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1
- 5
- 5
- 1
- 184
- 69
- 66
- 38
- 32
- 28
- 27
- 12
- 12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银洁 刘本臣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13期 1801-18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筛选消肿止痛液具有消肿、促溃疡面愈合、镇痛的有效部位,为其二次开发为软膏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101大孔树脂分离得到消肿止痛液的水洗脱部位和20%、40%、60%、95%乙醇洗脱部位.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和造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银洁 刘本臣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23期 3232-323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消肿止痛液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及将其二次开发为软膏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法对消肿止痛液有效部位(经D101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40%乙醇洗脱...
【关键词】 消肿止痛液;有效部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国兴 莫新民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15期 126-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筛选壮骨止痛方的药效部位,研究其对骨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250 g左右SD雌性大鼠1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组、无水乙醇提取B部位组,石油醚提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永格 李坤寅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1年22卷1期 29-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化瘀止痛方有效部位对子宫腺肌病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子宫腺肌病病灶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化瘀止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国兴 莫新民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17期 147-1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对去势雌鼠骨质松模型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50 g左右SD雌性大鼠75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组(0.12 g·kg-1 ·d-1)...
【关键词】 骨质疏松;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本杰 冯丽娟 《中国药房》 2008年19卷30期 2326-232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筛选退热止痛散的镇痛活性部位.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退热止痛散中提取镇痛活性部位,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镇痛药效为指标,筛选更纯化的镇痛活性部位.结果:分离得到的镇痛活性部位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结论:该工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本杰 黄青薇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28卷9期 1674-16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筛选"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的最佳萃取工艺,提取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进行提取,用镇痛药效学实验对提取物进行有效成分的筛选.结果 药效最佳的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解析压力...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退热止痛散";有效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本杰 李亚冰 《时珍国医国药》 2011年22卷10期 2457-2458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鉴定“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的成分组成,探讨其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手段,对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技术(SFE - MD),以经典药效为考察指标筛选得到的该复方的解热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建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A5期 343-344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松筋针"治疗不同部位软组织损伤即刻止痛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软组织损伤患者中选取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痛药物,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绪美 姜国云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0卷4期 220-2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经前三剂止痛方(JQF)不同提取方法对小鼠、大鼠实验性痛经模型的治疗作用,为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实验,痛经模型小鼠扭体反应实验和大鼠离体子宫实验的方法筛选JQF的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梅 王拥军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年38卷3期 45-47页ISTICCSCDCA
【摘要】 为研究葛根汤抗炎、止痛的有效部位.根据该方中各中药有效成分理化性质的不同,利用不同方法对葛根汤水煎液进行提取分离;将提取分离所得组分两两组合,用于抗炎、止痛实验,以筛选有效部位;通过 HPLC 等对筛选的有效部位进行定性研究.结果:不加任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斯为 杨燚 等 《武警医学》 2003年14卷3期 172-17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输液中由于某些药物对血管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或因患者长期输液致血管发生炎症反应等因素,导致输液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常需减慢输液速度,延长输液时间,甚至有少数患者因不能忍受疼痛而拒绝输液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长明 张征 《中国执业药师》 2015年7期 27-30页CA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去卵巢雌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50 g左右的SD雌性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骨止痛方组与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组。各组均于5 d拆...
【关键词】 壮骨止痛方无水乙醇提取A部位;骨质疏松;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娜 栾晓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36卷9期 64-65页
【摘要】 目的 本课题拟对红根进行消肿止痛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确定其有效部位.方法 本课题着重进行不同浓度乙醇及水对红根的提取,将提取液进行定性分析,总固体测定,动物实验等筛选出红根消肿止痛有效部位.结果 红根的30%醇提液~90%醇提液具有较好的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华莲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年11期 2635-2636页CA
【摘要】 将74例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并注射部位有硬法,疼痛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注射胰岛素后进行湿热敷,治疗组在热敷的基础上加中西药消肿止痛贴治疗,两组均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明显优于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栗会敏 李劲平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28卷6期 803-804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壮骨止痛胶囊有效部位在体肠吸收状态的研究,为壮骨止痛胶囊的质量控制及有效成分的分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构建有效部位的HPLC图谱,然后采用SD大鼠在体肠襻吸收实验,构建大鼠在体肠襻吸收后的HPLC图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冰 冯丽娟 等 《中药材》 2015年38卷8期 1747-174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考察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对明胶崩解迟缓的影响.方法:将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与胶皮进行接触,以崩解值为指标,于特定时间进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观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以花生油为对照,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与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惠访 张永超 等 《健康必读》 2021年36期 209,207页
【摘要】 目的:探究"动筋针"治疗不同部位软组织损伤即刻止痛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5例跟骨骨折术前软组织肿胀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3例,研究时间是2020年6月-2021年8月,参照组应用止痛药治疗,研究组应用动筋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冰 肖大立 等 《中药材》 2013年36卷9期 1521-152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硬胶囊剂质控的主要方法,并对3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活性部位中的桂枝、羌活进行鉴别,对活性部位中桂皮醛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3批产品进行3个月的稳定性考察.结果:制剂的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冰 周本杰 《中药材》 2011年34卷3期 459-46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优选"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β卢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工艺优选,比较不同方法的包合率、收得率,确定最佳包合方法及包合工艺.结果:饱和水溶液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为:活性部位与β环糊精(β-CD)比例为1:8(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丽娟 周本杰 《中药材》 2009年32卷4期 589-59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退热止痛散活性部位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在已提取分离出退热止痛散的活性部位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药效评价.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药,测定痛阈和扭体抑制率;解热实验采用脂多糖(LPS)致大鼠发热模型,各组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彦 张立德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年27卷5期 1096-10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的煎剂、散剂、95%乙醇提取物和挥发油部分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3种细辛的散剂、煎剂、95%乙醇提取物和挥发油部分均能明显降低小鼠的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冰 唐外姣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5年26卷9期 2162-216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软胶囊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 以流动性、均匀性和沉降体积比等为考察指标筛选囊内物基质和湿润剂的种类与用量,确定囊内物处方和成型工艺,并通过性状、鉴别、检查和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来控制该软胶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国兴 莫新民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7卷2期 158-16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术提B部位对去势雌鼠骨质疏松模型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250g左右SD雌性大鼠75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促手术组、空白组、壮骨止痛方水提B部位组、壮骨止痛方组,每组15只.术后5d拆线后开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娟霞 尚璐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52卷1期 19-21页ISTICPKUCA
【摘要】 "女子以肝为先天",加之自身生理特点易肝气郁滞、肝气上逆,日久肾气亏损形成乳腺癌.乳腺癌现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一种,而且乳腺癌极其容易发生转移,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骨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骨骼,在骨转移部位形成的恶性肿瘤病灶压迫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雨欣 杨正清 等 《中国药房》 2024年35卷15期 1825-183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大鼠离体肠张力实验考察芍药甘草汤全方、芍药甘草汤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大孔树脂流出部位和大孔树脂90%乙醇洗脱部位(给药质量浓度按生药量计均为13.44 g/mL)的解痉效果.通过小鼠醋酸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杨 葛韧 等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27卷1期 16-1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椎间盘造影在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 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椎间盘造影检查.根据注入造影剂时阻力的大小、注射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有与平时相同或者类似的疼痛以及通过造影剂聚集情况对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关键词】 椎间盘造影;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raph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强 倪秀悦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33卷24期 56-64页
【摘要】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择上山虎药材来源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药材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并以"上山虎""少花海桐""Pittosporumpaueiflorum"等为关键词,在读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谦 徐方易 等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2期 238-241页ISTICCA
【摘要】 疼痛作为临床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多为我国古代医家所阐发.清代名医何梦瑶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承张仲景、张从正、王肯堂、李梴、吴谦等医家的痛症辨治思想,形成了自身痛症辨治体系,于其著作《医碥》"卷之三"当中专列十篇文章对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薇 卢云霄 等 《基层中医药》 2023年2卷11期 92-98页
【摘要】 在针灸的临床诊疗中,疼痛性疾病患者的占比较高.针刺是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治疗疼痛的手段之一,传统毫针针刺疗效显著.但经观察发现,部分患者的病情不适宜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某些关节部位在针刺时出现的强烈针感也易使患者产生畏惧心理.在临床工作中,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天新 罗靓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14卷18期 144-145页
【摘要】 蝶腭神经痛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的头面部疼痛,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刺治疗头面部疼痛具有明显优势.本病案根据疼痛部位和特点,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蝶腭神经痛1例,治疗后患者的头痛迅速缓解.文章试从典型病案、蝶腭神经节的解剖特点、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薇 《中国癌症杂志》 2019年29卷9期 736-7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脊柱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乳腺癌伴发的脊柱转移多以溶骨性改变为主,常导致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有一亚群的患者,肿瘤的转移潜能及总负荷有限,即处于所...
【关键词】 乳腺癌;放疗;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婧 杨燕云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3卷10期 77-83页ISTICCA
【摘要】 鬼箭羽用药历史悠久,其古时主要用于治疗女子妇科经血疾病与驱邪杀虫,但现今对其研究较少.研究以鬼箭羽药材为基础,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文献,与现代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结合对比,对鬼箭羽进行名称考证、基原考证、用药部位考证、采收加工考证以及药材产区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现涛 殷志琦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5年3卷6期 357-35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DC.)为紫草科紫草属植物,一般用其果实入药,称为地仙桃,具有温中健胃,消肿止痛之功效.根、茎也作药用,功效同果实 [1].近年来研究发现梓木草具有治疗肺结核、淋巴结核的作用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辜晓英 蒋泽英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5年42卷4期 595-6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查阅古代藏本草、藏医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欧贝"药材的译名、基原、药用部位、性味和功效主治等进行考证.结果表明"欧贝"主要来源于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红花绿绒蒿(Meco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金花 李军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36卷24期 6280-6282页ISTICPKUCA
【摘要】 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的根,主产于福建、安徽、浙江等地,主要入药部位是去除根皮的木质部,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活络的功效,但是有剧毒,需要慎重〔1〕。药理实验研究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建新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浮针医学大会、第五届浮针医学年会 2016年
【摘要】 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针刺疗法,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等优点.本文从肌筋膜触发点、针刺部位、进针方式以及埋置软管等方面,结合神经学、软组织无菌炎症、组织通道、筋膜学等相关知识对其止痛机制进行论述,以期推动浮针疗法理论及临床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9卷2期 192-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单纯性肋骨骨折,随机分为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组(A组)和单纯肋骨带外固定组(B组).观察疼痛程度、肿胀指数以及钙磷乘积值指标.结果 A组与B组在固定后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春 《世界中医药》 2012年07卷4期 365-366页ISTICPKUCA
【摘要】 甘草为豆科植物,根及根茎是其药用部位.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抗病毒、抗菌、调和诸药等功效.为更好的发挥甘草的临床疗效,将历代医者对甘草的研究与应用作出概述,并详细的指出了甘草在临床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长香 全国第二十二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芍药与甘草广泛被临床医生应用于胃脘痛、头痛、神经痛、心绞痛、肾绞痛、行经痛证等各种疼痛性疾病.在不同的配伍比例及用量下,使其主治疼痛的性质和部位发生相应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了重在解四胶筋脉拘急疼痛的配伍比例为1:1,治疗身体疼痛,其用量比例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本杰 2013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分析鉴定"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的成分组成,探讨其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手段,对采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技术(SFE-MD),以经典药效为考察指标筛选得到的该复方的解热镇痛活性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本杰 2013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 分析鉴定"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的成分组成,探讨其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手段,对采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和分子蒸馏联用技术(SFE-MD),以经典药效为考察指标筛选得到的该复方的解热镇痛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秀芳 《护理学杂志》 2010年25卷4期 47-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骨伤科1号外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扶他林或塞来昔布,外用止痛膏胶布贴于疼痛部位;观察组采用中药骨伤科1号(三色敷药膏及三黄油膏)敷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鹏 李祥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9期 144-1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桃红四物汤抑制小鼠痛经有效部位的谱效关系,以阐明相关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己烯雌酚结合缩宫素致小鼠痛经模型,对桃红四物汤及其单味药石油醚部位进行筛选;并结合GC-MS法对其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将药理数据与气相色谱峰相对面积相关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进海 刘云华 等 《中成药》 2009年31卷5期 811-8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川芎为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是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来源于全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川芎地上茎叶部分古称"蘼芜",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谓其"味辛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清 导师:李劲平 中南大学 药学 药学(生药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壮骨止痛胶囊主要由补骨脂、女贞子、骨碎补、牛膝等七味药组成,主治中医辩证为肝肾不足证的骨质疏松症,临床上对原发性及继发性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疗效。根据壮骨止痛胶囊方中药材的提取工艺,处方药材分为A(补骨脂和女贞子)、B(淫羊藿、骨碎补、川牛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栗会敏 导师:李劲平 中南大学 药学 生药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壮骨止痛胶囊由淫羊藿、补骨脂和骨碎补等七味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肝肾、壮骨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临床上具有非常确切的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根据壮骨止痛胶囊提取工艺的不同,将整个复方分为两部分,A部分为补骨脂、女贞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饶伟源 孟夏临 等 《中成药》 2008年30卷2期 284-2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前列通软胶囊为我所研制的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的5类新药,由南瓜子等药味经提取分离得到的有效部位制成,具有抗炎止痛、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胜 冯育林 等 《中草药》 2008年39卷12期 1794-17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密叶新木姜Neolitsea confertifolia(Hemsl.)Merr.为樟科新木姜子属Neolitsea Merr.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西、广东、湖北、贵州等地[1].具有散寒止痛、活血通络的功效.民间常用其根治疗脘腹冷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维亮 孙明珍 等 《中成药》 2008年30卷10期 1557-15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性味辛温,人心、肝经,具祛瘀止痛功效.研究表明,红花总黄色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红花活血化瘀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1,2],对红花黄色素类成分的提取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