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0
- 22
- 6
- 4
- 74
- 35
- 28
- 11
- 10
- 20
- 18
- 15
- 12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要林 邵宏翊 等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11卷7期 512-5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模板测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计划中的应用包括髋臼侧模板测量和股骨侧模板测量,有胶片模板测量和数字化测量两种形式.各家报道的测量准确度不同,但少有分析可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目的:探讨胶片模板测量的准确性,并分析可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天 冯均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14卷2期 112-115页ISTIC
【摘要】 下肢不等长作为全髋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造成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下降并引起相应的不适症状,同时在处理上有一定困难.充分的术前计划、精确的术前测量、术中准确手术操作是避免术后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无论影像学测量、模板测量、卷尺测量以及术中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美鹏 吴进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年28卷9期 1372-137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传统X射线胶片术前规划常常不准确,会导致一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一定程度影响了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效果.目的:研究人工智能(AI)术前规划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准确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患侧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杭 贺强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3年27卷29期 4620-462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针对AI HIP规划系统预测假体型号的准确性目前缺乏广泛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与二维模板规划相比是否更加精准、是否在恢复髋臼及股骨偏心距和旋转中心具有优势,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预测全髋关节置换假体型号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超 董圣杰 等 《骨科》 2022年13卷3期 204-2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与传统二维胶片模板测量术前计划比较,探讨人工应用智能辅助三维数字化手术规划系统在个体化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假体植入中应用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行单侧THA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模板测量;人工智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征宇 杜俊炜 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1年18卷2期 17-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运用三维数字规划技术进行三维规划和传统二维胶片模板测量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规划的效果.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THA)的102例患者根据其采用的术前规划的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赛男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1年16卷1期 11-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确定成年女性骨性Ⅱ类错的骨面型分型并初步建立各亚型的分类模板图,全面了解其硬组织面型特点,为正畸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6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8~5岁女性骨性II类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巍 邢龙颜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年21卷35期 5644-564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创伤性及非创伤性颈椎失稳及颈椎间盘摘除固定的可靠方法,但其手术风险及置钉失败率仍然较高.目前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中的数字化导航模板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存在置钉准确率高及置钉长度误差小的优势.目的:试验观察数字化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军 王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9期 1527-153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置换前模板测量是全髋关节置换非常重要的置换前计划步骤.准确的模板测量可以帮助骨科医生选择最合适的假体型号,指导置换中下肢长度的控制,使患者获得满意的下肢长度和偏心距,从而减少置换后并发症的发生.目的:观察置换前进行数字化模板测量对全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 岳瑞宏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48期 8938-894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人工关节的脱位、松动、活动度未如理想等除与材料因素及术者技术相关外,还与假体大小型号等的选择有密切关系.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模板测量软件的研发和初步临床应用的结果.方法:1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课题组研发人工髋关节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毅中 李建龙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30期 5535-553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假体和股骨近段髓腔横断面的匹配非常重要,模板测量法术前预测股骨假体型号准确率低,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方法用于全髋关节置换前预测假体型号.目的:探讨股骨颈内侧径测量法在全髋关节置换前选择股骨假体型号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收集58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盛杰 张洪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年11卷40期 8070-807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应用模板测量预测术中所用假体型号,是完善术前设计的重要方面,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尚无定论,文章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模板测最的准确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2004-01/2007-01进行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波 杨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8卷8期 834-8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峡部髓腔大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选择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测量分析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影像学资料,采用实验-对照方法分析比较峡部髓腔预测股骨假体型号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结果峡部髓腔预测型号与实际型号之间存在较高符合率(80%)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清源 耿磊 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9年40卷12期 1151-1154,11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估模板测量结果与术中实际使用假体型号大小的差异,确定可接受的模板测量结果误差范围,并对可能引起测量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我中心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5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利用计算机模板测量软件测定的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登 宋瑞鹏 等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9卷24期 4422-4425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经后路第2骶椎髂骨(S2AI)螺钉置入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受初次S2AI置钉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2~74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导板组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邝盛松 邝红秋 等 《医疗装备》 2020年33卷15期 77-7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CT峡部测量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前股骨假体型号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医院行THA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板测量法选择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玉江 孙文才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18卷6期 54-55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前X线片行模板测量,探讨模板测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0年5月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68例,术前均进行X线片模板测量及下肢长度测量.观察术前及术后双下肢长度变化及术中假体与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梓 唐旭炎 《安徽医学》 2010年31卷8期 879-88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骨性Ⅰ类均角女性颅颌结构系列模板图,为正畸临床骨面型的诊断和预测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190名骨性Ⅰ类均角女性正畸初诊患者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将10个标志点矢量化,按照骨龄分组,绘制系列模板图.结果 各组样本标志点坐标有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甜甜 黄远亮 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30卷1期 44-47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与口腔种植相关的活体颌骨解剖结构测量方法,使颌骨解剖结构的精确测量成为可能.方法 对9名正常咬合志愿者进行以下操作:全口取模、制取模板、标记放射模板参照阻射点并佩戴该模板进行CT扫描,所得数据由专用牙颌测量软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婷婷 潘瑾 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7年17卷3期 252-255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观测成人颌骨形态结构及其周围骨突的情况,为临床口腔种植手术导板的设计、制作,模板导向孔的安置、深度和方向以及种植角度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临床上31例上颌骨及44例下颌骨的CT断层图像,应用3D-DOCTOR软件对其各个牙位上相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玲 王保华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6年30卷1期 15-18,14页MEDLINEISTIC
【摘要】 在现代医学中,DSA是X光片血管可视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DSA中图像配准对消除运动伪影起着关键作用.运用一种基于组合不变量的相似度测量的模板匹配和弹性TPS算法配准减影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改进.经过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自动并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遒生 潘林 等 《口腔医学》 2006年26卷5期 351-3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计算机头影测量自动定点技术.方法 随机选择20张头颅侧位片作为待测图像,另选1张高质量的X线片为标准图像.使用仿射变换结合模板匹配的方法来识别标志点.首先在标准图像上手工确定各标志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点的标准模板;然后用仿射变换...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11卷5期 398-401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模板测量与术后相关因素的评估,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模板测量的准确性和重要性.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选取因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9 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 例,女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 李晓智 《口腔医学》 2004年24卷4期 241-243页ISTICCA
【摘要】 头影测量分析是口腔正畸临床重要的辅助诊断、分析方法.模板分析法是一种形象化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能直观、快速地得出整体评价结果.本文就模板分析法的原理、发展、应用、特点,与其他分析方法的比较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林 胡遒生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19卷11期 661-664页ISTIC
【摘要】 目的:实现头颅侧位片标志点的自动识别,减少人工定点带来的误差.方法:确定标准模板并确定标准图像上标志点的位置,利用仿射变换将这些点变换到被测图像上作为初始位置,以缩小搜索范围;利用对标准模板的形变实现不同标志点的识别.结果:实现软硬组织轮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雍伟 吴壮志 等 《人类工效学》 2016年22卷1期 1-6页
【摘要】 目的 人体测量项目是由测点定义的,在三维非接触人体测量中,测点识别是人体测量的关键.为快速有效地实现头面部测点的识别,本文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变形的三维人体头面部测点自动识别方法.方法 建立了一个标注了50个测点的三维人体头面部三角网格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泽群 姚雨林 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3年42卷6期 118-121页
【摘要】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恢复结构和功能的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传统的术前设计中,医生主要借助患者的X-ray摄片以及关节公司提供的关节假体胶片模板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术前设计.由于这种设计方法无法提供可以保存和共享的数据,因此,该方法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立成 方怀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4年32卷1期 18-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THA术前规划系统(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ip,AIHIP)在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月拟行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勇强 张金山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4年32卷15期 1436-14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前假体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4例髋关节残疾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东 刘星宇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34卷9期 1077-10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发一套人工智能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三维规划系统(AIHIP),并对其准确性进行初步临床应用验证.方法 通过建立髋关节CT图像数据库,对髋关节CT图像进行手工标注,搭建深度学习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宇龙 赵永辉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8年20卷4期 329-3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经后路第2骶椎髂骨(S2AI)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5例采用S2AI置钉治疗的患者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41 ~61岁,平均54.8岁;将患者术前骨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匡建国 楚建军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22卷6期 430-433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耳支架覆盖组织瓣的模板设计,探讨一种精确可靠的组织瓣设计方法.方法 运用工程图学理论和CT三维测量技术,对40只发育正常耳廓的表面三维形态进行近似平面展开,据此展开图形设计耳支架覆盖组织瓣模板.结果 健康人耳廓表面三维形态的展开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小军 周宗科 等 《解剖与临床》 2013年18卷6期 470-474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胶片模板测量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计划、术后重复测量评估探讨胶片模板测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计划中的准确性和重要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收集我科同一位高年资医师行全髋关节置换病例72例(84髋)作研究对象.术前通过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婧 潘淑勤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年17卷2期 125-127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山东籍汉族正常(牙合)少年儿童的面型模板,为正畸临床、正颌外科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方法 按骨龄分组,将212例(男107例,女105例)8~16岁山东省正常(牙合)少年儿童的头影侧位定位片的轮廓图输入计算机,将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冰 许天民 《口腔正畸学》 2005年12卷4期 168-172页ISTIC
【摘要】 目的根据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X线头颅侧位片的特征,对其进行亚类分析,并初步探索安氏Ⅰ类错(牙合)的数字化图形诊断模板.方法应用聚类分析将200名12-16岁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类,进而根据各个亚类的特征点坐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绪光 李军伟 等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39卷19期 31-33页
【摘要】 目的 评价采用圆形参照物与髋关节中心同水平且距离投照中心相等放置进行数字X线放大率测定的精确性,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前精确预测髋臼假体型号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0年9月接受初次生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2例(34髋)拍摄术后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冉 王淇 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22年19卷2期 33-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三维规划系统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型号选择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期间的27例(32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其中男10例,女17例.术前完成患侧髋关节X线及CT影像资料采集,分别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洪海 王彭 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2年11卷4期 251-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建的骨-软骨复合模型在测量股骨前倾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入选儿童进行CT、MRI扫描股骨,并通过MIMICS和Geomagic软件进行重建股骨骨骼-软骨复合模型,在MIMICS软件的测量模板进行定点、线、面测量前倾角.并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立军 张卫国 等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10期 35-36页ISTICPKU
【摘要】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预防双下肢不等长的方法.综合采用术前X线片模板测量股骨头运动中心指导选择假体颈长;术中根据股骨头运动中心是否与大粗隆尖端平齐、侧卧位测量双髌骨下缘是否在同一平面、牵拉患肢根据软组织张力调整患肢长度等方法来确定术中股骨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之和 董军峰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6期 662-6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87例患者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男36例,女51例;年龄35~78岁,平均60.2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5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38例,股骨颈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跃国 杨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17期 3305-3308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均衡双下肢长度差异的方法及意义.肢体不等长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肢体延长多见.置入假体选择不当和操作者经验技巧是造成肢体不等长的主要原因.肢体不等长近期可造成神经疼痛不适,远期可能因代偿性骨盆倾抖或脊柱侧弯而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年24卷2期 221-2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30例全髋置换术的病人,男17例,女13例,通过术前拍摄高质量的骨盆X线片健侧下肢内旋15°,X线球管距离1m,用模板测量髋臼的旋转中心和偏心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振才 李子荣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年13卷3期 177-1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THA术恢复双下肢等长的重要性及方法.方法:对73例单侧THA术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1~76个月(平均38.9个月).X线片测量下肢的长短及股骨偏心距,对X线片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90.4%的患者(66例)出现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秋平 王波 等 《中国骨伤》 2016年29卷2期 192-196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作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一重项要指标,偏心距的重建及重建程度对疾病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股骨偏心距的重建与股骨距长度保留、假体头颈长度、颈干角大小、下肢是否等长密切相...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手术后并发症;综述文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卫平 吴博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56卷25期 90-94,封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SuperPATH微创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下肢等长控制方法及效果.方法 自2016年2月~2017年9月,对我院50例采用SuperPATH微创入路THA患者,通过术前影像学评估、模板测量、计算股骨柄假体最高点与大转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星火 于振山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23卷10期 809-8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下肢长度均衡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42例(44髋)接受全髋置换术的病人,男24例,女18例;患者平均年龄61.5岁(48~72岁).左髋24例,右髋20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3.5分(46~62分).术前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 黄勇 等 《山东医药》 2008年48卷17期 47-48页ISTICCA
【摘要】 对122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32髋)采用数字模板测量行术前设计选择假体,与术中实际应用假体型号进行比较.结果数字模板测量髋臼假体符合率为71.97%、股骨假体符合率为78.79%,术后1个月符合率分别为74.24%、75.56%.提示数字...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假体植入;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知贫 《中医药导报》 2008年14卷9期 38-4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接受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通过-临床检查及骨盆标准正位x线片测量评估患者肢体长度差异程度,采用模板测量预测假体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波 杨柳 《重庆医学》 2007年36卷12期 1150-1151,1154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均衡双下肢长度差异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分析71例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30~86岁,平均(55.6±13.7)岁.通过术前临床及X线片测量评估患者肢体长度差异程度,采用模板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晨 金礼斌 等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6年27卷4期 205-207页ISTIC
【摘要】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常见并发症之一双下肢不等长及其相关并发症极大地影响THA术后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术前下肢长度测量是THA术前设计的重要步骤,也是术中均衡双下肢长度的重要依据;术后测量则为手术效果作出评估,方法包括体检测量、模板测量及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