针行桡动脉抽血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行桡动脉抽血的患儿10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角度进针(对照组,n=50)与垂直角度进针(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玉英 官卫媚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16卷14期 125-126页CA
【摘要】 目的:为探索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抽血方法,应用日测定位法穿刺新生儿桡动脉抽血,以提高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抽血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3月新生儿科使用目测定位法行桡动脉穿刺抽血的200例的情况.结果:185例新生儿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卓华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16卷36期 4448-444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快捷、对血管损伤小、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的单人操作的抽血方法.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80例早产儿使用视觉联合触觉定位法行桡动脉穿刺抽血.结果 80例早产儿桡动脉穿刺抽血均一次成功,成功率达100%.结论 早产儿桡动脉穿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珍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19卷14期 2188-219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目测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抽血中的应用,进而提高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抽血的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至2012年12期间200例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100例采用目测定位法行桡动脉穿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静 肖映红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年33卷12期 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可协助临床诊断,其结果是重要的抢救、治疗依据。机械通气患者常需要监测血气分析,并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因此,动脉穿刺抽血是监护室常见操作之一。桡动脉是动脉血标本采集常用部位之一,由于动脉不像静脉那样显而易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美华 《护理研究》 2007年21卷16期 1425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2006年以来我科利用桡动脉经腕部解剖定位对原桡动脉穿刺抽血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病人不必要的痛苦,明显降低了穿刺并发症.现将新方法介绍给大家,供临床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宇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32卷23期 封4页ISTICCSCD
【摘要】 “血气分析”操作示范交流教师:很好二那么谁能告诉张先生抽血气分析应该选择哪些部位?学生2:血气分析是抽动脉血,所以可以选择股动脉教师:对.股动脉是一根较粗的动脉,初学者可以选择,如果日后技术好了,还可以选择桡动脉或肱动脉.、那么哪位同学能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国兰 《健康必读》 2019年29期 188-189页
【摘要】 目的:探讨并总结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改传统的多次钢针穿刺静脉取血为留置针桡动脉置管后采血的方法.方法:选择24G BD留置针,以单手退针法进行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后抽取第一次空腹血,以0.9% 氯化钠5ml脉冲式正压封管,遵医嘱使用激发药物,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宇峰 张宁 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7卷2期 108页ISTIC
【摘要】 临床上动脉抽血常见的操作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皮下血肿、肿胀、疼痛、局部瘀血.现报告1例经桡动脉穿刺后至皮下大面积瘀血的病例及护理措施,供护理同仁借鉴.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9岁,主因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5h于2013年9月8日入院,入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宣艳 《广西医学》 2010年32卷6期 746-7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种方便、快捷、有效提高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动脉抽血方法.方法 140例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法抽血,对照组70例采用肱动脉穿刺法抽血.比较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穿刺部位皮下淤血等.结果 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寒秋 张玉萍 《江苏医药》 2008年34卷7期 752-75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临床危重呼吸衰竭患者常需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而桡动脉穿刺更能让患者接受,因其位置表浅,易于暴露,抽血后易于压迫止血.我科2006年7月~2007年6月,对240例住院患者用两种角度桡动脉穿刺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伟霞 黄惠桥 等 《广西医学》 2007年29卷12期 1861-18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最佳动脉穿刺方法.方法 采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穿刺抽血的患者各30例,比较动脉穿刺的疼痛程度、成功率、使用时间、皮下淤血等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的疼痛反应以肱动脉最强,穿刺时间桡动脉组长于其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显玲 李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6年9卷6期 368-370,3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胃肠道手术全麻诱导期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液体选择.方法:选择胃肠道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A组(万汶组)和B组(勃脉力A组)各10例.A组:入室后20min内输入万汶7ml·kg-1后诱导,继续输入万汶达15ml*kg...
【关键词】 麻醉;全身·血液稀释·血流动力学·万汶·勃脉力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雪芳 林月双 等 《微创医学》 2017年12卷2期 297-29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ICU躁动患者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后应用改良止血带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每天经桡、肱、足背动脉采血的危重躁动患者按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单号为对照组,抽血后采用传统棉签按压法止血;双号为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永宁 《医师在线》 2017年7卷12期 48页
【摘要】 我都想好了用最优雅的方式欢送你回家,无奈却成了泡影.第一次和你见面是在病房里,你的主治医生让我给你先抽血做个血气分析检查.当时我暗想,你整个人状态都挺好的,怎么就那么急着做血气呢?不过反正都是要抽的,我利索地在你的桡动脉上消毒,拿起血气针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庆敏 叶凤青 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18卷1期 58-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颅脑手术中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脑氧供和氧耗的影响.方法:选择8例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在全身麻醉后,从桡动脉放血,同时经颈内静脉等速输入等量的海脉素进行血液稀释.监测血液稀释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并抽取动脉血及颈内静脉血作血气分析,颈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克正 刘绍基 《新生儿科杂志》 1992年7卷4期 153-155页ISTICCSCD
【摘要】 对29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作部分换血.通过症状学、血液学、血生化学对不同稀释液、抽血部位、换血量进行比较后表明:(1)脐静脉换血应谨慎;后囟部抽血不易固定且易感染;从桡动脉按5 ml/kg/min慢速抽血更为合适.(2)症状重、有合并症或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祖凤侠 郝桂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2卷10期 106-107页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动脉取血方法,以提高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抽血的成功率及减少用血量.方法 将20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使用动脉采血器,预设取血量.对照组采用传统触摸法行桡动脉穿刺取血;观察组采用目测法行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年15卷72期 58-58,59页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新生儿采集血标本桡动脉和股静脉抽血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需采集血标本的1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经桡动脉采集血标本,对照组经股静脉采集血标本,再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闻渊 《临床研究》 2015年23卷12期 187-18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62例为研究对象,62例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采血,对照组采取静脉采血.比较一次满足所需血量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年4期 126-126,136页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方便、快捷,有效提高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动脉抽血方法。方法选择120例需要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6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60例采用股动脉穿刺;对2种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局部瘀斑或血肿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一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8期 126-126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行血气分析患者桡动脉抽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行血气分析桡动脉采血患者47例(共穿刺125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穿刺65次)和研究组23例(穿刺60次),对照组按照30~60度进行穿刺采血,研究组则以90°进行穿刺采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冠琼 刘英莲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29卷20期 3143-314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拔针后止血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00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抽血,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采用自制小纱块卷沿血管走向直接压迫穿刺点上,用4条长10~12 cm纸胶布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景建 莫改章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20卷16期 192-193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桡动脉穿刺在新生儿患儿抽血监测或监护血气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采用1 mL注射器,5 mL注射器(或最细头皮针)行桡动脉穿刺抽血.结果 7935例新生儿行桡动脉穿刺抽血,7528例一次穿刺抽血成功,成功率为94.87%.结论 在新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小红 《医学信息》 2013年23期 470-470页
【摘要】 目的:探讨用注射器和输液针管经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30例需行2次以上血气分析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比的方法,对同一患者使用注射器和输液针管经桡动脉采血,比较穿刺成功和标本合格情况。结果用输液针管经经桡动脉采血穿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小丽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3年4期 164-165页
【摘要】 对120例需抽血做生化检查,协助临床诊断治疗的新生儿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妥善固定、精确定位、抽血后正确压迫止血等措施,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认为采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法方便安全,操作时间短,损伤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晚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33卷20期 279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腕部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提高新生儿桡动脉的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需抽血做血三胆检测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新生儿采用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一种为传统的股静脉穿刺法,另一种即为推荐的桡动脉腕部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茜 王莉 《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15卷3期 36-3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穿刺与股静脉斜刺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新生几分为100例试验组行桡动脉穿刺采血,100例对照组行股静脉斜刺采血.结果 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97例,成功率97%,股静脉斜刺采血成功89例,成功率为8996;桡动脉采血...
【关键词】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术;股静脉斜穿刺术成功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斐 杨月玲 《全科护理》 2009年7卷29期 2642-2643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进针角度在桡动脉抽血时的成功率.[方法]对5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随机采用30°~45°进针法(对照组)和垂直进针法(观察组)抽取桡动脉血,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及淤血淤斑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洁 《淮海医药》 2007年25卷3期 263页CA
【摘要】 <篇首> 为了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正确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氧代谢及血液的酸碱度,常需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1].桡动脉是采集血样的首选部位之一,操作方便、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智敏 《全科护理》 2007年5卷18期 70页
【摘要】 <篇首> 1 抽血前准备1.1用物准备塑料小枕,其他用物同传统动脉抽血法.1.2病人准备取坐位或卧位,手腕下放一小塑料枕,使腕关节过伸,充分暴露桡动脉,同时也绷紧了局部皮肤,固定了桡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丽华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年5卷2期 207-207页
【摘要】 <篇首> 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诊断检查,临床多采用肱动脉、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抽血.2001年11月~2002年10月,我们对62例患者进行动脉穿刺操作,体会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亮 《心理月刊》 2019年14卷17期 223页
【摘要】 目的 比较小儿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时间、成功率及损伤情况从而探索一种方便、快捷、有效地抽血方法,以提高患儿抽血的成功率.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生后29天~3岁的100例住院患儿的抽血情况,男63例,女37例.随机将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方波 高海波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2期 280-2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拇指横向和纵向按压对桡动脉止血的效果临床观察.方法:将新生儿病房患儿300例按抽血日期分为两组,单号采用拇指纵向按压为研究组(160例),双号采用拇指横向按压为对照组(140例),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结果:对两组出血、瘀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秀云 王玉琴 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年28卷12期 1681-168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换血疗法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桡动脉、肱动脉穿刺抽血、头皮静脉穿刺输血的同步换血途径,替代脐动、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换血疗法.结果 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索、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娟 潘普及 等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7年11卷8期 185-186页
【摘要】 目的:对应用视觉联合触觉定位法对新生儿桡动脉抽血的成功率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份至2016年5月份期间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80例进行本次医学探究,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回顾性分析,应用视觉联合触觉定位法进进行桡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冬梅 《大家健康(上旬版)》 2016年10卷3期 249页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桡动脉抽血成功率的临床方法.方法:把我科2015年5月-2015年8月经采血的96例患儿采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桡动脉作为对照组,经股动脉采取的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83.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俊霞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4卷4期 2214页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方便、快捷的抽血方法以缩短先天性甲状腺机能减低症的诊断和治疗时间.方法:门诊将100例行先天性甲状腺机能减低症筛查的4天-28天的新生儿采用桡动脉穿刺法抽血.结果:成功率为89%.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法采血1次穿刺成功率高、...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机能减低症;桡动脉采血;体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盖玉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24卷3期 1151-115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一指垂直采血法在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3年2月278例行桡动脉采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9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经桡动脉采血,观察组139例患者采用一指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向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36期 307页
【摘要】 <篇首> 桡动脉穿刺抽血是新生儿常用的操作技术,以往传统检验标本的采集一般抽取外周静脉血或股静脉血,由于外周静脉血量小,出血慢,对静脉的破坏也大;而股静脉采血难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为了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正确判断患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梅 张吉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13卷31期 205页
【摘要】 <篇首>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诊断检查,临床多采用肱动脉、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抽血.护士是动脉血采集的直接操作者,正确采集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偶然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芳 郭粉莲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16卷1期 96-9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血气分析患者动脉采血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80例行血气分析患者对原桡动脉穿刺抽血的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反向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结果 有效提高桡动脉穿刺一针穿刺成功率及总穿刺成功率,未发生周围神经损伤、血肿及静脉血栓.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顺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年11卷4期 114页
【摘要】 总结360名新生儿、早产儿(包括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抽血的部位选择及成功率进行统计、比较.动脉穿刺成功与否与护士基本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加强自我练习,提高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结果:桡动脉成功率高,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