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
- 2
- 1
- 1
- 17
- 8
- 5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段洪浪 刘菊秀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9年33卷3期 570-5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CO2浓度升高与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的耦合作用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应用大型开顶箱(OTC)人工控制手段研究了人工生态系统在1)高CO2(700±20 μmol·mol-1)+高氮沉降(100 kg N·hm-2·a-1)(C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国良 莫江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7期 1235-12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模拟氮沉降增加条件下3种南亚热地带代表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内土壤动物群落的早期响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采用模拟的方法,人为构建了一个氮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即对照、低氮处理(50kg·hm-2·yr-1)、中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泽成 刘月秀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7期 1834-18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据预测,内蒙古东部地区未来将出现氮沉降加剧和夏季降水增加的趋势,但大气氮沉降和降水增加都是不可持续的,增加强度可能减弱,也可能出现降低趋势.目前,历史氮、水输入停止后对生态系统的遗留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中国北方温带草原长达13年的氮、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湾湾 王攀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1年45卷3期 309-3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酶主要由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泌产生,参与有机质降解和元素循环等重要过程.研究降水量变化和氮(N)添加下土壤酶活性及其与植物群落组成以及微生物活动间的联系,可为深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植被-土壤系统中元素的循环与转化机制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旭波 陈健春 等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2025年34卷1期 53-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氮沉降对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关系的影响,阐明其如何改变物种竞争能力并影响入侵植物.[方法]以入侵植物藿香蓟和本地植物铁苋菜为对象,开展de Wit替代竞争试验.通过浇灌不同浓度的NH4C1溶液模拟不同氮沉降水平对植物株高、地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啸飞 郭洁芸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4期 1313-13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气氮沉降水平持续升高导致的外源氮输入增加,强烈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目前,已有大量报道证实了氮沉降升高对全球陆地植被固碳的积极影响.虽然之前大部分研究将这一结果归因于光合作用增强导致的地上生物量增加,但最近的研究发现长期氮添加对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春强 李象钦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23年32卷1期 25-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理解氮素增加对入侵植物与近缘共存本地植物生长和竞争的影响,可为预测全球氮沉降背景下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和本地植物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为模拟氮沉降,设置对照(无氮添加)、低氮(1 g?m-2?a-1)和高氮(5 g?m-2?a-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鹏飞 程瑞梅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7期 7263-72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量化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元素含量对于理解和预测植物养分平衡如何响应大气氮沉降的变化至关重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沉降增加背景下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营养元素的影响.对马尾松幼苗进行了接种两种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慧 白云玉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1期 8795-88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白山苔原是我国乃至欧亚大陆东部独有的高山苔原,根据前人调查植被以灌木苔原为主要类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30年来,长白山岳桦林下的草本植物侵入苔原带,原生灌木苔原分化为灌木苔原、灌草苔原和草本苔原,形成了灌木、灌草混合和草本3种不同类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昌娆 莫笑梅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4期 1253-126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线虫是地下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气氮沉降增加及降水格局改变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特征,对土壤线虫影响显著.氮沉降会直接/间接对土壤线虫产生负效应,这种响应会随着降水强度的变化而改变.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贵 张晓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9卷6期 11-18,69页
【摘要】 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而土壤微生物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剧烈的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产生了巨大影响.氮沉降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有效氮累积,通过改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微环境以及土壤微生物间的关系,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官发 陆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2期 390-3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氮沉降增加背景下高寒草甸土壤呼吸干湿季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选择纳帕海典型退化草甸疏花早熟禾群落,设置对照(0 g·m-2·a-1)、低氮(5 g·m-2·a-1)、中氮(10 g·m-2·a-1)和高氮(15 g·m-2·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凯 辛鸿斌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12期 3632-36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明确氮沉降和降水增加下榆树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响应规律,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氮沉降水平(0、5、10和15 g N·m-2·a-1)以及3个水分水平(自然降水、自然降水增加50%和100%),分析不同器官(叶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润玉 胡雯惠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7期 1859-18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气氮沉降增加影响着陆地植被群落结构与功能.非固氮型地衣主要依赖大气沉降的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作为氮源,因此,成为大气氮沉降的生物指示器,但地衣对这两种无机氮的吸收能力差异尚不清楚,这严重限制了利用地衣氮含量解译大气氮沉降水平的准确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天祺 孔维栋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4期 983-9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高寒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基因最丰富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和敏感区域.青藏高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针对其研究也在逐年增长,而土壤微生物作为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青藏高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鹏飞 沈雅飞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3年41卷1期 112-1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在日益加剧的氮沉降背景下接种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MF)后的生理响应规律和适应机制,以1年生马尾松幼苗为对象,通过模拟氮沉降增加(氮添加量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毅焕 靳一丹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10期 2593-26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究短期氮沉降对凋落物和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的影响,以亚热带毛竹林为对象,于2020年7月—2022年1月设置氮沉降增加(施氮量50 kgN·hm-2·a-1)处理,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毛竹林毛竹叶/根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淑琦 彭琴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2年33卷4期 1145-11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呼吸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过程,对大气CO2浓度变化有直接影响.研究其如何响应降雨变化、氮沉降增加等全球变化因子,成为近年全球变化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与土壤呼吸响应降雨变化或氮沉降增加单个因子相比,研究土壤呼吸对这两个因子交互作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曦 周雯星 等 《生态学杂志》 2022年41卷9期 1708-17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凋落物参与混合分解时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非加和效应",使混合物的实际分解速率偏离基于单种凋落物分解速率的预期,显著影响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然而,在全球氮沉降增加的背景下,环境中氮浓度的提高是否影响凋落物混合分解时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本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水新利 白云玉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1年39卷6期 580-5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研究以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aureum Georgi)凋落物、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Kom.)Y.L.Chang)凋落物及两者的混合物作为长白山3种苔原类型的代表性凋落物,在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Di Wu Xian-Wei Wang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0年13卷6期 713-721页
【摘要】 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增加会改变北方泥炭地的养分状态,从而影响其植被的物种组成和固碳功能.酚类物质是植物用于防御植食性动物和适应环境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其具有抗分解的特性,在调节泥炭地碳动态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北方泥炭地不同功能型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国永 卢洁 等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8卷2期 106-112页
【摘要】 文章通过吸纳荟萃近年来的相关文章,描述了常见菌根的类型,分析了它们的生理生态功能.系统阐述了自然界主要的共生真菌类型(外生菌根真菌EcM和丛枝菌根真菌AM)对于氮(N)和磷(P)元素的吸收利用方式的不同.分析了EcM和AM共生真菌对主要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玉斌 余海龙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2期 8462-84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深入了解P添加是否有助于缓解N沉降增加引起的植物群落多样性降低等问题,以宁夏盐池县长期围封的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连续两年(2015-2016年)5g/m2/a的N水平下,P添加对植物生物量、群落多样性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云龙 齐玉春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期 358-3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外源碳输入对土壤碳源可利用性的改变不仅直接影响着微生物参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而且也制约着微生物对其它营养元素的需求.在大气氮沉降持续增加的全球变化背景下,部分地区已出现生态系统氮养分条件的显著变化甚至土壤中活性氮素的过量积累,进而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锦铌 程煜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期 63-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模拟N沉降实验,设置对照(CK,0gNm-2 a-1);低氮(LN,5gNm-2a-1);中氮(MN,10 g N m-2 a-1);高氮(HN,15gN m-2a-1)4种N处理,以NH4NO3为外源N来研究福建省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峰雪 黄玫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7期 5379-5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通过沉降和施肥形式进入陆地生态系统的氮素持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第三大氮沉降区,同时也是最大的化肥消费国.氮输入与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系列过程都相互联系,碳循环及其格局也受到氮输入的影响.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晶苑 张心昱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5期 1337-13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沉降持续增加背景下土壤C∶N∶P化学计量比和pH环境等的改变及其可能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的新生长点和科学研究前沿.以生态化学计量学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综述了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飞 樊后保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年14卷3期 319-3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于人类活动加剧,世界许多地区的大气氮沉降出现明显的增加,对森林植物和土壤产生明显影响.在福建沙县,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杉木人工林针叶养分含量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O (N,0kg hm-2 a-1,对照)、N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啸飞 覃张芬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0期 1302-131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在吸收土壤溶液中的硅并形成植硅体的过程中会包裹少量有机碳,被称为植硅体碳.近年来,植硅体碳固存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的重要机制之一.大气氮沉降速率上升对森林碳动态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鲜有研究关注外源氮输入对森林植硅体碳固存的影响.该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Xiang-Qin Li Sai-Chun Tang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2年15卷3期 473-484页
【摘要】 氮沉降、降水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会影响氮和水是限制性资源的温带生态系统中的外来植物入侵,但它们是否会影响以及怎样影响外来植物在富氮和降水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群落中的入侵,仍不清楚.本研究在亚热带生态系统中,在野外用12种常见本地植物构建群落,将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焕茹 朱莹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8期 2470-24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草地土壤有机碳(C)、氮(N)、磷(P)等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对草地生态系统能量和养分的保持和供应具有重要作用,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养分及酶活性产生影响的结果不一致性,碳的同步添加是否会缓解氮沉降造成的负面影响仍不清楚,需要深入探讨.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欣欣 李剑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4年26期 2066-20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女,62岁,因腹胀4个月于2011年12月1日入院。患者自2011年7月起无诱因出现腹胀,腹围进行性增大,伴食欲下降,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无发热、腹痛、尿量减少。无皮疹、肢体感觉障碍。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 Hb)84 g/L,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颖红 樊后保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年17卷4期 461-46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温室内对1年生盆栽杉木幼苗进行模拟试验,以研究氮沉降对土壤酸化和土壤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以NH4NO3为外加氮源,设置5种处理,分别为N0(对照,0 g m-2 a-1,以N计,下同)、N1(6 g m-2 a-1)、N2( 12 g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瑞 汪红玲 等 《植物研究》 2011年31卷5期 592-5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地表UV-B辐射增强和氮沉降增加目前已成为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生态因子.本文以药用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为材料,研究UV-B辐射和氮供应增加对长春花生长、生理及长春碱含量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增加对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