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8
- 159
- 28
- 25
- 222
- 41
- 19
- 18
- 18
- 550
- 146
- 98
- 76
- 5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丽 郑怡晖 等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2年9卷4期 1-9页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杞柳(Salix integra)'一支笔'在淹水条件下的生长表现、生理适应性以及元素积累特征,为杞柳在污染湿地修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d-Zn重度污染土壤盆栽培养并模拟淹水试验,比较研究淹水/非淹水90 d后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世展 谢佳 等 《昆明学院学报》 2022年44卷3期 65-69页
【摘要】 植物修复具有绿色、经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累积植物的筛选是植物修复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微波消解-ICP-OES测定法对临沧某煤矿区土壤样品和9种优势植物中的砷、镉、铬、铜、铅和锌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明煜 章家恩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3期 194-2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技术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综述了当前已筛选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植物种类、研发现状及其应用模式, 总结了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 围绕入侵植物生长繁殖快、生物量大、抗逆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婷 刘方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8年38卷4期 120-1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酞酸酯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面积最广的人工合成有机物,作为塑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近年来发现酞酸酯是一类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随着生活中塑料制品日益增多,尤其是农用薄膜和有机肥的大量使用,农田土壤中酞酸酯污染日益加剧,酞酸酯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颉洪涛 顾沈华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年25卷5期 456-4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浙北地区常见景观树种对大气硫、氟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采用典型调查法对嘉兴市北部化工区(污染区)和中央公园(清洁区)共52种景观树种叶片的硫、氟含量进行测定,对其在污染环境中吸收富集硫、氟污染物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浙北地区52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涛 谢会成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8期 6091-60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向日葵对苯胺废水的耐受性及其应用于苯胺污染废水植物修复的可行性,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以美国油葵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苯胺浓度胁迫对向日葵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及向日葵对苯胺的吸收、积累和净化效果.研究发现:100 mg/L的苯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洋 陈志鹏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3期 688-6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大部分用来修复的植物都不具备利用价值,不能给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收入.因此,一些农作物由于其较大的生物量和一定的经济价值,在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是在重金属(Cu、Z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韵诗 冯冲凌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0期 6881-68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领域的研究报道,总结了近5年的研究实例.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体系具有生物固定与生物去除土壤重金属的两种功能,根际微生物可以菌根、内生菌等方式与根系形成联合体,通过增强植物抗性和优化根际环境,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轶男 朱宏 《生物学杂志》 2014年31卷1期 7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废水处理新技术,具有投资少、效果好、产出高、环境效益好等优点,现已得到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介绍了水生超富集植物的3种生态类型,造成水体污染重金属元素类型,植物应答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方法,并对植物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发展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盈丽 游少鸿 等 《广西植物》 2014年3期 344-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商陆是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多年生、草本型锰超积累植物.通过室内土培试验,评价商陆对土壤中锰的去除潜力,确定最佳收获时间,以期达到最佳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商陆能将土壤中的锰转运到地上部位,叶片中 Mn 含量最高,平均值为1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忠民 沙伟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1期 2900-29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铅、镉抗性菌株(JB11)和生物降解螯合剂乙二胺二琥珀酸(S,S)-EDDS)提高高羊茅和红三叶草吸收土壤中铅、镉的能力.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出1株对Cd、Pb具有较强抗性的菌株JB11,经鉴定为成团泛菌属(Pantoea agglome...
【关键词】 铅镉抗性菌株;植物修复;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亚慧 李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5期 1025-10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解毒剂酒石酸与螯合剂EGTA的单施与配施对强化蓖麻修复Cd污染土壤的作用,探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螯合剂与解毒剂配合使用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除酒石酸单施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中醋酸提取态Cd含量,增强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惠娜 杨期和 等 《广西植物》 2012年32卷6期 743-749,7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铅锌矿废弃地优势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潜力,利用野外采样分析法,从粤东梅县丙村铅锌尾矿区采集其三种优势植物类芦、黄荆、盐肤木的根、茎、叶和土壤样品,测定和分析Pb、Zn、Cu、Cd四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该矿区土壤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声旺 魏世强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5期 1349-13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蚯蚓(Pheretima hupeiensis)在植物修复芘污染土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试验浓度(20.24-321.42 mg/kg) 范围内,蚯蚓活动促进了芘污染土壤中修复植物黑麦草(Lolium multif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帅建军 熊飞 等 《遗传》 2011年33卷3期 219-2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威胁,降解PCBs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目前的研究方法中生物降解最具潜力,生物降解主要分为微生物降解、植物修复和微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檀笑 龙颖贤 等 《生态科学》 2011年30卷1期 55-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植物的采集、培育和选种,获得了海芋、合果芋、蜘蛛兰和密穗砖子苗等4种同时具备去碳、脱氮、除磷和 积累重金属的高效修复植物,并对这些植物修复污染水体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植物均能有效地处理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水体.鲜重5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华 李明顺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5450-54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和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了锰在短毛蓼体内的富集特征和对其生长的影响.在锰含量高达2.5×105mg/kg的锰矿废弃地上短毛蓼生长良好,叶锰含量高达1.66×104mg/kg.营养液培养条件下,随着生长介质中Mn浓度的升高,短毛蓼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勇 王巍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5期 2732-27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植物修复污染的土壤已受到广泛的关注.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比较了超累积植物遏蓝菜与3种高生物量植物印度芥菜、烟草和向日葵对长期施用含镉有机、无机肥料污染的土壤(总Cd,2.87mg·kg-1)的提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遏蓝菜富集镉的能力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胜巍 周启星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3期 469-4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人类对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环境的有机污染状况也越来越严重.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降解、钝化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原位处理污染土壤的方法,具有应用成本低、生态风险小、对环境副作用小等特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颖毅 李国婧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8年28卷4期 103-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环境的污染在全球变得越来越严重,目前常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不但费用大,效率底,往往还对生态环境本身带来其他的破坏.植物修复技术已在治理环境污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五种应用方式:植物提取、植物降解、植物挥发、植物过滤和植物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雪 王丹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12期 2571-257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来吸收和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以期达到清除,修复和治理的目的,是用于对土壤-水体中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污染清除的生态技术.本文就放射性核素的来源、污染现状、植物对放射性核素的积累筛选以及对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敏 刘新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6期 2931-29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攀钢西渣场冶炼渣堆土壤和6科12种优势植物中Mn、Pb、 Ni、 Cu、Cd等5种重金属含量,并计算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积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表明:渣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Mn最高(3869.14 mg/kg),次后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冉 孟伟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4期 626-6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范围广泛,使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成本高,对环境扰动大,而利用植物修复的效果较为明显,易于操作.本文论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单一植物、植物与微生物联合、植物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的修复方法,着重介绍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仙灵 卢慧星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年27卷3期 127-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有机磷的生物修复还主要是微生物修复.但是植物修复更具优越性,因其花费更少、对环境更安全.然而植物对生长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修复效率较低,应用还非常有限.综述了有机磷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已知的有机磷降解酶及其生物来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延盛 鲁家米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5期 647-65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伴随日趋严重的重金属环境污染问题,植物修复的可能机制及重金属胁迫下植物的损伤与抗性机理成为研究热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度(50 mg/L)和严重(200 mg/L)pb2+胁迫下豌豆幼苗根叶细胞的超微结构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硕 刘云国 等 《广西植物》 2007年27卷2期 180-1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野外观察与研究发现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可以耐受土壤中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并对镉有很高的生物富集量.实验室水培试验研究了两个主要因素,营养液pH值以及镉含量,对其生物量以及镉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家女 周启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7期 1617-162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修复是解决污染土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已报道的超积累植物的种类非常有限.如果能从物种繁多的花卉植物中筛选出修复植物,不但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而且还能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植物修复的重要性和修复植物的筛选出发,概括了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平 仇广乐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6期 933-9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汞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一直倍受各国科学工作者关注,土壤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其中,汞污染土壤的植物提取技术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国辉 刘世忠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年14卷1期 61-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广东茂名页岩油工业固体废物裸露灰渣地植林18 a(南排)和3-5 a(北排)后的植物生长、凋落物、土壤容重、有机质、pH和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对比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排和北排已形成了森林环境.土壤基质已得到了改善,南排的凋落物现存量增加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杰民 俞协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年12卷3期 352-3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红壤和高砂土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3个浓度的重金属铜离子Cu2+(100,200,400 mg kg-1)或镉离子Cd2+(5,10,20 mg kg-1),每钵接种6条蚯蚓(Pheretima sp.),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信德 仇荣亮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5期 1405-14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水稻土、元江土和墨江土中添加泡囊假单胞菌(Pseulormanas vesicularis)后土壤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土壤酶活性和镍超积累植物Alyssum corsicum对土壤镍的富集效果.土壤接种泡囊假单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晓章 周朴华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年14卷1期 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明亚铁氰化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及对植物的毒性作用,以长出新根须和嫩叶的垂柳(Salix babylonica L.)枝条为材料,在自行设计的250ml生物反应器中生长192 h,培养温度为24.0±1℃,亚铁氰化物水溶液的浓度分别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LI Peijun 蔺昕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1期 93-1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依据国内外近10年来有关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的成果,综合阐述了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研究,重点讨论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主要包括植物根际微生物、根分泌物以及菌根对石油污染物降解的影响,提出了污染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树和 周启星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6期 716-7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修复有机污染环境,费用昂贵,而且还可能使当地的生态资源难以再利用,对于大面积污染土壤也难以实施.植物修复,利用植物吸收、降解以及根际圈降解的作用方式将有机污染物从环境中彻底去除,具有处理费用相对低廉、对环境扰动少和使资源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云 陈桂珠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2期 325-3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综述了植物修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植物对PCBs的去除作用和机理,植物在从环境中去除PCBs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作为微生物降解的支持者,而且还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对PCBs进行代谢:一方面植物通过根系从环境中...
【关键词】 多氯联苯(PCBs);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瑛楠 冯保民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5年29卷4期 659-6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重金属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生态问题.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来清除环境重金属污染即植物修复已成为重要的环境生物技术之一.这一技术的长远发展有赖于在重金属富集或耐受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的克隆和应用.植物络合素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对重金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杰民 俞协治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6期 1256-12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灰化土(Aquods)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4个浓度的Cd2+ (0,5,10,20 mg/kg) 模拟土壤污染,设置每钵接种8条蚯蚓 (Pheretima sp.) 、接种菌根(Inoculum Endorize-Mix2)和同时接种蚯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琴 王晓蓉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1期 30-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在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根际微生态效应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根际微生态效应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并对当前超积累植物在根际微生态效应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讨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佳红 刘登义 等 《生物学杂志》 2004年21卷4期 6-9,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因此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技术以其潜在的高效、经济及生态协调性成为当前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就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昕 陶思源 等 《植物学通报》 2004年21卷5期 595-6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将新的性状转入高生物量植物中,以此开发高效的转基因植物修复系统,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大量实验表明,将细菌、真菌、动物、人类及植物本身与重金属脱毒相关的基因转入高生物量植物,异源表达产物可介导转基因植物耐受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旷远文 温达志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1期 90-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生物治理技术,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对植物修复的类型,植物修复土壤、水体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某些放射性核素的过程、机理及可能影响因子作了概括和详尽讨论,并就国内外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晓章 Trapp Stefan 《生态科学》 2004年23卷2期 97-100页ISTICPKUCSCD
【摘要】 氰化物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使用的提取黄金和白银等贵重金属的沥滤剂,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及对人畜和其它生物的毒性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本试验用一自行设计的生物反应器来观察黄豆(Glycine max(L)Merr.)和玉米(Zea 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汉平 黄娟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12期 2887-28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油页岩开采带来一系列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但对油页岩废渣场进行生态恢复的历史还较短,也缺少系统专门的研究报道.国外对油页岩废渣的利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对废渣场生态恢复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均早于我国.由于废渣场的基质成分恶劣,缺乏一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树和 周启星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1期 65-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阐述了植物修复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作用方式,并从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植物对重金属吸收、排泄和积累以及植物生物学特性与植物修复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基本原理及局限性和限制性因素,从超富集植物性能强化和技术强化两方面探讨了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旷远文 温达志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3年27卷5期 709-71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中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利用植物去除土壤水体等介质中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是近10年来兴起的一项安全、廉价的技术,已成为污染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它通过植物吸收、根滤、稳定、挥发等方式清除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会龙 吴良欢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3期 457-4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有机污染物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植物能通过根系从环境中吸收和积累 PCBs、PAHs等有机污染物,并将吸收的TNT、TCE及有机农药降解为高极性产物、水和CO2;另一方面植物根际可促进有机污染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协治 成杰民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5期 922-9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第四纪红黏土红壤和长江冲积物形成的高砂土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3个浓度的Cu2+ (100,200,400 mg/kg)或Cd2+ (5,10,20 mg/kg) 模拟土壤污染,设置接种蚯蚓 (Pheretima sp.)处理与不加蚯蚓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新宪 杨肖娥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年39卷1期 71-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述了超积累植物体内金属配位体(包括植物螯合肽、植物金属硫蛋白、有机酸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参与的植物体内金属的吸收、运输、积累和解毒过程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并对金属配位体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作了评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敬 谢素霞 等 《广西植物》 2003年23卷4期 362-366,3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紫萍(Spirodela polyrhiza)作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增加铜对紫萍生长、光合作用色素含量、叶绿素a荧光的产生和植物体内铜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中增加1 μmol L-1 d的Cu2+时即可显著地抑制紫萍的生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前国 潘伟斌 等 《生态科学》 2003年22卷3期 275-2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在国内外都相当严重,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近年来,一种运用植物来去除有毒重金属的新兴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给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该技术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有效的"绿色"技术.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