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1
- 7
- 1
- 1
- 1
- 1
- 7
- 4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羿明璇 陈震 等 《中国草地学报》 2021年43卷6期 53-60页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田间持水量的25%、50%、75%和100%,分别用W1、W2、W3和W4表示)及4个施磷量水平(0、30、60和90kg/hm2,分别用P0、P1、P2和P3表示),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施磷对紫云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燕 郑成岩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8期 1876-18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材料,设置3个施氮水平:0 kg·hm-2(N0)、180 kg·hm-2(N1)、240 kg·hm-2(N2);4个灌水处理:不灌水(W0)、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W1)、底墒水+冬水+拔节水+开花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多鹏 叶子壮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3年41卷4期 51-60页
【摘要】 于 2019-2021 年采用再裂区设计,设置氮肥、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 3 个因素,主处理设 5 个氮水平:0、75、150、225 kg·hm-2和300 kg·hm-2,副处理设2 个生物炭水平:0t·hm-2和7.5 t·hm-2,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廷邦 魏玉杰 等 《核农学报》 2022年36卷8期 1664-1675页
【摘要】 为探讨不同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的综合效应对蒙古黄芪光合特性、有效成分和产量的调控机理,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于2019—2020年在绿洲区开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种植密度(180000、240000、300000株·hm-2,分别记作D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芳 刘红梅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期 195-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氮沉降和降雨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互作效应,对未来预测多个气候变化因子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施氮和灌溉模拟氮沉降和降雨增加,采用裂区设计,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8个氮添加水平(0、15、30、50、100、1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芳 刘红梅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期 244-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氮沉降和降雨变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对未来预测多个气候变化因子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交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施氮和灌溉分别模拟氮沉降和降雨增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8个氮添加水平(0、15、30、50、100、150、200、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立权 赖上坤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4期 4254-42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和温度的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两个最主要特征.目前空气中的CO2浓度已从1800年的不到280 μmol/mol上升到391 μmol/mol,预测本世纪末最高将增至936μmol/mol.伴随CO2及其它温室气体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红艳 方子森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1期 156-1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陇亚杂1号’胡麻为试验材料,设计田间水(主区)、氮(副区)两因子裂区试验,水分设置分茎水(60 mm,W1)、分茎水+开花水(W2,60 mm+40 mm)、分茎水+现蕾水+开花水(W3,60 mm+40 mm+40 mm)3个处理,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照丽 杨宇虹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11期 1926-19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合理选择烤烟轮作周期中的前作,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不同前作对烤烟氮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降低中部叶和下部叶的总糖含量,提高烟叶中的烟碱浓度,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凯 郭延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期 87-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和光合仪研究了强光下不同供氮水平(12、4和0.4 mmol·L -1 )和不同CO2浓度下(700和390 μl·L -1 )丰香草莓叶片的荧光参数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CO2和氮素对草莓叶片光抑制有明显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乡 刘大会 等 《中药材》 2007年30卷11期 1356-135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氮、钾施用水平对药菊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将氮、钾肥设置3个水平,共9个施肥处理.调查各处理株高、分枝数、花径大小和花产量,并测定叶片SPAD值、花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结果: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太记 朱建国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4期 1420-14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依托FACE(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技术平台,利用阻断根法,采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IRGA)-田间原位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和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小麦轮作制中冬小麦旺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雪梅 姜东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6年30卷1期 71-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池栽试验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水分处理,每个水分处理下设置两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或干旱逆境下氮素营养对两个不同类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渍水或干旱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梅 曾光明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1期 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阐明大气酸沉降对森林冠层水相硫和氮迁移的影响,在2001~2002两年期间对韶山森林的大气降水、穿冠水和地表穿透水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韶山大气降水、穿冠水和地表穿透水的离子是极不平衡的.森林冠层的降水从大气降水到穿冠水再到地表穿透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健 王余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11期 2179-21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开放式大气CO2浓度提高(FACE)200 μmol·mol-1对粳稻品种武香粳14各生育期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NRA)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明显提高了各生育期功能叶片NRA,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穗后10 ...
【关键词】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水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亚军 李生秀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8期 1450-14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杨凌红油土农田秸秆覆盖条件下冬小麦的水氮效应.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使土壤水分状况明显改善,从而使补充灌水的效果相应减小,氮肥的作用更加突出;无覆盖条件下,水氮交互效应均为负值,而秸秆覆盖时水氮有正的交互作用.旱地秸秆覆盖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静 邹志荣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4年24卷5期 890-8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甜瓜的灌水上限、钾、磷、氮的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总产量(y)与灌水上限(x1)、施钾量(x2)、施磷量(x3)、施氮量(x4)的水肥耦合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本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险峰 翟丙年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2年22卷2期 221-2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水肥耦合对冬小麦各生育期叶片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与生育时期有关,总的趋势表现为冬前低,开春稍升;拔节期大幅降低,灌浆期逐渐增加,成熟期最大.冬灌前各处理质膜透性无差异.冬灌后,补水处理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剑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38卷1期 37-40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多个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以及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保护等具有一定关联;在AT2受体基因敲除小鼠(AT2-/-)中,发现基础血压高于野生型小鼠,并具有对血管紧张素Ⅱ更强的敏感性.多个动物与细胞试验已经证...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吉友 李湘萍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0年13卷4期 216-2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与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抗癫痫作用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戊四氮(PTZ)急性致痫大鼠海马内TRH的含量.结果急性致痫后,海马内TRH表达水平在2小时未见明显变化,48小时显著升高.卡马西平预处理组在痫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玉红 吴兵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年34卷2期 69-75页
【摘要】 为了摸清目前胡麻生产现状下间作系统、水分和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形成的综合效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肥互作对胡麻/大豆间作系统中胡麻氮素的耦合效应及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150 kg·hm-2处理下胡麻茎秆含氮量较施氮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学壮 刘志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15年8期 2597-2606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锌含量及其互作效应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铜、锌和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在基础饲粮(不添加铜、锌)基础上添加3个水平(0、15和30 mg/kg)的铜(以硫酸铜形式)和3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小宽 《蔬菜》 2014年1期 25-27页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的种间相互作用对花生铁营养效应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黄瓜—花生混作不仅改善了花生铁营养供应情况,还提高了土壤酶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 吴学壮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14年26卷9期 2706-2713页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锌添加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个水平的锌(40和120 mg/kg)和3个水平的铜(30、45和60 mg/kg),另设对照组(添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珊珊 杨桂芹 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45卷4期 430-435页
【摘要】 为研究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代谢能(ME)、可消化赖氨酸水平(DLys)及其互作效应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3因子设计,设低、高ME水平分别为12.13MJ·kg-1、12.76 MJ·kg-1,DLys设低、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小宽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年12期 54-55页
【摘要】 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的种间相互作用对花生氮营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和种植方式对下针期单株花生生物量无显著影响。黄瓜-花生混作下黄瓜对氮素的大量吸收显著降低了混作花生根际土壤硝态氮的质量分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又升 余丽娟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年4期 99-103页
【摘要】 为探究一氧化氮(NO)和水孔蛋白(AQP)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是否存在互作效应,以小麦品种陕合6号(耐旱型)和郑引1号(干旱敏感型)为材料,研究H2O、HgCl2(500μM)、PEG(PEG-8000,-0.35 MPa)、SNP(0.5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桂芹 韩钰婧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13年25卷2期 281-288页
【摘要】 为研究饲粮代谢能(ME)、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及其互作效应对21~42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3两因子交叉设计,包括2个ME水平:13.18、12.55 MJ/kg,3个DLys水平:0.80%、0.9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智亮 王之盛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12年24卷6期 1150-1156页
【摘要】 为研究氮源和水平对肉牛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不同水平(0、50、100和200 mg/L)的尿素、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对培养液pH、氨态氮、微生物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以亮氨酸和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忠秀 聂立水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31卷8期 187-193页
【摘要】 在河北省威县进行BT17、B331、S86、1316四个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的大田水氮耦合试验,研究了水氮耦合效应对造林第2年、造林第4年的4个毛白杨无性系材积连年生长量的影响,并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表明:水、氮对4个毛白杨无性系连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接楼 付国良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0年49卷9期 2061-2065页
【摘要】 在中等肥力水平下,赣早籼52全生育期平均吸氮在158.3 kg/hm2左右,产量6 000 kg/hm2左右,施氮量为150kg/hm2、行株距20.0 cm×16.7 cm时产量最高.施氮量和密度两因素在产量表现上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英 呼天明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36卷17期 7222-7224页
【摘要】 [目的]探明氮肥和Trinexapac-ethyl(TE)对草地早熟禾草坪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草地早熟禾草坪的剪草量及颜色进行评定.其中,氮肥设4个水平:0(N1)、20(N2)、25(N3)、30(N4)kg/(hm2·...
【关键词】 氮肥;Trinexapac-ethyl;草地早熟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亮 周春菊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08年24卷3期 91-94页
【摘要】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采用二因素四水平完全方案,随机排列,3次重复,根据玉米产量建立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解析,确定隔沟交替灌溉施肥条件下的最佳水肥配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水、氮对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氮素作用大于灌水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杰 李宝珍 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4年26卷4期 59-62页
【摘要】 采用4因素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硼施用量对供试品种渝黄1号和GH06种子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氮、磷、钾、硼养分因子对含油量均有较大影响;2)施用氮肥有降低含油量的作用,而钾、硼肥有提高含油量的作用,增施磷肥在一定范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萍 季天委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02年16卷2期 176-178页
【摘要】 在水稻(IR64×Azucena)DH群体中应用分子标记连锁图,对不同供氮水平下的穗长性状进行QTL区间作图分析.在高氮水平下检测到控制穗长的QTLs 2个,分别位于第1和第4染色体上;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5个穗长QTLs,其中3个分别位于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凯 辛鸿斌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12期 3632-36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明确氮沉降和降水增加下榆树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响应规律,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氮沉降水平(0、5、10和15 g N·m-2·a-1)以及3个水分水平(自然降水、自然降水增加50%和100%),分析不同器官(叶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君 苗灵凤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3年41卷3期 358-3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和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为研究材料,探究干旱、施氮联合处理对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两者互作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一氮素水平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东辉 马伟伟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2年28卷4期 1002-101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气氮沉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关于树木对土壤水、氮有效性响应的研究很多,但树木如何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方面动态调整以适应水、氮供应仍不清楚.以青杨(Populus cathayana)扦插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采用两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寇太记 徐晓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0期 2533-25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依托FACE技术平台,采用稳定13C同位素技术,通过将小麦(C3作物)种植于长期单作玉米(C4作物)的土壤上,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和不同氮肥水平对土壤排放CO2的δ13C值及根际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小麦后土壤排放CO2的δ13C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雯怡 赵燕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9期 2194-220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和肥是促进毛白杨速生高产的两大重要因素,研究水肥耦合效应对毛白杨苗木的生物量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毛白杨杂种无性系87号嫁接苗为试材,采用水、氮、磷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于2008年3-10月在北京林业大学苗圃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磊 隆小华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1期 36-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8年在江苏北部沿海滩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海水灌溉下欧洲菊苣(Cicherium intybus L.)的盐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1)20%海水灌溉下欧洲菊苣肉质根和地上部分生物产量与淡水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而40%海水灌溉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