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5
- 5
- 93
- 6
- 3
- 2
- 2
- 22
- 20
- 11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文涛 胡宗全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21卷17期 2560-2562页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上颌尖牙远中移动过程不同时间段龈沟液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分析其在正畸治疗早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8例正畸口腔患者,采用镍钛圆丝拉上颌尖牙向远中移动,并分别于正畸治疗前、正畸治疗后4小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祁晨希 导师:宋阳 叶金铎 天津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硕士) 2023年
【摘要】 应用有限元法,可建立个性化的数值模型,有针对性地研究正畸牙齿移动。准确的有限元建模方式,可以提高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有助于正畸医师确定最佳正畸方案,进而缩短正畸牙齿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率。本文根据人下颌的CT图像,建立正畸牙齿及牙周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英姿 导师:张君 山东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正畸牙移动是指在矫治力的作用下,压力侧发生骨吸收、张力侧发生骨沉积,从而使牙齿在牙槽骨中的位置产生改变的过程;这主要通过成骨、破骨细胞的骨形成和骨吸收作用实现的。近年来,人们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尼古丁相关性牙周炎要求正畸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汪倩倩 导师:张君 山东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正畸过程中,牙齿受到机械力,受压侧牙槽骨吸收,牵张侧牙槽骨形成,骨质发生缓慢改建,从而牙齿得以移动,随着牙齿移动有可能发生根吸收。正畸源性根吸收,作为一种正畸并发症,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表明,正畸过程中影响根吸收的因素很多,如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彭菊香 导师:刘建国 遵义医学院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破骨细胞(osteoclast)是骨吸收的效应细胞。它参与牙槽骨的改建,对正畸牙牙齿的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可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活性,...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破骨细胞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力嘉 导师:常新 大连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正畸牙齿移动是正畸力作用于牙周组织激活一系列信号传导途径,引起牙周膜、牙槽骨改建的结果,这也是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基础。骨改建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包括压力侧的骨吸收和张力侧的骨形成。破骨细胞是引起骨吸收的主要细胞,其形成、分化及成熟受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之凯 王斌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41卷2期 235-2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低能量激光治疗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加速牙齿移动及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纳入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6例,随机选择上颌左侧或右侧牙齿作为实验侧和对照侧,两侧同时加力关闭第一前磨牙间隙.实验侧牙齿接受低能量激光治疗,每个位点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彤 王若飞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25年33卷1期 34-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Piezo1 蛋白对正畸牙移动大鼠第一磨牙压力侧血管生成和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根据Piezo1蛋白通道的活性随机分成加力组(A组)、加力+抑制剂组(B组)、加力+激动剂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经纬 张若芳 《北京口腔医学》 2024年32卷5期 353-356页ISTICCA
【摘要】 在正畸治疗引起的牙移动过程中,未发育完全的牙根是否会继续正常发育,牙根是否会发生吸收导致牙根变短,牙根的形态和根尖孔的闭合是否会受到影响,尚没有定论.本文就正畸力对发育中大鼠牙根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丹 王芮 等 《口腔生物医学》 2023年14卷4期 224-228,232页ISTIC
【摘要】 目的:初步探究小鼠杏仁中央核(CeA)内瞬时受体电位香草样物质 1(TRPV1)是否参与牙移动疼痛及焦虑.方法:选取 40 只 8 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牙齿移动力值随机分为空白组、0 cN、10 cN、30 cN和 50 cN组...
【关键词】 杏仁中央核;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实验性正畸牙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佳妮 严斌 《口腔医学研究》 2022年38卷5期 400-4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龈沟液是存在于龈沟和牙周袋内的一种组织渗透液.对牙齿施加正畸力会引起牙周组织改建和龈沟液内生化介质水平的改变.分析正畸牙移动时龈沟液内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牙周组织的改建状态并监测牙齿移动,从而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鑫 樊永杰 《口腔医学》 2022年42卷12期 1140-1143页ISTICCA
【摘要】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一种从自体血液中提取的血小板浓缩物,含有丰富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其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主要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产生影响,促进骨重建过程.正畸牙的移动效率受到骨重建的影响,故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高南 焦剑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51卷5期 931-9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测量28例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角化龈宽度的变化以及牙齿位置的变化,分析正畸牙齿移动与角化龈宽度变化的关系.方法:对患者照片与模型进行匹配,通过测量牙冠长度而获得角化龈的宽度.在rapid-form 2006上将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重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宪 马千里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3期 325-3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测小鼠牙齿正畸加力过程中外周血和脾脏中炎性单核细胞比例和CD226分子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选择6~8周龄雌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加力1d组(n=5)、加力3d组(n=4)、加力7d组(n=4)和相应时间的对照组(n=3×3).届...
【关键词】 正畸加力;CD226;炎性单核细胞(iM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永歌 张锡忠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8年34卷10期 1104-11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低能量激光及其他干预措施下大鼠牙移动后复发曲线,探讨低能量激光在正畸保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建立第一磨牙近中移动模型.4组分别进行以下处理:不施加任何措施、照射低能量激光、固定保持、固定保持加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19卷21期 3440-344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了牙齿松动、牙槽骨形态异常情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牙周疾病的概率有所增加.目的:分析正畸牙移动对牙槽骨形态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纳入62例正畸治疗患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18-30岁,正畸治疗6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英 邱静怡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年19卷7期 428-4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疼痛是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最常见症状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疼痛已成为正畸治疗最主要的障碍和中止治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寻找正畸疼痛的规律,探讨如何有效地减轻或防止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一直是正畸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的疼痛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幸福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39卷2期 187-1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破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压力侧骨吸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及其发挥功能的调控研究,能为正畸治疗中控制牙齿移动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有助于防治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根外吸收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磊 谢晓秋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2年28卷10期 1073-10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知情同意是患者对临床医生进行对症治疗的一种许可[1].其关键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有效的交流.但因医患交流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利用一些直观形象的辅助手段解释治疗过程以及演示治疗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Kesling医生曾于1945年阐述了排牙实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颖 《口腔医学研究》 2012年28卷6期 613-6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原癌基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量研究发现原癌基因c-fos及其蛋白产物不仅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过程,而且也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医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近几年在口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骁颖 董福生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28卷4期 426-4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家兔牙周炎牙在补肾方剂的作用下正畸移动中的牙周组织学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实验组(T组)和激素组(H组)每只家兔每天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ml/kg,对照组(C组)家兔注射等体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潾于 黄鹏程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2年28卷12期 1257-12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上颌尖牙受不同作用力后龈沟液(GCF)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间接了解牙齿受机械力作用后牙周组织改建的生化反应过程.方法:选择正畸患者28例为研究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晶 钟良军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50期 9453-945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学者们对正畸力作用下牙周组织的改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在大鼠牙齿移动过程中Toll样受体4在牙周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尚未涉及.目的:研究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大鼠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方法:采用NiTi拉簧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延晓 周洪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29卷6期 651-6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牙周膜牵张成骨牙齿移动模型,探讨牙周膜牵张成骨过程中血管形成与骨形成的关系.方法 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正畸对照组,所有动物拔除上颌右侧第一磨牙,正畸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建立模型,对实验组上颌右侧第二磨牙近中牙槽骨实施减阻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军 赵宏轶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33期 6262-626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在越来越多的牙周病需要进行正畸治疗时,牙齿移动过程中,炎性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及其机制便成为研究热点.目的:观察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炎性牙周组织的改建.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牙移动组和牙周炎牙移动组,牙周炎牙移动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晨光 周彦恒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1期 96-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国产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远中移动牙齿过程中的稳定性,观察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学特点.方法:4只成年beagle犬,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将国产微螺钉种植体MAS系统(长7 mm,直径1.4 mm)分别植入双侧上颌后牙根分歧或牙根间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祥伟 曹猛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3期 323-3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力对牙齿发育过程的牙本质中DS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周龄雄性SD大鼠,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分别于加力后1、3、7、14、21 d处死动物,取含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的上颌标本,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DSP免疫组化染色.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孙新华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2期 178-1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兔正畸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3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及实验1、3、5、7、14、21 d组,每组5 只.实验组动物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至切牙间...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免疫组织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宁 郭晓宁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08年23卷6期 454-4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牙颌组织在隐形矫治器作用下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隐形矫正器的作用力系和作用效果.方法 建立包括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在内的上颌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正畸过程中牙齿的典型移动情况,设计多个矫正方案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在隐形矫治器作用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文 单梓南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8年24卷4期 472-47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矫正后的牙列稳固在新位置,达到新的结构,功能平衡,是一个慢长的过程,主要因为错牙合矫正后仍长时间潜在许多的不稳定因素,其中牙槽骨改建未完成是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1,25(OH)2D3与骨代谢关系密切,能调节骨生成与矿化.由此本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玉楼 谢江春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24卷3期 243-2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牙受力后龈沟液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15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每位患者的4颗尖牙按左右侧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橡皮链加力拉尖牙向远中,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燕 丁寅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6年22卷3期 258-2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内皮素-1(ET-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 cells,HPLF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 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建潮 黄吉娜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35卷5期 491-4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微型双皮质种植体双侧支抗对狗后牙近中移动的影响,评价微型双皮质双侧支抗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beagle犬5只,在一侧下颌第二前磨牙两牙根近抗力中心处植入微型双皮质双侧支抗种植体(实验侧),另一侧相对部位植入相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应明 罗颂椒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21卷4期 474-4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牙髓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方法:采用冷冻切片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观察正畸大鼠牙髓组织CGRP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CGRP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牙髓组织中分布较丰富,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应明 罗颂椒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5年21卷3期 240-2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正畸牙齿移动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畸加力和撤力后不同时期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力后2 h大鼠三叉神经节PPTA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立鹏 王荣 等 《口腔医学纵横》 2000年16卷3期 2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正畸临床治疗疗程较长,平均历时2~3年,口腔专业学生因学习时间所限,很难观察到完整的病例治疗过程。错位牙齿矫正需作三维移动。尤其在方丝弓矫正技术中的转矩移动,即控根移动,教师单纯理论讲述难以生动形象。通过制作模拟架、浓缩地展示了多种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红 沈真祥 《口腔医学纵横》 2000年16卷3期 209-2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了观察和分析牙齿在移动过程中对牙根长度及根周硬组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5名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以150~180克的力推尖牙远中移动。使用德国西门子产的X线牙片机拍摄尖牙牙片,用芬兰产的Digora(DXR-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瑞林 孙瑶 《口腔医学》 2019年39卷6期 488-4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系统研究正畸牙槽骨改建过程中RNAKL/OPG的表达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破骨细胞形成和骨组织改建的影响,同时观察牙周组织中细胞凋亡关键因子的变化特征.方法 我们建立小鼠上颌左侧正畸模型,并在正畸开始后第5、7、14和21天进行连续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立东 孔卫东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27卷1期 56-60页ISTIC
【摘要】 隐形矫治技术是一种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及高分子材料实现更加美观和舒适化治疗的新型矫治技术.与传统唇侧托槽矫治相比,隐形矫治最大的优点即美观.正畸过程中,对上前牙转矩的调控是否精确,往往直接影响患者术后侧貌的好坏.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与传统唇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洪英 杨雨楠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9期 536-539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过程中,上颌窦底与上颌第一磨牙正畸移动的相互影响.方法: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筛选出上颌第一磨牙至少1个牙根进入上颌窦底的正畸减数矫治患者病例,测量正畸治疗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琳璇 李永明 等 《口腔医学》 2018年38卷7期 654-658页ISTICCA
【摘要】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为一种单核细胞因子,参与体内的炎症反应,同时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正畸牙齿移动是在机械应力作用下牙周组织与骨组织共同改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素爱 关玲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27卷4期 152-154页ISTICCA
【摘要】 根尖外吸收是继发于正畸牙齿移动的常见临床并发症,轻度的吸收在停止加力后一段时间可自行修复,但中重度的牙根吸收临床上尚缺乏有效对策.为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探索.迄今为止,大量体外和动物实验研究对根吸收的修复提供了新的见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妍 王赫琛 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7年10卷7期 390-394页ISTICCSCDCA
【摘要】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是基于局部加速现象使牙齿快速移动的方法,由骨皮质切开术发展而来,加快治疗的过程,尤其能满足成年人的治疗需求....
【关键词】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治疗;牙齿移动;骨皮质切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聪 刘文佳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7年27卷5期 280-2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正畸小鼠牙齿移动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选用雄性10周龄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0、1、3、5、7 d组(n=6).除0 d组外每只小鼠上颌右侧切牙与第一磨牙之间安置正畸拉簧,并在加力过程中定期观察其脱落情况,计算脱落率.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 卢军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7年27卷7期 382-3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初步研究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过程中MMP-2和TIMP-2的表达规律.方法:取8周龄SD大鼠35只, 5只用于正常对照, 30只用60 g的力牵拉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以建立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模型;于实验的0(空白对照组)、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俐丽 董静 等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年31卷1期 11-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根管治疗后牙齿不同修复方法对正畸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014年符合入组病例137例(150颗磨牙)根管治疗后进行修复:金属全冠加带环50颗,金属全冠加焊接颊管50颗,烤塑全冠加粘接颊管50颗.对比3组的脱落率和牙根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建梅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26卷3期 129-131页ISTICCA
【摘要】 正畸治疗过程中牙根的移动能力和范围决定了矫治最终效果.牙齿移动量,移动方向与牙根周围牙槽骨厚度密切相关.骨量不足将大大增加骨开窗骨开裂,牙根吸收或前牙区美观欠佳,牙周组织破坏等风险.影响骨厚度的相关因素为牙位,错牙合类型,牙槽骨高度,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松涛 赵西珍 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21卷8期 1430-1432页ISTIC
【摘要】 临床上很多牙病治疗需要借助牙齿的再生功能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如口腔正畸,通过外力将牙齿移动位置后原有的牙齿发生了位移,其原有的牙骨受到破坏,需要在新位置上的牙周膜细胞重新生成牙骨,通过这种破骨-成骨过程达到实现骨改建的目的[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燕萍 于海鹏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16年24卷1期 32-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过程中快速移动尖牙术后牙根的吸收和改建。方法选取安氏Ⅱ类错成年患者15例,减数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周膜牵引成骨术快速远中移动尖牙26颗,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拍摄CBCT,测量牙根长度及牙槽骨的改建情况。结果26颗尖牙在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圣爱 徐辉 《北京口腔医学》 2016年24卷2期 116-118页ISTICCA
【摘要】 增龄是一个形态学和生理学上缓慢、自然的衰老过程.口腔与人体其他组织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增龄性变化.临床中可发现青少年与成人在正畸牙齿移动、正畸后保持及颞下颌关节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本文就增龄性因素对正畸治疗相关方面的影响予以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