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6
- 13
- 4
- 3
- 2
- 1
- 11
- 6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晓山 欧阳冬生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21卷3期 73-76页 ISTICPKU
【摘要】 目前的生命伦理学正处于一种"缺乏最终根据"的危机之中,道德直觉的缺失实际上源于最高的伦理原则--如自由、人权、民主和正义等绝对的普遍价值的缺位和忽略;从灵魂深处启发、唤醒国民的自由民主意识和愿望,构建尊人和自尊的人文环境,乃是生命伦理学的必...
【中文期刊】 郁志龙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21卷4期 11-16页
【摘要】 健全的党内自由表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重要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各项政策、策略及纠正各种错误的重要基础,事关无产阶级政党事业的兴衰成败.列宁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构建党内自由表达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进一步研究列宁的相关思想,对新时代我...
【中文期刊】 刘依平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31卷3期 89-93页
【摘要】 无论是政治思考还是政治实践,人们对公民投票都存有某种程度的迷思,但公民投票也有着潜在的多数暴政的危险.从亚里士多德在政体分类中拣选出民主政体的第五变种,认为这种以多数意志为依归的变态政体会压迫居于少数地位的高尚公民,到联邦党人殚精竭虑地设计...
【中文期刊】 李孝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8期 42-43页
【摘要】 波普尔主张个人自由的开放社会观一书《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以及批判历史主义的《历史主义贫困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证伪主义、猜想与反驳、试错法以及“零星社会工程”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探究其开放社会的理论基础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探析波普尔“开放社会”...
【中文期刊】 阳珊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3年11期 95-96页
【摘要】 在某种情况下,一种精辟的思想不仅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面貌,甚至会扭转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在美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杰出思想家的思想是美国前进过程中的助燃剂,对美国政治的未来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民主共...
【中文期刊】 田海舰 舒民 等 《邯郸学院学报》 2008年18卷1期 100-102,111页
【摘要】 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着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严重冲击和挑战.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新自由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中文期刊】 李孝英 胡宇南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21卷4期 10-11,71页
【摘要】 卡尔·波普尔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开放社会"观是通过对西方历史上几名思想家的激烈批判,特别是对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主义的激烈批判,同时通过对苏格拉底和伯里克利的民主政治的认同和赞扬体现出来的.他的"开放社会"观和"...
【中文期刊】 王占宇 苏果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20卷6期 56-58页
【摘要】 "新帝国主义论"被认为是美国现今的国家政策.该理论主要包括"失败国家"论、"先发制人"论、"主权有限"论、"自由民主"论以及"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万能"论等论调.
【中文期刊】 李振凤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8年9卷4期 33-34页
【摘要】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和基础;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奋斗目标的高度,深刻理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
【中文期刊】 陈聪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26卷5期 151-152页
【摘要】 <篇首> 称呼语作为语言徽章,标志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的身份地位,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特性,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封建宗法制社会,素以"礼仪之邦"著称,而西方则是民主自由制和基督教神学发达的国家,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
【中文期刊】 胡振宇 张寒英 等 《党史文苑(学术版)》 2010年10期 64-66页
【摘要】 江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劳苦人民进行顽强抗争,争取民主自由的主要战场和根据地,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等为内涵的江西红色资源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深入研究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积极探索并创断...
【中文期刊】 邹亚文 《医学与哲学》 2023年44卷12期 14-19页 ISTICPKU
【摘要】 基因编辑婴儿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社会重要的技术手段.辅助生殖技术中从试管婴儿到基因编辑婴儿,面临了四个共有的争议:"自由主义优生学"与技术民主化、自然与人性和人类尊严的关系、"扮演上帝"与人类理性、亲子权利矛盾与人权.梳理了生物保守主义和生物自...
【中文期刊】 朱杰 卢春天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2期 8299-830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在区域尺度上管理生态系统服务并提高当地居民福祉.选择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福祉进行历时性研究.构建了不同于较大范围和行政区域尺度的福祉指标测量体系,包括了主、客观福祉和千年生态系统评估下的人类福祉,然后对保...
【中文期刊】 安娜·扎雷特 余厚宏 《医学与法学》 2021年13卷6期 72-84页
【摘要】 CRISPR使基因编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经济和有效;但以生殖为目的而进行的胚胎编辑,其收益与潜在风险并存,后者主要涉及个人健康、公共安全以及可能促成的一种新型优生学社会后果上.鉴于该技术存在被滥用的可能且美国缺乏相关管制,政府需要采取法律规...
【中文期刊】 徐倍 沈迎春 等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34卷2期 29-30页 ISTICPKU
【摘要】 我院自2011年4月起实行"员工沟通会"制度,这种基于协商民主构建出的新型员工参与制度,实施2年多来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员工的欢迎,也有效地推动了医院的管理和运行.本文拟通过对我院"员工沟通会"制度及其实践的描述与分析,探索医院员工参与的特点和...
【中文期刊】 黎群武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23卷5期 47-49页 ISTICPKU
【摘要】 进化论在科学伦理学上产生了一些缺憾.一是掩饰真相的缺憾:古生物学家都清楚过渡类型生物化石的缺环,却诱导公众相信化石记录是捍卫进化论的有力证据;本来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持有疑虑,但在公众场合却三缄其口;为了掩饰广进化的一系列缺环,要么含糊其辞地介...
【中文期刊】 冯怡 邵爱仙 等 《护理学杂志》 2002年17卷8期 612-61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论坛与会代表的真实想法和要求,提高下届护理论坛的质量和水平.方法自编护理论坛相关问题调查问卷,对85名参加"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护理与人类健康分论坛"的代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代表对论坛的总满意率为98.8%;以总满意度为...
【中文期刊】 王延光 《医学与哲学》 2001年22卷7期 62-64页 ISTICPKU
【摘要】 <篇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伦理与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研讨会”于2001年4月2日~4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杭州市政府及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共同资助.出席会议的代表近170人,其中外国代表约20人,大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伦...
【中文期刊】 许志伟 《医学与哲学》 2000年21卷3期 23-25页 ISTICPKU
【摘要】 <篇首> 自由、自主和生育权无疑是个大题目,不是一篇小文章所能囊括的,若要从一个跨文化角度去充分详尽地讨论这个问题,就更需要一部巨著来完成了.我既无此雄心,也不至于不现实至此.本文的目标比较适中,只想表明这样一个主题:即使在民主化的西方,自由和...
【中文期刊】 周业勤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年27卷10期 652-654页 PKU
【摘要】 公共利益理论的发展逻辑表明无法对公共利益做出实体性的界定,只能通过程序正义来促进利益相关者对"公共利益"的认同.因此,医改要实现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回归,就只能通过程序正义保证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平等、自由的协商方可达成对"公益性"的认同.
【中文期刊】 高晓琳 熊英 等 《重庆医学》 2017年46卷16期 2295-2297页 MEDLINEISTICCA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于2013年和2015年分别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安排[1].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
【中文期刊】 郑莳雨 沈吉林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8卷4期 23-27页
【摘要】 "第三条道路"把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相区别,通过中间道路的方式来突破二元对立,以解决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西方国家的临终关怀模式,对加快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英国和美国临终关怀实践中,当地政府、医疗机...
【中文期刊】 冯骥才 《青春期健康》 2018年1期 72页
【摘要】 重建人文精神根底在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
【中文期刊】 刘宏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2卷2期 4-5页 ISTIC
【摘要】 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国际派代表人物西园寺公望先生所创立的、极具儒家色彩的"立命馆",虽几经变化,但其办学理念的传承是有其必然性的.且对学校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在提高决策科学性、以人为本、形成办学原则以及形成良好文化氛围和凝聚力、倡导"和...
【中文期刊】 王雨锋 孟凡艳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1卷10期 59-60页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兴国之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无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中的治病救人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促使医务人员敬...
【中文期刊】 罗晓敏 《海南医学》 2004年15卷8期 129-131页 ISTICCA
【摘要】 本文主要就现代设计教育运用民主的教育方法,营造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实现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的问题,提出应从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信任学生等方面开展民主教学活动,并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中文期刊】 程美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24-27页
【摘要】 近年来,社会矛盾呈现多样多发态势.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管理的实践成效有限.社会管理的困境源于对“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偏离.作为对传统管理理念的反思与超越,社会治理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蕴含着公平正义、平等、民...
【中文期刊】 冯俊 李情 《教学研究》 2016年39卷4期 31-34页
【摘要】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当前我国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师生关系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时代的需求,立足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实状况,从伦理和法理两方面探讨新型师生关...
【中文期刊】 郭静 刘晓燕 《母婴世界》 2016年1期 198页
【摘要】 "和谐",通俗地讲,即是"口有吃,皆能言",论物质,脱贫致富,达温饱奔小康,论精神,讲自由,畅谈民主,对应物质经济与上层建筑,譬如左右,是社会主义和谐观的另番见解.和谐,互文之解,"和,顺也,谐,不坚不柔也"(《广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
【中文期刊】 傅文第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15年12期 63-65页
【摘要】 文化校园建设是以社会为依托的一种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其核心是大学精神的实现和凝练。现代大学精神就是追求科学、民主,背后总有自由相伴。本文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文化校园建设为切入点,探索用大学精神引...
【中文期刊】 黄新建 许湘琴 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5年6期 88-90页
【摘要】 良好的校园文化反映出高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教风学风校风,积极的校园文化使广大师生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能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中文期刊】 张戈 杨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 109-113页
【摘要】 该文以美国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为例,从动态的角度,纵向追溯了“美国梦”的历史蜕变轨迹。“美国梦”不是一成不变的价值理念,“美国梦”在美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从最初的建国之梦、开拓之梦,继而演变为发家之梦、成名之梦,最后甚至成为美国人...
【中文期刊】 杨晓丹 《科技传播》 2015年7卷23期 144-145页
【摘要】 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正在悄然改变大中专学生的学习观念.首先,微信促进学习理论的发展,使得支配大中专学生的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理论发展.其次,微信促进大中专教学观念的变革,使学习中的知识权威由科层制权威向多元化权威、无权...
【中文期刊】 郭卫敬 杨伟丽 等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15年1期 100-100页
【摘要】 鲁迅早期写的《摩罗诗力说》是篇最能体现作者一生追求民主、自由,以笔为枪顽强坚韧地与一切反动势力斗争、奋战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一生为民主而奋战的思想源泉,可以说是鲁迅开始向黑暗社会宣战的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