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5
- 18
- 66
- 8
- 7
- 7
- 7
- 18
- 12
- 9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庞贤妹 赵自明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7年28卷2期 201-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女运动员三联征(FAT)大鼠模型及气血亏虚证FAT大鼠模型,观察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激素的含量调控,以期为中医药治疗FAT提供一种新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持续递增负荷运动训练+限制饮食(模型Ⅰ组)、 递增力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功 《中医药导报》 2014年6期 126-12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人参归脾汤辨治气血亏虚型老年颤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9例气血亏虚型老年颤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参归脾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愈显率16.3%,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译 赵泽鑫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25年41卷6期 75-77页
【摘要】 当归补血汤由黄芪、当归两味药组成,是补气生血的经典方剂,首见于金代医家李东垣创立的《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原文载"当归补血汤治肌热,燥热……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1].此外,明代汪机所著《外科理例》载该方可"治疮溃后气血俱虚"[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茹 李阳 等 《中医杂志》 2024年65卷11期 1126-11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纯音测听可评估听力损失类型和程度,其结果可分为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型.认为突聋低频下降型多为脾虚湿盛证,高频下降型多为肝肾阴虚证,平坦下降型多为气血亏虚证,全聋型多为血瘀证.在此基础上提出"病证结合、针药相须、动态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一红 叶利群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10期 5610-56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天士治疗妇人产后病具有独到特色,其将气血不足、奇经八脉空虚视为产后病的病机根本,而由此引发的阴阳失衡、实邪蕴积是导致产后病复杂多变的病机关键.叶天士立足病机论述,在产后病的治疗上坚持执一驭繁、据证分治,形成了温阳固脱、潜阳息风、平冲降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蔚 吴强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40卷4期 106-108页
【摘要】 慢性肾脏病后期常并发肌少症,根据病因病机,中医学可从气血角度出发辨治该病.脾肾亏虚、气血不足、肌肉失养为其发病之本,浊毒留滞、气滞血瘀、肌肉怠惰为其发病之标,健脾益气、补肾填精、促进气血化生为其治疗之法,并且强调既病防变、防治结合的思想,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候转转 许世兵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3期 1387-13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通督调任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5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取百会、风府、大椎、身柱、膻中、中脘、气海穴,夹脊穴(C6、C7).对照组取百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惠 陈俊 等 《新中医》 2023年55卷9期 165-1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修和方加减联合TC(紫杉醇+卡铂)化疗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中晚期卵巢癌(气血亏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TC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修和方加减治疗,均治疗12周.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宽 张理 等 《新中医》 2023年55卷5期 99-1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方加减治疗帕金森病(PD)气血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气血亏虚证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益气养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黎明 郭盛君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2期 1061-10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类型,探寻不同证候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从我院门诊系统中以"膝骨关节病""膝骨关节炎"和"膝痹"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提取28 763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诊日期以及诊断信息,对上述信息进行整理后,按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硕 张行行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年27卷5期 98-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加减对晚期胃癌气血亏虚证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6例晚期胃癌气血亏虚证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益气养血口服液;观察组给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景平 王岷珉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1年37卷2期 180-1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我院经典院内制剂参归仁合剂联合氨甲环酸片(tranexamicacid)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探讨对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诊断为气血亏虚型黄褐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口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瑶 赵粉琴 《辽宁中医杂志》 2021年48卷8期 26-28页ISTICPKUCA
【摘要】 复发性流产是目前妇产科临床常见的生殖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大多发生在怀孕早期,目前该病仍有50%左右发病原因不明,且机制现尚不完全清楚,当前研究表明其与血栓前状态息息相关,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和精神心理压力.追寻病史并经中医综合辨证...
【关键词】 气血亏虚型复发性流产;胎元饮;依诺肝素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景斌 江涛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9期 5219-52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阿胶浆对亚健康气血亏虚型女性月经周期舌象图像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量表法、专家判读筛选亚健康状态气血亏虚型女大学生32例,于月经周期第8天服用补益气血剂复方阿胶浆21d,分别检测月经周期第3、7、14、21、28天舌象图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伟杰 董俊球 等 《中医药导报》 2022年28卷8期 81-8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联合背俞穴温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颈源性眩晕西医临床治疗路径联合背俞穴温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气血亏虚证;胸锁乳突肌触发点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来祯 梁艳 等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43卷24期 41-4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灸药结合对非小细胞肺癌气血亏虚型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100例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气血亏虚型患者展开研究.随机(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文 许涛 等 《新中医》 2022年54卷24期 92-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归胶补血糖浆改善气血亏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诊断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已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2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予归胶补血糖浆口服,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晨晨 周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6期 2965-29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程漫长,容易复发.周斌教授基于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在于脾肾亏虚、气血失调,确立了脾肾同治、气血同调的治疗思路,并结合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特点,从下焦卫气营血分论治本病,取得较好的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乾炤 蔡阁 等 《新中医》 2021年53卷24期 46-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加味联合针刺及推拿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及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仕妹 《新中医》 2021年53卷20期 212-216页ISTICCA
【摘要】 介绍林道强主任医师辨治麻木痹的经验.林道强主任认为麻木痹的病机为气血亏虚,肢体、经络、肌肤失养或风寒湿热外邪及痰、瘀病理产物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致肢体、经络、肌肤失养.将该病分为气血亏虚,瘀血阻络;肝肾亏虚,瘀血阻络;寒湿瘀血,痹阻经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英杰 周策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年33卷2期 564-5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皮肤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历代医家多从肝郁气滞、肝肾不足、脾虚湿蕴、气滞血瘀论治黄褐斑,艾儒棣教授独辟蹊径,认为此病以虚为本,以瘀为标,气血不足,肌肤失之濡养;肝肾之阴受损,肝气郁结不散,气血不能濡养肤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亚萍 王华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年24卷3期 173-1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天宁饮类方对不同证型偏头痛患者头痛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了解天宁饮类方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16例偏头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108例,研究过程中剔除1例,脱落15例.最终有效病例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爱娣 向锋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年22卷11期 174-1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对食管癌术后气血亏虚证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组研究共选择符合条件的病例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于术后第2~9天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鹏 姚凤祯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年31卷7期 2636-26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冠心病心绞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社会沉重的经济负担.当前西医预防及治疗方法有效降低了冠心病的病死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中医药作为补充疗法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周亚滨教授着眼于当下生活、医疗方式等多种因素对本病的影响,总结出当下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泽林 黄立莉 等 《新中医》 2019年51卷6期 269-2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养荣止眩汤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养荣止眩汤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阳波 白宇 等 《新中医》 2019年51卷10期 326-328页ISTICCA
【摘要】 何立群主任是上海市名中医,有三十余载临床工作经验,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慢性肾脏病的诊疗有着丰富的经验.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病、疑难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如未能及时干预,必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何主任认为慢性肾脏病主要责之于本虚标实.其早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勤俭 董良杰 等 《新中医》 2018年50卷8期 186-1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将80例颈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纯针刺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疗效、血压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娅敏 《新中医》 2018年50卷12期 143-1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八珍益母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月经后期气血亏虚证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10例月经后期气血亏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与黄体酮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菁 全红 等 《北京中医药》 2018年37卷11期 1034-1035页ISTIC
【摘要】 通过解读黄芪桂枝五物汤及相关仲景论述,明确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的“血痹”“痿症”和坏疽的基本病机为气血津液亏虚.通过与相关方剂进行比较,加深对仲景关于血痹的发生、诊断依据和组方用药原则的理解,从而指导DPN的中医临床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宪玉 夏旋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7年34卷2期 233-241页ISTIC
【摘要】 小柴胡汤是少阳证的主方,为和解表里之剂,具有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热,健胃生津液之效.其方证要点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与少阳本证中的“口苦、咽于、目眩、脉弦”.核心痛机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乃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建军 《新中医》 2017年49卷4期 31-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补气益血汤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铁性贫血气血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内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组采用补气益血汤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2组均以30天为1疗程,观察2疗程.统计2组的临床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荆纯祥 赵自明 等 《新中医》 2017年49卷1期 228-2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和游泳力竭法复制运动三联症(FAT)大鼠模型,及加用放血+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法复制气血亏虚证FAT大鼠模型饮食紊乱与物质代谢紊乱的调控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饮食)、模型1组(持续递增负荷跑台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晓琴 李雨薇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3期 86-87,107页
【摘要】 视神经萎缩属中医学“青盲”范畴,是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退行性病变,是临床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青盲的发生发展无外乎以下五方面因素:热病邪毒殃及正气;头眼外伤损及瞳神;情志不节气滞化火;肿瘤压迫血络不通;先天不足,精血失养.其病机归纳起来,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嫘 陆艳秀 等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年21卷2期 31-33页
【摘要】 范伏元教授认为产后痹主要责之于产后气血亏空、虚损未复,若防护调养不慎,致气血失荣或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发为本病.临证强调因人而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以益气养血为关键,兼顾行气活血、驱邪通络,临床多有效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海珍 付明月 《青海医药杂志》 2019年49卷10期 62-63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腹针疗法对女性经期气血亏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腹针疗法治疗的女性经期气血亏虚型偏头痛患者500例,以头痛指数为指标,观察其疗效.结果:500例患者,其中治愈300例,占60.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鑫 《中国新医学》 2011年15卷5期 396-397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益宫颗粒对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的影响及治疗继发性闭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3例有继发性闭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服用益宫颗粒1袋/d;对照组62例,服用戊酸雌二醇1 mg,每日1次口服,连服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洲 《中国新医学》 2010年14卷6期 547-548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益宫颗粒对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的影响及治疗继发性闭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3例有继发性闭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服用益宫颗粒1袋/d;对照组62例,服用戊酸雌二醇1 mg,每日1次口服,连服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慧新 导师:刘毅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者认为目前临床上所见PD患者以老年久病者居多。年老脏腑气血阴液不足,肝肾亏虚,阴不制阳,虚风内动,故以气血亏虚、阴虚风动之证多见,与《证治准绳·杂病·第五册·诸风门·颤振》记载之病症相近,运用止颤汤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翁嘉灏 导师:董耀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 研究养心安神法对于气血亏虚型焦虑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用养心安神法治疗焦虑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思路。 方法: 选用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养心方治疗组,一组为黛安神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萍 刘铜华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3期 1230-12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刘铜华教授认为痤疮的病因包括外邪侵袭(风热、湿热、风寒、寒湿)、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之品或饮酒无度)、情志内伤、体质禀赋(火热内盛,或脾肾亏虚,或肾阴亏虚),将痤疮的治疗分为两期,早期以实证为主,后期可出现虚实夹杂.早期表现为肺热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郁宁 刘文攀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5年31卷4期 235-2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圣愈汤为补益类经典名方,由四物汤加人参、黄芪化裁而来,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该文以《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为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圣愈汤历史沿革、药物组成、基原与炮制、剂量、煎煮法、功效主治等方面的关键信息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伦 《河南中医》 2025年45卷8期 1192-1197页ISTIC
【摘要】 抑郁症病机为"滞、郁、虚",以滞为核心,滞分"实滞"与"虚滞","实滞"的病机为气机郁滞,故组方以疏肝行气之品为君,佐以滋肝阴、养肝血之品;肝郁易犯脾土,因而以健脾益气之药为臣,佐以芳香化湿药物;再以风药为佐,增强疏肝、健脾之效;由气郁导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聪 席建元 《湖南中医杂志》 2025年41卷1期 44-47页
【摘要】 介绍席建元教授基于虚、风、热、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席教授认为寻常型银屑病乃本虚标实之疾,气血亏虚、禀赋不耐为本,风邪侵袭、热毒稽留、血脉瘀阻为标,提出其病因为虚、风、热、瘀.席教授在临证时,根据患者的皮损及主要临床症状,辨证论治,合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爱景 王悦竹 等 《中医杂志》 2024年65卷12期 1287-12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虚、毒、瘀"探讨复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机与治疗.认为复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主要病机为脾胃亏虚,同时各种病因持续或间断存在使余毒未清,导致乳腺局部经络瘀阻,蕴结成块,郁久化脓发病.脏腑气血亏虚是主要病因,余毒未清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闪闪 贾立群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10期 5587-55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剥苔是指舌苔的部分或全部脱落,有多种表现形式.剥苔患者免疫功能较差,与遗传及体质因素有关,病机除气阴亏虚外,还包括气血亏虚、阳虚、痰浊或瘀血阻滞等.剥苔常见于恶性肿瘤患者,对判断肿瘤预后以及患者对抗肿瘤药物的耐受性具有指导作用.剥苔治疗常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远 许二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6期 2978-29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玄府是气血津液升降流通及神机转运的微细通道,有贵开阖、忌郁闭和以通为顺的生理特点,与抑郁症"通调开郁"的治疗特点具有相合之处.玄府郁闭与风邪、神志疾病联系密切.气机不畅、气血亏虚、痰浊结聚、郁火扰神等因素均可造成玄府郁闭而发抑郁症,故提出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燃培 张萍心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10期 5317-5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总结郑玉玲教授运用大秦艽汤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经验.郑教授认为骨转移疼痛以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为发病基础,癌毒内侵、浸淫流窜为关键诱因,"两虚"相得而起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但因癌毒势猛、乖戾、潜藏伏匿等特性,其疼痛病位、病程、病势、痛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芳 傅文 等 《河南中医》 2024年44卷7期 1055-1060页ISTIC
【摘要】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血之盛衰,遵循轻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安 赵淼 等 《中医学报》 2024年39卷8期 1739-1743页ISTICCA
【摘要】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多为禀赋不足之人,素体虚弱,又或因过劳、或因过思、或因创伤等而致脾肾阳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湿邪毒乘虚而入,外侵腠理,毒邪入里积聚,郁而化热,因此本病可归结为本虚标实证,即气血亏虚,脾肾阳虚为其本,血瘀痰阻为其标.治疗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丽娟 赵耀东 等 《河南中医》 2024年44卷6期 840-843页ISTIC
【摘要】 "结"是气血与邪气结聚的一种病理状态,"解结"为"疏通郁结,通达经气"之意.原发性痛经由于气血的周期性变化,经期容易感邪,导致冲任气血不畅,邪结于胞宫不得通下而作痛,加之经期气血外溢,平素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者,血气化生不足,易出现虚结.温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