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
- 2
- 4
- 3
- 9
- 6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兴昌 邵明安 等 《生态学报》 2000年20卷6期 1038-10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5~6a野外径流小区试验资料,研究17种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和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9种作物、4种草地和4种草灌间作小区年平均径流量为27773、18028和13149 m3/km2·a,比相应裸地减少27.5%、51.1%和6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江 郭智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3期 713-7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明确太湖地区高产稻田适宜施氮量,以减轻农田化肥过量投入所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本研究在调查农户稻田氮肥施用量的基础上,采用基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设置不施氮肥(NO)为对照,当地习惯施氮水平360 kg·hm-2(N1)以及在此基础上减少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杰 娄正伟 等 《西藏科技》 2023年45卷12期 26-33页
【摘要】 农林业废弃物堆肥是解决露天生物质燃烧和农用化肥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和可持续的新方法,腐熟堆肥不仅有助于以环保的方式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还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起到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然而,传统的农林业废弃物堆肥过程缓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荣嘉 高鹏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8期 2732-27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人工林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产流机制及其氮素流失规律,选择鲁中南山区典型林地麻栎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麻栎林与荒草地的产流及氮素流失特征.结果 表明:(1)麻栎林的总产流量、地表径流量、壤中流量分别是荒草地的8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兴昌 邵明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10期 1195-1203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同小流域土壤侵蚀一样,小流域土壤氮素随洪流流失也受到植被覆盖度的影响,通常经过调整小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以达到控制水土流失.该研究以8.27 km2纸坊沟流域和1:400比例流域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植被覆盖度和综合治理对纸坊沟流域土壤氮素流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勇强 汤崇军 等 《江西水利科技》 2021年47卷4期 296-302页
【摘要】 林下生草措施能有效控制果园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本文以艾蒿、马齿苋、白三叶为研究对象,野外监测天然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研究不同生草措施对脐橙园水土流失和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脐橙园林下种植艾蒿、马齿苋、白三叶均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德水 江丽华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2期 3488-34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索山东省南四湖沿岸麦玉轮作区玉米季内减少土壤无机氮素淋溶和径流损失的施肥策略,降低其对湖区水质产生的潜在威胁,采用田间原位安装淋溶水采集器和地表水径流池收集水样结合室内分析不同形态氮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无机氮素淋溶和径流损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平 陈英旭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10期 1911-19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定点观测等方法对现有的关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水田降雨径流产生模型进行验证,发现该模型在考虑排水堰的影响之后,基本能够模拟杭嘉湖平原水网区水田降雨径流产生过程,误差在-19.9%~+18.0%之间,同时提出了淹水稻田降雨径流氮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洁 杨京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3期 579-5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农田氮素流失对水体影响现状、农田氮素流失途径、流失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等的研究进展及其控制对策.在控制氮素流失对水环境影响方面,针对氮素地表径流流失和淋溶流失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氮素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氮素污染的治理关键是切断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凌云 聂小飞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19年33卷6期 34-40,46页
【摘要】 探明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氮素流失特征,以期为红壤旱坡地氮素流失预测与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土壤水分渗漏试验装置,对自然降雨条件下赣北第四纪红壤旱坡花生地不同生育期的地表径流、渗漏水及其各形态氮素输出过程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1)红壤旱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淑勤 宫渊波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18年32卷6期 40-45页
【摘要】 研究紫色土区坡耕地玉米全生育期细沟侵蚀阶段水土及氮素流失规律,以期为研究区氮素流失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人工模拟降雨与野外径流小区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降雨强度为1.5 mm/min条件下玉米全生育期细沟侵蚀阶段地表径流、壤中流和侵蚀泥沙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 杨京平 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年34卷6期 649-654页
【摘要】 通过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自行设计的渗漏计研究在控水灌溉条件下大田不同氮肥水平的水稻氮素吸收、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及氮素淋失规律.基于前人对氮素在稻田-作物-土壤及水体中的转化迁移途径的研究结果,用Vensim模拟软件构建稻田氮素迁移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洁 杨京平 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年24卷2期 357-361页
【摘要】 采用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田面氮素、磷素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分次施肥后的次日,田面水中氨氮、总氮浓度明显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氮素浓度下降很快.特别是第 1次施氮后第 9 d,各处理氨氮浓度分别为施后第 1 d浓度的 1.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子璐 刘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10期 3292-33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分析现阶段我国稻田氮磷流失现状及影响因素,对明确不同区域水稻化肥减施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国主要稻区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现状特征和降雨、种植模式、栽培技术、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方式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六大稻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梅冰 陈兴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7期 2183-21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的定位是控制和治理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揭示时间尺度对流域非点源氮素流失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通过构建山美水库流域SWAT模型,在对各个子流域的总氮(TN)流失强度进行模拟的基础上,从多年平均、多年月平均、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军 薛建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9期 2591-25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杨树-苋菜间作系统,即株行距2 m×5 m(L1)和2 m×15 m(L2)在O(N0)、91(N1)、137(N2)和183(N3) kg·hm-2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地表径流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汝亮 李友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7期 1853-18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育秧箱全量施肥技术,通过2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中量控释氮肥(80 kg N·hm-2)、高量控释氮肥(120kgN·hm-2)和常规施肥(300 kg N·hm-2)处理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高量控释氮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亦涛 刘宏斌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0期 6664-66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自1957年以来各国在农田氮流失领域的研究发展态势,综述了农田氮流失特征及氮流失防控措施.结果表明,目前各国对农田氮流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氮对水体水质的污染和监测方法上...
【关键词】 农田施氮;Web of Science;水体水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庆妮 杨清培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2期 7309-73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原位培养法和时空替代法,对江西中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马尾松林、人工杉木林、人工马褂木林的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及其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森林转换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换前后各森林土壤无机氮库(NH4-N、NO3-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超文 庞良玉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5552-55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人工降雨装置模拟3种不同强度的降雨,采用模拟径流小区,研究了四川紫色丘陵区玉米净作条件下雨强及平衡施肥对土壤养分损失量及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强是影响地表径流量、径流总量及土壤侵蚀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小雨强条件下,无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丽 李怀恩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12期 2297-230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降雨、地表径流以及土壤矿质氮素有效作用深度(effective depth of interaction, EDI)的确定方法,研究了牧草覆盖对土壤矿质氮素EDI和地表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牧草覆盖增加了地表径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明浩 谢颂华 等 《水利学报》 2016年47卷7期 924-933页
【摘要】 南方红壤丘陵地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层薄,易被冲刷侵蚀,坡地农林开发中以径流为载体传输的氮素面源污染对水环境造成威胁.本文利用大型土壤渗漏装置,在施肥前、施肥后、施肥后一年3个不同时期3场自然降雨事件下,对植草覆盖、干草敷盖和裸露3种处理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小勇 导师:徐芳森 刘冬碧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 植物营养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业生产活动引起的氮、磷、农药及其它有机无机污染物质如化学投入品、畜禽养殖粪便、污水等通过地表径流、排水和地下渗漏等途径以广域的、低浓度、分散的形式,从农田生态系统向水体迁移扩散的过程,是导致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文传浩 导师:王焕校 刘忠翰 云南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生态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该研究选取滇池流域坝区典型粘壤、砂壤水稻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N、P、K3因素4水平设计,研究了水稻精准化平衡施肥技术,同时在滇池流域内粘壤水稻土中进行大田N素渗漏流失规律及流失潜能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锋 陈洪松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7期 2197-22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喀斯特二元结构发育,地表水大量漏失,养分表现出快速流失的特点,然而养分流失的途径和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从喀斯特关键带三维空间的视角,通过监测喀斯特灌丛坡地雨季典型降雨产流和氮素流失特征,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对主要水文路径“新旧水”比例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媛媛 王晓锋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1期 4798-48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三峡库区消落带反季节水位波动驱使下植物的养分适应策略和内稳态特征研究对消落带植被恢复及生态功能调控有重要意义.然而,三峡消落带范围广、地形复杂,不同生境下植物适应特征仍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以三峡消落带广泛分布的优势植物狗牙根为研究对象,选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莹 刘恩悦 等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2023年5期 83-91页
【摘要】 鲈鱼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含有多种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发生腐败变质,因此研究有效的鲈鱼保鲜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和一定浓度的壳聚糖两种原料制备可食性复合膜,并将复合膜覆盖在鲈鱼片上,将每组样品放于4℃冷藏,在第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文雄 杨榕琳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3年14卷13期 8-16页
【摘要】 目的 筛选出最优的假肠膜明串珠菌产细菌素复配抑菌液,同时探究抑菌液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方法 以冷鲜鸡肉及其主要腐败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假肠膜明串珠菌产细菌素的最佳生长周期,并利用假肠膜明串珠菌产细菌素抑菌液、乳酸链球菌素抑菌液、假肠膜明串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文琦 谭文峰 等 《土壤学报》 2022年59卷6期 1540-1550页
【摘要】 针对红壤旱坡地土壤侵蚀严重和渗漏淋溶强烈并存的现状,为探讨减量施氮对作物产量、氮素径流和渗漏损失特征及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选择赣北红壤旱坡花生地开展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5个处理:100%施氮量(N100%,纯施氮180 kg·h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仲豪 常顺利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期 571-5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季节性冻融过程对北方温带森林土壤氮素的转化与流失具有重要影响,但不同类型群落对冻融过程响应的差异尚不明确.通过在林地、草地、灌丛上设置系列监测样地,采用原位培养的方法,利用林冠遮挡形成的自然雪被厚度差异,监测分析了冻融期天山林区不同群落表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宁 张洪轩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5期 4234-42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过度放牧和气候暖干化是若尔盖高寒草甸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它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氮素利用状况.基于野外放牧实验,(禁牧(CK)、轻度放牧(L)、中度放牧(M)、重度放牧(H)),通过室内培养方法(5、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圣杰 张明军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8期 5747-57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作为自然状态下内陆河源区的代表,将区域氮循环简化为大气沉降输入与径流输出,模拟了该区域内的氮素收支状况,得出结论:(1)乌鲁木齐河源区(总控制水文点以上区域)的年均氮素干湿沉降量为17.0 t/a,且以有机氮为主,其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印 周羽辰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3期 7327-73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农田氮素流失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国内外农田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愈显迫切.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不能简单地照搬点源污染的方法,须针对非点源污染本身具有的强烈外部性及复杂、广泛、不易监测等特征,探究与非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成军 马克明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2期 869-8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固氮类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群,它们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氮源,大量研究表明,固氮类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生态过程有很强的主导性和控制性.通过与固氮微生物形成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术 林先贵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5期 2535-25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中国唯一的稻麦轮作FACE(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试验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季土壤中小麦秸秆降解速率及其氮素分趋的影响.试验设置Ambient(目前空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明娟 章明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期 94-1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土壤氮素解吸模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解吸特征参数对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氮素可解吸量 Q 、寥廊芤旱跏寂ǘ Cli 和 C1/а比值与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浓度呈非线性关系,在较低氮解吸特征值时则呈线性关系,由此提出"双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满兴 周建斌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期 397-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测定了7种不同种类、不同腐熟程度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氮(SON)和可溶性有机碳(SOC)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水和0.01 mol/L CaCl2溶液提取液中SON含量分别平均为105.2 mg/L和91.6 mg/L;每千克干样平均含S...
【关键词】 有机肥;可溶性有机氮(SON);可溶性有机碳(SO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艳红 杨林章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期 115-1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模拟试验装置定位研究了稻-麦轮作条件下稻季土壤溶液的磷、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在施肥后的60d内田面水溶解性总磷(DTP)含量受施肥量的影响,尤其是施肥后10d内是磷素流失的高风险期;(2)磷的垂直渗漏(70cm深处)高峰发生在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东海 王兆骞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1期 188-1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红壤小流域坡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氮、磷流失的特征,结果表明:恢复保护性植被的试验区3,由于其水土流失量最低 ,氮、磷流失量最小.侵蚀严重的试验区5,由于水土流失量最大,磷的流失量最大,但其有效磷、水溶性磷及氮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东海 王兆骞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7期 863-8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径流小区法研究了6种不同农作方式土壤N素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同顺坡农作方式相比,其它农作方式均有明显控制土壤N素流失的作用,水平草带、水平沟、等高耕种、休闲、等高土埂等农作方式分别减少土壤N素流失量43.46%、 46.55%、7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兴昌 邵明安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11卷2期 231-2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人工模拟放水冲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放水冲刷强度的增大,不同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机质和全氮流失加剧,泥沙全氮和有机质富集程度减少;当给不同土壤施等量的硝酸铵时,发现随径流流失化肥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占施入量的0.9%~3.5%和8.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见涛 《浙江畜牧兽医》 2019年44卷6期 9-10页
【摘要】 畜禽养殖场的排泄物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但多为考虑环境因素,而对如何进行资源化利用则考虑较少.兔子的粪尿是优质的有机肥,含有丰富的养分,我国广大农村一直把它作为优质的农作物有机肥来使用.这种利用方式,也是一种最为经济、简便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粪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肇源 柳甜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39卷22期 157-163页
【摘要】 为延长冰鲜鸡肉的保鲜期,采用肉桂精油、生姜精油为保鲜剂,壳聚糖和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作为涂膜材料,以冰鲜鸡肉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p...
【关键词】 香辛料;冰鲜鸡肉;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 张志强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年7卷1期 84-91页
【摘要】 采用输出系数法、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法、径流试验场法和相关关系法4种方法对密云土门西沟小流域非点源氮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输出系数法中的Johnes模型和考虑降雨影响的输出系数模型计算值相对误差比较大,考虑流域损失的输出系数模型计算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强 孙海龙 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年25卷2期 467-470页
【摘要】 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我国西南脆弱岩溶环境区在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时土壤元素流失情况,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8月5日至7日在广西弄拉岩溶动力系统观测站以表层岩溶泉为介质,通过利用U-20多离子参数仪和CDTP300雨量自动记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玉 施秀珍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2期 339-3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类型和林龄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生物因子,但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两种森林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随林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5、8、21、27和40年生)为对象,探究与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佘冬立 阿力木·阿布来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0期 3425-34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被过滤带能有效拦截坡面径流泥沙,在防治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具有重大潜力.为探讨不同入流条件下植被过滤带对坡面径流氮、磷的拦截效果及其水动力学机理,本研究通过模拟上方来水冲刷试验,定量分析了上方来水流量、氮磷含量浓度等因素影响下植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亚林 刘杰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8期 2103-21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流域内植被类型是土壤氮素淋溶迁移的重要影响因子,降雨丰水季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氮素淋溶是量化评价流域土壤氮素流失和水质变化的关键.本研究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袋法分析降雨丰水期槭树-蒙古栎林、落叶松人工林和山杨林3种植被类型土壤NH4+-N和NO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加亮 范志平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8期 2044-20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流域内植被类型、地形地貌特征对土壤氮循环过程有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下游水体无机氮素来源以及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通过比较小流域内4种植被类型(落叶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天然阔叶次生林和农田(玉米))对土壤NO3--N和NH4+-N含量空间变化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米 陈志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5期 1236-12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直管型和弯管型渗漏计,对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生育期间渗漏水中的铵态氮、硝态氮和全氮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直管与弯管渗漏计中渗漏水的铵态氮浓度变化范围均在0~8 mg·L-1,高于2006年0~4 mg·L-1的铵态氮浓度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