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5
- 23
- 3
- 3
- 1
- 30
- 28
- 16
- 15
- 15
- 209
- 200
- 105
- 50
- 4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许广武 田成俊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6年31卷3期 249-25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甲拌磷急性中毒致死大鼠脏器中乙酰胆碱(AChE)、丁酰胆碱(BChE)、对氧磷酶1(PON-1)和原癌基因蛋白(FOS) mRNA的表达研究,筛选出表达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的脏器和中毒相关基因,探讨其在死亡原因推断中的价值.方法 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宽琼 林奕君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45卷1期 25-3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基础代谢率(BMR)与脓毒症易感性和28 d死亡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从公开可用的英国生物银行获取BMR、脓毒症和脓毒症28 d死亡三组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进行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采用逆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明哲 程浩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9卷12期 1493-14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虚拟解剖将现代影像学检查技术引入法医学尸体检验中,从而开创了一种非侵入性和无创或微创的解剖方式.其中,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又称死后CT,是虚拟解剖中广泛应用的成像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玉钊 覃小诗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9卷12期 1508-15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海水中溺死大鼠和CO2窒息死后入水大鼠盲肠微生物的演替规律,并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死后淹没时间(postmortem submersion interval,PMSI)的推断.方法:本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杰 薛晓明 等 《法医学杂志》 2024年40卷2期 202-2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2020年2月24日,某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在某地高速公路北侧一桥下河道内发现一具尸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玉欣 马渊 等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1期 149-151页ISTICCA
【摘要】 对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是法医界最大的难题之一,从传统的根据尸体现象推断PMI到如今利用硅藻检验、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及人工智能等众多高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PMI判断的准确性.人体死亡后,肠道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兴春 杨帆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4年39卷1期 68-7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本文聚焦腐败这一重要晚期尸体现象,以期找到更客观的晚期尸体现象关键事件或特征节点,为准确评估尸体腐败程度、进而推断死亡时间(PMI)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晚期尸体现象进行观测,对尸体腐败过程中肠道和尸坑土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兰 朱锐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4年39卷4期 511-513,515页ISTICCSCD
【摘要】 1 案例资料1.1 案例11.1.1 简要案情2021 年 8 月 20 日,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多层住宅 5 层室内发现一具赤裸男性死者仰卧于床上.尸体腐败呈巨人观,尸体下方的被褥被大量腐败液浸染(图 1a).经现场勘查发现,死者所在卧室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小霞 彭勤宝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19期 112-1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体外循环(CPB)时间(TCPB)在术中超滤量(UFV)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发生术后90d死亡的中介效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76例行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楠 张璐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47卷6期 529-532页
【摘要】 扫描电镜及其联用技术因其方法简单快捷、分辨率高、结果准确、检材用量少且不破坏检材等优点在法医学的许多研究方向和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介绍运用扫描电镜及其联用技术进行死亡原因推断、死后间隔时间推断、致伤物的推断、生物物证检验、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青青 陈立方 等 《法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4期 399-4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法医学者一直在探寻客观、可量化和准确的死亡时间推断方法.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结合,根据死后尸体相关的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建立死亡时间推断模型,成为法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震 梅磊 等 《法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1期 94-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2021年7月,接群众报警称,在某市江中钓起一白骨化颅骨.现场位于钓鱼抛钩处(离岸边3 m左右),该处水深约3 m.1.2 法医学检验颅骨完全白骨化(图1A),下颌骨缺失,上颌骨左右各留存2颗磨牙,颅骨表面由左侧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凤芹 尚艳杰 等 《法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6期 608-6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某年5月7日,北京市某公安局接到群众电话报警,称一出租屋有异味传出,民警和法医到达现场后发现一名女性(62岁)在家中死亡.死者上身穿蓝色外套、红色毛衣,下身着黑色裤子和黑色袜子,呈仰卧位躺在卧室的床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欣瑶 董莹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2卷3期 397-4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电化学方法是基于电流导致的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学性质变化的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食品分析、医学检验等诸多领域已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化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相关研究也拓展至法医学领域.该文概述了电化学方法在死亡时间推断、指纹显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美铭 陈曼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3年38卷2期 166-171页ISTICCSCD
【摘要】 转录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率先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基于RNA水平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调控规律.RNA表达水平在器官组织或不同体液中存在差异,与时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RNA在法医学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如在器官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超 丛斌 《法医学杂志》 2022年38卷1期 3-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溺死是指由于液体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的窒息性死亡.在法医学实践中,判断水中尸体为溺死还是死后入水,是案件定性的关键.同时,溺死地点推断以及死后淹没时间(postmortem submersion interval,PMSI)在调查死者身份、缩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梵章 陈曼 等 《法医学杂志》 2022年38卷5期 625-6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群落演替与样本种族、性别、健康状况、生活方式、死亡时间等重要因素密切相关,具有较大的法医学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微生物组学应用于法医学同一认定、地域特征鉴识、组织或体液来源鉴定以及死亡时间推断等方面的研究,并介绍了基于二代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圆博 王思凡 等 《法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754-7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性囊泡,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基质和多种体液中,携带蛋白质、脂类、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等多种生物功能分子,不仅在免疫学和肿瘤学领域发挥重要的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郗延如 刘元新 等 《法医学杂志》 2022年38卷4期 468-472,47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mRNA表达受损伤时间、死亡时间及死后保存温度的影响,建立Gpnmb mRNA表达与损伤时间的线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凌晓 辛国斌 等 《法医学杂志》 2022年38卷5期 584-5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收录的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探究1990年1月—2020年8月我国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发展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云 李捷 等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9卷2期 179-182页
【摘要】 为探究人体血液溶血程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以估算死亡时间,本研究用抗凝管抽取23名年龄段20~30岁健康志愿者的肘静脉血,于室温25℃下每间隔6 h利用酶标仪检测其吸光度(OD值),记录达到不同溶血程度所对应的时间.结果显示:常温下血样溶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宝利 曹志鹏 《法医学杂志》 2021年37卷6期 859-8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可辅助了解死者生前健康状态、推测疾病过程及死亡时间、诊断死亡原因,可为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客观诊断依据,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法医学鉴定.了解死后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死后生物化学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禹 廖明庆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年37卷3期 332-3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检验嗜尸性昆虫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及准确度,为鉴定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11例已破案证实且昆虫学证据比较完整的案件,对案件中出现的昆虫种类、推断结果及真实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案发现场所发现的昆虫包括大头金蝇、绯颜裸金蝇、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洁 李文晋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年37卷5期 621-6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大鼠肠道菌群变化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之间的关系.方法 大鼠腹腔麻醉致死后置于16℃,提取死后0、1、2、3、5、7、9、12、15、18、21、24、27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伟豪 杨梦姿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年37卷3期 396-401,4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影响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的诸多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单一考虑温度因素推断PMI具有局限性.累积日度(accumulated degree days,ADD)是有关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立品 尚艳杰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年37卷3期 295-3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昆虫学证据在解决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亡原因等方面可为案件侦破提供切入点和线索.近年来,昆虫学证据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已被理论和案例所证明,尤其是在一些非自然死亡、无监控、尸体高度腐败案件的调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将昆虫学证据应用于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喜 龚群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年37卷3期 439-4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某年3月29日10:00许,在某水域发现1具尸体.该水域属京杭大运河,宽十余米,深3 m,水流缓慢.1.2 尸体检验尸体衣着完整,上身着蓝色长袖衬衫,系紫罗兰色领带,内穿白色背心.下身穿黑色牛仔裤,内穿黑底卡通图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叶辉 王卓群 等 《法医学杂志》 2020年36卷6期 807-8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死后体内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特异性变化规律推断PMI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本文结合文献,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熠 庄冲 等 《法医学杂志》 2020年36卷1期 86-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法医学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尸体腐败过程可产生大量时间依赖性参数,而现有的任一传统PMI推断方法均无法实现对此类多维度数据全面有效的分析和利用.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世勇 戴鑫华 等 《法医学杂志》 2020年36卷6期 741-7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代谢组学技术建立4种环境温度下窒息死大鼠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林 夏志远 等 《法医学杂志》 2020年36卷3期 360-3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是电化学分析法中的重要理化指标.近年来随着转化医学和交叉学科理论技术在法医学上的渗透与借鉴,EC在法医学领域得到了新的应用.本文就EC在生物组织新鲜程度测定、推断死亡时间和法医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婷婷 肖作润 等 《中国司法鉴定》 2022年1期 85-92页
【摘要】 目的 通过构建骨骼肌中环状RNA (circular RNA,circRNA)表达谱,筛选出人体骨骼肌中与死亡时间具有时序性变化的circRNAs,并对筛选出的circRNAs进行验证,进而探讨其相对表达量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芯片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娟娟 符晓亮 等 《法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4期 459-4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尸体可在各种水环境中被发现,水中尸体腐败与陆地不同,其腐败过程受众多因素影响,死后淹没时间(postmortem submersion interval,PMSI)推断困难.目前针对水中尸体的研究明显少于陆地尸体,但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较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安顺 权国林 等 《法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6期 726-7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测量尸温主要用于早期死亡时间推断,肛温因其测量简便、快捷及无创常被作为尸体核心温度的代表用于实际检案.目前,HENSSGE列线图法是被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的肛温推断死亡时间法,国内很多学者也通过大量案例数据推导出各自的回归方程.肛温推断死亡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哲 翟仙敦 等 《法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5期 572-5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骨骼肌组织浸渍液电导率中化学离子随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变化机制.方法 将健康SD大鼠处死后保存于25℃左右的环境中,于死后即刻(0d)、1d、2d、3d、4d、5d、6d和7d提取大鼠骨骼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其兵 许荣河 等 《法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4期 485-4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1 案例1.1 简要案情2017年4月11日上午09:00许,某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接到报案称,在山上树林中发现一具女性尸体.1.2 现场勘验尸体呈俯卧位,趴于树林中的斜坡上.现场斜坡上物品摆放整齐,有4处叠好的方块纸巾,其中2处纸巾已被绿色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妍艳 《中国病案》 2021年22卷1期 30-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信息化对死因工作的应用效果,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根据北京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死因工作的要求,对比2014年第2季度手工版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198例及2019年第2季度电子版填写236例的质控结果,从医师填写情况...
【关键词】 死因工作;质控;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建 徐伦武 等 《法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1期 55-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中尸体是法医学实践中常见的类型之一.水中尸体的发现地往往不是其实际落水溺死的地点,而确定落水点对于寻找尸源至关重要.异物颗粒、硅藻、细菌等水中无机物颗粒和浮游生物等是应用于溺死诊断较有价值的标记物,通过比较组织器官与可疑溺液中的异物颗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瑞 万立华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41卷10期 1060-10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重庆主城区嗜尸性蝇类侵袭动物尸体并在其上建立群落的时间规律,探索其在死亡相关案件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在野外引诱丽蝇产卵,连续培养3代,建立封闭群.处死大鼠后放置野外,在距尸体不同距离地点同时释放2个封闭群,并分别标记.比较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云峰 潘雅萍 等 《上海医药》 2021年42卷22期 18-21页CA
【摘要】 目的:对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8—2020年间开具的居民死亡推断书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为完善重点人群随访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由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死亡推断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安顺 龙定峰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0年35卷5期 471-47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索适用于广州地区的肛温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方法 按设计的统一标准采集符合研究对象的274例尸体肛温及影响肛温下降的多因素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控制肛温的条件下,死亡时间与环境温度、衣着及覆盖物、载体、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雷波 唐立冈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0年35卷5期 484-485页ISTICCSCD
【摘要】 死亡时间推断是公安机关法医尸体检验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对认定或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法医学领域对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分子水平 [1],但目前仍没有一种简便、准确,适用于实战的方法.在命案现场,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露 蔡继峰 《法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4期 287-28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尸源性昆虫在某些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和推断尸体是否有转移有重要的作用.双翅目中的丽蝇科绿蝇属昆虫是尸体上常见的昆虫之一,通常最先到达尸体,而且最喜阳光,该特点以及在尸体上发现的绿蝇属昆虫幼虫的生长发育阶段,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吉龙 李晓娜 等 《法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3期 161-1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小鼠器官细胞核中DNA降解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为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小鼠在死后72h内不同时间点骨骼肌、心、肝、肾、脑细胞核头DNA含量、尾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平 苏昌沛 等 《法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1期 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技术分析大鼠死后心肌组织随死亡时间推移的化学降解过程,为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方法 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20±2)℃环境,在不同死...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心肌;谱学,傅里叶变换红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平 托娅 等 《法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3期 198-2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是命案现场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法医学者运用了大量的技术和统计学方法试图精确推断PMI.由于PMI推断受到外部、内部、死亡前和死亡后等多种因素影响,既往多种方法均存在局限...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谱学,傅里叶变换红外;综述[文献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广睦 王英元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40卷5期 848-8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3与其的比值同PMI之间有相关性(R2=0 898,0 871,0 879),而GAPDH mRNA 4和GAPDH mRNA 5与其的比值同PMI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同一组织中看家基因GAPDH的不同位点存在降解速率的差异性.选取降解速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瑶清 蔡继峰 等 《法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1期 53-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准确推断是法医尸体检验工作中的难题之一,PMI推断对刑事案件的侦察和审判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死亡后不同时间眼玻璃体液化学成分的规律性变化,如钾、镁、氨、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次黄嘌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锁 《法医学杂志》 2008年24卷2期 154-1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案例案情:某日上午,一老年妇女(52岁)被发现倒在血泊中昏迷,随后该妇女被送医院抢救,于当日13:00许在医院死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江峰 李志钢 等 《昆虫学报》 2008年51卷4期 402-4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决刑事案件中死者死亡时间推断的难题,不同季节野外环境用18头猪尸体做模拟材料观察和筛选对推断死亡时间高度准确的昆虫指标.结果表明,幼虫开始出现时间、幼虫开始爬离时间、大部分幼虫爬离尸体的时间、开始化蛹的时间、大部分幼虫化蛹的时间、开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