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0
- 1
- 67
- 5
- 4
- 3
- 3
- 41
- 27
- 21
- 15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丽 郭俊氚 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17卷6期 942-947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死腔分数(dead cavity score,VD/V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预后预测意义。方法选择2021 年3 月至2024 年3 月我院收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和萌 李晓娜 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1年14卷5期 620-622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肺泡死腔分数(ADSF)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3例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氧合指数(PaO2/FiO2)将患儿分为轻中度组(4≤Pa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松桥 陈菁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年21卷6期 597-6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死腔分数(VD/VT)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符合早期ARDS诊断标准(发病时间<3 d)的机械通气患者23例,采用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松桥 陈菁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11年50卷11期 926-9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采用死腔分数法选择呼气末正压(PEEP)的可行性.方法 选23例机械通气的早期ARDS患者行持续肺膨胀手法充分肺复张,PEEP递减过程中分别采用最小死腔分数法、最大顺应性法、最佳氧合法选...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死腔分数;正压呼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崇慧 谢雪娇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1年91卷4期 265-2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158例接受了急诊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出院前的LVEF分为3组:≤40%(n=14)、41%~...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左室射血分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利 于学忠 等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39卷13期 1022-1026页ISTIC
【摘要】 肺栓塞是一种临床症状隐匿、病情复杂且缺乏特异性的急危重症.呼气末二氧化碳对该病监测具有简便、无创、实时、经济的特点,该指标对肺栓塞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就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肺栓塞中的监测原理、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进行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小静 刘春峰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8年25卷11期 829-833,8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泡死腔分数( alveolar dead space fraction,ADSF)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6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小静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年45卷5期 341-344页ISTIC
【摘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在重症监护病房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提高对ARDS的早期认识,加强对高危患者病情变化的监测,是降低ARDS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既往ARDS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松桥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探讨死腔分数(VD/VT)导向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PEEP选择的可行性.方法:机械通气的早期ARDS患者经充分肺复张后,分别采用最小死腔分数法、最大顺应性法、最佳氧合法选择最佳PEEP,观察不同方法选择的PEEP对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辉 许学升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年37卷5期 506-5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冠状动脉内溶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研究,连续入组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STEMI并行直...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血栓溶解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克琴 董姣姣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年36卷9期 966-9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支架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到6月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接...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抗阻训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金玉 陈庆良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年36卷6期 636-6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腔内隔绝术治疗老年患者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 方法 前瞻性研究,连续选取天津市胸科医院2010-2015年Standford B型夹层经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患者46例,患者年龄均≥65岁,术前均进行超声心动图、增...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支架;Aortic diseas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宇田 刘聪聪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1卷4期 769-773,后插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AS)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重塑的改善作用及对蛋白激酶C (PKC)的调节,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2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模型,将术后24 h存活的36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文 罗红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年10期 804-8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肺死腔分数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死率的特异性独立预测因子之一。然而,它在临床试验中不是常规测量指标,从而在制定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实践的二次分析中完全被忽略了。为此,美国学者通过临床试验二次分析对死腔分数进行估计。患者数据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方江 徐涛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年31卷7期 555-5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浆内皮祖细胞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50例AMI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浆VEGF水平,同时利用流...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利辉 彭建军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2年92卷28期 1981-19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接受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的病人应用高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到2011年2月前瞻性入选104例ASTEMI行直接PCI的病人.应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替罗非班高剂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波 郭瑞强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2年21卷9期 751-7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6个月时的心功能,探讨STI参数预测AMI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首次发作AMI经PCI治疗的患者75例,采集PCI术前、术后...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宁 周欣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年34卷17期 1727-17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移植巨噬细胞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梗死后细胞外基质修复和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贴壁法培养Wistar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建立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MI组,n=23),巨噬细胞移植组(MΦ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娟 董平栓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2年39卷13期 3415-341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价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在失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急性大面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前尽早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发病12~72 h之间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72例,对...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乐 程蕾蕾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2年21卷8期 704-70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应用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定量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心肌血流量的变化,以研究CRT是否能够改善心肌灌注.方法 将12条比格犬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结扎第一对角支,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随后A组植入三腔起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崇慧 刘立志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29卷6期 461-4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药物支架和裸支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和预后方法217例接受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药物支架组92例、裸支架组125例,收集基线资料并随访6~38个月.结果 裸支架组的平均年龄(...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支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辉 王春梅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0年90卷11期 728-7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栓抽吸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应用的即刻及住院期间疗效. 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因AMI住院行直接PCI术并于术中应用了血栓抽吸导管的患者共202例为抽吸组,而直接PC...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姝娟 颜红兵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38卷7期 625-6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依据院前心电图和电话通知的导管室启动模式能否缩短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并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心电描记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英 颜红兵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38卷10期 880-88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和经抽吸导管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试验分为2组: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108例S...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替罗非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雨 王佩显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年32卷20期 2253-22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月琼 张泉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29卷6期 464-4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估ZEEK血栓抽吸导管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94例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使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52例(抽吸组),未使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42例(对照组).观察无复流发生...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心脏功能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建军 马志敏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37卷8期 725-7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共入选15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新民 康俊萍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8年47卷2期 114-1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贫血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接受单纯PCI治疗冠心病患者3809例,诊断为贫血患者744例,无贫血患者30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后病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毫军 刘书盈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8年20卷2期 100-103,后插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全氟化碳(PFC)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的预防作用.方法 63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9只)、内毒素脂多糖(LPS)致伤组(LPS组,27只)和8碳PFC(C8F18)预防组(预防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显 胡大一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8年47卷10期 815-8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影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灌注治疗的因素.方法 入选338例老年(≥65岁)AMI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为再灌注(252例)和未再灌注(86例)两组,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杰 张奇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35卷11期 1005-10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前瞻性评价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连续160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和对照组(80...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卫泽 傅向华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35卷10期 908-9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AMI-PCI)后无再流患者的逆转作用并评价其对患者局部、整体心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于12 h内行急诊PCI的患者13...
【关键词】 心肌梗塞;山莨菪碱;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家玮 王寒梅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7年16卷11期 931-9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结合局部Tei指数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局部左心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为病例组,左室壁被分成梗...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娟 傅世英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7年27卷11期 995-9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TEB)对急性心肌梗塞(AMI)伴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白细胞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 AMI伴急性左心衰患者60例,K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大鹏 杨新春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35卷3期 227-2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个导联ST段回落程度不良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并筛选其相关的预测因素,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从而积极防止心肌无复流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收集96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与心电图,分析单导联ST...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心电描记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莹 项美香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年16卷12期 1255-12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2医院2005年9月至2007年2月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行急诊介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宁夫 郭秉雄 《中华医学杂志》 2006年86卷26期 18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例1男,3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陈旧下壁心肌梗死;高血压2级(极高危).入院血压150/85 mm Hg(1 mmHg=0.133 kPa),心率87次/min,律齐.冠脉造影:右冠中段弥漫性病变,狭窄80%~90%,前降支中段狭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占全 张明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34卷2期 99-1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1月至2005年1月共入选AMI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5例.干细胞治疗组在常规AMI治疗(药物与介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 杜如跃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34卷7期 613-6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有活性的成熟型肾上腺髓质素(AM)在冠状窦-主动脉差值是否有变化.方法 对146例首次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和5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作对照.入选的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出现后24 h内完成冠状动脉腔内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懿 杨跃进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34卷5期 425-4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B-型尿钠肽(BNP)水平升高的特点,探讨AMI后BNP水平升高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住院AMI患者230例及正常对照111例进行BNP测定.按照首次或再发AMI后ST段抬高型或非ST段抬高型AMI(STEM...
【关键词】 心肌梗塞;心钠素;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珠军 戴淑婷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34卷2期 134-1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成功后早期抬高ST段的下降幅度,评价ST段的早期恢复程度与介入术后血流恢复程度对患者心功能预测价值以及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120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
【关键词】 心肌梗塞;心电描记术;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絮华 贾三庆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34卷2期 138-1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血糖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预后和心肌灌注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08例,根据入院第一次随机血糖分为3组,1组<7.8 mmol/L, 2组7.8~11...
【关键词】 心肌梗塞;高血糖症;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玉腾 田英平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6年24卷6期 348-3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氨溴索(ambroxol)对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5mg/kg)、PQ染毒组(PQ组,48只,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雅玲 臧红云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33卷1期 17-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缺血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缺血性心肌病,NYHA分级Ⅳ级;其中6例伴有心室内传导阻滞且QRS时限≥130 ms,1例三度房室...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心脏起搏,人工;心力衰竭,充血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云燕 张军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年14卷3期 176-1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监测与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冠状动脉远端保护装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局部和整体心功能的改变.方法常规PCI对照组30例,应用远端保护装置的试验组2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全 郭涛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33卷1期 22-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功能起搏器(CRT-D)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11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48~84(71.6±9.5)岁,男7例,女4例.患者有心脏猝死或室性心动过速或电生理检查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松彪 陈晖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33卷6期 547-5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现象的临床和造影特点,并观察其对患者3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12例未予静脉溶栓、直接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根据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
【关键词】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自发再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君 傅向华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32卷10期 874-8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心肌灌注分级(MBG)的方法判断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MI-PCI)后的无再流现象,并评价其对局部、整体心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影响.方法2000年5月~2002年12月首发前壁AMI并于6~12小时内行直接...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心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跃进 罗彤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31卷11期 818-82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远期预后.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0年12月间在我院成功实施了择期PCI(≤6个月)的首次AMI患者503例进行了随访.随访到468例(93.0%),随...
【关键词】 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支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Sino-SIRIUS研究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31卷11期 814-8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对国人自身冠状动脉第一次进行介入治疗的病变减少再狭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在2个中心进行的开放、前瞻性研究.入选标准包括对单一病变(2.5 mm≤靶病变直径≤3.0 mm)进行治疗,长度≤30 mm,至少T...
【关键词】 心绞痛;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支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换一批 
            
         加载中...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